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蝗灾等重大灾害时,除了灾民自救外,历朝皇帝是怎样应对的?

文史砖家


引言:

古代面对蝗灾等重大灾害,除了灾民自救以外,历朝历代的皇帝都会根据不同的灾害来做出相应的应对之法。

蝗灾

古代应对蝗灾的方法有很多,受灾地区的百姓会以捕捉、焚烧作为减轻灾害的方法。而朝廷则会选择兴修水利,改变受灾地区的地质环境,减少蝗虫的繁衍率,也就能间接地减少蝗灾的发生。由于古代的科技并不发达,不及现代各种面对蝗灾的高科技手段,导致在古代中平均6到8年就会发生一次蝗灾。在灾害爆发时,朝廷会选择开仓放粮救济灾民,对受灾严重的地区,拨发赈灾银两确保来年耕种不荒废。


瘟疫

在古代瘟疫也是重大灾害之一。在古代常见的瘟疫有天花、黑死病等,这些都是传播性极强的瘟疫。一旦某一处爆发时,将会造成大量的人员死亡。在古代医疗条件并不发达,一旦爆发瘟疫时,朝廷首先会选择限制人口的流通量,而古代的交通并不发达,人口也并不是非常的密集,很容易的就能将瘟疫限制在一处。然后在派遣一些名医针对病发症调制中药,分发给受灾区域的灾民,让灾民得到救治降低人口死亡率。


洪灾

古代洪灾也是时有发生的灾害之一。而在洪灾爆发时,灾民的自救方式是在洪水即将决堤时迁移至至高点。而朝廷针对洪灾的治理方法:第一是在容易爆发洪灾或地势较低的地方兴修防洪堤;第二,在易爆发洪灾的地区,修建泄洪点将水引至其他地区,相当于小型的运河。不仅有利于周边百姓的灌溉,还可以达到泄洪的作用。

总结:古代的科技虽然不及现代发达,但是古人的智慧也是不容我们否定的。针对各种灾害的发生,灾民会采取自己的土方法抵御灾害,而朝廷会根据整个受灾地区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法。


感谢大家阅读,个人观点如有不妥之处请大家斧正。


青梅煮酒品三国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当中,大规模的蝗灾频繁发生,给农业带来难以估量的破坏。根据《中国救荒史》的统计,从前707年到1935年,中国共发生过796次大规模的蝗灾,平均每3年便会爆发一次。而如何对待蝗灾、安置饥民,始终都是困扰历代帝王的大难题,一旦应对不慎,甚至会危及到帝国的安危。



其实,作为一个灾难多发的国家,除肆虐的蝗灾外,地震、水灾、火灾、风灾等自然灾害,在中国发生的频率也相当高。在古代,上述灾难,连同月食、日食、星变等自然现象,经常被皇帝们一起视作可能给帝国带来消极影响的灾异。那么,在大规模灾异发生后,除了灾民的自救行为外,历朝历代的皇帝是怎样应对的?


罪己诏。从汉朝开始,受儒家“天人感应”说的影响,皇帝们(天子)大都相信(或假装相信)自己是上天的儿子,代表上天治理万民,而一旦自己违背天意、不行仁义,那么上天必会降下灾异,以此来对皇帝进行谴责。而为了平息上天的愤怒,皇帝们往往通过颁布“罪己诏”的方式,来检讨自己过失。


从现有的史料来看,第一个明确颁发“罪己诏”的皇帝是汉文帝,时间发生在前179年。当时,有大臣建议汉文帝要早日择立太子,而皇帝却以自己“德行有亏”为由予以婉拒,并颁布相应的“罪己诏”。截至1895年光绪帝颁布中国史上最后一份“罪己诏”,共有88位皇帝颁布过264份“罪己诏”,时间跨度长达2074年,平均每8年就会出现一份。



虽然“罪己诏”的内容、措辞千篇一律,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但在“君权神授”观念极浓厚的古代,还是能起到某些积极的效用。其一,它表明皇帝严肃对待上天的谴责,愿意改正自己的错误,并展现出自己时刻将百姓安危放在心上的态度;其二,借以平息民众的怨气,造成一种举国上下团结一心、共抗灾情的局面,并由此稳固皇位。


大赦,即皇帝以施恩的名义,不定期地对罪犯实行免除或减轻罪责的行为,除了皇帝登基、更换年号、册立皇后和太子外,在重大灾异发生后,往往也会采取此种措施。因为在皇帝们看来,月食、日食等天象异常是上天在对自己示警,而蝗灾、地震、水灾等自然灾害,又容易导致灾民触犯法律,因此适时宣布大赦,可以回应上天的谴责,并显示自己哀矜万民之意。



大赦往往跟皇帝发布“罪己诏”同时进行,比如西汉本始四年(前70年),天下49个郡国同时发生地震,造成6000多人死亡,伤者无数。对此,汉宣帝颁布“罪己诏”,并下令大赦天下,免收重灾区租赋,对于安定民心起到良好的作用。翻阅二十四史,关于皇帝大赦的记录比比皆是,在此不做一一赘述。


蠲赈。“蠲”即减免赋税,“赈”即赈济钱粮。跟“罪己诏”和大赦天下相比,灾民们普遍关注的还是实实在在的物资援助,毕竟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每当蝗灾、地震、水灾等重大灾异发生后,皇帝们通常会下诏减免民众的赋税,同时还开仓放粮,尽可能地保障灾民的生活。除此之外,朝廷有时还直接补助灾民铜钱或银两,尤其在明清两朝最为常见。



自汉朝开始,历代帝王在面对重大灾异时,都曾采取过上述措施,尤其是到了清朝,还形成一整套成熟的蠲赈办法,对于安定民心起到很好的作用。纵观整个清朝,蠲赈灾民最积极的无疑是乾隆帝,无论哪个地方发生灾情,都会在第一时间实行救济,六十年如一日,确实值得称道(“地方偶有偏灾,即命开启仓廪,蠲免租税,六十年如一日。”见《啸亭杂录·纯皇爱民》)。


捐纳。由于帝国的财力毕竟有限,所以朝廷除了直接蠲赈灾民外,往往还会号召富人们捐钱、捐粮以救济灾民,而作为回报,皇帝们往往会赐予他们爵位以作为奖励,此即“捐纳”。早在秦汉时期,帝国政府便开始推行“捐纳”制度,比如秦始皇在位时,便颁布政令“百姓内粟千石,拜爵一级”(见《史记·秦始皇本纪》),这种制度一直沿用到清朝。



“捐纳”制度的实行,激发了民间救济活动的积极性,对于缓解灾情起到重要的作用。例如,在1679年北京大地震发生后,广大缙绅富户积极响应朝廷的号召,纷纷捐纳银两或雇佣人力来救助灾民,从而救活了很多人。其中,天津商人张孺人“倾箧付典质,钱积门中,雇人掘被压者,所活数十百人”(见《张学士文集》),可谓功德无量。



除了上述应对之策外,皇帝为显示对上天谴责的自省,往往在颁布“罪己诏”的同时,采取“避殿减膳”的活动,即不在正殿处理政事,同时减少饭量或菜肴。有时,皇帝也会因重大灾情问责、罢黜宰相,尤其在东汉时期最为常见。不过,“避殿减膳”毫无实质意义,而问责、罢黜宰相多属非常规操作,政治打压的意味很浓,并非历朝历代的通则,所以在此均不作详细讲述。


史料来源:《中国救荒史》、《资治通鉴》、《宋史》、《啸亭杂录》、《张学士文集》等


文史砖家


在古代对老百姓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共有水灾、旱灾和蝗灾三种。在这三种自然灾害里,水灾和旱灾一般有预警性,只有蝗灾的出现总是突发性的,所以对百姓造成的损失也最大。

历史上关于蝗灾的记载,屡见不鲜:

“(46年)春三月,蝗螟大起,被害者九十郡国;二十八年(52年),大蝗,被害者八十郡国。”(《后汉书·五行志》)

“夏,蝗,东自海,西尽河陇,群飞蔽天,旬日不息;所至,草木叶及畜毛靡有孑遗,饿殍枕道。”(《旧唐书·五行志》)

……

据《中国救荒史》里统计,秦汉蝗灾平均8.8年/次;两宋为3.5年/次,元代为1.6年/次,明、清两代均为2.8年/次。

所以蝗灾在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中,表现为越来越频繁的存在。在对待灾害的不同态度上,最能显现出百姓在皇帝心目中的分量。

唐朝的三个皇帝在对待蝗灾有不同的态度,公元628年(贞观二年),唐朝的京城长安周围爆发了一场蝗灾,蝗虫遮天蔽日,漫空肆虐。

这日,李世民正在御花园和大臣们散步,边走边商讨如何应对蝗灾,好让百姓顺利度过灾难。

正说着话,就有几十只蝗虫飞入帝苑。帝苑那是皇家禁地,一般人是绝对不敢涉足的;但是对蝗虫而言,没有什么禁地的概念。李世民一看,十分生气,怒不可遏的随手抓了几只,然后朝天祷告道:“民以食为天,你们吃了老百姓的庄稼,祸害百姓,我今天也要吃了你们!”说着就把手里的蝗虫往嘴里送。这一下把跟随的大臣们都吓坏了,连忙跪下祈求道:“这东西很脏,吃了您可能会得病!”

李世民一看大家都在那里求情,越发的意气风发起来。他心里想,朕年轻时候什么没见过?打仗口渴的时候还喝过马血呢,区区几只蝗虫能吓的了朕?于是边往嘴里塞,边毅然决然的说道:“我愿意替民受过,有什么病都转到我身上吧!”(“朕为民受灾,何疾避!”《资治通鉴》)于是真把蝗虫嚼吧嚼吧给咽了。

李世民这个举动,让他手下的大臣们佩服的五体投地,大家都为皇上这样真心为民着想的义举所感动。

史书上没有记载这次的蝗灾是如何消除的,但《资治通鉴》上却记载了结果:“是岁,蝗不为灾。”

也就是说,这年的蝗灾没有造成太大的灾害。

不管朝廷采取了什么办法,至少李世民的举动感动了天下百姓,也提高了灾区老百姓战胜灾害的自信心。

无独有偶,类似的事情在唐玄宗身上也发生过。公元716年(开元四年),山东地区发生蝗灾,官府及百姓对此束手无策,许多百姓在受灾的农田旁烧香、祷告,献上各式祭品,但就是不敢捕杀蝗虫。当时主政的是名相姚崇,他建议中央派御史到地方监督各地官员开展捕杀蝗虫工作,并且把蝗虫尸体深埋,但他的建议遭遇了很大的阻力。

有人认为蝗虫数目极多,不可能一下子消灭光;甚至有人说:“蝗乃天灾,非人力所及,宜修德以禳之。”姚崇力排众议,先是反问众人:“现在河南河北的人都要流亡尽了,我们怎么可以坐看蝗虫吞噬禾苗,而不去救那些受灾的人?”接着坚定地说:“即使杀不尽蝗虫,也比养着它们造成更大的灾难强!”

唐玄宗也觉得主动出击总比坐以待毙强,于是将此事交给姚崇去办,并特意下了一道圣旨,鼓励天下的百姓都积极投身到灭蝗战役中。

于是,一场声势浩大的灭蝗运动就在灾区展开了,他们采取了人工扑打法、壕堑掩埋法、篝火诱杀法……总之,各种有效的办法都用上了。为了提高百姓的灭蝗积极性,官府还出台了奖励措施:捕蝗1斗,奖粮1斗,捕蝗1石,奖粮1石。姚崇又派遣使者到各地去巡视,考察地方官员捕杀蝗虫的政绩,并通报各地。由于措施有力,方法得当,使老百姓渡过了艰难的年景。“连岁蝗灾,不至大饥。”(《资治通鉴》)

而到了唐朝后期,对待蝗灾,皇上的做法就不一样了。唐僖宗李儇在宦官的扶持下继承了皇位,继位的李儇很小还不懂事,缺乏必要的理政能力。他叫有定策之功的宦官田令孜为“阿父”,把他任命为神策军中尉之后,朝廷的一切权利都交给他的这个“阿父”,自己就热衷于各种游戏当中了。你还别说,李儇理政不行,玩耍真是个天才,斗鸡、赌鹅,骑射、剑槊、法算、音乐、围棋、赌博等等,凡是游玩的营生,他几乎无不精妙。所以朝堂动荡,正奉此乱局时,蝗虫也不甘寂寞,来凑热闹了。

该年的七月,爆发了一场特大蝗灾。

“蝗自东而西,蔽日,所过赤地”。(《资治通鉴》)蝗灾先是发生在湖北,随后一路北上,扫荡了河南,又转过头向陕西蔓延,不久就到达了大唐的都城长安。蝗虫飞抵长安后,当时的首都市长(京兆尹)杨知至不思灭蝗之法,却睁眼说瞎话,给皇上报功:“蝗入京畿,不食稼,皆抱荆棘而死。”(《资治通鉴》)

他给皇帝上奏本,说这些蝗虫们一路扫荡,到了长安城以后,停下脚步一看,这里的天子这样的圣明,大臣也是那样的贤良,百姓人人安居乐业。看到天朝如此繁盛的景象,蝗虫们都被感动了,它们决定从此以后不再吃老百姓的庄稼,于是都紧紧抱着荆棘枯木,义无反顾地通通绝食而亡了!

本来就是一个天大的谎言,谁知那杨知至的奏本一上,满朝百官都坚信不疑,他们都被蝗虫的高尚行为所震撼,于是满朝都是一片祝贺之声:陛下的圣德果然是地厚天高,连虫子都被感化了……大臣们一阵山呼万岁,吹捧的没有生活体验的唐僖宗龙颜大悦,他也觉得自己的形象顿时高大起来。皇上高兴了,朝廷欢喜了,满朝上下一片欢笑声。但是遭遇了蝗灾的老百姓,那里却是哭声一片。

本来遭遇蝗灾,田野颗粒无收,大家都眼巴巴的等着朝廷来赈灾呢,谁知道不但没盼来朝廷的救济,因为蝗虫的“义举”,他们的收成变成了正常年景。既然是正常年景,那该交的税一分钱也不能减免了。秋后,官府开始收税了,交不起税,等待他们的就是衙门里的大牢和酷刑。一时间砸锅卖铁的,卖儿卖女的,四处逃荒的,总之就是一片惨不忍睹的景象。

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这些穷苦百姓为了生存,大批的饥民加入到唐末农民起义军的队伍中来了。这个队伍越来越壮大,终于有一天,起义军攻破唐都长安,冲天大将军的大旗飘扬在长安城头。

当年唐太宗说过一句至理名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到唐玄宗的时候,他的心里还时刻装着百姓呢,可惜再往下的子孙们,就听不进去祖训了。






文静视角


古人信奉天人合一,天人地维持了世界的平衡运行。人在天地人三才中起到勾通天地的作用。

皇帝为天选之子,育道德顺天意,代天地管理教化人间。

而一旦人间发生大的自然灾害,古人就认为是人间的人或其它生命的暴戾之气满溢惊动天地。追溯源头,自然就是人王及其百官失德,政纲昏庸暴虐,以致黎民众生怨忿。皇帝见有灾祸发生就认识到这是天地震怒所给予人间的警告。首先要写表文祭祀天地罪己悔过,再向太庙的祖先告罪认过,再下罪己诏行告全国,希望能消除天地的震怒及众生的怨忿暴戾之气。下放赈灾粮款救济灾民。减赋税轻役。下放百官与民同耕同种,指导恢复民力以赎罪。


传海135


防在先,灭在后。吃货的建议只能算调侃。药物灭虫当首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