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名言诗句能形容你去过的景点很美?

清晨阳光下的心灵


问题:有什么名言诗句能形容你去过的景点很美?


前言

古人游山玩水,或宦游大江南北,都喜欢吟诗填词。我外出游玩的时候,也喜欢提前看一下目的地的资料,如果有古人诗词吟诵的经典,一定要去看看。

一、黄鹤楼

第一次去黄鹤楼的时候才20出头,很遗憾正赶上黄鹤楼整修,没有机会登楼一望。第二次去的时候,已经是十多年后。登临黄鹤楼,少不得心中默念崔颢的这首七律: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据说这首诗引得李白心中不平,总想与他一较高低。后来李白去金陵凤凰台的时候,写了一首失黏的七律,也成为了千古绝唱: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几乎每一个诗人来到这里,恐怕都要写一首诗才走吧。白居易的黄鹤楼相比崔颢李白的七律,盛唐以后的格律诗就工整多了,白居易这首《卢侍御与崔评事为予于黄鹤楼置宴宴罢同望》,是真正标准的七言律诗:

江边黄鹤古时楼,劳置华筵待我游。楚思淼茫云水冷,商声清脆管弦秋。
白花浪溅头陀寺,红叶林笼鹦鹉洲。总是平生未行处,醉来堪赏醒堪愁。

苦吟诗人贾岛也曾经”推敲“了一首七律《黄鹤楼》,比较一下:

高槛危檐势若飞,孤云野水共依依。青山万古长如旧,黄鹤何年去不归。
岸映西山城半出,烟生南浦树将微。定知羽客无因见,空使含情对落晖。

老街后来又去过几次武汉,黄鹤楼登临过多次,也写过几首诗词,《七律-黄鹤楼 2012》:

开元才子乘风去, 自在沙鸥落暮津。 漫解江中呜咽语 ,元须客里转蓬身。
青莲叹息为收笔 ,鹦鹉茫然空吐氤。 黄鹤楼头闲夜月 ,蹉跎多少后来人。

李白还有一首《鹦鹉洲》,也采用了崔颢这首上半身古体、下半身近体的写法,甚至连“鹦鹉”的用法也同“黄鹤“一模一样:

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说到李白与黄鹤楼,我们自然想起李白有诗云: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那么,我们下面就说说扬州。

二、扬州

说到扬州,人人都知道“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这首诗题目是《忆扬州》(唐·徐凝)

萧娘脸下难胜泪,桃叶眉头易得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老街味道写观唐绝句时,用徐凝韵也写过一首绝句《忆扬州》:@老街味道
三分明月几多愁,檀板轻拈忆旧游。昔日萧娘今尚在?一城风絮过扬州。

写《忆扬州》的徐凝曾经与张祜斗诗,因“一条界破青山色”取得全胜,张祜本人也有诗写扬州,《纵游淮南》(唐·张祜)

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老街也步韵张祜写过一首绝句:

红楼画舫竞勾连,二十四桥人似仙。试问隋堤堤上柳,几回陵墓几回田?

张祜《宫词二首》还提到了扬州的另一个古迹:瓜洲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扬州的长江北岸有一个著名的渡口:瓜州古渡。老街前几年自驾游专门在这里转了一圈,可惜没有看到什么古迹,有一个沿江公园,还被锁了起来。只好默念几句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略补遗憾: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说: 京口瓜洲一水间,一水是指长江,京口就是对面的古城,今天我们称之为镇江。驾车从润扬大桥南渡长江,就可以去无数文人墨客登临赋诗的金山和北固山了。

三、镇江 京口

从润扬大桥上过江时,一定要脑补一下王湾的那首五律,《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宽广的长江,浩浩汤汤一望无涯。转过江来,最先到达的就是金山,苏轼曾经写过一首《游金山寺》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
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
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
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
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

游过金山,还有一个令人激动的景点,就是闻名天下的北固山, 辛弃疾有两首写北固山的词最为著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明代杨慎在《词品》中曾经说: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老街味道自己也写过不少关于京口的诗词,录入一首七律 :

清风明月伴孤舟,今古江山几度秋,两岸垂杨横北固,数声鸣橹起沙鸥。
西津夜色云来去,芦荻寒汀水自流,倚杖登高回首望,二三星火是瓜州。

结束语

游山玩水是我的梦想,可惜有钱的时候没时间,有时间的时候没有钱,转眼鬓填二毛,还有许多的名山大川只能神往,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补上这些遗憾。

上文中老街的几首小诗夹在古人作品之中鱼目混珠,还望诗友谅解,也欢迎指正。

@老街味道

查看更多 >


老街味道


赤壁——雄浑之美古战场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赤壁之战的古战场,位于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部。“赤壁”二字位于赤壁矶头临江悬岩,南距市区38公里。《湖北通志》载:赤壁山临江矶头有‘赤壁’二字,相传为周瑜所书。

三国时期,赤壁之战,蜀国吴国联合抗击魏军。魏军势如破竹,扬言要夺下东吴,铜雀台深锁大乔小乔。吴国人看要来抢我们的地盘,还要抢我们的老婆,那还不够你拼了。最后赤壁大战战胜了魏国曹操,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苏州——温秀之美古江南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是江南上的一颗明珠,独特的江南水乡,那里的风土人情让人感觉进入温柔之乡,那里的园林堪称世间一绝。苏绣,苏织都让人为之叹服。

寒山寺


寒山寺,是古时因为有寒山高僧在寺内闻名,《枫桥夜泊》这首诗,将寒山寺的名声海内皆知。


城主说


李白一首《蜀道难》,写尽了峨眉山的险竣,诗仙一开头就有惊人之笔,吓死宝宝了: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西当太白有鸟道,

可以横绝峨眉岭,

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

上有六龙廻日之高桥,

下有冲波逆折之廻川;

黄鹂之飞尚不得过,

猿猴欲度愁攀缘!

冲着其诗中对峨眉之险的精彩描写,前年我们趁回乡探亲之即邀上亲家和妹妹一家四口上了一趟峨眉山,是侄女婿开的车,老少三代算起一行七人,为了看峨眉山上金顶峰佛光日出,我们还特意在山下客栈住宿了一晚。

第二天我们起了大早,开车匆匆往景区赶。一路盘山水泥林荫大道,不到半小时就到达景区上山门前,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让我絲毫感觉不到李白诗中山势的险要,反而微微有点失望。

下得车后,侄女婿去门岗处打听得私家车不能上到景区,只能坐索道缆车上去。于是他只好拖着我们一群妇孺步行上半山缆车站,听说山上气温很低,时值八月金顶峰气温只有摄氏几度,这个没有预料到,只好到景区路边店铺买了几件高价羽绒服,给老小穿上。

还是年轻人抗冻,侄女和她夫君只穿一件薄外衣一前一后跟着我们。侄女穿得更夸张,上面加了一件我老伴换下的橘色上衣,下边是蕾丝短裙裤袜,看上不很协调,倒也美丽冻人。刚满5岁小侄孙穿一件新买的熊猫牌棉猴,如孙猴附身,兴奋劲来了,捡了根竹杆或扛或打一路吆喝着跑在最前面,连当特警的侄女婿也追不上他。

大约走了半个多小时的盘山石阶小道,才到达缆车站。票价不贵,侄女婿买的,一票大约50元左右吧?我们分批坐上两部缆车,车是向峨眉山最高峰金顶方向开去的,当我透过一边的车窗俯看山下,只见云海翻腾,一遍白雾茫茫,就像从飞机舷窗看云层,根本看不清下面景物。在瑟瑟晨风中,我们乘索道缆车飘飘摇摇腾云驾雾地上到峨眉山最高处金顶峰。

我这时才真正感觉到李诗仙《蜀道难》中的峨眉之险:

黄鹂之飞尚不得过,

猿猴欲度愁攀缘!

原来大师写作是有依据的,并非闭门造车。

金顶峰的清晨是峨眉景区最热闹的时间,因为游客大部分都是冲着来看佛光日出的。

但峨眉金顶峰佛光日出很珍贵,不是你想看就能看到。有的游客为了看日出,在金顶峰旅舍安营扎寨多日,有幸者才可以睹得真颜,也有无功而返的。因为难得,所以向往,这也成了国人乃至国际友人追棒的神圣一刻。

听说佛缘深的人往往会比凡夫俗子要好运一些,有的人第一次上山就能看到金顶佛光日出。

而我们上山的那天,不巧是个云遮雾罩的阴天,只能看看金顶佛像四周建筑及景物,峨眉山是佛教圣地,游客中好多佛家信徒在那里顶礼膜拜。我们也买了香,在金顶佛主金像的香炉前烧香拜佛,祈福家人,祈祷平安。

虽然天阴,好在晨雾散后,四周的景致逐渐显现出来,像美人海棠初睡醒,一座座山峦掀起它薄薄的面纱,在众目睽睽下越发显露峥嵘。

这是个大自然各显神通的大看台,千山万壑中,有娇羞如处女般的秀色小峰,更有豪情万丈如壮汉执戈巡视的巍峨猛士峰,还有一处更美妙,其山型像座卧佛头像,在树荫山峦间静静躺着,面朝苍穹,仿佛还在酣睡,也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雾散开了,我们终于可以站在金顶峰上鸟瞰山下纵横交错的河流山川,它们在轻纱薄云下曲折蜿蜒流向远处,涓涓细流汇入江河奔向大海!

看到这里,我又一次记起李白的诗句:

上有六龙迥日之高桥,

下有冲波逆折之廻川!

虽然没看到上联诗景的云龙日出,倒也欣赏得波诡云谲中壮丽的山川秀色。

巍巍峨眉山,真不愧"天下峨眉秀"的美称。

下图1是海报宣传金顶佛光日出的图景,其余5张均是我现场实拍风景文字图片。








用户思源Z


暮春初夏傍晚时分,从家乡烟台大南山归来。想起了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回头望,家乡的大南山,最美最令我眷恋。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这是李白下终南山时的千古名句。在古代中国,终南山是士大夫“穷则独善其身”的出世之地。今天仍然是中国为数不多的、还有住山隐修者的地方。

我下烟台大南山的时候想到了这些句子。回首,暮霭沉沉楚天阔,夕阳西下无力负重了,留下一抹绚烂见证辽阔蓝天。春天的傍晚美得凄凉伤感,孤独的落日一点点沉沦下去,一点点失去了光和热,直至完全消失。绿意还不丰满的树在暮色中显得寂寥冷清,全然不见阳光灿烂下的勃勃生机,让人不禁想起转换之间。

恰好朋友推荐了一篇文章《醒来》,文章开篇就提到了四个之间,令人沉思。从生到死有多远 ,呼吸之间。从迷到悟有多远 ,一念之间。从爱到恨有多远 ,无常之间。从心到心有多远 ,天地之间。我想知道从之间到之间有多远,一眨眼?一转身?一辈子?永远?一眨眼,就是一辈子,永远,定格在瞬间,一辈子就一个转身,生死两茫茫,天上人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如果懂得,心与心之间就没有距离。如果不懂得,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就是天与地之间的距离。懂得,何其珍贵,何其难得!一句我懂你,让人温暖的泪如雨下。爱恨之间,情非得已,有多少爱就有多少恨,有多少生离就有多少死别。世界上最残酷的距离,就是生与死之间的距离。夕阳虽美,终究是忧伤之美,春光虽美,终究是短暂之美,相遇之美,终究是离别之美。

李白从终南山下来,是和友人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直到“曲尽河星稀”,最后“陶然共忘机”,何其惬意,何其畅快!这才是真正的人生真正的生命本真。李白是一个喝酒写诗仗剑走天涯的人,洒脱不羁却也辛酸不已。他的理想抱负实现不了,所以纵情于山水酒水之间,寄情于诗歌交友之间,倒也不枉诗仙之名。

我看到的春天暮色是悲凉的寂寞的暗淡的沉重的,因为我无法让自己快乐起来。文章《醒来》里面有这么几句:人生快不快乐 ,看心情,心情好不好,看心态。快乐的人不是没有痛苦,只是 他们都修炼了一颗强大的心。拥有强大的内心,就不是生活左右你,而是你驾驭生活。读完这几句话豁然开朗了很多,痛苦不是与生俱来的,它不应该是鲜活生命的组成部分,活着,就是要享受每天的日子,就是要从苍凉暮色中看到明天的朝阳灿烂,就是要从孤寂的树影中找到温暖的依靠,就是要在一个个忘记中让内心强大起来去驾驭自己的人生。

这个世界上,芸芸众生人来人往,不是每个擦肩而过的人都会相识,也不是每个相识的人都会牵挂,也不是每个牵挂的人都会相爱,也不是每个相爱的人都会懂得,也不是每个懂得的人都会永远。但是至少,对于相爱懂得的人来说,在今生,在某个地方,在某段历程没有错过。那么心怀感激吧!感谢上天赐给了我们相遇相爱的机缘,感谢暮色渲染了我们不离不弃的誓言,不管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是不是一切都已改变,都不要忘了你的世界我来过。

暮春,傍晚,烟台,大南山,我来过,我爱过……





华华写写


1.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2.白马驮经事已空,断碑残刹见遗踪。

3.胜景龙门冠洛阳,青峦两岸碧波长。

4.溪泉旋壑锦云蒸,石鼓喧空海浪兴。

5.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


初夏染指忧伤151113280


南有桂树溢香,北有京都古廊


初入师门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陳木華


唐朝李白《夜宿山寺》的诗句“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形容的就是恒山悬空寺。

悬空寺位于浑源县城南5公里处、恒山主峰天峰岭西仅一溪谷之隔的翠屏峰东侧悬崖峭壁上,始建于北魏晚期,金、明、清均有重修之举,现存为明、清建筑,具有居境险、造型奇、结构巧的建筑特点。共有楼阁殿宇40间,从低到高,三层迭起,最高处三教殿距峡谷深处的高度曾为90余米,由于1400余年的峡谷河床沙石沉积,现高度仅为40余米,但人到了三教殿仍有身临险境的感觉。确如民谣所描绘的那样“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

全寺建于悬崖绝壁半腰间的表面岩层断裂所形成的进深凹陷之中,整个建筑群体沿山峰的南北走向由南向北逐步升高,十分符合道家的修练——得道——成仙的神化过程。全寺建筑依地势分为两组。第一组为悬空南部以鼓楼和钟楼之间的小院为中心的建筑群。它在峭壁的凹陷空间中从外向里展开,自下而上对称分布,有钟楼、鼓楼、送子观音殿、伽蓝殿、地藏殿和千手观音殿以及同居一室的大雄宝殿、太乙殿、关帝殿。

第二组建筑群是北侧石壁间的两座三层楼阁,即南、北二楼。南楼主要殿堂有雷音殿、三官殿、纯阳宫。北楼即著名的三教殿。在三教殿堂内,儒、释、道三教鼻祖居于一室,体现了“三教归一”的思想。











果心7


醉翁之意不在酒


用户2291008344695899


魂牵梦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