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是怎么产生的?研究发现可追溯至 2009 年

  2 月 18 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研究团队在预印本平台 bioRxiv 上发表论文。

通过对病毒基因的研究,发现2019年的新冠状病毒可能早在2009年就已经通过重组获得了非典的遗传特征,然后通过融合进化成今天的新冠状病毒。

新冠病毒是怎么产生的?研究发现可追溯至 2009 年

研究小组试图分析新冠状病毒的基因,以确认病毒的起源和进化方式。新的冠状病毒是通过重组产生的。该研究还发现在RBD发生了影响新的冠状病毒和人非典病毒的重大重组事件,并且在鼠13型病毒、新的冠状病毒和人非典病毒中共有47个氨基酸,但其序列与蝙蝠非典病毒不同。

新冠病毒是怎么产生的?研究发现可追溯至 2009 年

因此,可以证明这种新的冠状病毒与RBD地区的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毒具有相似的基因类型,并且是通过重组产生的。为了追溯重组发生的时间,研究小组采用贝叶斯谱系递进法,通过与全基因组谱系的比较,发现新的冠状病毒和鼠13病毒在同一进化分支上,而人类非典病毒在另一个分支上。

新冠病毒是怎么产生的?研究发现可追溯至 2009 年

导致鼠13病毒和新冠状病毒的共同祖先产生的重组事件已经在2009年之前发生。研究小组还发现,自重组发生以来,RBD地区出现了大量的取代氨基酸,包括40多个具有非典特征的氨基酸,从而使这些病毒能够适应人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