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小女孩学习不认真,总是拖拉,耐心都快磨没了,怎么办?

寒贞


您好,我是一名大学教师,也是一名三年级小学生的妈妈。很高兴跟您一起交流这个问题。


我觉得对待一个一年级的孩子,不要孤立地看她的某一个问题,比如学习不认真、做事拖拉等,其实孩子的问题是他们综合状态的一个反应。孩子的学习问题,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否则往往事倍功半,甚至南辕北辙。

首先,我觉得您的问题描述不够具体,我不知道您是基于什么判断她学习不认真,或者您心中“认真”的标准是什么?如果可以希望您再具体描述一下。

比如说你如果觉得她写作业不认真,那么她是从第一道题就开始不认真,还是做了一会儿作业才不认真呢?如果是做了一会儿才不认真,这很容易理解。因为科学研究表明,人类一般只能专注做事20分钟,孩子可能更低。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这时不妨给孩子计时一下,看看孩子从做第几道题开始烦躁,比如速度变慢,或者字迹开始变乱等等,那么这个时间段就是孩子目前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限。即使目前这个时限很短也没关系,因为研究表明人类的注意力像肌肉一样是可以训练的。以后就以这个时间为基点对孩子进行训练,比如,她这次做了10分钟开始觉得疲劳,那么下次当孩子可以坚持15分钟时,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这时您就要多鼓励和肯定孩子。

如果她是从第一题开始就不认真,或者说迟迟不开始写作业,这种情况我们也不能就给她定性为“拖拉”。不知您关注过没有,她是因为什么不愿意开始写呢?是因为作业对她来说有难度,还是她觉得作业比较多,或者其他原因,一方面您可以观察她写作业的状态,另一方面也可以直接跟孩子聊聊,“你觉得作业难吗?”,“今天的作业多吗?”等等。然后针对她的问题解决问题。如果确实是作业对她来说有难度,就要先帮孩子复习一下学过的知识点再开始;如果是觉得作业多,那么可以跟孩子一起订一个计划表,把任务进行拆分,这样孩子在完成作业时才能心里有数,畏难情绪也不那么重了。

其次, 请多关注孩子的心态和情绪,这是孩子一切行为的原因和基础。孩子有学习的心态,才能有学习的行为。

不少学习问题专家研究发现,孩子们的学习状态跟他们的情绪状态有很大的关系。因此,父母要尽量去理解孩子,多跟孩子交流。最重要的是,父母要无条件的接纳孩子,父母现在对孩子的感觉,比如不认真啊,拖拉啊,她都能感觉得到,孩子可能会因此对自己也产生这种负面的评价,时间长了,就会对孩子造成恶性循环。因此,您一定要接纳孩子目前的状态,只有您内心真的接纳孩子,孩子才能真正打开自己,并且开始接受自己。真正的动力和改变一定是源自孩子内心的。

再次,对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家长要多鼓励和肯定她,而且要很具体地肯定孩子的进步,每天让孩子得到正反馈。比如,孩子作业写得慢,但是您可以表扬她“今天的字写得很漂亮”,或者“今天你比平时开始写作业的时间早了一分钟”,或者“你今天写作业虽然有点儿慢,但是正确率很高”,或者“我发现你今天完成作业的速度变快了,比昨天提前了5分钟完成”等等。父母的夸奖要非常真诚,要发自内心为孩子感到高兴和自豪。这样孩子就会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她也会自觉地做得更好。

另外,对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家长应该引导她学会分解学习任务,把学习任务变成明确的时段,然后用小道具培养孩子对时间的边界感,比如用番茄钟或者沙漏。研究表明,孩子的时间越不确定,孩子越没有安全感。番茄钟工作法就是把任务分解成半小时左右,集中精力工作25分钟后,休息5分钟,这就是一个“番茄”。哪怕工作没完成,也要定时休息。然后再进入下一个番茄。家长可以让孩子自己订一个计划表,每段时间以25分钟为限。孩子在番茄时间内,绝对不能分心,如果分心,就重新开启下一个番茄钟。在这个时间内,不要要求孩子做到什么程度,只要他做就好。面对一年级的孩子,也可以调整到15分钟。在这个过程中,您可以先陪着,孩子自己能够更投入了,您再离开。但是整个过程中不要挑剔和干涉。

最后,建议家长教育一年级的孩子时,要多采用游戏法,不要只是跟她讲道理或者发脾气,而是有趣味性一点儿。比如有时候我的孩子不想做口算练习了,我会说,那我当你的机器人吧,你说我写。在这个过程中我不对她的结果做任何评价,还故意写得很慢,这样孩子一下子就来了兴趣,最后非要自己写。那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总之,您别着急,您的孩子目前只是一年级,是刚开始培养学习习惯的时候,一切还来得及。相信我们家长多用问题思维去解决问题,跟孩子一起成长,孩子一定会渐入佳境的,你们的亲子关系也将更进一步。


凌云rainbow


一年级是幼小衔接的阶段,一些常规或者习惯没有养成的话,的确会给入学后带来一定的麻烦,家长也要思考一下孩子在幼儿园大班毕业后哪些入学前的准备没有做好,以及总结一年级入学后在哪些方面还不够,然后立即整改和培养学习习惯!

每天从早晨起床做起来,按时叫孩子起床,规定他/她必须养成按时起床不赖床的习惯,迅速洗漱,吃早饭,备好书包做好出发准备!时间充裕的话,出发前还可以让孩子朗读一下课文,复习复习以前教的唐诗…这些看似很小的事,点点滴滴其实都是在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放学回家后规定孩子必须立刻写作业,说明自己下班后会检查作业完成的进度,晚上8点必须完成作业,最迟8:30必须睡觉…因为有些孩子回家后吃零食,看电视,玩游戏…既耽误了作业搞得很晚又影响了休息,也容易形成做事不分主次的毛病,每天动作拖拉,耗时耗力,久了还养成了学习拖拉的习惯,到时就不易改过来了。家长在这一点上必须和孩子讲清楚,立好规矩,并且要天天监督和检查,奖励和惩罚相结合,小孩子以鼓励为主,做得好可以答应给孩子买个小礼物,周末看场电影,孩子也乐意执行,效果也许会更好一些!

孩子爱学习好成绩都是从日常学习的好习惯收获而来,他们的一切好表现,好的品质都是来源于好习惯,只有注重和坚持灌输和培养才会有收获!





虞海棠


前期对孩子管理疏忽,觉得孩子小,没必要学太多,等再大点,老师一点就通了,没基础,啥都不会,老师累死也点不通,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那种习惯,自然而然就不愿意去学习了,另外现在手机普及,估计孩子肯定喜欢玩手机,看电视,时间久了只顾玩手机就不爱学习了。

我家的还好。前期也是因为看我玩手机她也玩,我不陪她,她就玩手机,啥也不管不说,还躺着玩,怕她眼睛看坏。就把手机瘾戒了,陪她一起学习一起玩了。

我给你说说我家的咋培养的吧

四岁到五岁半之前,唐诗三百首四本书背了一遍。

小班因为学得快,背书容易,慧童里面的关于唐诗的内容都是第一个背会,甚至老师还想让我转大班,说孩子学的可以。能转,我都没搭理她们,就这样边学习边玩的到了大班

大班刚开始写字,字帖就买来了,每个星期,节假日,都在我这里练字,包括笔画笔顺拼音之类,大班寒假。幼小衔接识字1020,1200写了一遍,读了一遍,包括组词在内,暑假,幼小衔接测试题一套做完,唐诗三百首写了一遍读了一遍。每次有唐诗课,老师都让她站在讲台上教小朋友们读唐诗,估计小老师当的很过瘾吧[大笑]

学前班,前半学期拼音学的特别好,后半学期好老师走了。老师发音不标准,拼音学的一塌糊涂,更崩溃的是每周在我这里纠正发音之后,到学校又成那样了,包括写字拼音都差的让人无语,我一点一点给她纠正了,学前班寒假,小学生必背75首古诗词写了一遍,读了一遍,幼小衔接测试题两套,完毕

暑假因为嫌她写字墨迹,所以整个暑假唐诗宋词三百首四本书,写了一遍,读了一遍,彻底纠正了她的墨迹。

现在一年级,因为之前投入多,基础差不多,所以现在学习不费劲挺好的,写作业又快又好,只不过考试不在书本范畴,全靠她们自己发挥,整个班级包括1-6年级都没有满分的,但是每次平均成绩出来她总是第一名,如果基础不好,连及格都难,之前学习就是每次讲新课,提前抄课堂笔记,自己写,自己读,第二天老师提问问题,和别的小朋友抢答,都抢不过她,唐诗类也是,让她站在讲台上教小朋友读,老师当的真过瘾,包括数学也是,每次课堂作业都抄她的,不过她总把答案写错,等她们抄完她边走边改正确的。问她为啥,她说不喜欢小朋友抄她作业,无语……

目前还在累积识字量,早上早读,读故事,唐诗宋词三百首,每周朗读一首古诗词1-6年级的,格林童话以及365夜童话故事英译版,还有弟子规小故事,一千零一夜,随机读,我家现在读书还可以,点着字一个字一个字读,不会拼拼音,差不多都可以读准确,读完提问字都会写,也会拼,另外买了一本父与子,还有一本没头脑和不高兴,然后她抱着不撒手,一直看,我想考考她,就故意读错好几个故事,她都一一纠正了,差不多是背出来的,我才发现踏记忆力这么好,故事差不多都是过目不忘,有这样就行

我家的我给她买了小学一年级同步看拼音写词语,53天天天练,【语文数学】,小学专项练习册一套,七本书,一套,课课练,数学,应用题,计算高手,一年级同步拼音手册,里面拼音,拼读都会,读的很6,这些是用来打基础,考试不会出,每天课程结束,预习一遍,挺好的

快考试了,还买了三套卷子,但是内容太简单,所以打基础用

另外讲课的时候课堂笔记自己抄,自己读,我负责听就行。

这次期末考试又是第一,不过她不会骄傲。一样还在努力

给你的建议那就是不用着急,慢慢来,慢慢培养他的兴趣,多读书,多练字,多读拼音,让她自己看得到自己的付出和收获,慢慢阅读能力提升,考试就好了,现在打基础阶段,一二年级不要太注重成绩,考的再好都是假象,反正只要基础好,成绩自然而然就好了,我又给她买了一套书,她慢慢看吧!只要喜欢看,我就买给她慢慢看,多积累识字量,成绩不会差的

现在学习网课,抄笔记很用心,差不多每次网课结束前,里面每一课生字,组词自己都可以写出来,包括课文内容填空,都能背着默写出来,也可以背出来,每一课的生字组词,自己都可以写出来,写的作业每次都是优秀作业,挺好的,她自己也特别努力的去完成每一次老师布置的任务,老师们都特别喜欢她,有这样就行……











诸葛筱蝶


我儿子上一年级,今晚让儿子写下的每日计划,我骗他说发给他班主任了,如果每天不照做就告诉他班主任,并告诉他,时间自己安排。我再也不督促他学习了。如果做不到就退学下来干活。今天被我带到花园除草除了一天。自己说要好好学习[捂脸]今晚给他一张数学试卷基本都做对了。不逼他一下都不知道他的水平!我问他你怎么都会?儿子说他用心去做的。最近我也被孩子弄得很烦躁。看着班级群的家长每天都发孩子的作业,有的家长更是不间断的发,再看看自家孩子玩的那么嗨气就不打一处来!然后就被我带出来干活折腾了一天!晚上乖乖的写下每日计划,主动去读书讲故事给我听。家长督促学习不如自己督促自己,慢慢培养他的自律性吧!头一回教育娃咱也不懂,慢慢摸索



哈小张张啊


我女儿也是一样,就拿老师布置的作业来说吧,现在老师每天在群里布置一个画画的作业,要求学生按照老师画出的样板画出来然后自己上颜色。我拿老师画的样板给她照着画,她也不思考也不动手就说自己不会画,好不容易教他怎么画了,总是不认真,一个不留神没盯住她,她又看到其他地方去了,说她两句就在那里哭!烦都烦死了!


魂斗螺蒙先生


一、二年级的目标,是要培养习惯。对学习来说来,习惯主要是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快速,二是准确,三是工整,四是逐步自觉。

做作业要有固定的时间。

家里一般可以早点吃晚饭,吃完了督促孩子做作业,或者等孩子做完了再吃晚饭。家长可以安排一些简单的抄写作业让孩子做一下。自己布置作业的目的,是让孩子每天都做同样的事,容易形成习惯。

家长陪同做作业。

这很重要。家长陪同,可以让孩子更加安心,也有利于家长随时掌握孩子做作业的情况,了解孩子学习上的存在问题。在孩子身边做自己工作上的事,或者看书,让孩子觉得并不是他有作业,爸妈也有事情要完成。

每天必须有阅读时间。

学习主要是通过听、说、读来完成。充分阅读,提早阅读,能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提前形成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尤其是通过阅读,理解语言文字,这是极其重要的能力。

孩子做完了作业,要给予评价。

评价以表扬为主。表扬的目的,是告诉孩子接下来应该怎么做,表扬要具体:今天字写得好,今天做作业专心,今天做得真快等等,根据孩子的表现和自己的希望,选择表扬的内容。

孩子做作业的桌子周围,不要有多余的物品,包括暂时不用的书,文具,玩具等等,不能出现在孩子做作业时的视野范围内,这样才能尽可能地减少孩子受到干扰的机会。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


小小思维家


低年级孩子在作业中,存在以下的情况:总是惦记着玩,先玩够了才考虑作业;作业过程中,间断很多,东摸西摸,不能集中注意力;一下做语文,一下做数学,不能一次完成一科,而且一遇到难题就放下,做别的作业,整体上拖延的时间太多。家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过,急也没用,我们家长该怎么做才能避免这些不好的情况呢?

作为一名初中数学老师,我给几点建议,希望对你有帮助。

1、提醒并督促孩子完成作业。跟孩子约定,必须先完成作业才能看电视或者玩游戏,而且家长双方要保持一致意见,不能有一方有退让或者妥协。如果孩子有拖延情况就要耐心反复的提醒他,千万别发火。

2、教会孩子管理时间的方法,培养孩子的效率意识。每天孩子放学回来,家长先问问孩子当天的作业都有哪些,然后,根据孩子的作业量规定一个相对的时间段来完成作业,而且要跟孩子一起协商,比如,20分钟或半个小时完成一个作业项目;20分钟内不可以离开座位,完成一个作业再开始下一个作业,不能东做一个西做一个;做完一个作业项目,让孩子拿过来给家长看。家长看了之后,先肯定孩子做得好的方面,比如字写得很好,这个知识点掌握了等等,然后提醒孩子做错的部分,但不要直接指明错误,让孩子自己去重新检查一下自己的作业,孩子一般能够发现自己求快粗心而导致的小错误,等孩子改正之后,再来给家长看,直到做对为止。千万别只关注孩子做错的部分,训斥孩子,说孩子“笨”等等。赏识激励就是认同孩子的努力,会赢得孩子给你翻倍的回报。

3、坚持执行学习任务规划21天,耐心坚持一个学期的督导。一个好的习惯需要重复执行21天才能够基本形成,但还需要三倍的重复执行才能固定下来。调查显示北大学生在小学和中学阶段的良好学习习惯之一就是放学后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完成作业,并且,在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环境里完成作业。习惯的养成是通过重复执行来形成自动化的行为模式。要想自己的孩子成为高材生,最重要的就是养成好习惯。而且许多家长的实践证明,不用21天,3天就能见效,2周能够明显改善,3周就基本不用监督,一个学期下来,就成规律了。

总之,坏习惯是日积月累养成的,好习惯的养成同样需要时间。学习是一件长远的事情,家长需要长期坚持,才能让孩子养成自觉的学习习惯。


初中数学培优补弱


一年级是培养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如果一年级学习不认真,总是拖拖拉拉。连最起码的认真听讲,认真写字,及时完成作业的学习习惯都没有养成,势必会严重影响学习的效果和以后的学习。

家长光有耐心是不够的,应该多方面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找出孩子学习不认真,拖拉的原因。

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和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发现问题

孩子在学校里每天都能发现新鲜、有趣的事,也往往愿意和家长想分享。

家长必须表现出喜欢听的样子,孩子才会滔滔不绝地说出来。

家长可以把谈论引到学习上:老师上课讲了些什么?叫没叫你回答问题?

如果孩子讲不出来,不要责备。翻开课本让孩子回忆一下 ,如果还是说不上来。就及时和老师沟通,问问自己孩子上课情况。

请老师上课多提问,多鼓励。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逐渐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

观察孩子写作业,找出原因

  • 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找出拖拉的原因。

如果孩子写练习册或卷子的时候,不论是不会写字、注音、组词、算题还是不理解题意都会拖长孩子做作业的时间。

家长要及时给予帮助,和孩子先复习学过的相关内容,再写作业。

预习第二天的新课,教给孩子听课的方法:预习不是提前学会,而是找出重点、难点,让孩子心中有个大致的概念,孩子就会跟上老师上课的节奏。

  • 如果孩子边写边玩,一会要上卫生间,一会儿要喝水。

那就得和孩子商量制定一些规章制度,孩子亲自参与,执行起来就比较顺利。

放学后先写作业,然后再玩。写作业前先喝好水,再上一次卫生间。

提前把卷子、练习册、本子,课本、学习用具准备好。

开始写作业就规定时间内不允许走动、干杂事。

如果快速写完作业,就能延长看电视或者玩的时间。

视自己孩子情况而定,要详细合理。

  • 不要给孩子增加额外的作业

有的家长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还给孩子布置另外的作业。

孩子觉得与其快速写完老师的作业还得写家长的,不如慢慢的写,还能少写点。

其实一年级主要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知识并没有多么难,认真学好老师布置的作业就可以了。

不要把写作业变成无期徒刑,让孩子反感,厌恶学习。

三、持之以恒的实行,养成习惯

美国教育家威廉·詹姆斯在培养孩子习惯的理论中认为:

一、在形成一种新习惯或摒弃一种旧习惯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在开始时具有尽可能强烈的和坚定的积极主动精神。要利于用你所知道的一切手段来帮助孩子创造成功的开端。

二、永远不允许一次倒退发生,直到新的习惯牢牢地扎根在孩子的生活中。

三、在前面两条的基础上,要抓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去实践你的要求,并造成每一个情感上的鼓舞,只有在决心和渴望产生动力的时候,而不是在它们形成的时候,他们才会向大脑传导一种新的方向。

一个好习惯的养成最低需要21天。按照詹姆斯的劝告,实行和孩子的约定,坚持不懈,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清风徐来JX


这个时期是孩子需要适应学校生活的阶段,并且专注力也不强,也不知道学习是为何?家长应当有耐心爱心和细心,主要着重培养孩子三个方面的习惯为好。

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习惯主要有:自我管理、认真负责、积极乐观、坚持运动。良好生活习惯不但要培养孩子做家务,还要有良好的作息习惯,讲究卫生,尊敬师长,不玩手机等等。俗话说,最好的教育是陪伴孩子,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父母最主要的教育要素。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主要有:喜欢阅读、勤于写作、善于表达、勇于质疑、用好媒介。孩子刚入学,对学习还有不适应的地方,家长应当多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一旦孩子对学习有兴趣,学习成绩的提高就成功了一大半。从小就培养孩子尊重知识、尊重书本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基础。有些孩子通过练习趣味性很强的jint速读记忆训练工具培养了阅读的兴趣,获取了广泛的知识。三、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身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只要身体健康孩子才能顺利完成学业,并保证大脑运转灵活,应当让孩子多参加一些运动。比如和家长一些散步、和家长一起打乒乓球等,有助于孩子提高免疫力,还能提高大脑等各方面的机能,让孩子更聪明,也有利于孩子更好的教育。


无为无不为之潜龙勿用


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做作业不积极的问题。其实,孩子不爱写作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参与感。如何让孩子有写作业的参与感?

🌹有几个建议:

1、沟通时,尽量把祈使句换成疑问句

"吃完饭了,赶紧去写作业。”换成“我们现在吃完饭了,接下来该做什么?”

"先去写语文,写完语文再写数学。”换成:“你想先写什么?”

"快点写啊,别磨蹭。” “认真点啊。”换成“写作业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这样做,是为了让孩子由被动接受转换成主动思考。

2、给予孩子充分思考问题的时间,并耐心地等待孩子的回答

将简单的一句话分成三五句来讲,这样转换说话方式,一开始,你可能会觉得很累,可能会认为等待孩子自己回答比你直接告诉他答案要节省时间。

但是,对于孩子来说,经过自己思考,从嘴巴里说出来的话,要比听到的话有用的多。

还结合自身来说,“你要努力”和“我一定要努力!”哪个更能激励你?对孩子来说,亦是如此。

3、和孩子共同制定学习计划

选择一个宽裕的时间,和孩子一起沟通,制定一份学习计划。对于计划的每一部分,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认真聆听孩子这样制定的原因。

如果孩子有好的想法,一定不要吝啬你的鼓励!

制定计划算是前期统筹的过程,这个过程相当于自我意识的激发和参与感的培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