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我们应当反思什么,不足的是什么?

大芊世界


应该反思:1、应该对人类的生态系统需加以保护,国家应尽快出台对动物、野生动物、河、山自然生态加以保护政策,甚至列入刑法。2、国家健全公共卫生系统,对各省,市、区(县)垂直管理,让地方上建设公共卫生中心,平时专接收易传染的病人。3、建立健全农贸市场系统,在各巿场设立公安局、法院、市场监管局、食品药检局、检验检疫局,对动物肉及蔬菜每天进行检查。4、针对超市的菜及肉每天在网上提前一天申报,第二天卖什么菜及肉,必须备案;小摊小贩的卖菜及肉食动物必须严格取缔或者必须办理几个部门联合下发的资格证,才能准许卖菜及肉食动物的肉。5、针对三无食品应属垃圾食品,发现后立即报警,走司法程序,将此列入刑法,甚至死刑。


乐趣142400372


第一,人类一定要和大自然的其它种类和睦相处

第二,公共卫生系统领域必须要彻底改变

第三,领导干部要有担当,彻底摒弃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作风

第四,坚决按实事求是的原则来指导工作,不能压制人民群众的发声,再不要出现那八个吹哨人类似的事情发生了,深刻学习和领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真正意义


用户6395797008208


有这样一个问题:当人体遭遇病毒细胞时,人体自身就会派出白细胞去“围剿”清除病毒细胞,所以有时候会发炎,引起其他症状。

不只是肺炎疫情,从去年开始,我们已经发现,地球似乎在向人类发出警示:

美国流感,19万人感染,1万人死亡;澳大利亚大火连烧几个月,数亿动物丧生;东非蝗灾,吃掉了能见到的绿色植物;加拿大雪崩;菲律宾火山喷发…

所以有一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惊醒——

对于地球来说,或许,人类才是最大的病毒,现在,地球已经派出了自己的“白细胞”来处理“病毒细胞”。

仔细想想吧,以前我们认为核泄漏会造成不可逆转的环境破坏,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几十年了,现在,那个地方已经恢复成一片原始森林。

地球已经经历了几十亿年,它自己能修复所有的损伤,但现在来看,人类才是地球最大的病毒,我们对环境的损害已经引起了地球的“自我免疫”。

所以,我们要做的反思,就是承认自己是生活在足球上的一个渺小物种,不要再妄自尊大。

就像刘慈欣在《三体》中说的:无知和弱小从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之乎者也说


战胜疫情是肯定的,平安一定归来。国家通过深化改革开放,各领域取得了很大成绩,国际地位在不断提高,经济稳中向好,政治生态不断完善,反腐取得了压倒性优势,国家正向着高质量发展迈进。这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我们出了一个大大的考题,人对环境的破坏,人对野生动物的捕杀,人对自然不和谐不尊重,又一次给我们每个人敲响了警钟。破坏自然,捕杀野生动物就是在毁灭我们自己。对破坏自然的事,抓野生动物的人,贩卖野生动物的场所,吃野生动物的饭店等,必须清理整顿。人类须与自然和谐,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爱护保护野生动物。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都有生存生活的权力,应该相互共存。保护它们也是在保护我们人类自己!疫情过后,必须大治。我们的国才会太平!我们的家才会平安!


广安时光


应该反思用人。这场抗疫之战让官场丑态百出,让大小官吏的水平、能力暴露无遗。大多数官员的表现是令人失望的,只有浙江一省的领导才处变不惊,没为了保官帽而搞一刀切的封城堵路限行。由此可见,很多人是能不配位,是不适合当领导尤其是主政一方的大领导的。


瀑下鲫语


疫后三思

天灾总是难免,

人祸不可增添。

全民公德须提高,

确保中华平安。

法规先前就有,

就怕无人尊守。

此次疫情教训大,

重刑重罚为首。

人与自然互爱,

平安才会长久。

老天愤怒并报复,

人类岂是对手!


睛朗16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我们付出了太大的代价。我们需要一场集体反思,需要痛下决心的改变——包括改变对生活的态度,改变那些习以为常却危害至深的观念与行为。

(1)改变饮食习惯。17年前的非典元凶是野味,而今新冠肺炎的病源仍然是野生动物。人类70%的新发传染病,来自于野生动物。再也不能让“舌尖上的美味”,变成“舌尖上的危险”。改变陋习、拒绝野味,坚决不吃来历不明、销售渠道不正规的食物,就是每一个中国人公民的自觉。我们喜欢围桌共餐,以体现东方式的人情味。今后,请不要忘记为每道菜加一副公筷,为每桌餐备几个公勺。

(2)改变社交方式。人际交往要保持空间距离,不要在排队时贴得太近,在电梯或公共交通工具内身体动作幅度要尽量减小,聊天时尽量低声,用手机看视频一定要戴耳机。请勿聚众喧哗,请在公共场所保持安静。打喷嚏时请避人,并用纸巾、毛巾或肘部遮掩口鼻,不仅有利于减少飞沫传播,更体现人的文明程度。传染病高发季节,进入公共场所请习惯戴口罩,见面少握手或不握手。



(3)改变生活作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今天仍有借鉴意义。年轻人请纠正熬夜、吃火锅、撸串、打游戏、叫外卖、久坐不动等不良生活方式。事实上,严重危害民众健康的几大慢性疾病,归根到底是生活方式病。要把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作为健康生活、预防疾病的“必杀技”。运动是最好的健康保险,经常性有氧运动应作为健康必修课,科学运动,适量运动,大力提升国民特别是青少年体质。

(4)改变焦虑心态。遇到突发传染病和公共卫生事件,难免焦虑不安。适度的紧张,有助于提高疫情防控的参与意识。但谨防过度恐慌,其危害甚至超过疫情本身。信谣传谣,对社会秩序和疫情防控会带来很大干扰。当然,有关部门的信息公开和专业人员的心理干预也至关重要。疫情面前,没有人是局外人,每个人都是参与者和贡献者。请以包容之心,少一些地域歧视、职业歧视和人群歧视,多一些互谅互让、守望相助和同舟共济。

(5)改变行为意识。防疫期间,总有一些人不配合防控,甚至和防控人员发生激烈冲突,凸显其规则意识不强,缺乏对法律的敬畏。现代公民要具备契约精神和法律意识,遇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主动申报登记相关健康信息,不隐瞒、不逃避,积极配合调查,依法履行公民义务。这既是对个人和家庭负责,也是对整个社会负责,更关系到个人征信。


(6)改变教育理念。“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认识误区,仍有市场,金融专业、IT专业走红,人文专业、医学专业遇冷。生命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要着力增强市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健康素养,要从娃娃抓起,在大、中、小学分阶段开设健康教育必修课程。争取用生命意识的觉醒,激发整个教育理念的变革。

(7)改变价值判断。商界传奇乔布斯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叹息,世界上最贵的“床”是病床。新冠肺炎疫情也使我们懂得,物质财富不是最重要的,更不是终极追求,健康、亲情、自由才弥足珍贵。在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和浮躁心态盛行的当下,这无疑是一贴清醒剂,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8)要反思和改变的,远不止这些。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与疾病的斗争史。疫情过后,照亮前行道路的,是警醒、反思和足够的理性。绝不能轻易忘却那些用生命代价换来的经验教训。

多难兴邦,中华民族越挫越奋。及时反思,勇于并善于改变的,是奋起的前提。我们期待,疫后将迎来崭新的健康生活方式,让科学素质、健康素养、文明修养和法治精神涵养的人生态度更具有普适性。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1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ccfa48b4e3cf4af58970bd736da3b050\

生活时讯


一是应急管理体系不健全,城市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与预期有巨大落差,公共管理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面临的重大课题和紧要任务;二是依法治国执行力明显不足,在诸多环节上人治行为痕迹明显,法律至高无尚得到社会普遍认可任重道远;三是人心不可直视,人性丑态赤裸裸粉墨登场;四是发展经济和自然的关系,既要谋求长远,又要立足当前,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五是人们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我心飞翔56538


反思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同时,监管部门严格执法,对食品造假、参假、危害人民生命安全的行为,一查到底,严判重判,乃至死刑!!


蓝天1765952


这次瘟疫,人祸大于天灾。我们的党是伟大的,体制是优越的(敌人反对更证明是对的),但前行要直视我们的不足,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举一返三的三省乎已,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壮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