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區開出第一張“食用農產品合格證”

四川新聞網內江2月21日訊(徐小紅 曾利軍)2月17日,內江市市中區雷豐種植有限責任公司將一批附有“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的沃柑,共計1萬斤、價值6萬餘元,通過市中區紅十字會捐贈給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據悉,這是市中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具的第一份食用農產品合格證書。

在捐贈現場,筆者看到,市中區農業農村局的工作人員正在指導該愛心企業開具“食用農產品合格證”並附追溯二維碼,實現產品可追溯。

“捐贈是好事,但農產品安全是前提,一張‘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展現的是生產企業的一份責任心。”市中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告訴筆者,從2019年12月19日起,農業農村部印發了《全國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實施方案》,並在全國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

所謂的“食用農產品合格證”,是指食用農產品生產者根據國家法律法規、農產品質量安全國家強制性標準、在嚴格執行現有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要求的基礎上,對所銷售的食用農產品自行開具並出具的質量安全合格承諾證。可以說,合格證是上市農產品的“身份證”,是生產者的“承諾書”,是質量安全的“新名片”。

據瞭解,截至目前,市中區農業農村局已現場指導5家、線上指導138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使用“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切實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