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洒到水稻田里多长时间可以走水?尿素会随水流失吗?

柳成荫42


大家好,我是陕南杨哥,很高兴回答你提出的问题。尿素是白色颗粒晶体状,略有吸附性,能在水田里快速溶解,是一种中性肥料,尿素施用后没有任何残留物在土壤中,在农业界被称为无副成分肥料。而水稻田里用尿素无论是基肥还是基肥都要求田里是要用水的。一方面如果没有水的花,尿素容易光解;还有就是尿素不容易化开,不能被水稻吸收。

尿素撒在水田里多久可以走水

水稻种植期间,是要经过几次排水,几次放水过程,而这一过程确实会引起尿素的流失,造成肥料利用率下降,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施肥方式来保证肥料流失。

尿素在水中大概5-6天才能被完全溶解转化成碳酸氨和碳酸氢,这样才能被水稻吸收,所以尿素撒在水田里5-6天就可以走水了,也不会引期尿素的流失。


尿素会随水流失嘛

通过上面的问答可以得知,只要在合理的时间之类,由于尿素已经充分的被谁给融解转化成水稻所需要的营养。如果在大雨天气到田间撒尿素,那肯定营养成分都被雨水给带走了,在我们这边一般都是等到雨停止了或下小雨的时候去撒尿素,过4-5天之后水稻秧苗的确是有很大变化的。所以要根据天气状况合理的使用尿素,才不会导致尿素随水流失。

综上所述要根据实际情况去下结论,农村有句话说的好 “肥水不流外人田”不是没有道理的,总之要结合尿素的特性,合理的去施用尿素,就不会造成流失。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留言。关注陕南杨哥每天都有精彩的分享哦

陕南杨哥


尿素洒在水稻田里多长时间可以走水?尿素会随水流失吗?

老话说的好:“肥水不流外人田”在撒了尿素后五六天之内不能在田里过水(农村经常为这种事打架)

家里种了一亩多地水稻,在栽种后到抽穗前要撒两到三次左右尿素。每次老爸去撒尿素前都要把水稻田里的水放走一些,只留下大约二厘米深水,在撒好后等上差不多五六天时在把水放回原来一样。而且回家好说看这天不会下雨,最好这几天都不要下雨,不然这肥白撒了。



可见尿素会随水而流失,不然怎会说这肥白撒了。但也就是五六天,过后就不会有影响。


而且使用尿素前最好把水放少,这样有利于水稻更好吸收,在五六天后又要把水放回来。如果在缺少水源田时,可在下雨前使用,或者不放水使用。

以上是小晓个人观点,有不同观点及补充请留言,谢谢大家!

关注小店,每天给您带来更多精彩内容!

小晓农民


水稻种植每亩大概需要40公斤尿素,主要在水稻封行前使用,作返青肥、分蘖肥、拔节肥追施,分三次追肥,追施尿素,尽量把水稻田水位降低,保持水位1寸以内,追肥后,把水稻田里水搅浑,越浑越好,让尿素充分溶于水,沉淀到土壤内,减少挥发,水稻田没有水,尿素也就不会随水流失,不会跑“冒滴漏”,最大地提高尿素利用率。

追施尿素后,最好72小时后抽水灌溉,24小时尿素就会被水稻吸收,48小时尿素被水稻吸收8%——9%,72小时抽水灌溉,尿素利用率达40%,因此栽插水稻可以在72小时抽水灌溉,直播水稻第一遍尿素和第二遍尿素追施后都不用抽水灌溉,保持土壤不干不湿,靠自然降水即可,可以促进直播水稻根系生长发育,防止水稻倒伏。

水稻在追肥第三遍尿素时,可以72小时抽水灌溉,此时水稻正值分蘖封行期,要灌溉保持深水位2寸——3寸左右,促进水稻分蘖封行。我们当地水稻亩产1500斤左右,就是敢于投资,敢于下成本,敢于下肥,我们当地农民有句调侃的话:“种庄稼不下肥,就象赌博不下注一样”,意思就是有投资才有回报。防止肥料流失最好的办法就是降低水稻田水位。

每次施肥,我们当地农民首先把水排出,再追施尿素,然后结合人工拔草,把水稻田水搅浑,一星期之后才走水。水稻封行后,及时“晒田”,促进水稻有效分蘖,根系生长发育,降低水稻营养过剩,控制水稻旺长、贪青,让水稻田氮肥挥发掉。水稻孕穗期之后,就停止追施尿素了。穗肥以磷钾肥为主。

我国农业化肥利用率都很低,如何提高化肥利用率是专家研究的课题,提高化肥利用率不仅能降低生产成本,而且会使农民增加收入,降低农业污染。在水稻种植上,施肥水位要低,要让肥料渗入水稻田土壤内,降低挥发、蒸发、流失,追施尿素选择阴到多云天气,气温30°C左右天气进行。下雨、高温天气最好不要追肥,高温天气选择早上9点以前,下午16点以后追施尿素。

以上是我种植水稻经验、心得体会,分享给大家,仅供参考,欢迎大家交流、分享、补充留言,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长江老农


尿素是我国生产和用量很大的一种氮素化肥,属酰胺态氮肥,含氮量46%。


尿素是一种高效优质的固体氮肥,白色晶体,中性肥料,不会引起土壤酸碱度的变化。但它必须土壤湿润方可使用,这是因为它见光易分解成氨气跑掉,二是无水不溶化,难以被作物吸收利用,所以施用尿素时要深施且土壤湿润,土壤过干要浇小水,禁大水漫灌,防止尿素被淋至下层,导致转化延迟降低肥效。

一,水稻田施用

尿素在水稻田中施用有很多次,苗床,营养土,基肥,叶面追肥等。在大田中施用尿素做基肥时,有三种用法,即深层施,全层施和面施,追肥时要早施,因为尿素施入土壤中,须经脲酶的分解才能转化成作物可吸收利用的胺态氮肥,这个过程须3-6天,所以追尿素应早追5天左右。

水稻田内用尿素田面要保持湿润,结合耘耥,经过2-3天后可浇水。

二,稻田流失问题

水稻田要经过几次进水走水,肥料流失是必然的,但我们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施肥达到流失最少,秧田分别施好几次氮肥,基肥,断奶肥,接力肥和起身肥。

本田施用氮肥分别是基肥,分孽肥,穗肥和粒肥,对于秧田和本田施用尿素追肥,可在有水时扬肥,尽量减少随水的流失。



适时做好根外追肥,节省投资,与土壤施肥相互补进和补充,效果不错!


努力就好


有很多稻农朋友会问尿素在水稻田里施用多长时间可以排水?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聊尿素施肥的那些事。

咱们先说尿素见效的快慢和什么有关系,最主要的是温度。一般温度在10度水解需要7到10天,20度4到5天,30度只需要几个小时。但是水解之后不是意味着其中的养分就被吸收了,我们一般在施用尿素之后四五天要保持住水层。这里面我们需要注意几个几个问题,水层不要太深,不要再中午施肥。因为阳光越强温度越高,或是稻田干旱无水氮损失越多。水层过深损失的氮也比较多。这个都是我们都要注意的。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给水稻施肥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影响尿素发挥肥效的因素很多,我们农民根本无法掌控。那么我们在施用尿素的时候,尽量把水层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一般专家会说2到3厘米,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做到,所以我们要求水层尽量控制在3厘米左右视情况而定,尽量不要露地。

第二个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尿素的量不要一次性使用过多,要尊寻合理施肥少吃多餐的原则。那么尿素在肥效发挥作用的时间会长一点,我们可以适当的加入一些速效的氮肥,来弥补尿素没有生效这段时间的肥力缺失。

我们最后再来说一下尿素施完之后什么时间可以排水的问题,这个首先看地,盐碱地就不用说了需要保持水层不可以排水。那么我们普通的水田就可以排水了吗?一般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尿素施用完了以后基本上水田都要保持一定的水层直到需要嗮田的时候才会往出排水。这是在北方多次验证过的结果,那么在南方其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定是否需要排水,毕竟因为天气温度都不一样。但是也不建议施用完尿素四五天就排水,可以补水保持水层,不要排水。

我是农民,我为农民发声。您的关注转发,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东北农业观察


水稻田用尿素无论是底肥还是追肥都要求地里有水的。一方面是无水的话尿素易光解,另一方面是无水的话尿素不融化,不能被转化供作物吸收。

尿素,化学成分是碳酰铵,主要营养成分用总氮表示,是中性肥料,施入土壤后不会引起土壤酸碱度的变化。尿素在土壤中需要经过脲酶的转化变成碳酸铵或者碳酸氢铵才能被作物吸收,这个过程需要4-5天的时间才能完成。


1、尿素见光易分解。尤其是施用底肥时,一定要在田地有水的时候扬肥。并且要扬完一个池子立即水整地,把肥料耙进土壤深层。尿素易溶于水,但是扩散得速度不会太快。撒施后立即耙地能够将肥料大部分耙进土壤中,将肥料在土壤中保存起来供作物吸收。

2、肥料被作物根系吸收都是通过水溶液的形式来完成。肥料溶解在水中,阳离子和阴离子分离,根系通过须根和根毛来吸收水溶液。而尿素需要脲酶的作用变成碳酸铵和碳酸氢铵,也是通过水溶液的形式来完成的。在旱田地也是如此,尿素在水的溶解下被脲酶转变。


3、水流失的问题。水稻种植中需要几次进水、排水的过程。而这一过程确实会引起肥料的流失,造成肥料利用率下降,这也是为什么黑龙江农垦现在推广侧深施肥技术的原因。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施用方式来减少肥料的损失,比如有水时扬肥,采用n+2的肥效规律来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以及让水稻在分蘖盛期、孕穗期和灌浆期有充分的养分供给。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理解,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尿素撒到水田里多长时间可以走水?尿素会随水流失吗?

尿素撒到地里,首先是落地,然后吸水分解再溶于水,在尿素落地周围面积水层内溶解度相对比较高,也就是说尿素撒到池子里不是整个池子尿素浓度都是一样的,,而是尿素落到土上,尿素吸水,分解,所以落地点尿素含量是最高的。

为什么撒肥撒的不均匀,水稻后期长势能看出来,一绺一绺的波浪式。撒肥不均匀有肥多的地方贪青,甚至黑穗瘪粒!

题主问水稻撒肥多久可以走水?不知你这走水啥意思?是撒完肥遇到下大雨,稻田池里水太大水溢出来,还是说撒完肥几天可以排走池子里的水不影响肥效?我想由于雨水太大,池子溢出来一些水,不是整个池子水全跑光,对肥效影响不会太大。如果全跑光视情况后期进行补肥。要是4到5天撒肥,即使水跑光也没有太大问题,因为肥效基本作物土壤吸收了。

以我个人经历来看,尿素撒到水田里,尿素就地分解,被分解点土壤就近吸收,然后再被作物吸收,而不是完全溶于水后,再吸收!

至于说尿素会不会随水流失,回答是肯定的。尿素撒到池子里,首先落地点融化,土壤吸收融化点及周围达到尿素饱和度,其它多余的肥料在溶于水中,如果这时期池子里的水走掉,就造成肥力肥效的流失,所以说撒肥时水不要过大,防止遇到大雨造成走水现象,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这是我个人观点和看法,如有不妥望交流指正,谢谢!


北国飘雪


您好,科学兴农为您解答。

尿素又称碳酰胺,发挥肥效的主要成分是氮素,而且它在发挥肥效之前要首先水解成为氨态氮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尿素是一种中性肥料,而且对土壤的比较友好,尤其是在酸性土壤中氨化的速度较快,是小麦、水稻等农作物使用量较大的肥料之一。一般施肥后考虑到墒情问题以及肥效的发挥,许多农民朋友会进行灌溉,促进肥料溶解在土壤中,但是有的肥料并不适合立即浇水,那么在洒施尿素后要多长时间才能走水?以及尿素是否会随水流失?

尿素发挥肥效的机理。

尿素即碳酰胺,并不能直接被植物吸收利用,要水解成氨态氮才能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它并不会影响土壤的酸碱性,一般在酸性土壤中水解的速度会快一些,肥料利用率也会高一些,在碱性土壤中水解的就比较慢,植物吸收也比较慢。

所以在施肥时尿素一般不能跟碱性肥料混施,如碳铵、草木灰等,会使尿素分解成氨气挥发掉,降低肥料利用率。一般尿素直接撒在田里,暴露在空气中在转化成氨态氮之后会大量挥发,所以尿素一般要求埋在土壤中,最好穴深15厘米左右,或者在水稻等作物的一侧施加、覆土。

洒施尿素后多长时间可以走水?

尿素是比较容易溶于水的,有些农民朋友为图省事会将尿素配合浇水一起冲施到田里,认为这样可以加速尿素溶解,促进其发挥肥效。其实,事实并非如此,直接将尿素溶解在水中之后土壤又不能短时间内吸收就会造成肥料的大量挥发,大大降低尿素的利用率。如果是大水漫灌式的浇水还会引起尿素颗粒随水流失。

为了保证肥效发挥,施肥之前土壤不能太干,否则会延长肥效发挥。因此,如果土壤湿度适中,洒施尿素之后要10天左右可以走水,如果土壤比较旱,可以考虑适当提前浇水,洒施后5天左右可以走水。走水时严禁大水漫灌,要选择小水慢浇,控制好进出水量,防止肥料随水流失。走水后要将田地晾晒一段时间,如果干旱可以再浇一次水。如果田间有水或者比较湿润,在施加尿素之后最好用工具耙一遍地,将尿素覆盖在土壤下。

尿素是否会随水流失?

尿素是会随水流失的。虽然尿素比较容易溶解于水,但是在大水漫灌或者阴雨条件下,尿素颗粒还是会随谁流失的,而且尿素溶解在水里之后,并不能及时被土壤吸收,在转化成氨态氮之后会很快挥发,导致尿素的利用率降低。

总之,尿素最好还是穴施比较好,能够避免随水流失和减少挥发,提高肥效利用率。(王)

这里是科学兴农,欢迎添加关注,带您一起长知识。

科学兴农


我们平时在种植水稻的时候,水稻的不同生长阶段,都或许会使用到尿素。尿素作为一种肥料,它是一种白色晶体,同时也是一种中性肥料。其实除了在水稻田中食用以外,它还可以用在各种农作物土壤中。其实它的主要成分就是一种化学氮肥,是给植物补充氮元素。那么我们尿素洒到水稻田里,多长时间可以走水?尿素会随着水流失吗?



其实我们人体中所排的尿也是含有尿素成分的。但是它没有工业合成这种尿素含氮量高。其实尿素洒在稻田中,有一部分是挥发分解掉的,有一部分也是随着稻田中的水而流失。其中还有一部分就是在土壤中保存起来,最后被水稻根系所吸收。我们在水稻种植的不同阶段都有使用到尿素,一般以每亩种施肥量,在20斤左右。而且使用尿素的量也因不同情况而定。



比如到了水稻分蘖期,我们就要施分蘖肥,一般对于直播的水稻田中,水稻长到3~5叶期的时候,我们可以适当的以每亩追施尿素8斤左右。如果在之前积肥没有施加复合肥的,那么这时候尿素可以稍微增加一两斤。其次到了水稻抽穗前期,的促进水稻有效的抽穗,一般在抽穗前的半个月,以每亩追施15斤尿素加10斤的氯化钾肥料。



其实我们在种植水稻的时候施加的尿素也没有特殊的规定。比如在水稻还没有封行之前,如果水稻的叶片发黄,叶片直立,这时候都要及时追施尿素,以补充氮肥。而且在施尿素的时候,在抽穗前半个月使用尿素。而我们平时在种植的时候,都会进行几次进水排水的过程,那么这多多少少会有一部分尿素是流失的,这也属于正常现象。

更多三农知识,欢迎点击关注,乡村波比每天为您提供最实用的三农知识。


乡村波比


尿素洒到水稻田里多长时间可以走水?尿素会随水流失吗?

下面说说我在农业生产时对尿素使用的一些心得,纯属个人看法。

尿素施用后两三天左右既能过水,随水流失和自然蒸发的现象是难免的、有限的。尿素是氮肥,氮肥属于速效肥,也就是说转换利用周期较短,是三元素化肥中作物吸收最快的一种,当然转换、吸收与环境温度是分不开的,环境温度越高利用速度越快。植物在自然生长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也能合成氮,农作物由于植株生长快需要补充氮肥,植株旺盛才能最容易获得高产(相对),在水稻生长过程中更是需要补充氮肥,但凡事都有个度,氮肥过多会造成植物疯长,从而容易加重病虫害、到付的危险。

以(籼稻)水稻生产为例,我一般在每亩底肥、分蘖肥和抽穗时使用,大概是底1-2公斤,分蘖6-7公斤,穗1-2公斤,每亩一般不会超过10公斤,还要看苗施肥,酌情增减,粳稻生产时用肥量较为大些,尿素用量也随之增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