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危局 不到兩月已有近百家房企倒下

人民法院公告網數據顯示,過去2019年,全國有528家房企發佈破產公告,平均1-2家。而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以來全國已有81家房地產相關企業破產清算。


地產危局 不到兩月已有近百家房企倒下


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疫情,在醫護人員奮戰一線的同時,各行各業也調動一切力量,為抗疫前線貢獻自己的力量。據觀點指數統計,截至2月19日,240家地產行業相關企業累計捐款近24億元,捐贈物資近3億元。與此同時,上述企業旗下近千家購物中心主動減免租金超100億元。


據統計,截至2月19日捐贈明確款項的企業有151家。其中,捐款1000萬元以下的企業共68家,累計捐贈約1.7億元;捐款1000萬元至3000萬元企業共67家,累計捐贈約8.8億元;捐款3000萬元至5000萬元企業共7家,累計捐贈2.2億元;捐款5000萬元至10000萬元企業共3家,累計捐贈約1.9億元;捐贈10000萬元以上企業共6家,累計捐贈約9.4億元。


可是,在地產行業的另一面,是中小型房企面對疫情影響的虛弱無力,在短短兩個月裡,近百家房地產企業破產倒下,引發2020年第一波房企破產潮。


據悉,為有效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蔓延,1月26日深夜,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向會員單位並全行業發出倡議:房地產開發企業應暫時停止售樓處銷售活動。


地產危局 不到兩月已有近百家房企倒下


據諸葛找房不完全統計,截至2月4日,超60個省市區明文規定暫停開放商品房售樓處,包括山東、江西、廣西、河南、遼寧、黑龍江、武漢、成都、南京、杭州、北京、上海、天津等地。


因新冠肺炎的出現所引發的連鎖效應顯然推動了實力較弱的中小房企破產的速度。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分析師國仕英認為,一定程度上,疫情的發生加快了中小房企的破產。受疫情影響房企無法正常復工,春節返鄉置業也幾乎無成交,致使回款不暢,雙重影響下加大房企現金流壓力,部分小房企經受不住。


據克而瑞研究中心(簡稱“克而瑞”)數據顯示,2020年是房企債券到期高峰,95家房企年內到期債券達到5000億元以上,相較於2019年上漲45%。房企的融資及償債壓力較大。


克而瑞企業研究總監房玲表示,短期看,疫情將持續對房企融資造成影響,預計2月房企的融資將會大打折扣,或會影響未來房企到期債券的償還。據不完全統計,3月份房企到期債券總量達330億元以上。


何況與上市房企、大型房企相比,中小房企資金騰挪空間本就狹小,且不具有規模基礎的房企,融資渠道更為有限。


“高額利息加上人力成本等各項支出,對於一些高負債、資金流緊張、融資渠道不通暢的中小房企來說可能是致命的。”房玲指出,融資受阻、銷售停滯、開工延遲等多種因素疊加,可能面臨債務違約。


其實困窘的不僅僅是小房企,在過去的1月份,不少大型房企的銷售都出現了下滑。而2月份,在線下售樓部關閉、項目停工的情況下,每一家房企的成交都很有限。


但據媒體報道顯示,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疫情會成為中小房企破產的原因之一,但不會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仍在於企業經營不善,是行業週期問題,是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的宏觀調控,以及中小房企融資渠道狹窄,負債過高無法償還。


“一家房企從經營不善到破產,要經歷一段很長的時間,目前來說,疫情影響肯定有,但不會很大,畢竟疫情影響了銷售、影響了資金回籠。”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


易居企業集團CEO丁祖昱也認為,這些破產的中小房企受疫情影響不大,相對於10幾萬家房企的總數,破產96家的比例其實算正常。另外1、2月份也是銷售淡季,現金回籠本來也較少。


知名房地產專家謝逸楓表示,政策對於房地產融資的收緊,債務的大規模到期,都成了房企2020年承壓的因素。行業洗牌分化加劇,融資收緊對中小房企打擊不小。


未來,小房企地不好拿、錢不好融,很可能將在未來激烈市場競爭中被市場淘汰。今後十幾年,房地產開發企業數量會減少,說明行業的集中度將越來越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