哪一道菜會讓你吃出家的感覺?

小諸葛的一天


炒臘肉

我家在雲南昭通市 在我們那裡,每年年底家家戶戶都會把自家養得豬殺來過年招待客人。




每當這個時候都會把豬身剩餘的四分之一拿來裹上一層鹽,然後把豬皮燒過弄個架子把豬肉掛起來或者是放在架子上。前十幾天每天都要燒火烤致豬肉出油外表發黑,然後接下來過個四五天左右再進行煙烤,這樣就可以存放幾個月甚至一年多。
當要吃的時候就拿下來,用熱水把表皮燒焦部分泡軟,然後刮洗乾淨。



臘肉的做法最常見的就是青椒臘肉,土豆片臘肉。
出門在外打工,每次吃到家裡帶上來的臘肉,那股濃濃的家鄉味道總是會湧上心頭。


農村A偉


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剛好正在猶豫著,要不要煮掉家裡儲存的兩根香腸?過年的時候從家裡帶過來的早吃完了,而這兩根是上次清明節回家,爸爸又塞進行李箱的。

離家太久,能讓人一下便吃出家裡感覺的菜,似乎不太多了,但有些味道就是牽扯進了骨子裡,刻下了根深蒂固的記憶。

臘肉、臘魚、臘腸——

過完年離開家,必帶的三樣,從過年吃到現在,保持了兒時繼承的爸媽的風格,捨不得吃。

到現在已經快6月份了,臘魚早已消失,臘肉剩餘極小一塊,臘腸剩餘2根。

然,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瞬間勾起了饞蟲,我的最後兩根臘腸呀!

馬上泡起來,煮起來,切塊裝盤。


臘雞——

也是過年時家裡會做的,有多的我便會帶一隻。

今年離家帶了兩隻,爸爸說是專門做給兩個外孫的。

燉臘雞的時候,幾乎沒加啥調料,1勺生抽足夠了,雞肉中帶著獨特的臘香味,肉質吃起來很有嚼勁。

兩兒子果然像他外公所期盼的那樣,特別喜歡吃,我一邊給他們夾雞塊,一邊絮絮叨叨的講著他們外公的故事~


粉蒸肉——

似乎沒啥稀奇,但這卻是這些年我每次回老家,爸爸一定會做的。

蒸得軟爛的五花肉,入口即化;下面墊著裹滿蒸肉粉的坎饃,吸滿了肉汁。

雖然做法簡單,我也常分享美食,但卻從沒做過粉蒸肉,更沒有在外面點來吃過;對於我來講,粉蒸肉有著它獨特的位置,只能出自於父親之手。


煎魚塊——

更是稀鬆常見,但卻是爸爸媽媽最擅長做的吃魚方法,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好,每週家裡能吃上一次魚,印象深刻。

爸爸媽媽會將買來的魚切得小小塊,然後煎得焦黃,再加些調料煮好。所以對我來講,紅燒魚塊帶來的滿足感至今都令人回味。

雖然我現在也練得很不錯,也能做出好吃的魚塊,但每次吃起來都會記得小時候吃魚的快樂。現在每次回家,也一定會親手給家裡人做一頓紅燒魚。


原來,能吃出家的感覺的菜,並不是多麼的高大上,只因為它們曾在我們與家在一起的日子裡帶著父母的愛,對我們扮演了溫暖的角色,所以也變得格外溫暖。


豆媽糕點


中國人講究進門餃子出門面。

家人從外地回來吃個餃子代表團圓,離家久了也會想吃媽媽或者媳婦包的餃子,跟工友也會說有機會去我家,我媳婦包餃子可好吃,就是這個說法的由來,總不能說“走!上我家吃麵條去”

出門的時候吃麵條代表順順利利,出門一般都會趕一個大早,而且匆匆忙忙,麵條做的快,而且麵條一根一根代表順利。

有的人叫順口了,就容易把進門餃子出門面說反,說成了出門餃子回家面。

其實每當吃餃子,肯定是家庭成員一起上下其手,有調餡兒的,和麵的,擀皮兒的,包餃子的,這樣一家人才熱鬧,這就是為什麼過年要一家人一起看春晚包餃子的原因,沒聽說過誰家大年三十晚上一起擀麵條的。

為什麼說餃子代表團圓呢,餃子也不是圓的啊,但是餃子皮是圓的,把各種餡兒緊密的團結在一起。

其實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不像過去吃不飽穿不暖就等過年拼死拼活也要吃頓餃子,生活好了,煩心事兒卻多了,慾望多了,苦惱也就多了。

無論生活多苦惱,多想想家人就是快樂的;無論工作多忙碌,一家人吃頓餃子就是幸福的。

我愛吃餃子,所以我是餃子大叔,無論走到哪裡,只要能吃上一碗餃子,我就能想起家人臉上的笑容,我就能想起家的味道。


半支黃鶴樓


說實話,我是一個吃貨,出生在河北的滄州,十歲那年因為種種原因跟隨爸爸媽媽去了廊坊市的文安縣,小時候因為家庭條件不太好,所以吃的東西也比較少,我最愛吃的還是大鍋燉的熬菜方言叫nao菜,裡面的主要食材有白菜,豆腐,豬肉,和粉條,那味道叫一個香,每次媽媽做了我都能吃兩碗,我們那個紅白喜事也有nao菜,就是正日子的前兩天就會請街坊鄰居還有“忙活人”吃nao菜,事兒上的nao菜也很好吃!所以對於我來說最讓我懷念的就是家鄉的nao菜,每次吃nao菜也會讓我想起兒時的味道,想起我的媽媽!(因為我是遠嫁的)有時候會很想家!


小金子yy


我是出生在蘇北的小縣城,長大後出嫁了在蘇南,雖然離家不算太遠,但是因為有孩子,自己一個人沒有辦法帶孩子回家,所以一年就等老公有空才能回家,但是過年必須回家,因為特別想吃家裡的菜,就是現在在外面也是吃不到的,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就是我爺爺燒的那牛肉大蒜燒的,因為我們老家的牛肉是黃牛肉,那口感現在外面的牛肉都不是那個口感,而且我自己也是燒不出那個口味,其實那就是小時候家的味道,只是現在大了,有很多事情都身不由己,回不去的童年,等到高鐵開通了,我就可以經常回家了,可以經常吃到那小時候的味道


一屋三食


背井離鄉,最想念的莫不過就是遠在家鄉的父母,還有父母燒的菜吧。最能體現濃郁的家鄉情感的菜品也就是家常菜了。回不去家想念父母家鄉的時候就自己一個人默默的做幾道父母常給我做的菜。人們常說睹物思人,我這大概就叫睹菜思父母吧,有時候吃著吃著就能哭出來。你是否和我一樣?

芹菜炒肉

配方:芹菜500g,豬肉300g,鹽適量,蔥適量,料酒適量,醬油少許,味精少許。配方準備完畢開始製作美味的芹菜炒肉。做法1:將芹菜切段備用。將豬肉切片備用。鍋中放油,油燒熱後放入肉片炒至肉片變色。肉變色後,加入料酒、醬油翻炒幾下,放入芹菜。翻炒幾分鐘,加入鹽和味精,翻炒幾下即可出鍋裝盤,一盤好吃的芹菜炒肉就製作完成了!

紅燒排骨

配方::醬油,精鹽,料酒,蔥,姜,大料,水澱粉,植物油。配方準備完畢開始製作美味的紅燒排骨。做法1:蔥切段,薑切片;排骨剁成4釐米長的塊,洗淨控幹水分,加入少許醬油、水澱粉拌均,用熱油炸成金黃色撈出;將排骨放入鍋內,加入水、醬油、料酒、精鹽、大料、蔥段、薑片,嘗好味,用大火燒開後,轉微火燜至排骨肉爛即可出鍋食之。

清蒸魚

配方:魚1條 輔料:蔥、生薑、蒸魚豉油、鹽、油。配方準備完畢開始製作美味的清蒸魚。做法1:將魚處理乾淨,內外抹鹽,上放薑片。清蒸魚2.上熱鍋蒸10分鐘左右。去掉盤裡面蒸出來的湯汁,去掉舊的薑片。並在魚上撒切好的蔥絲和薑絲。另起炒鍋,將油燒熱,倒在魚上,並倒入適量蒸魚豉油。

油燜蝦

配方:蝦、蔥、番茄醬、白糖、料酒、食鹽、耗油、蒜末、植物油、香菜。配方準備完畢開始製作美味的油燜蝦。做法1:蝦先去蝦線,沿蝦背剪開,挑出來即可。鍋中倒入植物油,量略多,燒8成熱,然後將蝦倒進油鍋煎至蝦變色。蝦取出,然後留底油,放入蒜末,番茄醬,白糖翻炒出香味。然後將蝦倒進鍋中,淋料酒,耗油,食鹽適量,放入蔥段,蓋鍋蓋悶1-2分鐘即可。

清炒菜花

配方:菜花,姜,蔥,食用油,醬油,鹽,味精,白糖,十三香粉,雞粉。配方準備完畢開始製作美味的清炒菜花。做法1:菜花掰小塊,姜蔥切絲備用。鍋內燒熱油,下入蔥姜爆鍋,加幾滴醬油爆香後,下入菜花翻炒均勻。加鹽,味精,白糖,料酒,十三香粉,雞粉多一點比較好吃,小火煮出湯後,燜一會,很入味,最後一定要打芡。然後即可出鍋食之。

簡單的幾道家常菜就可以吃出家的味道,思念家鄉就會做幾道來吃!


小迷糊的美



Jacky要奮起了


此問題不夠明確,到底是“出家”的感覺,還是“家”的感覺?如果是前者,當然是峨眉山上寺廟裡的“齋飯”,臭鹹冬瓜配米飯,還要飯前唸經。如果是“家”的感覺,就是岳母煨的老母雞湯。清清的雞湯上點點油花,裡面一隻雞腿。再沾點醬油,味道純正,香氣撲鼻。


興海亭


涼拌四季豆,煮稀飯時一起煮出來的,飯有清香,四季豆軟糯,涼拌出來,巴適得板,我四川綿陽人


君飛惜彼


因為我是土生土長的山西人,現在在外邊打工,很多時候對於山西人來說,一碗刀削麵下肚就像回家了一樣,踏實,舒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