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人名大量使用谐音,有人将平儿理解为瓶儿(即摆设),你怎么看?

越小问


略谙《红楼梦》的朋友都知道,作者不仅擅一喉两歌,一手二牍之事,更常草蛇灰线,伏脉千里,而在为文中人物取名上,即便是仅出现一次的小人物,曹公亦不肯轻慢半分。

《红楼梦》里人物的姓名,多用谐音,很多名字都能很精准的反映这个人的品性或职业,性格或命运,比如清客詹光(沾光)和单聘任(善骗人),又比如冯渊(逢冤)和吴兴登(无星戥)。



平儿,谐音瓶儿,没毛病,但是结合平儿的一生所为,再如何也不该是毫无用处的摆设,而帖切的应该是“屛儿”。屛儿,屏障也。

平儿是王熙凤陪嫁的四个丫头之一,进府后几年,那些丫头都死的死,嫁的嫁了,连贾琏原先屋里的两个丫头都被王熙凤寻了由头撵了出去。为了拴住贾琏,更为体现自己的贤良,王熙凤便逼着平儿做了通房丫头。

因深知凤姐乃一妒妇,畏惧凤姐之威,平儿和贾琏一年到一处也就一两次。饶是如此,也不影响平儿对凤姐忠心耿耿,随时护主。

凤姐小产,宝钗、探春、李纨理家,期间有一次,怡红院的秋纹来议事厅,刚在院子就被平儿截住了,让其站住,秋纹便笑:“你又在这里充什么外围的防护?”,事实证明,平儿真的是充当防护来的,不过她护的是凤姐。



平儿问秋纹何事,秋纹便称月钱到了时间还未发放,想问问什么情况。平儿便回:

“这什么大事。你快回去告诉袭人,说我的话,凭有什么事今儿都别回。若回一件,管驳一件;回一百件,管驳一百件。”

平儿说的一本正经,确实很容易唬住旁人,可细细一想,不过问个月钱发放的事,又不是跟赵姨娘一样要求加银子,怎么就驳回了?说白了,因为凤姐将月钱放贷去了,平儿怕秋纹一问,此事被探春等知晓,将闹得不可收拾,再为凤姐挡事呢。

这样的平儿,不正是一架挡住凤姐不义之举的屏风吗?

而在凤姐放贷的事上,平儿亦没少为凤姐瞒着贾琏,第十六回贾琏从苏州返京,当天贾琏夫妇在屋内阔别,听到窗外有说话声音,便问何人,平儿回道是薛姨妈打发香菱来问事。而在后来我们知道,说话的人是放印子钱的旺儿媳妇,为了瞒住贾琏才谎称是香菱。

除了是屏风,平儿更因擅平衡之手段,才称之平儿。



凤姐生日,因贾琏偷吃,闹出一副全武行,期间平儿同时被贾琏夫妇怒打,甚为委屈,后被带至怡红院,宝玉因此得为其理妆,这期间,宝玉见此情此景,内心感慨:

平儿并无父母兄弟姊妹,独自一人,供应贾琏夫妇二人。贾琏之俗,凤姐之威,他竟能周全妥帖。

贾琏恶俗,素日只知脏的臭的都往屋里拉,好比多姑娘那一绺头发,平儿见后并不跟凤姐说去,只默默收起,一来不想徒增事端,二来也想着抓住贾琏个把柄,让其对自己好一点。平儿能在这对夫妇中游刃有余,靠的是不凡智慧。

这样的平儿,怎么会是摆设“瓶儿”?呵呵!


微影悼红


张爱玲曾经说过,除了小说里的人,很少有人是名副其实的(往往适得其反,名字代表一种需要,一种缺乏。穷人十有九个叫金贵,阿富,大有)。


所以小说中人物的名字,总是名副其实的。


这一点在《红楼梦》中尤为明显。


在原著中,有的暗示了人物的命运,——比如甄英莲,寓意真应怜。

有的是情节发展的隐喻,比如金钏儿,她自己说的“金簪子掉在井里头”,下一回就自己掉井里了。

还有贾府四春,名字连起来却有玄机,暗示个个都没有好的归宿。

元春做了皇妃,去了那不得见人之处;

迎春,金闺花柳质,嫁了个中山狼,一载赴黄粱;探春,远嫁,把骨肉家园齐抛闪,不知所终;惜春,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贾府四春,说的是原应叹息。

……

《红楼梦》里不止正经主子,重要人物,一些只出现一次两次的小人物,各色配角,甚至一些道路,山名,酒名,等等谐音之下,都有无限回味。


这点对于平儿也不例外。


平儿的名字谐音里最少包含了三层意思。

其一,很多人理解成一个花瓶的‘瓶’是深知其意的。

首先平儿是个绝色的美女,这个大家有目共睹。

老太太就说她是个‘美人胚子’

宝玉更是千方百计的找机会想给平儿尽尽心。——因为‘平儿是个极聪明极清俊的上等女孩儿,比不得那起俗蠢浊物’。

这样的花瓶清雅秀丽放在屋里确实赏心悦目。

对于贾琏来说,也只能赏心悦目,只能当个房间里花瓶一样。多半时候只能是看看而已。

虽然是名正言顺的屋里人。但是凤姐是出了名的善妒,醋坛子醋瓮。

贾琏好色,不管香的臭的都敢往屋里领。

凤姐陪嫁的四个贴身丫头死的死走的走,只剩下了一个平儿。

凤姐为显自己贤良,打着让她做了贾琏的侍妾。

有了名份不假,就连下人小斯兴儿都知道,

虽然平姑娘在屋里,大约一年二年之间两个有一次到一处,她还要口里颠十个过子呢。

这样的美妾,对于离了女人三天就要窝出火来的贾琏来说,就是花瓶一样的摆设。

其二:平者有平衡的意思。

平儿性格和顺,在贾琏和凤姐之间善能平衡走钢丝。

贾琏之俗,凤姐之威,她都能周全妥帖。

有次巧姐出花儿,贾琏搬到外屋寻了个多姑娘儿,亲热了几日。

搬回内室,平儿收拾贾琏被褥抖出来野女人留下的一缕青丝。这东西如若凤姐看到,必是一场大闹。

平儿为了息事宁人,忙藏于袖内,对凤姐扯了个谎。

最终皆大欢喜,一场风波转眼风平浪静。

这样的事在贾琏凤姐之间想必每天都在上演。平儿周旋其中,平衡两边。日子也算过得去。

不止平衡这两口子。整个贾府下人之间平儿也在奋力周旋。

她是凤姐的心腹,贾府真正的拿钥匙的管家。

《红楼梦》第六十一回,判冤决狱平儿行权,就做的非常妥当。

丫头们偷拿主子东西,互相撕扯。牵出来玫瑰露茯苓霜,又查出来厨房各处等乱账。

这要是依着凤姐,就要把丫头们都拿来‘垫着瓷瓦片太阳底下严刑拷打’。

平儿投鼠忌器,怕伤着探春的体面。

也为了诗礼之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才能兴旺的原则,三言两语就处理了此事。

既没有让下人们受罪,也给当家人省了许多心力。

这样的人能给人带来平静温暖。

能给家族带来平安体面。

这样的平儿谁能不喜欢?


优优飞扬


2,平和,不张扬,能忍受,平息,办事能力强(语意)。

的确如此,在贾琏家那么多年,一直被凤姐看管打压甚至是出气的对象,可是她都忍受了,重来没吵闹过。在整个贾府里也是左右逢源,办事能力极强的,什么事情到她手里都会化为平静的。

综上,曹雪芹大师用了谐音双关和语意双关并用的修辞方法,双管齐下,刻画了平儿的艺术形象,可谓匠心独运,妙笔生花。











风逐月影3


《红楼梦》里的人名,多用谐音,反映这其性格或命运,甚至有更深的含义。比如詹光、单聘仁、冯渊、吴兴登、卜世仁。甄士隐、贾雨村。平儿也不例外。

平儿的名字里包含怎样的意思?她的名字被四次写入回目,足见作者对平儿的肯定和夸赞。我们的分析就从这几处入手。
1、很多人抓住平与花瓶的瓶谐音。如果仅仅因为平儿是个美女也还罢了。她是个极聪明极清俊的上等女孩儿。贾母也说她是个美人胚子。有这样一个花瓶放在屋里确也赏心悦目。 但是很多人这样理解,却是因为贾琏只能对她看看而已。凤姐善妒,为显贤良,才让她做了通房大丫头。虽然有了名份,是个名正言顺的屋里人,贾琏却很难得手,她就是个摆设。 作者对于平儿着墨颇丰,而且多是正面的。我想作者不会用平儿的名字来表现她一年有几次性生活。贾琏酸的臭的都往屋里拉,连鲍二家的都可以拉来,在这个意义上把平儿理解成瓶儿,岂不等于说她连鲍二家的都不如。所以作者应该不是这个意思。 其实,平儿有平和、不张扬、平衡、平易之意。平儿性格温柔和顺,她平和谦逊,不争不抢。她对上忠诚,对下公允,处事公平,平稳,平等,在几百人的大宅门里尽力维护各种势力之间微妙的平衡,她的管理才能、情商超群。 平儿是平息事件的角色。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方是大家之道。书中很多矛盾纠纷都是平儿化解的。


平儿是《红楼梦》中重要女性之一。纵观全书,曹公用了相当多的笔墨来描写平儿。有关她的描写贯穿小说的始终,她的名字四次被写入回目,强调之意相当明显。俏也不争春,平儿之俏,是气质之俏、心灵之俏,而非外表之俏。 2、她维护王熙凤,无条件的支持王熙凤。因为那是她的主子,她们主仆荣损与共。平儿时时站在凤姐的立场上,第十六回,平儿借香菱向贾琏撒谎,掩盖旺儿家的送来利银,足见平儿对凤姐的忠诚。 她还劝慰凤姐得饶人处且饶人,少为自己结仇恨。对凤姐的劝说,可见平儿的聪明和清醒。作者在平儿身上寄托了一种超现实的朴素的普世价值观,即和平,平等,和谐。具有弥补王熙凤管事不足之处的作用,是王熙凤不可缺少的助手。 平儿是王熙凤的丫鬟,也负责为凤姐打帘子、端茶递水。送宫花时周瑞家的看见平儿拿着大铜盆出来,可见平儿作为通房丫头的职责。平儿和凤姐之间有着严格的等级差别,不容忽视。凤姐让平儿和她一起吃饭,平儿屈一膝于炕沿上,半身犹立于炕下。她清楚自己的地位,表现出忠心事主的品格,凡事都先为凤姐着想。凡属大小事务都先经她手,再报告给凤姐。她事事料理井井有条,又从不越权行事,这是平儿深得凤姐信任的重要原因。更重要的是,平儿从不拈酸吃醋,毫无狐媚之相。

  平儿非常善于维护凤姐的形象 ,秋纹问平儿,月钱怎么还未发放,平儿说的一本正经,确实很容易唬住人,其实是因为凤姐将月钱放贷去了,平儿怕秋纹一问,此事被探春等知晓,闹得不可收拾,在为凤姐挡事呢。平儿何尝不是一架遮掩凤姐不义之举的屏风。 平儿善于在众人面前为凤姐争脸。第五十一回凤姐送袭人衣服,平儿顺手拿一件给邢岫烟。凤姐笑道:知道我的心的,就是他知三分罢了。这是对平儿的肯定。 3、平儿处处维护贾琏,第二十一回俏平儿软语救贾琏,当她发现贾琏留有女人头发时,小心翼翼的帮助她隐瞒。因为她是贾琏的通房丫头,她虽不是贾琏的正妻连个小妾都还没混上,可她知道,这辈子恐怕只有贾琏这个男人,所以处处维护他。 平儿还善于体贴贾琏的心意。第六十六回尤二姐吞金自逝。凤姐只给二三十两银子料理后事,平儿偷出二百两银子给贾琏,应付局面。就是在类似的日常事件中,平儿赢得了贾琏的信任,并成为他的爱妾。在王熙凤死后,把她扶正,成为夫人。

4、平儿是王熙凤的心腹丫鬟,又是贾琏的爱妾,所谓屋里人。平儿善于平衡。能够善于处理与王熙凤、贾琏之间的关系,以贾琏之俗,凤姐之威,竟能体贴周旋。贾琏和多姑娘私通,平儿向凤姐隐瞒,避免一场风波。凤姐有病,探春代理家政,实行改革,平儿总是先表示支持,接着又说出一番早就该改而竟未改的道理来,于公是支持了探春兴利除弊,于私也转移了众人对凤姐的积怨。

她处处维护凤姐,也处处维护贾琏,在俩主子跟前左右逢源。平儿左右逢源八面玲珑的功夫,公认登峰造极。权宜凤姐、贾链与太太、小姐、丫鬟们的关系;平衡各种权势,既要顾及别人脸面,又要维护主子威严;平息大家族各路怨气,身为贾链的妾,却能做到处处隐忍,待人接物温和有礼,倒有平静之意。 第四十四回喜出望外平儿理妆,平儿是王熙凤屋里的通房大丫头。通房大丫头,地位比姨娘低,比丫环高。通常来说,这样地位的人在贾府那个充满尔虞我诈的封建大家庭里,是难以得到他人的尊重和善待的。平儿是一个聪明人,在凤姐和贾琏的夹缝中生活,却能相安无事,同时得到众人的尊重,可见平儿不平凡。 第四十四回,贾宝玉在平儿前尽心后想道:“忽又思及贾琏惟知以淫乐悦己,并不知作养脂粉;又思平儿独自一人,供应贾琏夫妇二人,还遭荼毒,想来此人薄命,似黛玉尤甚。 平儿虽比别的丫鬟地位要高,但她仍是被压迫,在两口子不好对打时,都拿他出气。她只能小心翼翼地在贾琏与王熙凤之间周旋。她为凤姐向贾琏保密,又为贾琏的出轨向凤姐保密。作为半个主子,她是最贴近下层奴仆的;通房大丫头,毕竟也属于丫头行列。终不能避免遭荼毒,让读者为其不平。 平儿的理家准则是大事化为小事,小事化为没事(第六十二回)。第五十二回俏平儿情掩虾须镯,平儿考虑到宝玉在怡红院众丫鬟身上留心用意,争胜要强;老太太、太太听见会生气;袭人等怡红院大丫鬟也不好看;又考虑到晴雯是块爆炭,处理问题对正在生病的凤姐和坠儿都不好。

5、平儿妥善处理贾府上层主子与下层奴才之间的关系;得饶人处且饶人,是其处理与下层被压迫者之间事务的准则,也是大事化小的体现。平儿从不弄权仗势欺人,她心地善良,总是息事宁人。 第六十一回判冤决狱平儿行权,她同情那些和她地位相仿或更低的奴隶们,在茯苓霜和玫瑰露事件中,她劝凤姐得放手时须放手,使柳家母女免去一场灾难。当平儿了解到柳五儿的冤情,立刻到怡红院调查,了解到实情,又找彩云、玉钏核实;最终考虑到探春的体面,投鼠忌器,警戒了彩云。柳家的被昭雪仍司旧职。在复杂的局面中,王熙凤对底层情况并不了解,处理简单粗暴,差点成为作恶者的帮凶,平儿少有的一次代行权力,避免了冤案,打击了别有用心的钻营者,扼杀了不正风气,让风雨飘摇的荣国府难得一见公平和正义。

第六十五回兴儿说:“倒是跟前的平姑娘为人很好,虽然和奶奶一气,他到背着奶奶常做些好事。小的们凡有了不是,奶奶是容不过的,只求求他去就完了。”众丫鬟、小厮等对平儿评价甚高,因为她一直在为他们着想。 尤二姐一事是平儿听到消息后告诉凤姐的。平儿可以对凤姐隐瞒贾琏的出轨,但是尤二姐事件危及凤姐以及自己在荣国府的地位,况且纸里包不住火,尤二姐也一心要进来(第六十九回)。尤二姐进大观园之后,平儿极其义气。在那段时间极大地帮助尤二姐。在被秋桐告密和凤姐批评之后,还常背着凤姐与她排解。
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等女子都属于薄命司,当然也包括平儿。平儿被扶正之后,也许没多久,就归警幻仙境去了,在这一点上来说,平儿也是平平常常的一钗。


伴读红楼梦


凤姐作为荣国府的当家奶奶,大权独揽,威重令行; 平儿作为凤姐的“心腹通房大丫头”,犹如近侍重臣,身处权要。人们公认,平儿之于凤姐,不仅可靠,而且得力。李纨曾经当着平儿打过种种比方来形容这种关系:“我成日家和人说笑,有个唐僧取经,就有个白马来驮他; 刘智远打天下, 就有个瓜精来送盔甲;有个凤丫头,就有个你,你就是你奶奶的一把总钥匙。” “凤丫头就是楚霸王, 也得这两只膀子好举千斤鼎,他不是这丫头, 就得这么周到了!”

李纨的评语,并不夸张,说明平儿对凤姐,不仅赤胆忠心,且能配合默契。在待人接物,行权处事诸方面,不待凤姐出口授意,平儿便能掂薇轻重、知所进退。比方她知道凤姐与可卿素日亲密,便作主给可卿之弟秦钟备了格外丰厚的见面礼; 她深悉凤姐与贾琏同床异梦,私攒体己,当旺儿来送利银之际,便巧妙地为凤姐掩饰,不使贾琏察知; 她明白探春理家,必先从风姐这里开例作法,便竭诚支持探春改革, 并委婉解说凤姐在位不得不维持旧例的苦衷,使双方上下都有台阶,深得凤姐赞许。凡此种种,均可见出平儿确为凤姐心腹之人。翻转来说,偌大贾府,风姐能够推心置腹与之诉衷曲、道烦难的,大约也唯有平儿一人而已。

那么,是否因为平凤之间的这种特殊关系而使平儿染上了“辣”味或昧了本性呢? 甚至由于凤姐的种种苛政劣迹而使平儿蒙受“助纣为虐”“帮凶走狗”一类恶谥呢?回答是否定的,任何具有正常感觉的读者和客观态度的评论,都不会从作品中得出这样的印象。 这是什么缘故呢?

首先, 平儿作为奴仆处在从属的地位, 不能要求她对主子的行为负责; 其次,平儿作为丫环,其活动范圈在家庭内部, 不能直接参与凤姐通过旺儿等伸向社会和官场的勾当;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平儿从不把自身同凤姐的这种特殊关系当作资本来谋取一己私利,相反,倒常常凭借这种地位来为别人排难解围,遮风避雨。这正是作家集中笔力对平儿给以特写的地方,小说中凡属平儿的独立的故事,几乎都具有这种“利他”的性质。

比如,“俏平儿软语救贾琏”(二十一回)、“俏平儿情掩虾须镯”(五十二回),“判冤决狱平儿行权”(六十一回),在这里,不论是“救”,是“掩”,还是“行权”,都有一个共通之点,就是为他人排难解围,而且都是凭借凤姐的信任瞒哄凤姐成全别人。在琏凤之间,平儿当然站在凤姐一边,但平儿全无凤姐那股醋劲,从不挑妻窝夫、拈酸吃醋,对贾琏的外遇看得很淡。她之顺手藏过多姑娘的头发,救援贾琏,不过息事宁人,居然化险为夷,免去一场醋海风波。至于“虾须镯”和“玫瑰露”“茯苓霜”事件,都是发生在丫头之中的窃案,而且都已察知了作案之人。事情经由平儿处理,不仅弄清了案情的来龙去脉,而且虑及到当事和牵连的各方人物,以体谅之心和宽容之道,缩小事态,化解矛盾。这决不是庸俗的和事佬,而是睿智的仲裁者。虾须镯是宝玉房中的小丫头子坠儿偷的,如果吵嚷

出去,一则恐素日回护丫头女儿的宝玉被人抓住把柄; 二则怕袭人麝月等宝玉房中的大丫头面子难堪;三则尤恐爆炭一样个性的晴雯病中添气,发作出来。平儿思前虑后,决计不作公开处理,只私下知令麝月暗中防范,找个借口把坠儿打发出去。这番设想被宝玉无意中听得,深感平儿体贴周全之情。

“霜”、“露”事件更为复杂,牵动的面更广。平儿查明底细,同宝玉等计议,准备瞒赃了结,但又不能糊涂了事,遂把王夫人房中的彩云,玉钏叫来,说道“不用慌,贼已有了。”“我心里明知不是他偷的,可怜他害怕都承认。这里宝二爷不过意,要替他认一半。我待要说出来,但只是这儆贼的素日又是和我要好的一个姐妹,窝主却平常,里面又伤着一个好人的体面, 因此为难若从此以后大家小心存体面,这便求宝二爷应了; 若不然,我就回了二奶奶,别冤屈了好人。”平儿的“审贼”也如此平易实在,通情达理。对于“做贼的”姐妹彩云毫无嫌弃之心,既保护,又诫饬; 为了顾全探春的体面,也就不再追究赵姨娘这个“窝主”;担了贼名的柳五儿是冤枉的,自然得到了开脱,其母柳嫂的厨娘差使也不致被开革。这出戏,可以说是平儿和宝玉配合演出的双簧,凤姐虽然有些信不及,但在平儿“得放手时须放手”的劝说下也不再深究。可见,平儿有权,但不滥用权威,更不刻意树立个人的权威。正因此,平儿倒在奴仆群中甚至主子之间树立起了真正的威信。人们不像对凤姐那样畏多于敬, 对平儿则是打心里悦服的。小厮兴儿的背后议论是最无矫饰的民意,“平姑娘为人很好,虽然和奶奶一气,他倒背着奶奶常作些个好事。小的们凡有了不是,奶奶是容不过的,只求求他去就完了。”

平儿不同于凤姐的根本之点是她并无聚敛财富和追求权势的欲望, 她很少想到自己,常常想着别人。 如果说她自作主张给邢岫烟送去雪褂子还有替凤姐作人情的成分,那么她背着凤姐偷出二百两碎银子给贾琏为尤二姐治丧则纯粹是出于对弱者的同情。平儿的所作所为,无论是当着凤姐还是背着凤姐,都没有什么私心作鬼不可告人的目的。这个人物有很大的适应性和包容度, 在主奴之间, 奴仆之间、主子之间 琏风之间, 常常起着一种调节器 缓冲带、 安全阀的作用。

所以,这个人物是我们在读小说时最不该忽略的那一类型。



周周说古今


毛泽东主席生前在著名的《论十大关系》中提到:我们中国除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以及在文学上有部《红楼梦》等以外,很多地方不如人家,骄傲不起来。

可见《红楼梦》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其实,作为四大名著之首,且冠以中国古典文学巅峰之作的《红楼梦》,人名大量使用谐音是该名著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其中大量的人名,地名,住所等都赋予了特定的独特寓意,这不仅规避了当时复杂的社会政治环境,还让文学作品更生动,活泼,有趣,令人印象深刻,也让作品更有欣赏性和表现张力。起到很好的借古讽今,针砭时弊,影射时局的效果。《红楼梦》中平儿的一角色,其实作者也是花费了很多心思,着笔之处也十分精彩。但是就其名字而言,绝非“花瓶”之意。鉴于平儿在作品中的地位和所处的环境。作者更多的是寄托了一种超现实的朴素的普世价值观,即:和平,民主,平等,和谐。或者平衡,平和王熙凤和贾涟之间的关系。一家之言,欢迎留言探讨。


追梦草堂


红楼梦中用谐音比较多,比如比较有名的甄士隐(真实隐)贾雨村(假语存)等等不胜枚举。平儿理解为瓶儿是个摆设,从某种层面上可以这样说。

古代房屋的布局讲究风水学,堂屋正厅条几上东放瓶西放镜,寓意主任平安平静祥和的意思。把平儿理解为瓶儿作为摆设,是有一定道理的。

平儿是王熙凤的心腹,是四个陪嫁之一,其它三个或死或放,总之就剩下她一人。可见她是个灵通懂事的丫头,不然以王熙凤的风格,她可能活不长。她虽说是贾琏的通房丫头,但始终为上升为妾的地位,也许跟她未生育有关。

王熙凤相信重用平儿也防范平儿,特别是在男女之事上,甚是防范。她名义上把陪嫁丫头给贾琏以显示她的大度,实际上极力防范平儿,导致贾琏和平儿一年也同房不了几次,从这种层面讲,平儿确实个摆设。

平儿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她没有和王熙凤叫嚣的资本,只能屈居于人下,小心翼翼的周旋于王熙凤夫妻之间。平儿很聪明,她处处维护支持王熙凤,也处处维护贾琏,在俩主子跟前左右逢源。

她维护王熙凤,因为那是她的主子,她们主仆在贾家,那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她必须无条件的支持王熙凤。她处处维护贾琏的脸面,当她发现贾琏在外边鬼混留有女人头发时,小心翼翼的班她隐瞒。当贾琏连尤二姐的葬礼钱都拿不出时,是平儿及时相助,帮他度过难关。她帮助贾琏,是因为她是贾琏的通房丫头,在那个社会里,她虽不是贾琏的正妻连个小妾都没有混上,可她知道,这辈子恐怕也只有贾琏这个男人,所以她处处维护他。

平儿并不笨,在红楼梦里她是有实权的人,因王熙凤的关系很多人要讨好她。她很善良也很能干,结局应该还好。


梦回长安g


平儿可不是水瓶的意思

而是平衡,平息,平事儿的意思

我们都知道平儿是王熙凤的陪房丫头

也是凤姐管理荣国府,协理六宫事宜的左膀右臂

有很多事都是凤姐下令平儿去执行

直到凤姐因小产得血崩之症后失去了协理六宫之权

继而由李纨,探春,薛宝钗共管

李纨是个坐上泥菩萨,基本不管事,只会和稀泥

薛宝钗是外人,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帮忙出主意

探春真正开始了协理六宫

经过一系列改革,发现了凤姐掌权时的诸多弊端和凤姐

做过的诸多见不得光的事

于是为了立威开始拿凤姐平儿扎筏子,擒贼先擒王

改革后贾府财政收入和分派人员确实有了改观

却也出现了诸多问题

原来凤姐乾纲独断,专权专行,大家都看凤姐眼色行事

探春改革后开始了联产承包责任制

把大观园的田地花草都承包出去了

个人承包者有了利益,贾府添了收入,皆大欢喜

但是利益和承包权利一旦分散,造成了拉帮结派现象

结党营私是任何公司的大忌讳

很多人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开始出现矛盾

直到绣春囊事件败露,爆发了抄检大观园事件,

凤姐一派的家奴和贾府其它派的家奴携私报复

撵出去了一大帮小丫鬟,晴雯也被冤死

这期间所有的矛盾问题爆发,事件都是探春写个裁判者没有料到的

探春又没有管理经验,就事事去和平儿商量,

探春做不了的事,平儿负责出面调停摆平

因平儿秉性纯良,多发善心,不似凤姐心肠狠毒

贾府这段时间的稳定大部分都是平儿的功劳

所以说,平儿平儿,平平稳稳,专管平事,风平浪静





山石道人评红楼


个人不同意这种理解。

平儿,平儿是大权在握的王熙凤的心腹,也是贾琏的通房丫鬟。她蕙心兰质,聪明,做事不偏不倚,以凤姐之威,贾琏之俗,她竟然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偶尔也可以给凤姐甩了脸子,关键时刻,她还能暗助贾琏,对平儿,凤姐依仗和信任,贾琏也不乏尊重和感激。这是平儿的过人之处,平衡之术被她运用到炉火纯青。这是曹雪芹称其为“平儿”的最重要的理由。

平儿某种程度上是王熙凤的代言人,李纨说她是王熙凤的一把总钥匙。她可以代表凤姐处理荣国府一些下人的琐事,在维护国公府公平正义或是人心向背时,平儿甚至是可以起到很关键的作用的。

比如探春管家时,她敲打那些想要考验三姑娘的管家媳妇们,在探春推行改革的过程中,她为探春保驾护航的同时,很好的维护了王熙凤的面子,让管理权得意很好的平稳过度。尤其难得的是,在平儿巧妙的斡旋中,王熙凤对正在革他命的探春赞不绝口,探春对凤姐的尊重也更近了一层。这种令人感慨的局面,平儿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第六十一回判冤狱平儿行权,可以说是平儿的正传。到了红楼梦的后半部,荣国府的矛盾已经渗透到了底层,随着荣府经济一步步的紧张,长房和二房的利益争夺日益加剧,逐渐到了日益明朗化和不顾体面的地步,同样,底层奴才一样在争夺利益,各自背后都有靠山和依仗,在这种复杂的局面中,因为茯苓霜和玫瑰露,没有后台的柳家媳妇差点成了炮灰,王熙凤对底层情况并不了解,处理这种事有些简单粗暴,间接的差点成为作恶者的帮凶,平儿却是洞若观火,平儿少有的一次代凤姐行使权力,不但避免了冤案,也打击了别有用心的钻营者,扼杀了不正风气,让风雨飘摇的荣国府难得出现了公平和正义。

平儿是王熙凤做小姐时的丫鬟,身份等同于副小姐。比如荣国府二姑娘迎春的大丫鬟司琪,派人通知小厨房给她来碗炖鸡蛋,柳嫂子发了几句牢骚话,司琪大发脾气,带着小丫头们砸了小厨房,司琪这么做,既没有人追究她的责任,也没有人告她的状,砸了就砸了,柳家的只能自己消化,还得乖乖的把蛋蒸好了派人恭敬送去。司琪根本不接受这种示好,直接将一碗蛋泼在地上了。身份可见一般。

副小姐们的出路往往最后成为姨娘,比如袭人,在宝玉的亲事还未尘埃落定时,她已经是事实上的宝玉的屋里人了。像跟小姐的心腹大丫鬟,是一定会随着小姐出阁的,也就很自然的成为姑爷的通房丫鬟或者是侍妾的身份。因为从小和小姐一起长大,感情很深,加上旧主的厚待,她们也会一直无比忠诚于小姐,平儿和王熙凤就是最好的例子。而平儿之所以在荣国府有体面,一方面是她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她死忠王熙凤。毕竟,她属于凤姐的嫁妆的一部分。


屏山品红楼


如果从平儿是王熙凤为求贤名而抬的贾琏的通房大丫头的话,平儿还真只是一个“瓶儿”。但事实上,平儿是王熙凤的心腹,是王熙凤处理各种事物不可或缺的左右手,也是平衡王熙凤与贾琏关系的调和剂,更是后文救助王熙凤女儿巧姐的恩人,因而“瓶儿"的说法,只是有些人仅仅为了所谓的谐音而牵强附会。真正的平儿应该是"屏儿”,是挡在王熙凤前面的一个“屏障"。



第五十六回,王熙凤因过年时太过操劳,一不小心小月了,王夫人让李纨,探春,宝钗等共同管理大观园,探春在管理过程中要改革弊端,平儿最先表示支持,远说出一番早就该改而竟未改的道理来,转移了大家对凤姐的怨恨,引得宝钗过来摸平儿的脸笑道:

“……总是三姑娘想到的,你奶奶也想到了,只是必有个不可办的原故……她这远愁近虑,不亢不卑,她奶奶便不是和咱们好,听她这一番话,也必要自愧的变好了,不和也变和了。”



平儿做为凤姐的陪嫁丫头兼心腹,时时站在凤姐的立场上,劝解着凤姐收敛自己的个性,要"得饶人处且饶人”,也引领着凤姐在处理事情时宽容些,厚道些,少为自己拉仇恨。因而不仅宝钗如此夸奖平儿,就是李纨也是对平儿交口称赞,她曾经不无羡慕的对平儿说过平儿是王熙凤的臂膀,总钥匙。哪里仅仅是一个花瓶能概括得了的!



王熙凤的短暂一生中,平儿始终站在她的身旁,无论王熙凤如何,平儿都尽力维护着她,这种作用绝非是一个花瓶能够起到的。平儿,实实在在是王熙凤身边的一座屏风,甚至是屏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