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大量农民外出打工而放弃务农的做法?

亦客0711


现今社会有人统计过,农民工劳动力占市场劳动力比率的70%。由此可见,城市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我们农民工朋友,大部分农民工的去留会直接影响其所在城市的正常运作,这一点在疫情期间体现最明显,所以农民朋友外出就业是形式所趋,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表现。



农人阿李


作为黑土地的东北人跟高兴和你分享这个问题,家里也有田地,我们这边主要农民的经济来源都是田地,主要种植的也就是玉米,和水稻,随着进口的粮食越来越多,还有中间商的差价,粮食的价格也是越来越低,就拿畅销的玉米来说,前几年粮价每斤在8毛到9毛之间,而今年价格在7毛钱田地多的在家种地还是不错的,如果家里田地少还不如外出打工,一年也有5.6万的收入。在家种地和收地也是很累的。




我爱吃白米饭QAQ


种地养活自己都困难,打工可以差不多养活一家人。以我老家为例,很多时候种地只能靠老天下雨,一家按十亩地算,忙活一年賺不到几千块钱。天天柴米油盐酱醋茶都不够,更别说人情往来了。所以现在很多庄稼没人种了,有条件的都出去打工了。


江枫渔火对谁眠


大量农民外出打工,放弃务农,说到底还是农民收入低的问题。

我来给大家算笔账。如果农民不出去打工,只种地。湖北这边人均1亩左右土地。一家算上老人5口人吧,5亩地。种水稻可以种2季。一季亩产1200-1500斤,算1500斤吧。亩年产3000斤。这些年收购价都在1元一斤左右。3000*5*1=15000元。种子肥料每亩2季算400,农机耕田每亩2季200,收割每亩2季200,农药抽水每亩2季200。400+200+200+200=1000元。(3000-1000)*5=10000元,种地一家5口5亩地一年可以收入10000元左右。这个还是没有减去人工管理的费用。

再来算下一家5口的支出,这个账就不好算了。大家算算自己家的开销就知道了。吃饭穿衣上学看病,礼尚往来。1家5口10000元一年肯定是不够的,不出去打工,怎么生活啊!

现在年轻人结婚彩礼少的几万,多的十几万,要有车子房子,你不出去打工赚钱试试看,连老婆都娶不上。老人小孩病了,小感冒上医院都要几百上千,你不出去赚钱试试看。

为了家人能够生活的更好,努力奋斗吧!


清风塘塘主


说点实话吧。闲着也是闲着,揭露点行业内幕。

我是做内外墙粉刷的,就是自己找到活然后让工人来做。而且本身也是农村人,我们村在城郊。当地来说,是很有名的蔬菜种植区,所以菜农比较多。

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我们来PK一下油工和菜农的收入情况。

油工:

我用的工人大多来自河南河北农村,一般是同乡或者亲戚组成小班组。按2019年的行情,一个内墙工人的日工资是300左右,一个外墙工人的日工资在450左右。工作时长:早上8点多9点上工。中午12点下工,吃饭休息到下午2点左右,然后下午6点左右下班。真正的工作8小时。包吃包住无开销。而且这些工人班组在平时空闲的时候也会揽点私活,小活自己干。因为我们在北方,所以每年12月份中旬开始到来年的2月底,工人都处于休息状态。

至于年收入,一般的工人在10W左右,聪明肯干的也有达到15W以上的。

菜农:

工作时长来说,全年无休。因为冬天要种大棚。菜农属于务农中收入比较好的,当然活也多,耕种,施肥,除虫,打药,收割,基本每天都忙到不行。而且极其缺乏人手,一般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全家总动员。由于我们这儿属于菜区,每天下午都有很多收菜的贩子来收菜,所以农民的蔬菜是不愁卖的。

至于年收入,一个家庭一般收入能达到10W以上。

所以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更多人愿意务工而不愿意务农了。就是钱闹的呗。






超级弗兰克08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以前大家都以用自己的土地为荣,有一片自己的土地自豪,可最近几年人越来越不喜欢种地了,都外出打工了,让很多地都荒废了,看着这些让人赖以生存的土地都荒废,心中思虑万千……那么为什现在人们都不喜欢种地而出去打工呢?今天就给大家浅谈一下。

1、农村土地荒废现象大部分是山区、丘陵地带,土地少而贫瘠。好多山区、丘陵地带,大部分都是靠天来收获。旱涝全凭老天决定,毕竟想通过人工浇水施肥难度相当大,很少人愿意去费那份力。农民种植收入很难预料,遇到大的冰雹颗粒无收,做的是赔钱的买卖。辛辛苦苦种地一年,收入还是未知数。

2、现在依靠种地只能维持基本生活,远远不能满足经济需求。由于这个原因,从而使大量的年轻农民进入城市的各行各业,成为大家所说的农民工。农民工进城也是被逼无奈的选择,孩子的学费、长大结婚、老人生病药费,都需要钱。农民辛苦种地一年的收入,还不如城市打工一个月了收入。农民不去城市打拼,总不能坐以待毙吧?就算苦点累点,身为农民工都能接受,毕竟现在太需要钱,而依靠土地真心不能满足这些需要了。

3、粮食价格低,种地不划算。两个劳动力在家只能种差不多五亩地的农田,除去种地用的肥料、灌溉、农药等各项投资,人工费不算,一年收入差不多七八千左右,估计只能维持两个人基本生活,要养活一家老小还远远不够。如果两个人出去打工,一年至少也可以挣个十万 八万的,这样家里人才有好一点的生活。所以现在没有人愿意种地,都外出打工了。

我希望国家相关农业人员能对这些问题做出一些调整和解决,不要让农民慢慢一点一点的忘记把我们养育长大的这片黑土地!


农村黑妮儿


农民工外出打工已经很普遍了,那我们农村人为何会选择外出打工呢?我觉得都是以下几个原因导致的。

1.农民种植地太少

在农村的人都知道,都是按人口分地的,但我们这些家庭基本也就6-7口人,评论分下来也就6-7亩地,够吃还差不多,哪有钱可存,家庭也得开销花费,只够吃不够用,所以这是其一。

2.生活压力大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人也慢慢的搬迁到城市,这使得在农村的人更加的向往其生活,形成心里压力也较大。加上物资上涨,各方面的开支过大,农民靠种植的田地已经不能满足开销,这是其二。

3.年轻人打工,老人留守种田

相信很多农村人都是这样,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父母就在家种田。这是很普遍的现象,现在的年轻人吃不了种田的苦,经常被父母管,身上没有钱用,无法达到自己的消费标准,又不能伸手问父母要钱,所以年轻人都选择了外出打工,一可以学到更多的本事,而可以赚到另一份收入,双赢。

4.脱离农民阶级

近年来,外出打工的农民越来越多在城市中买了房,部分还买了车,当我们看到别人的成果时,心中确是一种羡慕,觉得打工几年后也能跟他人一样优秀,不再需要农民这个身份,脱离农村的户口。

5.被他人看不起

我们常说不能小看农民,但事实上,农村人真的被人看不起,尤其坚持在家务农的人,常常会被他人看做没能力的人。娶个媳妇,女方家要知道你是农村的,别人都不愿意嫁,觉得嫁过来太穷,太累,还会被朋友看不起,这也就是普遍的事实。你们那边有这样的吗?

所以我觉得在这个社会,咱们身为农民子弟,不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的,就应该比别人更加努力,不管是务农还是打工,我们都要为自己争一口气,为家人争口气。这个世界,只要你够勤奋,肯努力,懂得抓住机会,光宗耀祖的奇迹总是会出现!


小罗农村生活


就从改革开放时期说起,农民分产到户,按那个时期农民工,一家分得的资源,土地分得的亩数,人均分得,一家4口人,能分得17亩到18亩吧,按每年平均收成算,简洁说收入粮食是每亩地产量玉米1200斤,按市场价,玉米每市斤,卖1.00元,毛收入是2万元左右,净收入在1万3千元左右,这是一年的收入,所得就是一年的生活,不存在有余钱,农民工打工,大批出去,应该是在八十年代末期以后,随着生产工具不断改进,农民工就腾出手来了,随之逐渐进城打工了,为改善生活,增进收益。不是放弃,而是兼营。


YHbaijiazhengming


现在农村壮劳力都跑到城里打工去了,留下老年人在家,现在种田都是机械化,都还能种下来,要不了几年老人种不动地,田地可能都要荒废,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喜欢种地,也是种地一亩地的产出,去掉种子钱、化肥农药还有人工,一亩地落不了几个钱,打工就是普通的建筑工人大工一天起码300块,小工160块,这样大工一年可以挣毛收入10块,去除开支2万块也能落下8万,在家种十亩田,要是种普通庄稼无伦如何也挣不到8万净收入,但是,如果搞科学种植,那就不一样了,比方建十亩大棚,种植反季蔬菜,或者种植反季水果,如草莓、西瓜,草莓西瓜可收多季,经济效益就很好,具体因人而异。





惠志川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在80年代农民外出打工就已经很多了,种地的都知道一亩地能收入多少,去了成本几乎就没有多少余钱,还得看天吃饭。一旦有旱灾或水灾那就连最起码的收入口粮都没有了。所以为了生计,为了增加收入大多数农民也都选择了离开家乡去打工,不过事实证明这是对的,最近十几年农民确实富了起来,造起了房子,买齐了家电,甚至有的都开上了小车。

2.还有不能说是放弃了务农,如果自己种地,还要打工那每到农忙季节都需要返回老家收割,播种,不但耽误时间,而且又耽误赚钱,所以现在基本上都选择承包给别人,这样既能有承包费而且还能打工两不耽误,这是现实也是现状。

3.现在包括80.90.00后都是外出务工,增加收入,事实确实是这样,打工比种地要好的多,我们家就是4口人才7亩地刚好够吃,不打工咋办。

所以我认为这很正常,也是必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