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阿城区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带着“抗疫发型”出征



20日上午,在哈市阿城区人民医院一场庄重的的送行仪式在这里召开。在150多名具备条件主动请缨上前线的医护人员中,经过优中选优,挑选出7名精兵强将组成医疗队。在送行仪式上人们看到,7位医护人员已经剪掉一头秀发,出发前队员们的誓言更是震撼着在场送行者的心。“扶危渡厄,医者担当”,奔赴抗击疫情最前线,直抵疫区核心,队员们带着“抗疫发型”誓为支援湖北打赢新型冠状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以“拼了”的精神与决心冲上“战场”。

哈尔滨阿城区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带着“抗疫发型”出征


据悉,这是阿城区首批支援湖北的医疗队。19日下午,阿城区人民医院接到命令后,立即在全院发出号召,医护人员主动请缨出战。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全院就有150多名具备条件的医护人员报名,选择“逆行”。经过优中选优,挑选出7名精兵强将,队员平均年龄36岁。

哈尔滨阿城区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带着“抗疫发型”出征


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张鹏程是阿城区首批援鄂医疗队的组长,具备多年呼吸科工作经验,生日当天他扛起了援鄂大旗,他和内科副主任医师刘红佳组成了本次医疗队的医疗组。护士长万春英是护理组的组长,疫情一开始,她就递交了请战书要求进入留观病房,这次她又将带领4名护士奔赴湖北第一线。张鹏程和万春英表示,“这次能参加支援湖北医疗队,感到肩上责任重大,我们一定不负重托,付出最大的努力,我们7名队员一定会一个都不少的平安归来!”

哈尔滨阿城区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带着“抗疫发型”出征


为了工作方便,减少感染机率,出征前,医院特意找来理发师,为队员们全部剃了光头。年轻的小护士们在理完“抗疫发型”后互相拍照留念,忍着眼泪说:“虽然有点舍不得留了多年的长发,但为了支援湖北,拼了!”


哈尔滨阿城区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带着“抗疫发型”出征


哈尔滨阿城区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带着“抗疫发型”出征


在全区防护设备紧缺的情况下,阿城区人民医院将防护服、护目镜、口罩等防护物品和生活物品装箱打包,尽医院所能,护他们周全。因为这7名医护人员在党和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他们承载着阿城区60万百姓的深情厚谊,带着亲人的祝福,带着同事的鼓励,带着领导的期待,出征勇士们信心满怀,挥手道别。致敬,白衣战士,期待你们平安凯旋!

哈尔滨阿城区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带着“抗疫发型”出征

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张鹏程是这次医疗队的队长,他具备多年的呼吸科工作经验,在报名时他就和院领导说,这次援鄂要是不派我,真的有点说不过去,我一个大男的,我什么都不怕!大家都不知道,20日,是阿城区首批援鄂医疗队出征的日子,也是张鹏程的生日,他在生日当天,扛起了援鄂医疗队的大旗,他说,“这面大旗是他这辈子最珍贵的生日礼物,他将不负重托,圆满完成任务,带好队伍,带着6名队员一个都不少的凯旋归来!”


今年47岁的护士长万春英是感染科的“老护士”,疫情一开始,她便递交了请战书,要求进入留观病房。为了保护其他的年轻护士,为了身上的防护服能够多穿一会,她经常进去就不出来。这次奔赴一线,她和张鹏程成为了这支队伍的“大家长”,万春英说:“别的我不担心,我要保护所有的护士们,一个不落的把她们都带回来,她们就像是我的孩子啊!”

我们都是“80后”

今年38岁的刘红佳是一名内科的副主任医师,和他的爱人刚刚结婚不到2年,他的爱人也是阿城区人民医院的感染科一名医生,疫情爆发,她们两个纷纷请战,双双上了前线。这次报名参加援鄂医疗队,刘红佳想都没想,也没和她爱人商量,直接报了名。名单下来,她告诉她的爱人:“这次我是真的上了一线,咱们两个的父母双亲就都留给你照顾了!”其实,刘红佳的父母身体不是特别好,平时靠护工照顾她们的生活起居。但刘红佳却说:“湖北的人民更需要我!”

刘洪丽、李洋洋、夏明玥年纪相仿,80后的她们活力十足,希望这次踏上援鄂的征程能将活力与希望送到战“疫”一线。她们说:“阿城区委区政府、医院将防护物品、生活物品都准备的特备充分,真的很暖心,我们一定不负众望,安全归来!”

刘影是这次援鄂医疗队中最小的一个,是个标准的“90后”,医院发出号召,她没有犹豫,直接报了名。“03年非典时我是个孩子,医护人员们舍生忘死护我周全,现在的我长大了,成为了一名护士,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我必须挺身而出,现在换我来护你们平安!”朴实的话语说出了所有90后的心声。他们在父母的眼中还是个长不大的孩子,但是走出家门,他们是战士,是大家心中的英雄。

提及她的家人,一直乐呵呵的刘影流下了不舍的泪水。“我的儿子还不到4岁,其他的我都放得下,就放心不下我儿子。”这次支援,具体去哪里、要待多久都不是很清楚,身为母亲的她也有牵挂、也有不舍。但家人的支持和理解让刘影心里有了强大的力量。“儿子,等着妈妈,妈妈很快就会回来,妈妈回来了好好陪你!”


战疫还在继续,一批又一批的抗“疫”英雄奔赴战场。没有人生来勇敢,因为被需要,他们选择逆向而行,坚定地履行职责。疫情的阴霾之下,他们奋战在战“疫”前线,扶危渡厄,成为黑暗中最亮的星,共同迎接战疫胜利的曙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