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綸鎮駐村第一書記:從“外來人”到“貼心人”


泗綸鎮駐村第一書記:從“外來人”到“貼心人”

泗綸鎮駐村第一書記:從“外來人”到“貼心人”

“路不險則無以知馬之良,任不重則無以知人之德。”疫情是一場大考,檢驗著黨員幹部政治品質和能力作風。在羅定市泗綸鎮,有這樣一支隊伍,通過助力實施基礎設施建設、人居環境改善、村容村貌整治、民風民俗教化等工作,長期定點戰鬥在幫扶村脫貧攻堅戰場上;在沒有硝煙的戰“疫”中,同樣是這樣一群人,他們連日來身穿紅馬褂手戴紅袖章胸戴黨徽,奔走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線,不厭其煩的一遍又一遍向群眾介紹病毒的傳播途徑、防護知識。他們雖是外來人,但對於群眾來說,卻勝似親人,他們為群眾辦好了一件件民生實事,上演了一幕幕貼心暖心的畫面……雖然身份不同,但他們有著一個共同的名字——駐村第一書記。

吹響“集結令”:

第一時間從外地趕回羅定

“非常時期,大家儘量少出門,能不出門就不要出門,出門要戴好口罩,注意衛生,勤洗手。”……這是疫情爆發初期,駐泗綸鎮連城村第一書記葉雄軍在群眾家中重複最多的話語。

泗綸鎮駐村第一書記:從“外來人”到“貼心人”

自疫情防控戰打響以來,派駐泗綸鎮的28名駐村第一書記立馬變身防疫戰士,衝鋒在前,與該鎮鎮村幹部一起進村入戶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和措施,引導群眾自覺做到不信謠、不造謠、不傳謠,勸導群眾減少外出,引導群眾不聚會、不聚餐,勸導群眾延辦婚慶喜事、簡辦喪事,動員廣大群眾積極參與疫情防控阻擊戰,在駐村第一書記、鎮村幹部的宣傳動員下,全鎮累計取消大型活動22次,取消聚集活動35次,避免人員大規模集聚。他們還與鎮、村幹部、醫務人員一起對重點疫區回來的人員做好跟蹤落實,並指導他們做好居家隔離,定期做好體溫檢測,幫助居家隔離對象做好生活保障,對重點區域進行防疫消毒,做到村不漏組、組不漏戶、戶不漏人。

泗綸鎮駐村第一書記:從“外來人”到“貼心人”

佛山南海區裡水鎮對口幫扶泗綸鎮,並派出4名黨員幹部到泗綸鎮任駐村第一書記,在疫情防控中,裡水鎮的4名駐村第一書記第一時間集結,並攜帶口罩、消毒液、酒精等防控物資回來開展防控工作,奮戰在防疫一線,受到群眾的歡迎、信任和好評,駐松南村第一書記李凌霄就是其中的一員。“李書記一回來就馬上和我們一起入戶宣傳了,一直都堅守在防疫一線。”松南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張財林說。

吹響“復產號”:

精心籌備積極開展復工復產

人勤春來早,備耕正當時。在位於泗綸鎮辦堂村的農田裡,農耕機正在勞作打田,為春耕做好準備。“今年春耕計劃耕多少畝田?種多少塊地的花生?”“種子化肥這些準備得怎麼樣了?”在泗綸鎮泗安村扶貧戶辛海勇家中,駐泗安村第一書記胡銘材正和他進行交談,瞭解他們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春耕備耕的準備情況。

泗綸鎮駐村第一書記:從“外來人”到“貼心人”

泗綸鎮一邊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一邊抓緊農民春耕備耕工作,駐村第一書記和鎮村幹部結合疫情排查進村入戶,大力向群眾宣傳各項惠民惠農政策,使國家惠農政策入心入腦,同時加強種子、化肥、農藥等物資儲備,強化技術指導,引導農戶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積極開展春耕備耕工作,讓農民逐步恢復正常的生活生產。

泗綸鎮駐村第一書記:從“外來人”到“貼心人”

對於轄區內復工復產的企業,駐村第一書記和鎮村幹部嚴格督促各企業設置疫情防控檢測點,配備體溫槍、酒精、口罩等防疫物資,嚴格進行登記、體溫檢測,對企業復工各項條件進行監督檢查,對企業生活物資採購等問題給予服務保障,全面保障復工人員健康安全。目前,泗綸已有21家企業陸續復工,工人到崗達率100%。

在農民的口中,泗綸鎮的28名駐村第一書記都是老百姓的“貼心人”,是文明新風的“傳播者”,是脫貧致富的“領路人”。在疫情防控中,他們又變身為防疫戰士,踐行為黨為民的錚錚誓言,衝到疫情防控第一線,在一線守初心擔使命,和鎮村幹部合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泗綸鎮駐村第一書記:從“外來人”到“貼心人”

來源 | 羅定市新聞中心 / 楊菲菲 陳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