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霸王"到"暖寶寶",父母這樣做,孩子情商一定差不了

孩子和小朋友在搶玩具,為什麼無論你怎麼說大家都不放手?

為什麼當你說再不出門媽媽上班就要遲到了,孩子還是在那裡玩?

這是因為孩子沒有同理心,也就是不會將心比心,不會換位思考,理解不了對方的感受。

同理心是人際交往中特別重要的部分。

一個不懂得替他人著想、不會站在他人立場考慮問題的人,必定是一個不知道感恩、不善於學習別人的優點、自私霸道的人,受不到任何人歡迎。

從

那麼,媽媽怎樣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呢?

和孩子玩角色互換遊戲

3歲以下的孩子通常不能直接理解媽媽對他的付出,媽媽與孩子一起玩角色互換的遊戲,讓孩子在遊戲中理解了媽媽日常的辛苦,這能啟發孩子將心比心,站在別人的立場去理解別人的感受,有效地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日常生活中的角色互換遊戲怎麼做?

其實就是媽媽當孩子,孩子當媽媽。

當媽媽口渴時,就說:“我口渴了,我要喝水!”讓孩子給媽媽端來一杯水喝。或者媽媽會說:“我害怕!”教孩子記得學著媽媽的樣子,拍拍媽媽的背說:“不怕不怕!”

從

引導孩子安慰小朋友

雖然孩子從小就會受到別人情緒的影響,比如孩子兩三個月時,聽到別的孩子哭時,他也會哭起來,但他對自己以及別的情感並不瞭解。

媽媽可以讓孩子近距離觀察甚至影響別人的情感,來加深對情感的理解,獲得感同身受的效果。

比如在生活中,孩子會遇到其他孩子難過、哭泣的時候。這時候,媽媽可以引導孩子說:你可以主動去安慰下小朋友,問一下難過的原因,或者擁抱一下難過的小朋友,就像媽媽安慰難過的你一樣。

從

引導孩子換位思考

在小孩子的眼中,所有物體都是有生命的,換位思考可以這麼做:比如,孩子撞到了小桌子。媽媽就讓他給小桌子揉,並給小桌子道歉,孩子可能不明白為什麼。媽媽可以提示說:“你剛才撞到了,疼不疼呀?”他回答:“疼!”“小桌子也撞到了呀,也很疼的,你給他揉揉吧,我都給你揉了!”

在這樣換位思考案例裡,不僅發展了孩子的同理心,還培養了孩子的責任心。

爸媽是孩子的榜樣,當爸媽總是用心聽孩子說話,用心去理解他小小的內心世界時,孩子也會模仿爸媽的行為,學著去理解爸媽或者其他人,從而發展同理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