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幅太少,内容太多,闲话不说,直接干货。
朱元璋篇
咱们的重八,就不需要过分说明了吧,毕竟是活跃在银幕上的励志人物。最悲惨的皇帝,没有之一,放牛出身,17岁那年淮西闹饥荒,饿死了他们一家子,还剩半口气的他没辙进了皇觉寺才保住一条命。当了几年和尚(也是历史上唯一当过皇帝的和尚)便开始干革命推翻元朝的腐朽统治,那个号召力还真不是吹的,带着他的淮西集团24人,一路上硬是拉起了几十万人的队伍。来到应天(今南京),依次打败了强他数倍的陈友谅与富他数十倍的张士诚。随后北上,把元朝统治集团在荒漠深处安排的妥妥当当。对他这段峥嵘岁月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电视剧。
可当上皇帝的他却一改本性,成了嗜血恶魔,对当年一同浴血奋战的兄弟们起了杀心:勒令军师刘伯温辞官;对李善长屈打成招并以谋反罪诛其九族;灭元有功的蓝玉却以谋反罪名斩首并且连坐者数万人;就连早已年迈的开国功臣徐达也被“御赐”烧鹅除掉(患有背疽不能食用烧鹅)……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朱元璋直接废除了沿袭千年的宰相制度,大事小事自己来,虽然苦点累点但权利抓的牢,位子坐的踏实,可事实证明,他错了。
朱允炆篇
年仅21岁的朱允炆即位,他或许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的叔叔伯伯们被自己的父亲一个个杀掉,其实是为了自己,为了给自己创造一片能大展拳脚的天地,而不留下一个无法驾驭的人。
他或许更不会想到,这片天地只够他当四年皇帝。
四年很短,短到只够他做一件事,或者说只做了这一件事,就让他早早谢幕——削藩。朱元璋为了给朱允炆创造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令其他皇子们带重兵戍守边境保卫国家安定,共设有9个藩王,镇守北平(今北京)的燕王朱棣就是其中之一。
一个错误固然不止于此,但事实证明他走的每一步,都是错的:1、朱棣最强,可削藩顺序却是从弱到强,给了朱棣足够的准备时机;2、指派的将军李景隆实在无能,在朱棣面前不堪一击(也怪朱元璋杀光了当朝的所有名将);3、下达了最愚蠢的命令:“勿杀我叔”,也正是这条命令,才有了后来的永乐皇帝。
朱棣篇
先了解一下朱棣这个人吧,他不是娇生惯养,出生在朱元璋大战陈友谅的战火中,排行老四,母亲也只是女婢,注定了从小地位便低人一等,只好跟随那群开国将军们到处南征北战直到消灭元朝,他的军事指挥能力在当时真可谓无出其右。削藩那年他39岁。
看着其他藩王们非死即庶,马上就轮到自己头上了,戎马一生却落得被21岁的侄子整死……忍不了,“靖难,清君侧”(为自己造反找的合理解释:奸臣当道蒙蔽圣听,我要去杀掉挑唆我们叔侄关系的奸臣),50万大军一路南下,书写了一篇壮阔的英雄主义奋斗史。有必要提一下有位叫马三保的人在战争中给予朱棣不小帮助,立功后朱棣赐名:郑和。
结局就不卖关子啦,朱棣那耀眼的主角光环加上一批朱元璋留给朱允炆的无能将士,一路“保送”朱棣到了南京城,逼得朱允炆走投无路一把火烧了自己的宫殿,这把火竟然成就了一桩千古悬案:朱允炆尸体去哪儿了。这可急坏了朱棣,毕竟皇位来路不当,到以后自己年迈干不动了,朱允炆带一帮人过来寻仇可了不得,于是专门派人从分别内陆和海外寻找朱允炆的下落:去内陆的人兢兢业业找了十多年,似乎找到了但史料没明确记载,叫胡濙;去水路的人似乎压根就不是奔着找人去的,叫郑和。
不过朱棣应该被铭记的不是他的篡位夺权,而是他统治下的那个繁荣富强的国家——因为他的的确确是一个好皇帝:郑和七下西洋展现的是空前强盛的国家财富和国际地位;主持编写了《永乐大典》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堪称“世界历史最大的百科全书”;迁都北京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凿通运河串联了南北交通;还有他的五次御驾亲征漠北(死在第五次班师回朝的路上),让各民族见识了中华民族的气魄……繁荣可比文景贞观;功绩不逊秦皇汉武。
顺带一提,当时宰相制度早已被朱元璋废除,朱棣没法办做到大事小事亲力亲为,于是有两个机构悄然而生:帮助处理繁琐公务的叫内阁(由五品以下官员构成以防专权);和专门办案的执法机构叫东厂(宦官机构)。
朱高炽篇
这个在位仅一年的皇帝没啥可写的,他的即位似乎也是个笑话:朱棣选择朱高炽为太子并非因为他(体格很胖,患小儿麻痹症从小偏瘫),而是看上了他的儿子朱瞻基。
而他做的唯一一件事也着实坑爹:朱棣花了大半生编纂历史,杀掉大批指责自己谋反的臣子,只为给自己的篡权一个合理名分。可朱高炽同志倒好,只用一年,便把历史全部纠正了过来,还为那些被朱棣杀掉的大臣一一平反……
给历史以真相,朱高炽你是好样的。
朱瞻基篇
早已被朱棣“内定”的朱瞻基是个好皇帝,他知道这个国家在太爷爷和爷爷手里连年征战,百姓早已精疲力尽。于是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他懂得关注民间疾苦,也经常微服私访,使得国力又进一步强盛。
可他死也不可能想到,他的一个决策,断送了明朝的大好前程:朱元璋废除宰相,朱棣虽设立内阁可官五品,目的都是为了能够牢牢地把握权利。可他不同,天生爱玩,为了省事他让内阁处理琐碎公事时附带上解决方案,称为票拟。这一举动似乎能调动大臣们参政的积极性本无可厚非,可错就错在另一项决策——披红:对内阁的解决方案如果同意就用红笔标注,非但如此,还让太监学习知识参与政治(此前一直禁止太监学习政治),帮助自己掌管批红治理朝政,也就有了日后的皇帝不理朝政和太监专权。
从朱元璋到朱瞻基是明朝的鼎盛时期。此后,皇权开始分化,由内阁决策,太监批红,皇帝半只脚也就退出了政治舞台,无数忠奸开始拿起史笔,继续书写着明朝的未来。
閱讀更多 漠期閒談000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