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起兵叛亂,打著“靖難”的旗號,破懷來,取密雲,克遵化,降永平,一路攻佔,兵力發展到數萬,勢頭強勁。
當年八月,建文帝朱允炆任命耿炳文為徵虜大將軍,統率副將軍李堅、寧忠北伐,抵擋朱棣的燕軍。
當時朱元璋時代的公侯名將,能打仗的基本都被朱元璋清洗殺光了,還有的病死了,只剩下了耿炳文和郭英兩個人倖存。而此時的耿炳文已經六十五歲,早已進入衰老之年。
耿炳文統率的大軍號稱三十萬,實際上只有十三萬人左右。八月初,部隊進入真定,在滹沱河的南北兩岸分營紮寨。都督徐凱率軍駐紮在河間,潘忠和楊松率軍駐紮在莫州,先鋒九千人駐紮在雄縣。
時值中秋,部隊沒有防備,被朱棣抓住了機會,朱棣的燕軍突然發動了襲擊,耿炳文軍措手不及,先鋒九千人全部被朱棣的燕軍殲滅,當頭一棒,損失慘重。潘忠等人得到消息,趕緊率軍趕來增援,過月漾橋時,又遭到了朱棣燕軍的伏擊,中了埋伏之後,潘忠的部隊潰不成軍,紛紛落入水中,最後,潘忠和楊松都被俘。
這兩位大將還算有骨氣,被俘之後,寧死不屈,就是不投降,朱棣下令將二人殺死,於是莫州失守。
就在這個緊要關頭,出了一個大叛徒,耿炳文的部將張保叛變了,投降了朱棣,他向朱棣提供了耿炳文軍中的詳細軍情,把虛實情況向朱棣和盤托出。朱棣將計就計,立即放張保回去,讓他張揚雄縣、莫州慘敗的情況,並揚言北軍將要到來。這時,耿炳文還矇在鼓裡,他立即決定轉移部隊,全部渡河,以抗強敵。
然而,等到耿炳文軍隊正在轉移的時候,朱棣大軍突然殺來,沿城發動猛烈攻擊。耿炳文的部隊被突然襲擊,被打散了,落花流水,敗軍倉皇退入城中,因為城門擁擠,不能通行,自相踐踏,被踩死的不計其數。
朱棣見此情況,立即下令將城池圍困起來。而此時,耿炳文的軍隊,還有十萬左右,雖說損失了一部分,但是,主力尚存。耿炳文知道朱棣的燕軍士氣正盛,於是,決定閉門堅守。
耿炳文的計劃是好的,朱棣的軍隊戰鬥力很強,必能硬拼,必須要避其鋒芒,堅守不戰,採取拖的辦法,耗起糧草,等到其軍心渙散之時,再伺機攻擊。
朱棣也是一個老滑頭,他知道攻城不容易,死傷很大,不想攻城,於是,圍了三天就撤軍了,不做無謂的犧牲。
此時,耿炳文兵敗的消息,傳到京師,建文帝聽說耿炳文失敗,非常憂慮。這時,太常卿黃子澄出了一個餿主意,他建議建文帝任命李文忠的兒子曹國公李景隆為大將軍,到前線取代耿炳文。
可以說,這一個餿主意,直接斷送了建文帝的最後一絲希望,俗話說,老子英雄兒好漢,虎父無犬子,可是,李景隆卻是個大草包,根本不如他的父親李文忠,差的太遠了。
等李景隆來到前線,朱棣的軍隊已提前一天撤走了。耿炳文回朝,李景隆統率全軍,先後在鄭村壩、白溝河兵敗,導致攻守形勢逆轉,李景隆坐罪奪職,召回朝中。最後,李景隆打開金川門,投降了朱棣,致使南京失守。
朱棣大軍進入京師,建文帝皇宮突然燃起了熊熊大火,火滅之後,只留下了幾具燒焦的屍體,朱棣篡位成功。
閱讀更多 瞿凱明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