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女孩做方便麵,3年一躍成為行業第一,還登上了福布斯榜

一直以來,方便麵給人們的印象都是“低端、速食、沒營養”,特別是自2015年方便麵市場整體衰敗之後,幾乎沒人看好這個行業。


但有一個90後女孩卻偏偏不信邪,在號稱方便麵最冷寒冬的2016年一頭扎進了方便麵的世界,沒想到短短3年後,她就因此登上了福布斯排行榜。


這款方便麵有多牛呢?


別人家一盒方便麵買幾塊錢十幾塊錢,它家一盒賣20塊錢左右,最貴的鮑魚花膠雞拉麵,49.5元一碗;


產品上市第一天就賣出去五百多單,一年就實現了月銷售額100多萬元,且以1.2-1.5倍的趨勢增長;


2017年雙十一,它在速食類目中僅排第 33位,僅僅兩年後的天貓618,它就強勢佔據方便速食類目第一名的寶座;


2019年,實現年銷售額2.5億。


它就是拉麵說,它的創始人是姚啟迪,一個90後的貴州女孩。


90後女孩做方便麵,3年一躍成為行業第一,還登上了福布斯榜


01

行業衰退?不存在!


2016年,經歷了第一次創業失敗的痛苦後,姚啟迪和她的兩個小夥伴們打算二度創業。


做什麼呢?他們都沒方向。


彼時,美團贏得千團大戰,贏家通吃,一時間互聯網創業浪潮此起彼伏。他們也不是沒有想過做互聯網,但經過一番深入的行業分析之後,姚啟迪選擇傳統的方便麵領域。


這是一個瘋狂的決定,所有人都反對他們。


尼爾森數據顯示,中國方便麵市場整體正在衰退,僅2016-2017年,方便食品製造業企業規模數十年來首次減少了139家,利潤下降13億。


但在姚啟迪看來,行業在谷底,說明天花板足夠高。為什麼呢?東亞人(中國,日本,韓國等國家)素來有面食文化,泡麵在中國完全有可能成為更日常化的食品。


這個市場有多大呢?


韓國國民2015年人均消費75袋泡麵,在中國香港這個數字是50多袋,而在中國內地只有35包。


另據日本方便麵協會的統計數據,2012年有440億包方便麵是被中國人吃掉的,約佔全球總銷量的一半。


這哪裡是紅海,分明是藍海啊!


02

吃方便麵只為飽腹?我偏要做出儀式感


雖然看好方便麵市場,但行業競爭激烈卻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那麼,怎樣才能從統一、老壇這些巨頭手裡搶得市場呢?差異化。


傳統方便麵主打泡麵,杯麵,那我就做拉麵;傳統方便麵有防腐劑,那我就做無添加的;傳統方便麵的主要客群是農民工,那我就做給都市白領;傳統方便麵只為飽腹,我便要做出儀式感……


理想是很美好,但具體怎麼落地呢?


為了更好地瞭解消費者需求,產品上線前,姚啟迪拉來了一隻千人的內測隊伍,他們的主要工作就是吃(泡麵)喝(湯底)玩(拆包裝)樂(設計包裝)。


90後女孩做方便麵,3年一躍成為行業第一,還登上了福布斯榜


幾個月後,一款兼具顏值和內涵的拉麵誕生了。


先說內涵,


首先,不同於一般方便麵的油炸麵餅,“拉麵說”選用了高筋麥芯粉,嚴格按照古法,製作成半乾生鮮面。


其次,湯底嚴選特級豬大骨,加入32種秘製香料,歷時12小時熬煮,香濃又不膩口。


最後,採用真空和麵的無菌技術和鋁箔包裝,真正做到沒有任何防腐劑。也因此,每一份麵條都是健康又新鮮,保質期只有60天。


再說顏值,


在外包裝上,拉麵說採用方形紙盒包裝,用炭筆繪製了日式風格的畫。打開內裡,面、叉燒、麻筍、木耳、蔥花等配料一應俱全。而且,遇到搞活動的時候,還會送一隻精美泡麵小鍋。


在家煮完拍個照絕對能裝逼——我這是在某網紅拉麵館打卡來著!


90後女孩做方便麵,3年一躍成為行業第一,還登上了福布斯榜


一碗麵,不僅僅是一碗麵,它的背後是有溫度和場景的。


對都市白領,特別是單身白領來說,一天的辛苦工作之後回到家,既不想做正餐,更不願吃泡麵將就,那麼,開火煮一碗美味的速食拉麵,就會讓他們有種“有在好好照顧自己”的安慰感。


再搭配,包裝上詳細的煮麵步驟和那句“善待自己的胃就不是孤單”的話,恰如其分地擊中了他們的內心。


90後女孩做方便麵,3年一躍成為行業第一,還登上了福布斯榜


但問題又來了,高筋麥芯粉、宇航凍幹大塊肉、秘製湯底、真空包裝、每一任何防腐劑、保質期只有60天的拉麵說定價為20元-30元。


消費者能接受嗎?姚啟迪很有信心,售價高昂的日式拉麵在中國消費者心理接受程度比較高,拉麵說不愁賣不出去。


果然,拉麵說上市第一天就賣出去五百多單,半年後,他們一個月的銷售額超過70萬,一年就實現了月銷售額100多萬元,且以1.2-1.5倍的趨勢增長。


第一年雙十一,拉麵說賣了300多萬,一炮而紅。


第二年雙十一,拉麵說銷售額破千萬。


第三年的天貓618,拉麵說強勢佔據方便速食類目第一名的寶座。


03

從1到N,速度是王道


互聯網時代,僅僅產品好是遠遠不夠的,資本的力量可以在很短的時間裡快速複製,再輔以低價策略,一個新生品牌很容易被打垮。


那麼,怎麼樣才能不斷的刷新消費者的注意力呢。


俗話說,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互聯網時代也是如此,你要抄襲,就儘管抄,只要你能跟得上我創新的速度。


在方便速食行業,一款新產品從想法到落地,要經過半年到一年的漫長階段。而在拉麵說,姚啟迪把時間控制在兩個月以內。


比如拉麵說的第二款產品椒麻拌麵拉麵,從想法、實地考察、找代工廠、品控、包裝設計,最後只用了46天時間就上市了。


問題又來了,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


在內部,姚啟迪學習騰訊,採取了項目制管理,員工分組,哪個組的創意好,產品好,就上哪個組。


在外部,學習三隻松鼠,走輕資產道路,把生產加工的活交給代工廠,自己只負責打造品牌。


在推廣上,緊跟時代步伐,內容電商火,他們就在小紅書、下廚房、ENJOY等各大電商平臺,做足了內容曝光;社交電商火,他們就做微信社群;2019年電商直播火爆,他們就7次找到李佳琦,結果上線1秒賣了280萬。


到目前,拉麵說已上架12款口味的產品,泰式冬陰功、地獄辣豚骨、胡椒豬肚雞、蜀味藤椒雞面、苗家酸湯牛肉麵……種類繁多,牢牢的抓住了消費者的好奇心和新鮮感。


90後女孩做方便麵,3年一躍成為行業第一,還登上了福布斯榜


04

進軍杯麵,正面挑戰行業巨頭


2018年,姚啟迪被評為年度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創業精英。但她並沒有停止努力,她不甘心只做一個小眾品牌。


2019年,姚啟迪選擇了正面硬抗行業巨頭,推出了一個全新的品牌“魔熊制面”,主打杯麵。


與主品牌拉麵說不同,“魔熊制面”有品牌形象——一隻魔力熊,整個包裝運用扁平化的簡約風格,色彩上採用強烈“魔力紅”,十分具有視覺衝擊力。


產品一上市,很快就佔據了天貓熱銷排行榜。


90後女孩做方便麵,3年一躍成為行業第一,還登上了福布斯榜


為什麼要做杯麵,其實不難理解。


首先,杯麵水分含量更少,保質期更長,成本相對更低。


其次,相對於要在家裡開火煮的水分含量更少,杯麵顯然更方便快捷,適應的場景也更廣,比如辦公室、戶外。


最後,杯麵有利於佔領更廣闊的渠道,比如便利店、商超等,面向的人群更廣,更有利於打響品牌知名度。


然而,杯麵是一個競爭更加殘酷的戰場,前有康師傅、統一、今麥郎、日清等方便麵巨頭,後有味千等線下品牌,另外韓國、日本、泰國等也虎視眈眈。拉麵說能不能突圍還是個未知數。


但是,姚啟迪卻充滿自信,“我們今年(2019年)銷售額是2.5個億,明年(202年)希望能突破6個億。”


值得關注的是,拉麵說團隊平均年齡僅26歲左右,而年輕,意味著一切都有可能。


你看好拉麵說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