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打出金融“战疫”组合拳 政银企三方合力,货币信贷有了应急“处方”

经济导报记者 初磊

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工的资金短缺怎么解?19日上午,在人民银行济南分行,一场由山东省工商联牵头发起的金融服务民营企业恳谈会正在举行。山东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等省直部门及5家驻鲁商会企业、8家银行高管齐聚,共谋银行、商会、企业“组团”合作的措施和办法。

当天,省工商联、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签署《金融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提出强化货币信贷政策支持等“19条”措施,助推民营企业的金融“战疫”政策落地。“省工商联将主动为金融支持全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搭桥铺路,合力构建互助、互信、互惠的银企生态。”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工商联主席、省总商会会长王随莲表示。

“做最坏的打算,最好的争取”

在省工商联执委、山东众森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吉涛眼中,这是一次攸关企业今年财务账面的“恳谈会”。包括他在内的5名企业家商会会长结合企业应对疫情的实际,“推心置腹”,表达出对金融机构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调整计息周期等惠企政策的呼声。

“对企业自身而言,要高度重视本次疫情带来的影响,做最坏的打算,做最好的争取。”山东省工商联副主席、东岳集团董事长张建宏直言,目前疫情对部分企业采购、生产、销售、现金流回款造成冲击,企业的正常偿债资金筹集活动也将受到影响。

据悉,山东省温州商会运用众筹的办法,调动起会员企业投资参股重大项目的积极性。山东省温州商会会长、山东连城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陆建林认为,山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和银保监局近日发布“16条”措施,发挥出金融对疫情防控和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但在落地上,还有“待补”的空间——比如,目前开展无还本续贷产品和服务的商业银行数量还不够。

这一建言,得到了山东省天津商会会长、山东国邦投资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平的赞同:“疫情期间金融扶持政策与企业之间的匹配度和落地程度还需要加快,比如,对于应付未付利息,银行机构是否可通过调整计息周期、调整上报征信期限等方式减轻企业付息压力?”他提出。

“在负重前行、爬坡过坎的关头,众多民营企业家对金融救助翘首以盼。”山东省电子商务促进会会长、星宏集群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希宁盼望,银行输出“融资会诊直通车”服务,开辟专属疫情服务通道,让中小企业快速享受到政策支持。

信贷“绿色通道”渐宽

恳谈会上,“工农建”国有银行省分行、省农信社、恒丰银行、光大银行济南分行、齐鲁银行等8家商业银行高管齐聚,针对疫情防控期间民企走高的贷款需求和降本需求,纷纷开出应急金融“处方”。

农行山东省分行行长益虎介绍,农行将信贷投放作为与广大企业携手战“疫”、共克时艰的着力点,建立信贷“绿色通道”。

据悉,该行从防疫重点企业中筛选了235家实施“名单制”管理,目前已为28家客户发放贷款9.4亿元,其中,两家医药企业通过线上供应链产品“e账通”在线办理,仅用时30秒,即实现了110万元贷款的审批发放。

疫情之下,已有不少商业银行对受到疫情影响的民营企业采取不抽贷、不压贷、不缓贷措施。建行山东省分行行长段红涛介绍说,该行为到期贷款提供28天宽限期,对医药、运输、制造等企业实行自动续贷,目前,已对1040户企业给予帮扶,为2561位个贷客户、973位信用卡客户提供延期还款服务。

在山东,银行等金融机构调整授信政策、放宽续贷条件、降低融资成本等惠企“战疫”政策纷纷落地。

齐鲁银行董事长王晓春给出这样一组数据:2月份共梳理到期业务19.11亿元,涉及33户借款人,结合借款人实际情况拟定了帮扶方案。“截至2月17日,累计放款126亿元,加权平均利率5.74%,较上年下降0.38个百分点。”她介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