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之又玄”怎么理解,我认为这句话是《道德经》里的点睛之笔?

冬之小岑


玄之又玄是神秘又神秘、不可琢磨又不可琢磨,用语言不可表达,甚至想都无从下手的意思吧?写到《道德经》里因为有“玄牝”的词语,把它跟黑色联系在一起,八卦五行有“玄武”的用语,所以把“玄之又玄”理解成“黑之又黑”恐怕不妥吧?我看“玄之又玄”就是神秘不可测的意思。


淡淡一掬水


“玄之又玄”可谓是《道德经》的“非常道”

老子《道德经》的第一章就提到了“道”的概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因此,“玄之又玄”可谓把老子的“道”点得非常清楚,可谓是一语成“精”,道尽“道”的奥妙,说尽“道”的本质,然尽《道德经》的内涵和外延。

一、何谓“玄”?

“玄者幽远也!”从字面意义上看,其意为“黑而有赤色者为玄。”“象幽而入覆之也。““凡玄之属皆从玄。“从文字演化上看,是会意字。金文是一束丝的样子,丝在染色的时候扎成束,然后晾晒,晾晒时要悬挂起来。晚周以后字形上部追加圆点状区别符号而别出,后世再线化为一横而为秦篆所本。小篆玄正是悬挂着的丝,上边为悬挂之处,下边是丝。隶书笔画化,上边变成“上",稍失形。楷书将一点一棱断开,失去悬挂的形象。玄是悬的古字。悬搓的东西下不着地,动荡不定,引申为空中、天空。也指黑中带红或黑色。因赤黑色不是单纯色,在色阶上具有一定的模糊性、隐晦性,所以“玄”可引申为幽远义。也可引申为奥妙义。

二、何谓“道”?

 道,是中华民族为认识自然为己所用的一个名词,意思是万事万物的运行轨道或轨迹,也可以说是事物变化运动的情况。道,自然也。自然即是道。自然者,自,自己。然,如此,这样,那样。一切事物非事物自己如此,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风无人扇而自动,水无人推而自流,草木无人种而自生,不呼吸而自呼吸,不心跳而自心跳,等等不可尽言皆自己如此。

 因一切事物非事物,不约而同,统一遵循某种东西,无有例外。它即变化之本, 不生不灭,无形无象,无始无终,无所不包,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过而变之、亘古不变。其始无名,“老子”强名曰:“道”。

三、老子《道德经》的“非常道”

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明可明,非常明。”他认为“道”是不同寻常的,不可以通过语言表述出来。虽然“道”无法用语言真实地描绘出来,但老子为了引导人们去体会“道”,在其后他写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四、“玄”对“道”的经典诠释

纵观《道德经》,我们可以从“玄”字的内涵和外延,总结出“玄”与“道”的以下特性。

(一)道是客观存在的“玄”

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见道就是自然,而自然就是客观规律。道是客观存在的,先天地而生,是宇宙万物的基础。在道的基础之上,“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故而出现了“有”。道创造万物,养育万物。此间关键点既“有”与“无”,体现了世界从无到有的朴素的辩证法关系,可谓“玄之又玄”,“玄法自然”。

(二)“玄”与“道”具有普遍性

“玄之又玄”道出包容万物,具有普遍性和无限性的表象与路径。老子经常用水比作道,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几于道”。江海之水是普遍存在的,它们到处流淌,归于四面八方,从古至今都是如此。故而,可知“道”能包容万有,具有普遍性和无限性。

(三)道是对立而统一的“玄”

“玄者幽远也!”老子通过“玄”的理念,脊领“道”的幽深广博内涵。老子认为,道的另一个特性之一,乃是对立统一性。也即是说道是在矛盾中统一的。道最大的矛盾莫过于 “阴阳”的对立。老子说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就是这个道理。矛盾的双方首先是相互对立的,在对立中又呈现统一性,可以相互转化。老子的这种朴素辩证法思想,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出现,对于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

(四)“玄”和“道”有循环不息的特性

“玄者,象幽而入覆之也。”“玄之又玄”道出了老子的“道”“往复循环”的道理。老子认为,“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指出道运动的过程乃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正所谓“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道从起点开始运行,最终又回到起点,永恒存在,没有衰败之时。

五、“玄”与“道”的运行方式均是“无为”

“凡玄之属皆从玄。”可谓“玄之又玄”界定了“道”的存在方式。老子在《道德经》之中,多次提到“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无为其实是道的本质,是道的体现,乃是道之子。无为思想贯穿《道德经》的全篇,极其重要。老子指出这样的道理:天地无为,却成就了所有。因此人若能师法天地无为的智慧,将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目的。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无和有这两者,都是同出于道,只是名字有别,都是很幽深的道理,幽深得无穷无尽,囊括了自然宇宙所有万事万物“玄之又玄”的无穷奥妙。一是无和有二者囊括了整个天地和万物,是整个宇宙的起始和由来,其包罗万象,无可穷尽,所以称为众妙之门;二是无和有都出于道,这个道其实就是个玲珑体,它无处不在,道在日用而不知,见之草木,见之百花,仙见仙道,兵见兵道,商见商道,民





然琴部落


玄之又玄是形容道的幽深玄远的虚无之状的。道是寂兮廖兮的,它空阔无边,无形无象,不可闻不可见。但“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于是道生一、生二、生三、生天地万物。

就是说,道是一个混沌态,没有物象,看不见摸不着,无处不在。但我们没法感知的“道”,却能落实到万物并对万物发生作用。当“道”作用物时,其特性便通过物来显现出它的特性,“道”显现的这些特性便为我们提供了行为准则。

“道”的落地生根,成为人类的生活方式与处世原则。这时候的道,已经不再是那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形而上的道,它已经成为了万物遵循的规律,这种道的作用与呈现,老子称之为“德”。“道”和“德”的关系,犹如“无”和“有”的关系,同出于“道”,同出而异名,这就是道的体和用。

老子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指的就是道创生万物的过程,深远至极,玄妙至极,可以上溯到时间的和空间的、即宇宙的无极限,即使整个宇宙之中只有一粒微粒,即是“有”的存在,那也是道所化生的,再上溯到亿万年,即使整个宇宙没有任何可见之物,但道依然存在。而道在创生万物过程中,并不是生完就没事了,任其自生自灭,而是将自己内化于万物,成就万物的属性,这就是“德”。

老子所言之道,与孔子及通常人们所言之道不是一回事,老子的“道”是质朴的,没有人为因素,也不可能有人为因素的自然状态,“德”是被人类掺杂了人为因素的状态,但这种状态不会持久,最终定会返璞归真于原有的自然状态。而儒家所谓“德”强调的是人性的伦理层面,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人为制定的条条框框。

老子所言之“德”,是道在人类、在万物的体现,绝不含人为规范,而是一种自然无为、致虚守静的状态,它柔弱不争,谦让居下,它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不以某种强制力而对万物加以引导和约束。

道生万物的过程繁纷复杂,幽冥不可名状,故云“玄之又玄”。若从形容“道”的幽冥角度而言,说这句话是第一章的点睛之笔,倒也恰当。




问道黄老


解玄之又玄,先得解玄字,玄字老子在前也已给定义。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这句已明确给出玄的定义,那就是有欲无欲同出的地方,那当然是心灵深处,心动为欲,心不动为无欲,那么这玄指的就是内心深处的那份明白自在。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即反复参究那份明白自在,以心观心之谓,这就是打开奇妙世界的途径。

当然观只是表意用借用词,并不是盯着看的意思,似乎淡然安住更近,研究修行的会更明白其意。

道德经首章可以说借名立名并直言了近道入道的总纲,并告诉人们不要执着于名词,而要知道他是借名达意来表述那份内心深处难以表述的存在,即道,道也是借词代表那个存在而用。这即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本意。

太多人懵于有无这两个字,非常难以想到有无是依于心识而存在这个关键。总会离心去解有和无。可以说有无和有欲无欲都是同出于心,当然这心不是思想,而是能产生思想的那个。

道可以说是每个人心灵深处皆可以通达的宝藏,离心而论道皆为南辕北辙缘木求魚,如何发掘出这宝藏,还请您详读深读道德经,并参看心性修行的诸佛道典籍,精诚所至,自会有融会贯通的一天。








通彻激光邢工


玄:深黑色,玄妙深远的含义。门:之门,一切奥妙变化的总门径,此用来比喻宇宙万物的唯(一)原“道”的门径。

《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道德经》德经部分,在经文中占了很大部分,这是修道的基础。

“道”是浑全之朴,“众妙之门”。“道”生成了万物,又内涵于万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万事万物殊途而同归,都通向了“道”。

“道”不只是有形的“物质”、思虑的“精神”、理性的“规律”,而是造成这一切的无形无象、至虚至灵的宇宙本根。“物质”、“精神”、“规律”皆是“道”的派生物。 “道”是先天一炁,混元无极,“道”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至简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万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万物的源头根本。


川君说易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

释文:

道:在道家文化中,道有体有用,以道体上看,道无形、无色、无声,人肉眼不可见。以道用上看,道是虚空的一种生机,道具有能量性。

.‘无,我们所称之为道。道用肉眼不可见,故称为无,道是宇宙生成的本源。始者,就是根本也。道吐气布化,出于虚无,为天地本始也,即道生成宇宙天地。

有,也称为妙有,也称为德,也称为一。道化生为一气,称为先天一气,先天一气也称为德。给天地万物以生机,天地含气生万物,长大成熟,如母之养子,故为万物之母。

人如果能常无欲,静坐养神,时间即久,体外生机进入体内,道家称采药,則可以感悟道的存在。先天一气,自虚无中來。妙者,要也。要者,一也,一者,先天一气也,先天一气者,德也。观道之妙,就是体验先天一气,自虚无中來。即道家采药之功夫也。这是从微观上体验道的存在。

常有欲之人,追名逐利,可以观察世俗之事物的归宿,从宏观层面观察道的存在。得道者昌,失道者亡。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无欲与有欲两者同出于人心,而异名者,各有所异也。无欲之人,保养精神,故能长寿;有欲之人,姿情纵欲,故精败身亡。

同谓之玄,玄者,天也,虚空也。无欲之人与有欲之人同时受气于虚空也,

玄之又玄,宇宙虚空,幽远而无边际,人禀虚无之一气而生,得中和滋润之气而生圣贤;得错乱污浊之气則得生贪淫。

众妙之门。

能知宇宙虚空中含有万物之生机,如能除情去欲,凝神调息,身心两忘,终日如愚,达到胎息之时,玄关窍开。体外生机,自虚空中來,身体与虚空成为一体,先天一气不采自来。此时可以感悟到身体与虚空进行能量转换,玄关开启。先天一气出入之门就是玄关一窍,玄关一窍也就是众妙之门。先天一气我们称妙有,先天一气出入之门,就是众妙之门。


逍遥谷逍遥


你好!我是33老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玄之又玄”出现在《道德经》的第一章,要想把它说清楚,得讲一下这一章的大概内容。

《道德经》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篇文章老子主要是讲述了道是什么?还讲述了道的作用?提出了道德经的核心思想。

其实老子在讲这篇文章时,用了很多微妙感觉。比如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告诉人们,这个道是可以通过学习体悟到的,所以叫可道,但它并不是我们平时理解的那些所谓的道理。

名可名,非常名。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个道的名称是可以定义的,但是道并不是普通的一个名称而已。。其实这两句话,老子已经告诉人们一个微妙的东西,就是隐藏在这句后面的现象。这个象就是告诉人们要行动。。

只有去行动体悟了,你才能感觉出来无名才是天地的开始?有名只是我们给万物定义的一个称呼而已。。所以叫作万物的母亲。

所以故常无,欲以观其妙。这句话告诉我们的意思是:人如果能保持在无欲的状态下,就能看到美好的东西,在这里主要是指能看见道的美妙感觉。

后面这句,常有欲以观其徼。这句话告诉我们,如果你经常都有很多欲望,那你就很难看见事物的真相。

这两者,指的是有欲和无欲两种状态,是同时存在的。因为是同时存在的,所以你就很难保证自己在无欲的状态下。

这就是所谓的“玄之又玄”的真实意义,

玄:指不好把控的意思,但是虽然“道”不好把握,它却是所有幸福快乐的大门。一旦你找到了这个道的大门。你就拥有了无穷无尽的快乐感受!所以老子称呼它为众妙之门。

所以《道德经》以后的所有章节,都是为了让人们找到这个道的大门。让人们体会到有这种无穷无尽的快乐自在感觉!


开悟者33老师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段话出自《道德经》第一章,从这段话理解老子的意思是玄就是无和有的统称。

如果我要说到量子力学,各位会认为我在故弄玄虚,但我认为老子他就是知道什么是万物的根本。

我就不介绍量子了,我相信大家都知道我要说什么,我自己有一套理论,根据量子的叠加态和纠缠态的特性来说,我认为这个世界是由一种叫做“信息源”的东西所形成,“信息源”是我自己取的名字,“信息源”本身没有质量也没有距离,信息源创造出我们理解的世间万物,我们所测量出的世间万物的质量和距离是“信息源”呈现出的。

就好比一个游戏里,两个玩家操控的人物要打架,要打就得在游戏的地图里相互靠近碰到彼此才能打这就是距离,对于程序本身来说没有距离,但距离却呈现在游戏中,程序也呈现出了质量比如玩家背包里的物品重量。

老子说无是天地之始,有是万物之母,老子说的就是我认为的“信息源”创造世间万物。

老子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徼在这里是边际的意思或者可以理解为规律,无欲观其妙,就是一般人看世间万物,看到其奇妙的地方,有欲观其徼就是用科学的眼光来探究世间万物。

老子说有和无同源但名字不同,但老子把他们都称为玄!我在此不禁怀疑弦理论的创始人(Gabriele Veneziano)维内奇诺是不是拜读过老子的著作才想到用弦来做为解释物理定律的终极武器?当然这是玩笑话!

因为一般老百姓不可能用科学的视角来看待世间万物和生活的,所以老子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不是说众徼之门了。

总结:或许是老子知道的太多,玄在这是就是有和无的共存,也许玄之又玄就好比是薛定谔的猫,看的人才知道是有还是无。



赤野离骚


《道德经》中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意思是同之又同,是认识天地万物的方法。

何谓之“玄”呢?“玄”这一概念,最早见于《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后来关于“玄”的释义就更多了。王弼《老子指略》中说:“玄,谓之深者也”。张衡说:“玄者,无形之类,自然之根;作于太始,莫之能先;包含道德,构掩乾坤。”《说文》释“玄”为“幽远也。黑而有赤色者为玄,象幽而入覆之也”。宋代苏辙注:“凡远而无所至极者,其色必玄。故老子常以玄寄极也。

其实,“玄”字的本义是精微,老子是以“玄”作为抽象名词概念,与“道”、“无”、“有”等概念具有同样的意义。“同谓之玄”就是“同”叫做“玄”,“玄之又玄”就是同之又同。“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的正确解释应该是:(“有”和“无”)这两者同出于“道”而名称各异;同出之“同”就叫做“玄”;同而又同,是理解“道”的关键。而“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二句的意思就是:同之又同,是认识天地万物的方法。“同”是特别受到强调的,所以也可以说:同之又同,是认识天地万物的关键。

故可谓玄就是天地万物的一般规律“道”,与“道”相同。“玄”是生成宇宙和万物的本体,它体现了万物无穷奥妙的变化作用

1解释

“玄”在甲骨文里没有。在钟鼎文里面有,就是两个绳子相对一撮,形成“玄”的形状。道德经里的“玄”亦如此。就是随着事物的发展,从无到有而产生的转变的意思。“玄者转也 转者变也” 以发展的角度看问题。用心洞察。可以找到面对任何事物,解决不同问题的窍门

2应用

道法自然,大道不变。其中却有运行规律,

一句话送给提问者。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其先后,而尽道以。

----李耳

3延伸

意思告诉人们掌握事物规律,按着客观规律办事。一切就尽在掌握之中,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 “以致无为 ,无为才能无不为。”

参考资料:翟鸿燊演讲 电视剧《天道》 道德经原文


王阳cium


老子在《道德经》里是这么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可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玫瑰]

在任法融注释的《道德经》版本里呢,对这句话的解释是这样的。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此两者,一个是至清至静的先天性体,生化天地万物的虚无妙气,另一个是后天有心有念的情欲,天地万物终成之徼“道”。两者都由先天虚无的混元无极所生。都出自宇宙的本源,无极大道。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无征兆,无端倪,无形象,无边际,至为深远者,谓之“玄”。至微又微,至远又远,至隐又隐,无法估量者,谓之“又玄”。玄之又玄,深不可测的虚空之中,含藏着生育之机,万化之妙,万事万物及其运行变化莫不由此而生出,故此真空妙相谓之“众妙之门”。[玫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