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仙对弈图中》中,看备受皇恩而人生失意的纪晓岚


从《八仙对弈图中》中,看备受皇恩而人生失意的纪晓岚

十八年来阅宦途,此心久似水中凫。

如何才踏青明路,又看仙人对弈图。

局中局外两沉吟,犹是人间胜负心。

哪似顽仙痴不省,春风蝴蝶睡乡深。

——《八仙对弈图》

这是来源于纪晓岚笔下的《八仙对弈图》,诗中描绘了韩湘子和何仙姑对弈,而铁拐李在一旁憨憨大睡的场景。而纪晓岚欣赏的正是李铁拐这种不问世事,悠然自得的人生态度。此时的纪晓岚已经看透了人间冷暖和仕途险恶,从满腔热血到心灰意冷,这个读书人身上到底发生了?

从《八仙对弈图中》中,看备受皇恩而人生失意的纪晓岚


真实的纪晓岚,清朝的风云人物,而非只有“铁齿铜牙”

纪昀,字晓岚,乾隆年间官员,官至左都御史,兵部、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在“铁齿铜牙纪晓岚”剧中,纪晓岚与和珅是一对冤家。事实上,纪晓岚大和珅25岁,两个人并不是同一个年龄段的人。

从文化上看,纪晓岚是风靡乾隆嘉庆两代的乾嘉学派(注)的领军人物。纪晓岚作为乾嘉时期的文坛领袖,为人却十分平易近人,桃李天下。受过纪晓岚接济的文人不计其数,其中最有名的应该是戴震。戴震为了躲避家族迫害逃到了北京,纪晓岚听说后亲自上门拜访。看到戴震生活拮据,纪晓岚于心不忍,便将他带到了阅微草堂中躲避灾祸。在乾嘉学派兴起的过程中,纪晓岚起了很大的作用。

纪晓岚一生中最大的贡献是组织编撰了《四库全书》及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全书几乎收录了清代中期以前传世的有价值文献,具有极高的历史地位

从《八仙对弈图中》中,看备受皇恩而人生失意的纪晓岚


一个备受皇恩的读书人

  • 雍正十二年,纪晓岚随父亲任户部来到北京,时纪晓岚11岁。授业于著名画家董邦达门下。
  • 乾隆五年考童试,顺利过关。
  • 乾隆十二年,乡试第一。
  • 乾隆十九年参加会试二十二名,才气显露于朝野。
  • 乾隆三十二年,纪晓岚父亲去世。按照清朝孝制,纪晓岚必须回家守孝三年,这叫丁忧。但是皇帝欣赏纪晓岚的学识,给他加了四品衔,提拔到翰林院侍读学士。修《四库全书》时,乾隆皇帝常召纪晓岚在御书房参与文案的编撰核定。
  • 嘉庆元年,作为学生(注)的嘉庆帝授予纪晓岚使用“四元青”的权利,即出行可用四匹同色马拉马车,在皇宫可以坐车而不必步行。此份殊荣,同朝再没第二个文臣可以领受。

纪晓岚在自己的遗集中这样写道:昔荷先皇之知遇,得济风云:今蒙圣主之栽培,倍沾雨露。待以识途之老马,曲赐矜怜:惭如戢翼之寒蝉,竞无建白。 ----《遗集·八十生辰谢恩折子》

感念先皇厚恩,感蒙当今圣上的厚待,但是我德行、才能,辜负了明主的期许,实在是受之有愧。

从《八仙对弈图中》中,看备受皇恩而人生失意的纪晓岚


流放西北,仕海沉浮

乾隆三十三年( 1768年),江苏扬州发生了一起大案一两淮盐引案,震动朝野。其主犯就是纪晓岚的儿女亲家卢见曾,在此之前,纪晓岚曾私下给卢见曾通风报信。这个把柄被和珅抓在了手上,于是他上奏乾隆帝,乾隆大怒之下判处卢见曾绞刑,纪晓岚也被流放乌鲁木齐,发配充军。

这一去,就是两年半,待纪晓岚回到京城时,家里已经发生了巨大变故。流放途中的人情冷暖,妻儿的接连去世,这些人情世故沉重的打击了他。心灰意冷的纪晓岚向乾隆皇帝提出了致仕,没有得到批准,于是他又回到了翰林院。就是在这一年纪晓岚写下了《八仙对弈图》,借此感慨人生无常。

纪晓岚在西行之旅中,视野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他在乌鲁木齐写下大量游记杂诗,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社会价值以及文学价值。

从《八仙对弈图中》中,看备受皇恩而人生失意的纪晓岚


《四库全书》的编撰,一个宽容而伟大的书生

因为战乱,很多《永乐大典》的副本、条目都有所缺失。出于政治目的以及文化目的,乾隆皇帝想对永乐大典进行集译并重新编撰。乾隆三十八年,乾隆正式开设四库馆,在刘统勋的举荐下,由纪晓岚担任主编撰官。

近代很多人批评纪晓岚,说他是封建文人,代表思想的封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四库全书》拒收异端,不收诗词,民间故事,是文化的倒退。事实上,作为主纂官的纪晓岚不应该承担这些责备,因为对于内容的收录标准,很大程度上都是出自官方的意见。

纪晓岚身为一代文宗,对文化极其宽容。不以人废言,也不以言废人,他认为人品极好的人不一定能写出好作品,反之亦然。所以在《四库全书》中他大量收录所谓明朝遗老的典籍,尽管这些文章材料不被官方认可。根据通史稿记载,在《四库全书》第一版中,就有收录钱进义、吴维业等“品端不佳”者的作品。乾隆皇帝因此勃然大怒,下令扣除纪晓岚等人的俸禄,并要求重新抄录。

我们在纪晓岚的作品中不难发现他是一个至情至性之人,其《冰瓯诗草序》有云:“诗本性情者也,人生而有志,志发而为言,言出而成歌咏,协乎声律,其大者,和其声以鸣国家之盛;次亦足抒愤写怀,举凡日星河岳,草秀珍舒,鸟啼花放,有触乎情,即可以宕其性灵。是诗本乎性情者然也。”“原情准势,一准至公,务取持平”,对待文学公平公正,不因为作者本人的德行而有所偏移,这也是纪晓岚在《四库全书》的编撰中一直追求和强调的。

《四库全书》的编撰花了整整十年时间,而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制订编序又用了十年时间,此时的纪晓岚已经垂垂老矣,二十年的编撰工作极大地消耗着这个读书人的心血,当年凌云的志向在这二十年中被尽数磨平,或许也只有在的梦境中,他才能偶尔瞥见一个意气风发的自己吧?


从《八仙对弈图中》中,看备受皇恩而人生失意的纪晓岚


文字狱到《阅微草堂笔记》,一代读书人的无奈

乾隆年间,江西人王锡侯认为《康熙字典》收字颇多,便自行编撰了一个字贯,便于使用。有人认为王锡侯此举是对康熙的大不敬,经举报后王锡侯被满门抄斩。这是乾隆年间最大的一起文字狱,清朝真正意义上的文字狱就从这里开始。

年轻时的纪晓岚也有著书立说的想法,但是到了晚年这些想法伴随着民间的文字狱大兴渐渐消退了。害怕留下话柄,也害怕晚节不保,只好写些杂技志异得以消遣。对时政的无奈,万马齐喑终究是天下读书人的悲哀。纪昀逃不出这个天下,这是时代的局限,也是纪晓岚的悲哀。晚年,他将自己的一生都写进了一首诗里:

平生心力坐销磨,纸上烟云过眼多。

拟筑书仓今老矣,只应说鬼以东坡。

——纪晓岚《观奕道人自题》


从《八仙对弈图中》中,看备受皇恩而人生失意的纪晓岚


总结:

纪晓岚的晚年一直掌管国家文化教育礼仪最高的最高长官——礼部尚书,甚至于嘉庆的继位仪式都是纪晓岚一手操办的。虽然备受皇恩,但他活的并不轻松。早年的才华横溢,满怀抱负,伴随着阅历与仕途逐渐被岁月消磨。

嘉庆十年,纪晓岚去世,嘉庆皇帝认为他“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墓碑),所以死后谥号文达公。我相信这也是对纪昀一生最好的诠释,先是一个好人,再是失意的读书人,再是备受皇恩的高官,这才是一个完整的纪晓岚。


从《八仙对弈图中》中,看备受皇恩而人生失意的纪晓岚



注:乾嘉学派,又称“乾嘉之学”,是清朝前期的一个学术流派,以对于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各个方面的考据而著称。由于学派在乾隆、嘉庆两朝达到顶盛,故得名。因为此一时期的学术研究采用了汉代儒生训诂、考订的治学方法,与着重于理气心性抽象议论的宋明理学有所不同,所以有“汉学”之称。又因此学派的文风朴实简洁,重证据罗列而少理论发挥,而有“朴学”、 “考据学”之称。


注:在乾隆禅位后,纪晓岚为嘉庆皇帝上过一次课,故被嘉庆称作帝师。

史料出处:

《清史稿·纪昀传》

《阅微草堂笔记》

《纪文达公遗集》

《国朝汉学师承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