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是什么意思?如何解读《道德经》这部书?

O人间大道至简O


玄之又玄:

玄在《道德经》一共出现过玄牝,玄德:玄通,玄同。其中玄德出现过三次。

玄牝:

《道德经》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玄牝”代表雌性,软弱,善良,能量。“玄牝之门”既是能量出口的地方,“玄牝”代表是宇宙能量的源头,玄,在这里是本质,根本,而万物的根本是真理,真理是绝对的空虚没有办法命名。无既是空,所以,玄既空。

玄德:

《道德经》第十章:“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道德经》第五十一章:“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道德经》第六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楷式,常知楷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玄德”:真理生出规律,“善”生出万物,万物在自然规律中,自生自灭,不播种,不收割,不占有,不留恋,这就是道的本性,本能,本来的品德。所以,“玄”既是本质空虚的意思。而且“玄德”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单纯无知,在第六十五章里更加直截了当阐明,知识与道的本质“玄德”是完全的相反的方向,“与物反矣”。起初,“善”创造人类的时候,是先给人一颗淳朴浑厚的心,而不是聪明知识,“非以明民,将以愚之”,知识是治理国家的贼,而“善”才是国家的福,知道“善”与知识完全相反的属性,而这一种模式是一种存在的规律,“常知楷式”,而这一种规律的主体是“善”,“善”最怕的就是知识,善的本能是至善至美,是知识蒙蔽了善良的本能作出不善良甚至是邪恶的选择,如果没有知识的作用只是凭藉善良的本能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就是“玄德”,“善”的本质是“虚”,所以,“玄”既“虚”。

玄通:

《道德经》第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古,刚开始的时候或者是“太初有道”。“善”,能量。当“善”刚开始被称之为“道”的时候,既“善”的能量与“道”融于一体,“道”既“真理”,“善”与“真理”融于一体既“能量”与“规律”融于一体。“道”本来就是“真善美”三位一体,所以,“真善美”“微妙玄通”。第十四章:“博之不得名曰“微”,“微”,微小,微妙,微言大义。“微”在这里的解读为“美”或者是“公义”,“微言大义”既是公义的语言虽然声音很小但是很有公信力。“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尚书》,“道心”既“公义之心”。“妙”,奇妙。“常无欲,以观其妙”,“常”,客观规律。客观规律没有主观的“意识”与“欲望”,也就是“无知无欲”,而且“视之不见,名曰夷”,夷,公平,平坦。公平既是真理。真理的“夷”是“视之不见”,只能通过万物的形体感受真理公平所展示出来的奇妙。所以,“微妙玄通”,“美”与“真”之间,“善”居中。“公平”与“公义”之间,“公正”居中。“善”承上启下,承先启后,万物因为“善”而美丽,真理与公义因为“善”而彰显。“善”是唯一有形体,有大小,可以触摸,可以谈论,可以证明的“道”,而可以证明的“道”在规律之内,时空之中,都是暂时的存在,而永恒存在的却是“真与美”,但是“真”看不见,“美”留不住,“善”只是暂时的存在。“真”是“空”,“善”是“虚”,“物”会“变”,而他们之间又相互依存,相互体现,这其中的奇妙“深不可测”。“善”既“虚’,“玄通”就是“善”在本质是与“真”与“美”相通,本质既是虚,虚既是玄,所以,玄就是虚。

玄同: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知者不言”,是道在本质上,也就是真善美在绝对的虚空中“玄通”,没有语言,也不需要语言,本来就是三位一体,心有灵犀一点通,而“善”从绝对的空虚中经过自然的规律生成万物,万物是有风有雨,有言有语,有形有体,有属性,有性格,有习惯,有风俗,在规律之中,时空之内,已经不知道自己的本质,也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我是谁?我来干什么?人生有什么意义?一连串的问题“言者不知”啊。而道的所体现出来的自然规律的运行的模式是自我学习,在错误中发现错误并且修正错误,(塞其兑),敬畏规律,遵守规律规则,远离危险地带,不以身试法,宁可“退尺而不进寸”,“不敢为天下先”,重视规则,把有可能犯错误的路径提早堵死,防患于未然(闭其门),放弃自己的个性(挫其锐),统一思想(解其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和其光),在根本上建立相同协调的价值观,在还没有出发之前就已经知道其结果“是謂玄同”,玄,本质,根本。本质就是空虚,所以,“玄”既“空虚”。


裘承信微读道德经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是阴阳双依,原指性生活。

玄:指隐秘,奥秘之所在。又玄,是指很简单。

众生奥秘之所在,其实很简单。

也有化简单为复杂,化复杂为简单的意义。

奥秘之所在,有时很简单。它在隐秘处,有时也复杂。这就道与德。道很简单,德很复杂,有时很难,是做起来难,这就是“道德经"。

道与德,即理与心,心性合一,命也。命是灵魂,再生之门。载理载德载命载性,都在阴阳里,阴阳合体,天人载道,出入于阴门,阳道,载生载死载命载心载性载寿载理。道生于一,一生于二,二生三,三而万物,万物名。与开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脉同论。

道生于一,即盘古。天地始,二。二生三,即雄雌玄牝之门。阴阳论调,和生,谐无穷。因而,孔子中庸之道,即和谐之德,和为贵,和阴阳,和中庸,和生贵,夫妻生活,男女世界却如是。不取守势,不取攻势,这就是道于德心,即道之根本,亦曰道即德经。

道,还可理解为理。理出自然,即自然的道理。道可道,非常道。自然存在的道理,可以理解说出来,就是不是一般的道(心性命)。



岁月如梭水如歌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出自《老子》第一章,“玄”训诂义为“幽远,黑而有赤色者为玄,象幽而入覆之也。”“玄之又玄”主要是讲“道”体的幽深神妙和深奥难测;“众妙之门”是指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意指“道”体藏于深奥的玄妙之中,包涵一切玄秘深奥,又超越一切知识、事物、智慧,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老子哲学思想在先秦诸子中是最为深奥的。

老子哲学思想的基本观点是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

《老子》还强调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同时还认为,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对于《老子》还可以从谋略角度去阅读,因为书中隐含着丰富的道家谋略思想,包括:一、讲“黄老之术”,主要思想是讲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在汉初的政治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功,有“文景之治”。二、讲内智修养,讲究从虚、静、忍、让等方面进行修养,尽量能虚怀若谷。三、讲权谋之术,如夺予之道,以柔克刚,积累促变等,强调要达到目的;必须非常讲究所使用的手段。四、讲处世哲学,讲究无为而无所不为,守弱图强,以退求进,以雌应雄等等。


文城观点


《道德经》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要搞清“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还得先搞清楚“道德"是什么?"道德"一词不是现代人们所说的"人的品德"之意。古人多用独体字,道与德,各表示一个意思,在《道德经》中“道"是天地万物的总的来源和归宿。是天地万物的变化发展的总规律。“德"是天地万物各自的特点。或者说

“道”就是世界万物的共通规律。

“德”是每一个独特个体的自身特点。

举一个例子,我们进入一间房子,看到房子里面有很多家具。我们很快就能区分出哪些是桌子,哪些是凳子。 桌子的形状是不同的,有方桌,有圆桌,有高的,有矮的,有书桌和饭桌。虽然它们的形状不同,用途也不同,可是为什么、它们仍然是桌子,而且我们一看就明白,不会把它误为是床或者是沙发呢?这说明在所有不同类型的桌子中,一定有一个共同的规律性的东西。

这个规律性的东西,就使得它们是桌子。因为我们的头脑里边有这种规律性的把握,所以我们按照规律去看,一看就知道,它是方的, 但它是桌子;它是圆的,它还是桌子;它是高的,它也是桌子;它是矮的,它也是桌子。用来写字的是书桌,用来吃饭的是饭桌,打麻将的是麻将桌,但都是桌子。因为所有的桌子,它一定有关于桌子的共通的规律性的东西。这种规律性的东西很抽象,它不是一个具体的存在,它是抽像的概念,抽像的存在,这就叫“道”。

那么“德”是什么呢?在这众多的桌子里面,比如说它本身所具有的性质和特点,就叫做“德”。它之所以还叫桌子,是因为它从“道”里面得到了桌子的总体规律性。但是为什么它是饭桌而不是其他的桌子呢?因为它有自身的本质特点,也就是上面说过的“德性”,它有它自身的用途,它有它独特的形状,这些东西就叫做“德”。

老子的《道德经》就研究这样的道”,也研究这样的 “德”。这样一看,我们会发现,老子的《道德经》是在研究一些非常抽象的哲学问题。确实如此,在先秦的所有思想家里边,道家是对纯粹的哲学问题最感兴趣的一个学派。 所以老子解释他的“道”,还有一个说法: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德经第一章》

“无"和“有"就是道和德的关系,道是无形无像的抽像的规律,"有"是按规律产生出具体的东西。如桌子上的概念,就是道,具体的桌子就是德。无名叫天地的开始,有叫做万物之母,所以,我们常常通过道(规律)来观察它的奥妙,常常通过具体事物的“德性"来观察它的踪迹,[徼(jiào):通“窍”,踪迹的意思]。概念和具体事物同出于一个叫"玄"的东西,但名字却不同,共同叫做"玄"。

“玄”本来是一种颜色,黑的,玄妙的,看不见摸不着 。非常深奥,非常黑暗,像一个黑洞一样,我们到里面去,什么都看不懂。那么既然如此的“玄之又玄”,又看不到、听不到,我们为什么要对它感兴趣呢?因为老子讲到, 它是“众妙之门”。

注,本文引用鲍鹏山先生对道与德的解读文章,我认为他的观点比较有特点。2019.4.9


飞飞猫1


前面还有两句,“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而又玄,众妙之门。”后文还有“玄同”一说。“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玄就是玄,为什么又说“同谓之玄”?有和无,大和小,高和下等等这些都是对立的现象,老子却说这些现象本质是没有区别的,发生作用时却有了各自的现象和名称,这本身就是一件很玄妙的事情。

能够和光同尘,把不同的东西混致为一找到根源这就是玄。可说达到了玄妙的境界。可是到了这个境界就是究竟吗?还有一个“向上一路,千圣不传”的东西,返璞归真归于平凡。用佛家的一句话说,万法归一,一归何处。万法归一就是玄,一归何处就是玄之又玄,这才是真正的众妙之门。心中悟迹未除,以为有所得就违背后面“为而不恃,生而不有”的原则。其实无一不能成万,无万不能归一,高下相形,前后相随。法法本来如此,人人本来如是,叫人如何说得。

水是湿相,波是动相,非同,全水是波,全波是水,非异。现象不同,本体无二,所以说玄同。波彻水源,水穷波末,不见有无处才是玄之又玄的众妙之门,当然最玄妙处也是最平凡处,就看你找不找得到了。


夕魄腾辉


此句出自《道德经》第一章,应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现代流行版本《道德经》第一章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人们通常所说的道,并不是原初本真自然存在的天伦常理大道。人们通常所说的名词概念,也并不是世间万物的原初本真自然存在。天地原初无以名状,这就是看不见的无形之气。万物始生有名可称,这就是看得见的有形之象。因此,只有上升到忘我无私的虚无境界,才能够感知天伦常理大道。而从为我所用的现实角度,也可以探索和掌握天伦常理大道的运动变化规律。实有与虚无,原本同出于“道生一”之源,只是人们描述的名称说法不同。这种“一生二”的同根同源,就可以称为玄虚。玄虚而又玄虚,这就是自然宇宙世界气象万千的奥妙之源。

当然, 因为古汉语文言文没有标点符号,所以读书学习识文断字就必须从断句开始。而标点符号断句不同,话语表达的原意就会大变。就《老子五千言》来讲,两千多年以来的后人注释解读版本众说纷纭,就与章节划分和断句有直接关系。虽然说都是见仁见智一家之言,但也绝不能因此而模糊老子之道的原本真义。在现实生活中,中国人的口头禅就是“知道不知道”,这便是世世代代口口相传的民族文化一脉相承。因此,不问道不求道不知道,就没有资格谈论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更没有资格“传道受业解惑”。

所谓“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从“结绳记事”时代的“口传心授”直到“甲骨文”和“竹书记年”,天伦常理大道早已经是“道可道非常道”了。再经“百家争鸣”和“孔子删诗书绳春秋”,乃至于“汉承秦制”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克己复礼”,历代官方修撰和认可的历史文化经典则更是“名可名非常名”。尽管如此,就像“知道不知道”的口头禅一样,在经“孔子删诗书绳春秋”后形成的《尚书》版本中,也幸存着这样的记载:“伏牺、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乙、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用现在的话来讲,此所谓《三坟》之“大道”,就是中国人祖传的“大道主义真理”。此所谓《五典》之“常道”,就是“大道主义真理”的时代性阐释和实用性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此所谓“三皇五帝”祖传的“大道主义真理”,最初是产生于“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原始共产主义大同社会时代。而自“尧舜禹之变”的“夏禹传子家天下”开始,中国就进入了“大道既隐天下为私”的奴隶制小康社会,也就形成了私有制社会“天子分封建藩”的君臣父子等级礼法制度。因此,从《五典》之“常道”,再到“孔子删诗书绳春秋”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克己复礼”,此所谓“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的“常道”文化传承,就必然是“大道既隐天下为私”的“名可名非常名”。而今,我们要继续正本清源寻根问道,就必须知道原始共产主义大同社会与奴隶制小康社会“公私之变”的“道不同”。否则,就很难弄明白贪腐裸官公知精英“以人民名义”假公济私的“名可名非常名”!


网闻博报


玄之又玄即思辨。众妙之门即心性。

道德经的解读谈不上,千百人有千百解。过分解读,严重抹黑和误读都会致人于千里之谬。老子开篇已明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就是防着这些自大的穿凿附会,实际却谬之千里。告诉你道不可道,名不可名。洞悉宇宙,反观内心。

例如:老子说无为而无不为,你就来一个无为而治。真的能把老子气死。啥个无为而治!?纯属白丁注解!!无为是最高层面的作为。无我是以天地为我的大我。思辨的地带,知白守黑。对宇宙意义的终极研判。于细微处下功夫。中庸才是真正无所作为的内耗。巨大的资源重质和浪费。为什么要结构性改革。因为一窝蜂的无理性。因为跟在屁股后面的安全感缺乏。蝇营狗苟只为平衡,不担当,凡事追求恰到好处,不功不过,圆滑世故。儒术太诡诈,内里的诡诈,不敢有半点波澜心。无为与中庸之境界差别天壤之别。好一个固守的井底蛙。好一个以天地至太虚的怀抱。无为而无不为,治大国如烹小鲜。无为是娴熟驾驭的无所不为,触类旁通。

老子强思辨,强内心洞觉。语言传递的都是虚假表象。比如孔子,喋喋不休,外强中干。


北平之春1112


“玄”字的本意是绳索,引申为“维度”,即“有无”是同一个维度的两端是矛盾的统一体,也可以称为“阴阳”。所以“玄”字代表了一种二分法的观点,也就是“模式”或者说是“定理、公式”。这样解读“玄之又玄”意为“绳索而又绳索”即无体积概念的纯粹维度。“众妙之门”是指这一模式推导出了下一章的“美与恶、善与不善、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刑、高下之相盈、音声之相和、先后之相随”等理论。


待鹿車


老子之“道”,乃万物共成一体,共和共融一体之道。道德经既是讲道也是在讲德,所谓“德”,即“道之用,道之行,道之表现”。换言之,道成万物,万物有道,道物不二,道物无分。道之庞大,深意,是无法言尽的。故曰:玄而又玄。也就是因为此玄,所以,任何一个事情都充满着神妙不可说或言说不尽的妙,而无论怎么妙,其实都离不开一个字“道”。

其实这就如同佛经中经常出现的“不可说不可说,或不可思议”的道理一样,是一个“圣贤讲道之后的感叹性的总结。

其实,明道之后,根本就没有什么玄,更没有什么妙,这就是如同学佛人彻悟了因缘果报道理之后,一切,都是坦白和直观的。


北京得明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是《道德经》通行本第一章的结尾一句。

先从文字角度来看它的意思。

玄,深和远的意思;这里的意思是指道的又深又远,只有层层深入,才能逐步接近本根的过程和特性。妙,本字是“眇”,帛书本《道德经》用的就是“眇”,意思是幽微杳冥,这里是指道的幽微深广和难于把握的奥义。这里的“妙”字,本不做“美妙”的“妙”义解释。

这里的玄,是对道的出处的形容和指称,侧重说道的本根深之又深。

这里的妙,是对道的意义和形态的形容和指称,侧重说道的奥义难于穷尽和把握。

《道德经》第十六章说:“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所谓复归其根,就是物由“显”归向“微”,由“大”归向“小”,由“有”复归向“无”,这一过程,是一切生命和事物都要经历的过程。观复,就是洞察这个过程,是认识道、合于道的思维方法,“观复”过程是步步深入的过程,这个“观复”的认识过程就是“玄而又玄”。

事物为什么必须复归本根呢?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原来,老子认为,道的特性是隐在事物的内部,不断生生不已地运化万物和生命。事物生成过程是“逝”和“远”。在这个过程中,道生成了与自己的性质相反的东西。道的性质是“无”、“小”、“静”、“虚”等,道生成的东西,也就是人们能感知到的现实的物质世界,它们的具体性质是与道的性质相对相反的,具有“有”、“大”、“实”、“躁”等特性。正是这些特性,决定了现实的事物和生命都是暂时的,它们一旦形成,“远”了道,就立即走上了返回道本体的路子。

道生成事物和生命的过程,人无从感知。人能看到的事物,包括人本身,都是道生万物的成品。一旦是成品了,它们也就立即急急忙忙倾向于消除自己现在的特点,缩回道本体的无、小、虚、静,这是它们的必然命运。你能看到的东西,都是倒计时的东西。凡是不这么复归的,都会因为不能合道而消亡。

复归本根的过程,从认识角度看,就是“玄而又玄”的过程。

“玄而又玄”的过程,是人唯一能够认识和接近道本体的过程。

道不能直接显现自己,它只有通过这些具体事物复归本根的过程,才显示了自己的存在和特点。

所以,人要通向道,认识道本体,就必须经过“玄而又玄”的追溯,才能接近它、回归它。其它没有捷径可走。道集合了众妙,生命和万物“复归其根”是必然命运,人要有所认识,要长生久视,最为根本的是认识这个道、复归这个道。

所以,《道德经》明确告诉读者,“玄而又玄,众妙之门。”复本归根,除了“玄而又玄”,别无途径。

“玄而又玄”,这不就是必由之路吗?不就是接近“众妙”必须经过的门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