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理工大學:什麼才是一流本科教育的理念?

 一流本科教育是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基礎所在,建設一流本科教育是當今一流大學的責任和使命。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作為後發優勢的世界一流大學,憑藉其科學與工程領域的強大優勢和人才培養享譽國際。在培養全方位的人才、追求教育卓越、少教多學和國際化等四大教育理念下,南洋理工大學實踐了一套先進的教學體制機制,實施了博雅教育,開展科研教學一體化,構建課內課外相融的學習體系,立足世界培養人才。其教育理念和實踐經驗對中國大學建設一流本科教育有重要的借鑑意義。

  南洋理工大學一流本科教育的理念

  教育理念是指關於“教育應然”的價值取向,是大學教育活動的願景及方向指引。大學的理念是對大學的理性認識、理想追求和所持的基本哲學觀點,包括大學的使命、培養什麼樣的人和秉承什麼樣的原則培養人等觀點。據立思辰留學介紹,理念是教育的靈魂,一流本科教育需要一流的教育理念,NTU在辦學歷史中形成了先進的教育理念,在大學使命、培養目標和具體教學觀念上具有遠見卓識,引領著學校的變革與發展。

南洋理工大學:什麼才是一流本科教育的理念?

  (一)培養全方位的人才

  新加坡作為東南亞一個僅有500多萬人口的小國,資源不足,人才匱乏,但政府高度重視外向型發展,思想開放,向瑞士、瑞典等經濟富強的歐洲小國取經。從1965年新加坡建國以來經歷了“勞動密集-資本及技術密集-知識經濟”三次經濟轉型,80年代以來受益於以英語國家為引領的全球化和出口導向型戰略,實現了經濟的飛躍,成為東南亞經濟火車頭。經濟增長主要靠人才資源和高科技的創新驅動。配合新加坡的經濟轉型,NTU擔當著培養創新科技人才和優秀管理人才的重任,積極發展科技教育,引領新加坡走向創新並持續發展。

  NTU發展願景是“創新高科技,奠定全球性卓越大學,全方位教育,培養跨學科博雅人才”。前校長徐冠林認為“只有培養全方位的人才,才能適應瞬息萬變的社會”。未來經濟將變得更復雜和多元化,大學教育體系必須做出兩項重要調整:一是更加註重健全人格與專業知識,二是鼓勵打造終身學習的良好循環。NTU把大學生作為未來施國理政的精英人才來培養,這種人才素質全面,能面對全球挑戰,能帶領國家的發展。具體素質表現為5C精神(Conscience良知、誠信;Competence專業、能力;Creativity創新、企業家精神;Communication交流,團隊;Community職業精神,公共服務)。在新人文主義的影響下,NTU實施全人教育,保證其教育質量處於全球前列。

  文化融合、種族融合是新加坡的顯著特點,而融合正是跨學科的基本要義。植根於新加坡歷史的NTU深刻認識到跨學科的重要性,並將其上升到人才培養的使命中去。培養目標定位在跨學科博雅人才,使學生具有複合能力,注重博雅教育,給學生深厚的文化滋養,使大學生理工與人文相通、博學與專精兼取、教學與實踐並重。

  (二)追求教育卓越

  新加坡一方面沿襲英聯邦的精英教育模式,另一方面從世界各地吸取先進經驗,採納東西方文化之長,改進本國教育體制,發展一流的高等教育。世界經濟論壇發佈的《2017-2018年度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新加坡競爭力僅次於瑞士、美國,位居全球第三,在高等教育及培訓方面的得分居全球之冠。

  NTU在建校之初就劍指世界一流大學,李光耀政府對其定位是建成東方的麻省理工學院。NTU始終以服務國家為使命,追求科研和人才培養的卓越。2008年《南洋理工大學自主化框架協議》明確指出學校戰略目標是“實現卓越教學與科研的國際化”,力求發展成為一所卓越的全球科技大學。具體目標為建設世界一流的教育,發展國際領先的教學水平,力爭成為教學領域的領導者;追求全球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研究,為本國和全球的科技創新做出貢獻。一流本科教學具有高選擇性招生的特點,NTU招收至少3門課得A的新加坡優質文憑學生。另外,嚴格篩選國際生,例如在中國招收本科生參考原985、211高校的錄取分數線,並且依據“領導才能、創新與冒險精神、熱忱”這三方面選拔學生。

  經過30餘年的耕耘,NTU已進入全球頂尖大學行列,其人才培養享譽國際,其工學院被譽為全球最傑出的工學院之一,培養了一流的工程科技人才。NTU的畢業生由於較強的技術能力和社會適應性,廣受社會歡迎,其畢業生起薪為新加坡大學畢業生中最高水平。

  (三)“少教多學”的教學理念

  新加坡在出臺的教學改革政策中,緊緊抓住教學的核心,即學生的學習。1997年國家提出“思考的學校,學習的國家”計劃;2004年,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提出“全國教師教得少一點,學生能夠學的多一點”(Teach Less,Learn More),後來延伸為“少教多學”教學理念。“少教多學”以學生為中心,鼓勵學生積極學習、獨立思考,點燃求知慾,特別是培養終身學習的熱忱。“少教多學”並非是讓教師投入得更少,而是要求教師教得更好,教會學生如何更新知識,重要的是用科學的方式來培養未來的學生。

  新加坡教育部在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全面推行這一理念。NTU領導層和教師積極貫徹“少教多學”理念,關注學生的綜合素質、個體差異等特徵,重視教與學的質量,啟發學生面向未來和社會,強調終身學習的能力,使學生能自如應對未來職場的挑戰。為了確保這一理念的實施,採取了一系列保障措施:開出多樣化的課程滿足學生個性化的需要;撥付經費開展大規模的教師培訓,重視教學方法改革,讓教師在“少教”的前提下“會教”;撥付資金改造學校教學設施,保障現代化教學模式的實施。

  (四)國際化的教育理念

  新加坡高等教育的國際化有其先天的條件。新加坡主要由華人、馬來人、印度人等多民族組成,政府推行了雙語政策,學生從中小學開始在英語教學的基礎上必選一門母語課。該項政策使新加坡人保持著多元的文化傳統,同時又能與英語系國家自由交往,充分國際化。李光耀曾把雙語政策譽為“新加坡建國基石之一”。雙語政策使新加坡大學生具有良好的英語交流和溝通能力,同時為外國學生、專家學者來新加坡學習與工作提供了便利。

  在90年代,新加坡政府提出高等教育國際化戰略,從全世界名校大力引進國際化優秀人才。2002年提出了環球校園計劃,吸引世界一流大學到新加坡建立分支機構,力爭使新加坡成為國際學術中心。NTU自1981年起全部採用全英文授課,在人才培養上致力於保持其國際競爭力,藉助全球智慧,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層次人才。NTU始終以國際化的理念來明確自身定位,確保在國際社會中的不可或缺性,學校的辦學理念、發展戰略和改革舉措都在國際視野、國際資源下進行。光明日報曾報道南洋理工大學快速成為世界知名大學,完全是受益於國際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