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驰最特别最具深度的导演作品,票房突破三十亿

周星驰之所以被称作为“喜剧之王”,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是因为在他的喜剧背后藏着一种悲天悯人之感,所以当外界把他电影称之为喜剧时,他总是会无奈的表示“我拍摄的其实悲剧,为什么你们会觉得是喜剧”。

之所以观众会有这种认识的差异,是因为周星驰善于将一个悲剧的事情通过喜剧的方式去呈现,这就是喜剧的境界,喜剧背后藏在悲剧。

毕竟用鲁迅先生的话说“悲剧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他人看,戏剧将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很显然周星驰是想通过自己的电影表达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周星驰最特别最具深度的导演作品,票房突破三十亿

《美人鱼》剧照

他出生底层,知道底层人民生活的辛酸苦辣,所以他的电影主角一般都是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如《喜剧之王》中的尹天仇,《少林足球》之中的五师兄,《功夫》中的街头小混混阿星,《长江七号》穷困潦倒的民工周铁等,周星驰一直在通过这种特殊的方式为底层人呐喊。

周星驰最特别最具深度的导演作品,票房突破三十亿

《功夫》剧照

但是这种状态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毕竟随着年龄与社会地位的不同,所关注的东西也逐渐不同,所以慢慢的我们从周星驰的电影之中看到了变化。周星驰不再参演,他的导演作品之中的主角也不再是原来底层的小人物


2016年《美人鱼》横空出世,一举突破30亿票房大关,也是截止2016年华语电影内地最高票房,而这电影是周星驰继《西游降魔篇》之后,退居幕后的第二部作品,此时的周星驰也已经54岁,这部作品与周星期以往的电影有所不同,它的主角已经不是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而是一个诧叱风云的商业精英。

而这次周星驰关注的也不再是底层小人物的状态,而是放眼于更高层面也是现如今最热门最受瞩目的环境问题。

而之所以会这样,其中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他自己不再主演,所找的演员又多为内地的年轻演员,生活环境与经历皆不同,再要呈现周星驰亲身经历的那些“小人物”,就难免会出现偏差。

周星驰最特别最具深度的导演作品,票房突破三十亿

《美人鱼》剧照

第二步讲述香港底层人民的生活,那就将主题放到香港息息相关的“填海问题”之上来,这样既是周星驰熟悉的,又对于年轻演员的成长环境没有要求,更为重要的是还能表达自己的对于“填海计划”的看法。而之所以将镜头转到海洋环境问题,这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背景存在

香港因为地理位置问题,一直以来它的实用土地面积就有所不足,为此香港政府方不得不多次启动“填海计划”,但是只要启动填海,就很难避免的会给环境带来影响,所以总是会遭到环保组织的干预。周星驰作为土生土长的香港人,自然对于这个事件会有自己的看法。

周星驰最特别最具深度的导演作品,票房突破三十亿

《美人鱼》拍摄现场

所以他通过了电影这种相对比较委婉的形式来呈现,在的电影之中邓超扮演的地产富商,为了他的商业计划,不择手段的驱赶美人鱼,却又在偶然之间因爱上美人鱼而最终放弃自己的将获利数百亿的填海项目。

当然现实之中并不单纯像电影中那般,甚至还有些相反,香港的大多地产商是填海计划的坚实反对者,因为填海计划,将会直接影响他们在香港的地产生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香港房价。

周星驰最特别最具深度的导演作品,票房突破三十亿

《美人鱼》剧照

而《美人鱼》之中,最后刘轩放放弃填海计划,某种程度之上契合了香港地产商的想法,只是在《美人鱼》之中多了一段人与美人鱼之间的美好爱情而已


题材在改变,关注的人物在改变,不变的是周星驰从影以来那种根植于他思想之中的悲天悯人之感,当然我们不去细分他的所有观点是否一定正确,但是在大方面总是没有错的。

周星驰最特别最具深度的导演作品,票房突破三十亿

周星驰

而 《美人鱼》这种童话般的故事夹杂着现实现象,成为了周星驰从事电影幕后的主要思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昔日那个在银幕之前发扬“无厘头”风格的周星驰,如今已经走到了另外一个思考高度了,他也不再是昔日那个周星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