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年尾的,有60萬存款,一套一百多平的房子價值250萬左右,能夠養老了嗎?

罌粟64838540


年齡比你大一點,比你存款多一點,感覺不夠呢,我覺得怎麼也得三四百萬存款才敢說夠養老的


房地產評估


我也是73年生的,看見這個提問挺親切的,冒昧來回答這個問題。

手頭有60萬存款,一套價值250萬的房子,能夠養老了嗎?應該說,這個條件在同齡人中屬於中等吧,屬於混得不錯,但是不是頂尖那批人。

但是,坦白地說,以目前你的條件,想籍此養老,而不工作的話,那麼難度很大,非常不現實!

中國人的平均壽命是77歲,我們就以這個77歲為準,73年生的現在47歲,那麼餘生還有30年。

目前銀行的無風險理財產品主要有銀行存款、智能存款、大額存單、國債等等,最高利率一般不超過5%。我們假設為5%,這60萬存銀行裡做無風險理財的話,每年利息為60*5%=3萬元,摺合每月2500元。

大家覺得,現在每月開銷2500元夠花嗎?

考慮到題主有房子,而且這個年齡,孩子基本上大學了,負擔不算重,每月2500勉強夠了,但是,要花得非常非常節儉,一不小心就會超支了,日子過得太累!

那麼,像題主這樣情況,大概需要多少錢才能夠養老呢?

有個簡便的算法,就是以每年家庭開銷乘以25年(已考慮通貨膨脹因素了),假設目前每年開銷10萬元,那麼起碼有250萬才可以,少於這個數就別想了!

所以,如果想以這60萬存款生利息,籍此作為生活開銷,不工作的話,日子會過得非常難,考慮到通貨膨脹因素,將來會更難,所以,題主這個想法非常不現實!

其實,73年生的還算年輕,早早地就想養老不工作了是一種人力資源的浪費,人還是有一份工作為好,這樣不但多了一份收入,而且,在工作中人會有非常充實,而且特別有成就感。

反之,如果過早地退休,無所事事會讓人特別容易陷入空虛境地中,這次疫情不就這樣嗎,不知有多少人在家裡憋瘋了喊著想上班呢?大家有同感嗎?


李中東


73年的現在已經47歲了,有60萬的存款,一套250萬的房子,其實是可以養老了。

對於這個年齡的人來說,其實創業、投資的風險都是非常大的,因為學習能力的下降,因為承受挫敗的抗衝擊力下降,再加上前期沒有太多的認知積累,所以,在50歲左右的年紀其實一般都是以守財為主。

對於,60萬的資金來看,可以做一些民營銀行的定存,大概可以獲得年化4%~5%左右的利息,也就是一年2.4~3萬。

如果再加上自己有房子居住,自己未來還有退休金,還有工作等,其實養老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但是,對於消費能力來說,也是需要控制點的。

因此,綜合來看的話,完全OK。

不過,對於一些特殊情況來說,甚至在一線城市來說,60萬可能就有些困難了。

就好比,你住了醫院,生了一場大病,也許600萬都是不夠的;

又好比,你沒有注意對於子女的管教,讓他們闖了天大的禍,需要配一筆上百萬的賭債等等,60萬,甚至100萬也是不夠的;

這樣來看的話!

想要養老,不僅要自己多加強一些身體的鍛鍊,讓自己免收疾病的危害,另一方面還要對於子女,對於家庭的教育進行管教。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個理財的觀念,不要有一個敗家的行為!!


關注張大仙,投資不迷路,感謝你的點贊和支持。


琅琊榜首張大仙


咱們兩個年齡差不多,經濟條件也相差不大,說一下我的觀點,我們共同交流。

作為70年代初的人,到現在家庭資產合計300萬元左右,如果只是用來養老應該夠了,但但是如果考慮到家庭的其他支出仍然需要繼續努力。

我不知道你家裡的具體情況如何,但是對於這個年齡的人來說,孩子通常只有20歲左右,還沒有參加工作和結婚,老人年齡大了也需要贍養,作為個人養老來說,必須要先完成贍養老人和撫養孩子的義務。

從贍養老人的角度看,如果老人都有退休金,那麼只需要我們付出體力就可以了,老人的經濟能力能夠解決個人養老問題,如果老人家在農村,或者是沒有養老金的城市居民,通常還要為每位老人考慮20萬左右的養老金。



從撫養孩子的角度看,這個年齡的人大部分為獨生子女,孩子已經超過18週歲,按說可以不用撫養,但是從我國的傳統看,家長往往要負責到孩子結婚,甚至等到孩子也有了孩子之後,還要幫他們撫養下一代。

比如我的一個鄰居,他的兒子在北京工作,由於孩子買房,自己砸鍋賣鐵把所有的錢都給了兒子,現在兩人靠養老金過日子,每逢暑假寒假,還要到北京去照顧孫子,自己的養老金也在幫孩子還房貸。

這種情況對70年代的人來說,很可能是要面對的一個現實問題,如果你生活在三線城市,而自己的孩子又需要到一線城市發展,這些錢恐怕不可能全部用來養老,甚至還要像我的鄰居一樣,把自己的退休金也貢獻出來。

再回到養老的問題,存款60萬元,擁有一套價值250萬元的房子,如果這些資產用來養老,如果沒有社會保險,60歲之後沒有退休金,用這些資產養老,仍然需要好好規劃。

房子價值雖然很高,但是如果自己自住的話不能產生價值,甚至還要因為養房而付出物業費,所以網上經常說的以房養老,我認為是不可取的,73年的人現在已經47歲,按80歲的平均壽命還有33年,33年之後,這些房子是否值錢很難說,而且你一直自住也無法用來養老。

60萬元的銀行存款,如果按照4%的年利率計算,每年可以獲得2.4萬元的利息,這些錢用著生活費對一個人來說勉強可以,對一個家庭來說就不夠了,所以只能進行中風險以上的投資,年化收益率要達到8%以上,也就是每年大約有5萬元左右的收益才是可以的。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交養老保險,如果到60歲退休,還有14年的時間,養老金的領取條條件是繳納社保超過15年,所以61歲可以退休,如果按每月繳納600元計算,每年交納7200元,可以用60萬銀行存款的利息來交納養老保險,這樣將來的養老資金就有兩個途徑,一個是養老金,一個是60萬元本金和利息,個人養老就沒有問題了。


互金直通車


1973年出生,目前2020年,虛歲48歲,實歲47週歲,如果是女性同志,再過3年即可退休(女性法定退休年齡為50週歲);如果是男性同志,還需要在13週年才可退休(男性法定退休年齡為60週歲)。若是女性同志,建議你在堅持3年,依據法定退休年齡退休,如果是男性同志呢?還有13年,幹不下去了,這點儲備足夠養老嗎?

60萬元存款的收益

只有一套房子,房子只能是自住,就沒有收益一說了,故而我們只考慮60萬元的存款收益,60萬元,按照4%的理財產品計算,每年的利息為:60*4%=2.4萬元,摺合每個月約為2000元,這個收入如果你沒有任何負債(車貸、房貸等等),沒有家庭負擔(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目前暫時是可以支撐得住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通脹的加深,你的收益會出現入不敷出,最終不得不動用60萬元的本金,短時間內還好,長時間肯定不行,畢竟60萬元不是多大的錢,而按照我國目前平均約為80歲的壽命,你還有30幾年的時間,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技術的發展,人們的壽命還可能進一步延長。

以上分析還是在你沒有大病大災的情況下,否則一場大病,進一趟ICU,你的60萬元估計就灰飛煙滅了。

PS:下圖系國家統計局發佈的2018年我國的人均生活成本,合計數為19523元。

另一種選擇

你有一套250萬元的房子,是你最大的依靠,實在不想工作想要養老了,那麼你就選擇把這套房子賣了,獲得250萬元的現金,再加上你原有的60萬元,合計約310萬元的現金,你回農村老家,自己建個房子(還省去物業費和水費等費用),花50萬元左右,基本上建個兩層的小戶型沒有問題,扣除50萬元之後,尚有260萬元的本金。

此時在選擇4%的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可達:260萬元*4%=10.4萬元,每年10.4萬元的利息收益,在農村生活應該是湊湊有餘的,每年沒用完的利息,可以進一步累積到本金之中,這樣本金不斷累增,利息年年提花,良性循環之下,還可以進一步抵抗通脹。


鯉行者


簡單點算,按70年壽命還有20年,每年開支4萬塊錢,要80萬,哪來的底氣養老?


看啊WEI


60萬元的現金存款,包括一套100多平的房子,價值250萬左右,總資產已經超過了300萬,這個收入水平在當前也是屬於一個不錯的群體。但是如果指望這個存款來養老的話,還是遠遠不夠的。

首先養老必須得考慮子女的問題,因為現在很多子女的成功,包括成家立業都需要父母一定的支持,這60萬元如果已經在兒女事業雙全家庭成立的狀況下,確實也是可已支撐很長一段時間的,反之,可能在幫助過子女成家立業之後所剩無多。

其次就是必須得考慮到自己未來的生活支出,這裡邊包括醫療支出和普通的生活支出。尤其是經過這次疫情影響過後,很多人可能對於健康領域會有非常的注重,為自己購買一部分的意外保險,包括重疾保險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所以你這目前的情況來看,並沒有透露過多的詳細信息。這就需要你自己對照自己的實際生活水平和收入情況,通過理財包括養老金的規劃來理性的看待自己後半生生活。


晴天財經閣


從房價看,你居住在三線城市。


蟲之洞


假設一:題主只提到存款和房子,沒有提到工作和養老金,也沒有提到父母和子女,假設這些條件都是不需要考慮的,就是說父母和子女經濟上都完全獨立的,不需要依賴題主。假設題主將來也不領取退休工資,只有最簡單的城鄉居民社保。

假設二:題主100多平的房子價值250萬左右,房價差不多2萬左右,那麼應該是定居在弱二線城市或者強三線城市。那麼房子本身的理財價值還是非常客觀的,無論是房價本身的升值潛力還是出租收益都還是比較可觀的。

場景一:如果題主沒有收入,還身居二三線城市,那麼收入只有60萬存款的理財收入,那肯定是無法養老的,不說老年人身體檢查、尋醫問藥的花費,就是正常的生活開支,這60萬元的投資收益也是無法滿足的,所以不工作還像維持現有的生活水平,那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到的。

場景二:既然如此,那肯定是無法再在現在的城市是生活了,一個合理的選擇是用60萬元在一個小地方租住,比如一些環境好、生活便利的鄉村小院,租金便宜還適合修身養性,農村養花種草釣魚什麼的都方便,而房子可以出租獲得一份租金收入,不但可以補貼租房的支出,還會有盈餘,如果這種方法還不能維持的話,在手中積蓄花光的情況下,選擇賣出大城市的房產,置換成小地方的房產,甚至直接選擇租房也不是不可以,這樣應該基本足夠晚年生活了,反正也不用考慮留下給子女。



投資和理財那些事兒


想想M2有200萬億[捂臉][捂臉][捂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