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發脾氣時,父母別“手足無措”,3招學會處理“暴躁娃”

“可怕的兩歲”相信寶媽們都不陌生,寶寶們在2週歲時容易出現稍微不順利就

大哭大鬧胡亂扔東西的行為,情緒波動非常大,而寶媽寶爸們卻往往對這樣的現象很難把握,完全沒有辦法。

當孩子發脾氣時,父母別“手足無措”,3招學會處理“暴躁娃”

小強今天正好2歲了,作為強媽的閨蜜,強媽經常跑我這裡哭訴,有時候自己的工作忙碌,已經很疲憊了,回到家裡,寶寶一下就哇哇大哭,根本應付不了

這其實是因為寶寶是缺乏母愛陪伴,所以最後強媽也放棄工作陪伴寶寶,可是情況依舊沒有好轉

當孩子發脾氣時,父母別“手足無措”,3招學會處理“暴躁娃”

2~4歲寶寶為什麼會處於發脾氣高峰期?

  • 寶寶出現實現意願的意識

寶寶在2歲時,就已經具備初步的自我意識

科勒列大學著名的心理實驗發現:24個月左右的寶寶,在看到自己臉上忽然多了一個紅色印記後,會用自覺的用手擦掉印記,這就說明寶寶在2歲左右就有自我意識。

寶寶有了自我意識,但是語言表達溝通能力還沒有全面開發,所以很難把自己的意願傳輸給父母,需求得不到滿足,便很容易出現發脾氣的情況。

當孩子發脾氣時,父母別“手足無措”,3招學會處理“暴躁娃”

  • 寶寶情緒閾值低

北京師範大學李明教授曾提出:寶寶情緒不穩定的主要原因在於情緒控制功能沒有全面完善。

而發脾氣的行為發生於需求得不到滿足,同時又沒有辦法解決的情況,寶寶的需求難以表達清楚,寶媽寶爸們又不瞭解的,所以無法滿足

此時,寶寶沒有辦法完成自我意識的實現,再加上天生的情緒閾值低,情緒控制功能較低,發脾氣自然變得很常見。

當孩子發脾氣時,父母別“手足無措”,3招學會處理“暴躁娃”

父母面對2~4歲寶寶發脾氣該怎麼做?

1、杜絕暴力解決

不少寶媽寶爸一旦寶寶發脾氣的次數過多,受不了,會採取棍棒方式讓寶寶停下哭泣、尖叫,這樣的方式可能會讓寶寶安靜下來,但是對寶寶心理發展產生負面影響

寶寶一旦發脾氣,父母應當首先在腦海裡分析,寶寶發脾氣的具體原因是因為父母還是寶寶自己的。

比如,本來是要去遊樂園,但是父母正好有重要的事情,不能帶寶寶去,此時寶寶需求沒得到滿足發脾氣的。

當孩子發脾氣時,父母別“手足無措”,3招學會處理“暴躁娃”

父母可以先讓寶寶情緒穩定下來,先離寶寶遠一點,但時刻關注寶寶的行為,等到他情緒緩和了,再仔細耐心的解釋和溝通,但如果是寶寶自身的原因而發脾氣,比如,寶寶搭積木一直不能搭成功

此時寶媽們不需要遠離寶寶,最好抱緊寶寶,給他暖暖的愛,安撫他的情緒,並鼓勵他們:慢慢來或者媽媽和你一起搭積木。

當孩子發脾氣時,父母別“手足無措”,3招學會處理“暴躁娃”

2、詢問寶寶發脾氣原因,熟悉寶寶脾氣

寶媽寶爸在寶寶發脾氣時,是瞭解他們脾氣最好的時候,因為此時是他們自我意識體現最明顯的時候,多清楚寶寶的脾氣,也能及時的安撫和教育寶寶,逐漸應對情緒不穩定

寶媽寶爸們詢問發脾氣原因時,最好不要直接問“為什麼發脾氣”,因為寶寶口語表達能力缺乏,無法組織出來,所以寶媽們最好問寶寶,是不是因為玩具熊不見了是不是因為媽媽沒有陪你?這種較為明確而具體的問題,寶寶也比較好回答出來。

當孩子發脾氣時,父母別“手足無措”,3招學會處理“暴躁娃”

3、寶媽寶爸最好不在家中發脾氣

美國母嬰行為研究學會發現:在父母脾氣較為暴躁,難以控制情緒,時常發脾氣的家庭裡,寶寶更容易發脾氣。

2~3歲的寶寶,情緒很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只要一個小孩哭泣,周圍的小孩也容易不知覺的哭起來,父母的行為模式也極大的影響了此時孩子的行為。孩子脾氣

建議寶媽寶爸們最好在情緒控制度低時,忍下來,以免影響寶寶,或者在寶寶不在時,進行情緒的發洩,處理寶寶發脾氣,最重要的是耐心和包容

當孩子發脾氣時,父母別“手足無措”,3招學會處理“暴躁娃”

每個孩子出生都是一張白紙,會長成什麼模樣,取決於家長如何教導。在6歲之前,孩子的性格還沒有完全形成,家長要抓住3-6歲這個性格關鍵期,培養孩子的好性格、好品質,未來的路才會更好走。英子為家長們推薦2本有關性格、品質培養的繪本——《寶寶好品格培養經典童話》《寶寶情商培養圖畫書》

當孩子發脾氣時,父母別“手足無措”,3招學會處理“暴躁娃”

其中採用了經典的童話故事,在故事中培養孩子的好性格好品質。每冊都是一個單獨的故事,分別培養寶寶的愛心、樂觀、自信、分享、勇氣、善良等品質,提升寶寶的情商,讓寶寶擁有好人緣。

當孩子發脾氣時,父母別“手足無措”,3招學會處理“暴躁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