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侍卫的权力有多大?

脑洞外星人


当侍卫时其实沒什么权力,但好处不少。一是品级高,我记得《红楼梦》里贾蓉买的那个官,好像是五品。五品,一个知府也只有五品。二是身份高,皇帝赏一件黄褂,那是何等荣耀的事。三是提拔的机会多。和珅开始是乾隆的侍卫,很快升到了领军机大臣,位同宰相,比刘罗锅强多了。



朵朵佬爷


清初,顺治入关后,清帝为了护佑所居之地紫禁城和皇室的安全,他们选拔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等上三旗子弟为侍卫,让他们去日夜保护着紫禁城的安全。



清朝侍卫分为六个等级,即御前侍卫、乾清门侍卫、一等侍卫、二等侍卫、三等侍卫、蓝翎侍卫。

其中以御前侍卫地位最高,他“日侍禁廷,供驱走”,他们日夜贴身保护着皇帝的安全,及负责内廷宫殿门户和殿内警卫工作。稍次者为乾清门侍卫,他们负责守卫着内廷的大门“乾清门”,而在他们的身后就是帝后寝宫以及嫔妃、皇子等居住的生活区域。御前侍卫、乾清门侍卫皆为内廷近御之臣,为皇帝最信任的人,因是保护着紫禁城最核心的区域,所以在选拔这两类侍卫时,清朝只从上三旗的满、蒙八旗中选拔,其余如汉军皆不得入。



而在乾清门侍卫之后,就是一等侍卫、二等侍卫、三等侍卫、蓝翎侍卫,这四类侍卫皆从上三旗中选出,汉军亦可。此外,自康熙二十九年开始,康熙擢武进士之擅于骑身者为侍卫,附于三旗,自此武进士出身亦可为侍卫。雍正五年始定制:“武进士一甲一名授一等侍卫,二名、三名授二等侍卫,二甲选二等侍卫,三甲选蓝翎等卫”。同时在康熙三十七年,康熙增宗室侍卫,雍正七年,雍正又将宗室侍卫并入上三旗。



此外,清时御前侍卫、乾清门侍卫归属御前大臣管辖,而一等侍卫、二等侍卫、三等侍卫、蓝翎侍卫则归属领侍卫内大臣管辖,他们分属于不同的机构,其中一等侍卫至蓝翎侍卫皆有“侍卫处”管理。

而据相关记载可知,清时隶属于“侍卫处”的一等侍卫有60人,二等侍卫有150人,三等侍卫有270人,蓝翎侍卫90人。同时自康熙后,增加的宗室侍卫中,一等侍卫有9人,二等侍卫18人,三等侍卫66人。



同时清时的侍卫也是有品级的,其中一等侍卫正三品,二等侍卫正四品,三等侍卫正五品,蓝翎侍卫正六品。而御前侍卫、乾清门侍卫是没有品级的,他们的品级是基于他们被调任前所担任的几等侍卫的品级,如果是从二等侍卫调任,则为正四品,是从三等侍卫调任,则为正五品。

当时就是由这些御前侍卫、乾清门侍卫等数百位侍卫守卫紫禁城内外安全。他们分成内外两班宿卫,内班宿守乾清门、内右门、神武门、宁寿门等内宫,外班宿守太和门等外朝。



说了这么多,该回答题主所问的问题啦,就是“侍卫的权力大不大”。简单的说侍卫这个职务本身所带来的权力是不大的,说白了他们就是一个看家护院的,只是他们看的是皇家的门院,地位相对高了点。但是一出了紫禁城,他们就没啥权力了,所以大多数的侍卫都是没啥权力可言的。

不过在这些侍卫中,有一小部分的侍卫虽本身没有多大权力,但日后的成就确是极大的,因为他们是真正的天子近臣,为皇帝最信任的臣子,而这个就是御前侍卫。清时,如索尼、索额图、傅恒、福康安、鳌拜、遏必隆、肃顺、扈尔汉、博尔晋、明珠、和珅等都曾担任过御前侍卫,都是从这个位置走向人臣之巅峰的。



总得说清朝侍卫本身没多大权力,但是侍卫背后带来的政治回报确是不可限量的。因有些侍卫是时刻在皇帝的身边护佑着的,所以极易得到皇帝的信任的,之后皇帝为了掌控朝政,多数都会让这些亲信侍卫去朝堂上担任要职,以此方便皇帝牢牢掌控出朝政。如康熙时期,索尼之子索额图在担任一等侍卫时,因协助康熙生擒鳌拜有功,再加上鳌拜集团刚除,康熙需要大量的亲信去掌控朝政,索额图就一跃成为正一品的保和殿大学士,位列百官之首。


澳古说历史


可能在很多人的思想中,大内侍卫一般都是武林高手,但是,在清朝时期,御前侍卫却并不是都以“武林高手”的身份出现。

反而他们一直都在积极参与军国大事,清朝的很多军机大臣、大学士等等都出自御前侍卫之中,其中,我们比较熟悉的就有索额图、和珅等人。从他们这些人的身份上来看,有些侍卫甚至官拜朝中一品大员。


侍卫制度起源

我们都知道,清政府统治者一定程度上有女真人血统,而女真人很早之前还曾经依附过朝鲜王朝,侍卫这一制度就来自于朝鲜。而且,清朝统治者爱新觉罗氏当年在朝鲜王朝的职务就是侍卫。

在爱新觉罗氏强大起来之后,他们统一了女真各个部落,建立起来后金政权,朝鲜王朝的这一“侍卫”制度也被他们继承了。

满清入关之后,清统治者选定文武百官之时,形成了“三旗侍卫”体系,从排在前面的三个旗中挑选出宫中侍卫。


而随着清政府的统治不断稳固,侍卫一职渐渐地也成为了对满族一些大家族、大势力的拉拢。为了对这些侍卫们进行有效管理清政府还成立了侍卫处,侍卫内大臣为侍卫处的最高官员,属于朝中的一品大员。

作为皇帝身边的贴身保镖,侍卫们对皇帝的安全工作提供保障的同时,还为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发挥巨大作用。

侍卫的权力

首先,侍卫制度的出现,为很多八旗子弟提供了很多便利的条件,只要获得了资格,那些八旗贵族们,甚至不需要考取科举就能获得世袭权。


从中可以看出侍卫制度其实就是八旗贵族入驻清朝官场的一个捷径,很多八旗的贵族世家都受到了侍卫制带来的一些利益。

另外,皇帝们对侍卫的信任程度非常大,为了控制全国各地的官僚体系,侍卫经常被皇帝们派出去,监督各地官员的工作,调查民情等等。

在皇帝派钦差大臣出去办事之时,还需要一些侍卫跟随,这些侍卫虽说受到钦差大臣的调遣,实际上他们直接听命于皇帝,帮助皇帝监督钦差大臣的工作。所以说,在官僚体系中,侍卫的作用也非常重要。


在军队中,侍卫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开头提到很多军机大臣都是侍卫出身,其实除了他们,很多大将军也都是侍卫出身,比如清初的索尼、清中期的傅恒、福康安等都是如此。在遇到紧急军情之时,侍卫有权力直接向皇帝汇报,在行军打仗的过程中,侍卫有时候也会主持军事部署。

总结

侍卫制度为清朝带来了大量的储备人才,虽然他们在做侍卫的时候官职和权力并不是很大,但是他们却是皇帝最信任的人。

经过侍卫阶段的培养之后,很多人都成为了朝中的重要官员,成为了皇帝的左膀右臂,而且,他们的这种升迁是不受到文武官员制度的限制的,


夏目历史君


说实话,清朝的侍卫真心没多大权,除了皇帝比较亲近、贴身的侍卫可以顶着皇帝的招牌趟点儿事,其他侍卫说白了就是皇帝家看家护院的打手而已!既不能干涉皇宫事务、也不能干涉行政事务,侍卫的工作只有一个——看家护院。



既然侍卫没什么实权,那为什么还那么多人挤破头想要当侍卫呢?原因很简单:一、离皇帝近,容易进入皇帝的眼睛,被皇帝看中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二,侍卫是现任官,是有品有级的!清朝的侍卫分为四等,头等侍卫为武职正三品,二等侍卫为武职正四品、三等侍卫为武职正五品、蓝翎侍卫为武职正六品!再对照一下绿营的丘八,参将正三品、都司正四品、守备正五品、千总正六品。换言之,最低级的侍卫也相当于绿营的千总!但是,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清朝的侍卫可以按原品级由武职侍卫转任文职。什么意思?正三品的头等侍卫实际上不仅和武职参将平级,他还可以转任文职正三品。文职正三品是多大的官呢?各省的按察使就是正三品文官,用现在的说法就是副省部级!道员是正四品文职,相当于现在介于副省部级、正厅局级之间;府同知是正五品文职,相当于现在的副厅局级;府通判是正六品文官,大致相当于现在介于副厅局级与县处级之间。再对照一下文进士,一甲第一名、也就是俗称的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几品呢?从六品!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趋之如骛了吗?最低级别的蓝翎侍卫的品级都要高于状元!!而且还不用辛辛苦苦读书、参加科举考试……你辛辛苦苦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忙你一大圈考个第一名,结果还不抵人家一个蓝翎侍卫!



正因为侍卫是进入官场的一条“终南捷径”,所以清王朝的统治者对于侍卫的遴选也是相当严格的,不是谁相当就能当上的!当然,这个严格并不是指文化成绩,而是出身。雍正朝之前,清朝的侍卫理论上只选拔上三旗功勋子弟充任。换言之,要想当上侍卫,首先你必须是旗人,而且必须隶属镶黄、正黄、正白三旗,出身下五旗者是没有资格的。其次,你必须有一定的身家背景,起码祖上要有那么一两个拿得出手的人物,普通旗人是很难入选的。其三,你必须出身满洲旗或蒙古旗,汉军旗通常是没有资格入选的。当然,特例除外。



清朝早期上三旗功勋子弟几乎垄断了侍卫这一职业。后来雍正帝出于笼络下五旗的需要,适当增加了部分下五旗的名额。再后来,又增加了武进士这一途径,使得汉人也可以跻身侍卫行列。但是,直到清亡,侍卫大多数还是由满洲旗人和蒙古旗人充任,汉军旗人和汉人的比例是很低的。除此之外,出于统战需要,清朝也曾经授予回部贵族子弟侍卫之职,即所谓“”回子侍卫”。



由于侍卫的特殊性,使之成为了清朝满洲贵族子弟的一大特殊出仕通道,诸如索额图、傅恒、福康安、和珅等等,都曾经担任过侍卫。这也是为什么和珅没考上举人却能跻身官场、平步青云的原因之一。


农民工歪说历史


满清在立国的时候,对宫中皇帝和嫔妃的安全也是相当的警惕,所以有大量的高手都被安排在皇宫中保护他们的安全,这些人就被称为大内侍卫。

满清的大内侍卫和中国其他朝代的侍卫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其他朝代的宫廷侍卫在人们想来也就是一个高级点的保镖而已,而且他们一辈子也就干这些事情,晋升的空间可谓是相当的有限。而满清则不同,满清的侍卫很多都可以成为皇帝的亲信,并且在朝野都有着非常强大的实力。

一般满清的皇帝想栽培某个人,往往都会让他先去当大内侍卫。比如乾隆皇帝想栽培他的小舅子傅恒,就是先让他当宫廷的侍卫,而宫廷的侍卫也分等级,傅恒所当的那个侍卫肯定是级别比较高的。后来傅恒就从大内侍卫开始当起一直当到巡抚,甚至尚书军机大臣。这在其他朝代是不可想象的,其他朝代都要通过考科举才能够当大官。

而在满清一朝通过侍卫当上大官的可不在少数,另外其他的还有索额图,和珅,兆惠等人。因为大内侍卫的重要性,所以满清一朝的大内侍卫都是从上三旗中精心挑选,要经过非常严格的政审。很多大内侍卫本身就是高官子弟,所以他们往往能够亲近皇帝,成为皇帝的亲信,通过这条路就会平步青云。

我是冰哥聊史论古今,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评!


冰哥聊史论古今


皇帝的女人全靠这群人保卫---侍卫

清代皇宫大内有很多的侍卫,那么他们有没有级别呢?

1.侍卫有几个级别?

御前侍卫、乾清门侍卫、一等侍卫、二等侍卫、三等侍卫、蓝翎侍卫等。

这里面肯定御前侍卫最吃香啊,能经常在皇帝面前露脸的角色。其次是乾清门侍卫,这个是看守什么的呢?乾清门就是内廷的正门,就是所谓的后宫,他们这群侍卫说白了就是替皇帝看守家眷的侍卫,权利暂且不说,倒是很重要。

2.到底权力大不大?

清朝一个君主权利达到巅峰的封建王朝,皇帝权利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朝代。连王公大臣的权利都被剥夺的差不多了,更别提侍卫了。所以他们权利也就看家护院,没多大权利。

3.为什么那么多人想要挤进去?

没有其他原因,就跟时下考公务员一样,旱涝保收,福利好,生活待遇优厚,除本身俸禄外,还有各种形式的补贴和恩赏,如帝后寿诞或扈从出行的话,还有相当多的赏赐。更重要的是,御前侍卫靠近皇帝,职位清高,升迁容易。其中尤以御前侍卫,乾清门侍卫福利最好。比如前段时间热播的延禧攻略里的傅恒。当然历史上还有索尼,索额图父子,索格图的党政对象明珠,还有那满清最大贪官和珅,这些都是御前侍卫出身。

所以清朝侍卫权利并不大,但是这个职位福利好,升迁快。所以八旗子弟挤破头要进去。


侃历史的大山


侍卫的权力并不大,护卫看门罢了。

首先,说一个“谣言”。

有朋友说,三品侍卫可以坐四人抬的娇子。。。额,这个有点不合实际了。侍卫是武职,武职官员只能骑马,不能坐轿子的。清朝坐轿子的只能是文官和年老的武官。像侍卫那样的年轻武官,都是骑马的。所以,坐轿子跟侍卫永远不搭边的。

其次,侍卫的权力不大。

侍卫的职责就是日常在宫中宿卫值班,皇帝出巡时随扈守卫,等等。也就是负责皇宫和皇帝日常安保。这也谈不上什么权力。

唯一有油水、耍威风的差事,就是穿着黄马褂替皇帝办差。但是,权力也仅限于交代的办好差事。额外的事,不能管,也管不了。

最后,当侍卫不是因为权力大,而是因为离皇上近,前途好!

因为在皇帝身边当差,所以,很容易受到皇帝的信任。皇帝看着小伙子有能力,就可能安排他出去担任别的官职,就此开始步入“当官的”仕途。

和珅、明珠、索额图、索尼、隆科多,等等,都是侍卫出身的。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侍卫一般也就是在皇帝身边,保护皇帝安全的武士。尤其是皇帝身边的人,所以一般都会选择出身比较可靠的人,在满清立国初期的时候,都是从正黄,镶黄和正白这上三旗中选择武功高强的人保护皇帝的安全,也就是大内侍卫。

清朝的宫廷侍卫还分为好多个等级,其中大内侍卫由于最亲近皇帝,所以级别是最高的。而且有由于宫廷侍卫需要高度的可靠性,所以几乎都不从汉军旗中选择。也许有人认为侍卫只不过是比较高级的保镖而已,但是在满清一朝恐怕并不是这么简单,因为很多重要的人物,在开始的时候也就是当侍卫出身。

像在明朝还有以前的朝代,宫廷的侍卫也就是普通的侍卫而已,他们干了一辈子也就当这么个侍卫,很难得到很大的提升空间。但是满清的侍卫确实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甚至皇帝将他一些想要提拔的人,先让他们当大内侍卫进行锻炼。清朝很多著名的大臣都是从大内侍卫开始干起,例如乾隆的小舅子傅恒,还有大名鼎鼎的和珅,都当过侍卫。

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这些侍卫很多都是皇帝非常信任的人,所以要打仗的时候,这些侍卫往往被派到军队中立功。由于他们的特殊的地位,甚至大军的主帅也不敢轻易为难他们,他们很多时候甚至是皇帝在军中的眼睛。而一些钦差大臣出阵地方的时候,也会派一些大内侍卫跟随,名义上是钦差大臣,实际上却是皇帝的眼线。由此可见,这些侍卫的权力是相当大的。

我是平安读历史,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评!


平安读历史


侍卫,在帝王左右卫护的武官,说白了,就是皇帝极其眷属的私人保镖,危急时刻是要为皇帝们挡刀剑的。说得不好听一点,所谓侍卫,不过就是高级一点的保镖和看大门的。寻常的朝代,侍卫们基本上都是没有什么存在感的。

但是清朝的侍卫,稍微有点不太一样。

论本质,清朝的侍卫仍然逃不出侍卫固有的范畴,依旧是为了护卫皇宫大内的安全,手中并没有多少权力。但是和其他朝代不太一样的是,清朝的侍卫上升的空间很大,清朝不少一品的大员,都是侍卫出身,比如说清朝乾隆时期的权臣和珅就是侍卫出身,康熙时期宠臣索额图同样也是侍卫出身。

可以这么说,清朝的侍卫,算是一条通往高官厚禄的终南捷径。

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现象,和清朝的统治阶层有很大的关系。

清朝是女真族入主中原建立的政权。相当于中原汉人庞大的人口基数来说,女真族的人口是比较少的。在这种情况下,清朝的统治阶级对于汉人是比较忌惮。所以皇宫大内这种紧要的地带,必然是要自己信得过人护卫才安心。什么是信的过人,那必然是八旗子弟才行。

即便是八旗子弟,想要成为侍卫,那也是不容易的首先,你得是上三旗(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出身才行,而且得是满洲上三旗和蒙古上三旗,汉军上三旗也是不行的。下五旗原则是没有资格去参选侍卫的,偶尔也有特殊情况,下五旗子弟入选侍卫,称之为“入上三旗行走”,诸如正红旗出身的和珅便是如此。

即便是出身上三旗,也不是人人都有资格参选侍卫的,还得有爵位在身之人才有资格。也就是说,清朝的侍卫,基本都是贵族出身。

而且,并不是有爵位在身就能选上,还得弓马娴熟,如果有文彩,那更妙。

正是因为清朝侍卫选拔如此严格,造成了清朝侍卫的上升空间。

清朝侍卫,共分为六等,从高到低依次为:御前侍卫、乾清门侍卫、一等侍卫、二等侍卫、三等侍卫、蓝翎侍卫。

最低级别的蓝翎侍卫,一般来都是低等爵位的上三旗子弟,属于正六品的级别,比知县还高一个级别。而三等侍卫,则是正五品 ;二等侍卫,则是正四品;一等侍卫,正三品。而御前侍卫和乾清门侍卫,那就更不用说,基本上都是皇帝的亲信,已经不归领侍卫内大臣管辖,一般都是由皇帝亲信的王公贵族兼职管理。

侍卫都是吃青春饭的,年纪大了,就该离职了。离职之后怎么办?回家养老吗?不然,离职之后才是侍卫真正辉煌腾达的开始,这个叫做外任。

一般而言,最低等的蓝翎侍卫,外任以后,也是五品武官起步,而一等侍卫外任,则是正二品武官起步了,至少会担任副都统级别。至于御前侍卫就更不用说了。正二品,那可不是轻松就能达到的品级。

清朝以来,八旗军营中的军官,很大一部分都是由外任的侍卫担任。

当然,外任的侍卫如果不想继续干武官,也可以转文官,只不过级别要比武官降一级。

这还不算,这些侍卫们本就是皇帝身边人,在忠心程度上都是过硬的。所以,这些侍卫一旦外任,升迁速度远超寻常人。诸如和珅、阿桂、索额图、福康安都曾是侍卫出身。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清朝的侍卫,绝不是电视剧中那样的背景帝,恰恰相反,侍卫只不过是他们仕途上的一个加速器。渡过了侍卫这段时期,日后就是高官厚禄。


小镇月明


在清朝雍正王朝期间,朝廷中有很多位高权重的职位,例如总理王大臣、上书房大臣、九门提督、领侍卫内大臣。这些都是要皇帝身边的人才能担任的。在这其中的领侍卫内,更是有直接调动军队,进入京城的权力。要知道在古代,一般只有皇帝才有这样的权力的。所以说这个领侍卫内的权力可谓是相当之大。在清朝,负责皇帝皇宫保卫工作的有三支军队力量。第一是丰台大营,2万多人,他们是京城外围的巡逻部队。第二就是九门提督,有2万多军调动八旗步军营和巡捕五营的军队。相当于3万人。他们的战斗力要比丰台大营更高,大多数一些有过实战经验的老兵。最后就是京师的内卫部队,这些都在雍正的直接控制之下,有1000多名侍卫,这是最后一道防线。真因为领侍卫内的权力之大,为了防止发生意外,通常领侍卫内大臣都不是一位,总计共有6位,轮流值班。以杜绝那一个人权力独大。领侍卫内大臣职位之重要,在整个朝廷中,没有几个人有这样的资格可以担任。大多都是皇帝的亲信,到了乾隆在位的后期,和珅长期担任这个职位。虽然能调的军队不多,可是能直面皇帝,威胁还是相当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