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蝗虫可以成灾,而螳螂不可以呢?

王君蓝


蝗虫和螳螂虽然体积差不多,但是两者生态位却完全不一样,蝗虫更接近生态位中的生产者(植物),而植物随处可见,蝗虫属于初级消费者;螳螂却是吃肉,是次级消费者。

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的区别在于前者直接以植物为食物,在整个生态环境中,由于生产者也就是植物是能量流动的第一环,向下一级能量流动的环节输送的能量只剩下15%左右,但对于直接以植物为食物的初级消费者却非常充沛,可以供养非常大的初级消费者种群,所以经常闹灾的都是直接以植物为食物的初级消费者,兔子、野猪、蝗虫等等;后者则不直接吃植物,属于肉食类的动物,本身从上一级能量级获得的能量就比较少,能够支持的次级消费者就少一些了,而这一能量层级的物种也常很多,也就是还有抢食的,生存竞争使得螳螂能够获取的能量较少,因此螳螂不会成灾,螳螂数量较多的年代一般是昆虫相对泛滥的一年,但不会特别多。

因为在生态位的不同,螳螂和蝗虫进化出了不很相同的生殖方式。蝗虫成灾多是因为当年比较干旱、温暖,土壤中的蝗虫卵更多地保存了下来,到了气温回升的季节迅速地孵化成长,会使蝗虫种群本身的基数很大,而这些刚孵化的蝗虫卵可都是青壮年,大量的蝗虫常分布在同一片植被下,接下来就迅速地进入繁殖周期,由于蝗虫的生长周期也比较短,短短两三个月的生长周期中能够繁殖两三代,一次产下约50粒的卵,造成了不是很长的时间内蝗虫的数量暴发性地增长,当地的植物难以维持这么多蝗虫,于是它们就会不断地移动,所过之处植被被大量破坏;

螳螂则不大相同,虽然每一只雌性螳螂一次繁殖留下的卵鞘中有40-90只螳螂,但是螳螂会自相残杀,可能是在卵鞘中缺乏能量的同类相食,也可能是进化过程中螳螂获得的抑制自身数量的手段,成活率只有百分之十几。加上螳螂本身数量较少,雌雄双方要结合就有一定的麻烦,交配过程中的移动就容易被天敌给吃了,雌螳螂还有捕食雄螳螂的习惯,又进一步减少了螳螂的繁殖率,而就算螳螂数量多的年份,它们对人类也没啥危害,因为它们是吃昆虫的,本身不会造成植被破坏,被人类视作益虫。


来看世界呀


食草动物能成灾,没有具体的资料表明食肉动物相对于人能直接成灾的。螳螂食肉,所以不能成灾。

有资料上说,蛇、蛙、狼等食肉动物聚集的,陕西一作家写过《狼灾》,但只是小说里面的事。老鼠过多也可成灾,老鼠是杂食动物。灾一般是指对于人有较大规模的伤害,蝗虫太多,吃光了人种的庄稼,造成人们无粮饥饉而成灾的。唯一与食肉动物有关系的灾害是澳大利亚的猫灾,我们知道,家猫是杂食动物,在澳大利亚,家猫太多了,它们为生存重操老本行吃肉了。而这种猫灾是相对于猫捕食的珍稀动物而言的,不是直接对人的灾害。



小王搞事情


首先,螳螂是食肉动物。

生物的生长繁殖依赖于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因此在气候适宜、食物充足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成功繁殖出相当规模的螳螂,这个不太现实。

其次,螳螂的迁徙能力不是很强。因为猎物不同于植物,它需要积极的捕猎,所以螳螂的摄食需求并不高。因此,其转化效率不高,且自然界中存在天敌,季节变化制约着转化的数量。

如果螳螂遭遇灾难,如果食物被吃掉,就很难迁移到很远的地方。

但是,作为一种昆虫,也不会在自己适宜的环境中爆炸性地生长。


耿老师在种草


食草动物能成灾,没有具体的资料表明食肉动物相对于人能直接成灾的。螳螂食肉,所以不能成灾。

有资料上说,蛇、蛙、狼等食肉动物聚集的,陕西一作家写过《狼灾》,但只是小说里面的事。老鼠过多也可成灾,老鼠是杂食动物。灾一般是指对于人有较大规模的伤害,蝗虫太多,吃光了人种的庄稼,造成人们无粮饥饉而成灾的。唯一与食肉动物有关系的灾害是澳大利亚的猫灾,我们知道,家猫是杂食动物,在澳大利亚,家猫太多了,它们为生存重操老本行吃肉了。而这种猫灾是相对于猫捕食的珍稀动物而言的,不是直接对人的灾害。


直指见性


任何一个物种成为灾患都有比较复杂的原因,首先这个物种需要有旺盛的繁殖能力,无论蝗虫老鼠还是兔子,这跟食草或者食肉没有必然关系。其次这个物种还要有超强的适应能力,在各种环境和气候条件下,都能够顽强的生存。再次这个物种必须缺少足够的天敌。物种与天敌的关系是此消彼长,形成一种巧妙的制衡。天敌的缺失常常是生物泛滥的一个重要原因。最后还应该有充足的食物保证物种的生存繁殖。本次蝗虫的泛滥成灾,就是由于今年非洲的气候条件给蝗虫创造了一个绝佳的大量繁殖机会,再加上没有天敌,虫子们所需要的食物遍布全世界,只要是植物,都能满足胃口。螳螂是一种凶残的食肉动物,交配完的母螳螂甚至经常吃掉公螳螂,以此满足哺育后代的营养需要。这说明螳螂的食物并不充足,并且捕捉时刻在活动的食物费时费力。这些都限制了螳螂种群数量的扩大,所以螳螂是无法泛滥成灾的。


月映清波


因为蝗虫是食草而堂琅不食草


用户6933598580777


因为螳螂会武功,一直混在江湖中。


马刀英雄


因为螳螂肉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