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漢娜·阿倫特“平庸之惡”的哲學思考

今天介紹的是哲學家漢娜·阿倫特有關“惡”的理論。從“根本惡”的理論到“平庸之惡”理論,是她的“惡”體系真正的完善和構建。阿倫特有關惡的理論主要包括

根本惡理論、平庸的惡理論以及克服平庸之惡的方法,這一“惡”的理論體系,是對康德對於惡的理解與思考的借鑑、超越與迴歸。

一、漢娜.阿倫特的“根本惡”:不同於康德的理解


對漢娜·阿倫特“平庸之惡”的哲學思考


1、康德的“根本惡”:顛倒的惡意

<strong>康德是現代西方哲學史上最早對人性中“惡”的問題進行理性反思的哲學家,這一反思集中表現為他對“根本惡”的道德形而上學論證,他在《純然理性界限內的宗教》中提出了“根本惡”這個概念。

康德認為,在人性中存在著兩個相反的潛在維度:向善的稟性和向惡的傾向。而後者被康德稱之為“根本惡”,也就是人性中不願意反抗惡行的理性傾向,換句話說就是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知道什麼是道德的,什麼是對的和善的,但是總是出於自己的動機和利益去選擇不道德的、違反自己心中的道德準則的行為,它是德性的真正的敵人。

康德為什麼把這種惡稱為根本惡呢?其出發點主要有二:一是這種惡違背了人們的行為準則中的道德依據;二是因為這種向惡的傾向是天生存於人們心中而無法去消除的。


對漢娜·阿倫特“平庸之惡”的哲學思考


通過對惡的再進一步考察,康德將惡的習性分為三個層次。

  • <strong>第一,人性的脆弱。所謂人性的脆弱也就是說人們的內心擁有道德準則,可是出於我們意志的薄弱和社會環境等造成的人性的一種脆弱,而使得人們放棄自己內心的道德準則,向惡的方向行駛。正如康德所言,“人所願意的道德法則不及偏好作為動機來得強烈”。
  • <strong>第二,人心的不純。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在做一件事情時,總是懷有各種動機,這也就是說,一個人他可能在盡心盡力的履行自己的義務,可是這其中總會夾雜著其他的利益,這種人心的不純在現實生活中是常見的現象。
  • <strong>第三,人心的惡劣。這一點是康德著重強調的。人心的惡劣就是說人們直接拋棄善的道德準則,用非道德的準則代替道德的準則,可以說這是一種“人心的顛倒”,其特徵表現為人性中的自我欺騙和虛偽,由於這種自我欺騙和虛偽,人們落入根本惡之中。

通過對惡的層次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根本惡的實在性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前兩個惡的層次所表現出來的,也就是說這種惡是現實社會中的常像,所以它在現實世界中幾乎是不可能剔除的,它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是難以避免的。另一方面,人們的行為選擇根植於自己的意志自由之中,所以這種自由的選擇的前提,就使得人們有時會把惡的準則作為善的準則,這也就是惡的第三個層次所表達的,康德也把它稱為“顛倒的惡意”,也就是根本惡。

綜上所述,康德主要側重從動機論來理解“根本惡”。從動機論的角度來看,人們為克服這種“根本惡”就應該直面自己的惡的習性,以此承擔起社會道德責任,從而內心向善,使自己逐步實現自我的改善。


對漢娜·阿倫特“平庸之惡”的哲學思考


2、阿倫特的“根本惡”

阿倫特通過對制度的分析,提出了“根本惡”的觀點。不同於康德的是,阿倫特沒有從動機論上對“惡”進行考察,而是對惡行為本身進行考察,她的根本惡和讓“人之為人”變的多餘有著一定的聯繫。

阿倫特用“根本惡”取代了她之前在有關的文章中所提出來的“絕對惡”,並且把“多餘性”作為對“根本惡”的核心理解貫穿於整個論述之中,從而指出極權主義作為一種新現象的新穎之處為:摧毀人性(humanity),讓人之為人變得多餘。

何謂多餘性?她的解釋主要分為兩個方面:首先,她把多餘性理解為是共同體的缺乏。例如,沒有國籍的人們,從一定意義上說,他們同社會和法律都脫離了關係,從這一個層面來講,他們已經不是真正的人,被排除在了真正的人之外,也就成了多餘的“人”。人們有關法律、道德和人格的缺失以及個性的消失,都會造成這種多餘性。

其次,在把多餘性理解為共同體缺乏的基礎上,阿倫特對多餘性做出了進一步的解釋,在她看來,通過消除人性得以可能的情況,即消除他們的自發性、新生性和個性等,就可以使人變的多餘。在這裡她主要強調的是人性的消失或者說是成為了一種虛無性的存在,她對於人性的深刻嘲諷是對康德根本惡思想的一個有力的補充。

阿倫特這種惡的觀點之所以被稱為是“根本惡”,主要原因在於,這種惡是對人的境況的消除,改變了“人的自然”,讓人失去了一種人的生活所需的基本的境況。

如上所述,阿倫特所提出的“根本惡”的觀點,其主要特點在於多餘性,不同於康德的“顛倒的惡意”,而且她沒有涉及惡的動機的問題。她的主要目的,在我看來是要闡明現代社會中惡的現象,重建現代社會中人之為人的可能境況。


對漢娜·阿倫特“平庸之惡”的哲學思考


二、漢娜.阿倫特的“平庸的惡”:對惡的產生的新理解


阿倫特從根本惡到平庸的惡的理論的轉折,標誌著她的惡體系的完善,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她是用平庸之惡代替了根本惡,這兩種惡其實是對於同一種惡的不同方面的解釋,也就是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平庸的惡是對這種現象為什麼會產生的一種原因的探究,它所要表現的是作惡者的特徵和表現。

艾希曼是阿倫特平庸的惡的理論中的一個”理想的類型“。在人們的輿論中,艾希曼是一個極為邪惡的人,但是阿倫特根據自己的觀察,發現艾希曼是一個非常冷靜、體面、有教養、甚至還會引用康德的普通人,而且他對於自己所做的行為極為冷漠,只是覺得在執行命令,根據觀察,阿倫特認為艾希曼只是一個普通人。但是為什麼一個普通的人會作出如此邪惡的舉動呢?通過更加深入地觀察艾希曼,她提出了“平庸的惡”,並且認為人在被剝奪了思考行為之後,也就是無思想之後,就可能有做壞事的人性潛能的本質。


對漢娜·阿倫特“平庸之惡”的哲學思考


阿倫特將“平庸”解釋為沒有思考,即無思性,也就是沒有能力去進行思考和判斷,或者說不能夠具備處於他人立場考慮事情的能力,所以無思性就可以說是惡之平庸或平庸的惡。她的這種解釋主要表現在她對於艾希曼的批評和對肖勒姆的批評的回應中。一方面,通過對艾希曼的觀察,她發現艾希曼喪失了自己的獨立的思考與個性,他不會去考慮和判斷事情的道德性和正確性,完全如同行屍走肉。

事實上艾希曼這種故意之為惡的惡比人性本惡是一件更可怕的事情。在這裡平庸的惡也就指向了“思考和判斷”能力的缺失。另一方面,肖勒姆對阿倫特的平庸之惡提出了批評,阿倫特在對肖勒姆的回應中,通過區分“惡是平庸的”和“惡之平庸”,進一步闡述說明了平庸和思想之間的隔閡,以及平庸對於思想的排斥。

我們通過分析可以知道“惡是平庸的”這裡的平庸的是對惡的一種修飾,它所指向的是一種惡的行為和惡本身。而“惡之平庸”,也就是平庸的惡,它所想要表達的不是對於惡的描述。平庸的惡是對這種現象為什麼會產生的一種原因的探究,它所要表現的是作惡者的特徵和表現,所以“平庸”所表述和指向的是作惡者的特徵。

阿倫特通過提出平庸的惡的理論,指出了作惡者的特徵是無思考,沒有判斷能力,沒有想象力,它與康德提出的“人心的惡劣或顛倒”是有著很大差別的。康德所指的人心的惡劣,是人有意而為之,他們有著自己的思考和判斷能力,是由思考和判斷而產生的惡,而阿倫特的平庸的惡,是因為人們沒有思考和判斷而產生的惡。也就是說,康德解釋了惡的動機,而阿倫特指出了人們的動機的缺失,也就是思考的缺失。


對漢娜·阿倫特“平庸之惡”的哲學思考


三、漢娜.阿倫特克服“平庸的惡”的方法——思考:迴歸康德的啟蒙精神

阿倫特所揭示的作惡主體的無思性,事實上表明瞭根本惡和思考之間的一種隔離。基於此,阿倫特對於平庸的惡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思考”,這是對康德的啟蒙精神的一種迴歸,即把思考明確為人的責任並藉此來避免平庸而招致的惡行。

  • 什麼是思考?

對於思考的認識和理解,阿倫特主要借鑑和吸收柏拉圖和康德的思想。<strong>一方面,思考是主體我和“自我”(良心)之間的對話。另一方面,思考是一種理性的活動。在阿倫特看來,思考是人們用來重新認識到自己的行動的一種工具,它不是漫無目的的和不由自主地思考,而是一種強大有力的參與工具,而且思考雖然不能夠聽見看見等,但是它可以通過人們的語言表達出來。阿倫特指出通過不斷的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省和思考,可以避免一個人進入平庸的惡的狀態。

  • 為什麼思考可以克服平庸之惡?

通過對阿倫特“思考”的分析,我們對於這一個問題的解答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思考是主體我和自我之間的對話。在思考過程中我們實際上是把我們自身分為了兩個部分,變成了思想中的“我”和“自我”的對話,也就是“我”和自己的良心之間的對話。一個有思考的人,時時刻刻都和這個“自我”相伴與對話,所以真正由思考的人,不會去選擇和一個罪惡的人去進行對話、相伴與共存。艾希曼正是因為他喪失了思考的能力,所以他也就沒有資格與他的自我即良心進行對話,歸根結底,由於他的平庸性,從而導致了他的根本惡。

第二,思考是一種理性的活動,是一種強大有力的工具。人們在利用它重新認識自己的行動的過程中,就會逐步發現現存的理念和信仰的不合理性,並且對這些不合理的理念和信仰產生一種破壞性的影響,更進一步,由於思考這一工具,人們在審視的過程中就會打破他們所屈從的社會規範。在對不合理的理念、信仰以及社會規範的打破過程中,其實滲透著人們由思考而衍生出來的判斷能力,這也就是說,由於思考,人們才能夠具備判斷的能力,並且可以分清善惡,這樣,思考也就可以強有力的克服平庸之惡。


對漢娜·阿倫特“平庸之惡”的哲學思考


四、總結

由於思考可以使人進行“我”與良心之間的對話,這也就會促使人們時刻正視自己的良心,在正視自己的良心的同時,就會牽涉到對於他人和社會的考慮,並基於此做出對他人和社會有積極影響的判斷,這樣人們就會逐步克服自己的平庸性,然後消除自己的“惡”。

阿倫特通過對康德理論的借鑑、超越、補充和迴歸,提出了有關“惡”的完善的理論體系。作惡者的平庸性即無思性,經常會在現實生活中上演,所以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思。我們應該回到康德所提倡的啟蒙精神,時刻保持自己的思考能力,並且進行積極的思考,在思考的過程中,培養自己的判斷能力,避免自己落入根本惡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