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閱讀,高效閱讀的不二法門—《如何閱讀一本書》


提到主動閱讀,有人會認為,平時我喜歡看書,主動去找自己心儀的書來看,不就是主動閱讀?非也,只要你在閱讀過程中沒做到專注、思考、追求理解力,並運用你的感覺與想象力的話,對不起,你這是被動閱讀。

反思

其實我也是在閱讀了《如何閱讀一本書》之後,才明白原來閱讀還有主動被動之分啊!審視自己之前的閱讀習慣,隨性,基本把讀書當作一種消遣方式,一本書讀完,腦海裡基本只留個大概、模糊的印象。一段時間過去,不定書裡的情節也忘個差不多了。毫無疑問,這種不帶腦的閱讀,當屬被動閱讀了。糟糕的是,這種閱讀模式伴隨了我N年。

幸運的是,前段時間參加了一個讀書會,讓我有機會反思自己是不是該改變一下閱讀方式?讀書會中,老師定期推薦書籍,我還算勤快,緊隨老師的腳步。可幾本書啃下來,老眼昏花,頭如斗大,書本講了些啥?一遍讀不懂,兩遍,還是模糊不清。更別說寫讀書筆記了,絞盡腦汁,搜腸刮肚也湊不了幾個字。這些難啃的書籍是我向來敬而遠之的論說性文章。比如卡耐基《人性的弱點》,戈特曼《幸福的婚姻》,派克《少有人走的路》......我是不是該先找一本如何閱讀的書,學習如何閱讀呢?

主動閱讀,高效閱讀的不二法門—《如何閱讀一本書》

相見恨晚

“思則變,變則通”,所幸之極,《如何閱讀一本書》幫我重啟了閱讀之門。

這本書是美國作者艾德勒和查爾斯.範多倫共同領銜的。是一本有關如何讀書的書,對於如何進行分層次閱讀以及深入閱讀非常具有指導性。

捧著這本書大有相見恨晚之感,如果早點讀到這本如何讀書的書,那我會少走閱讀的不少冤枉路。當然現在也為時未晚。

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有種強烈的感受。要高效閱讀一本書,首先就得端正態度,做一個有自我要求的讀者。閱讀的時候,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有目標地閱讀,變被動為主動地讀。

主動閱讀要求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不斷提出問題,不斷思考,它貫穿任何層次的閱讀過程。

“態度決定一切”,閱讀越主動,效果越好。

主動閱讀的目標和核心

主動閱讀,必須要有明確的目標—為求得理解而讀。

專注、努力地讀,運用讀書技巧,那麼頭腦,就會從粗淺的瞭解到深入的理解,才能真正的讀懂一本書。

主動閱讀的核心是:你在閱讀時要提出問題來—在閱讀的過程中,你必須你自己必須嘗試去回答的問題。

主動的閱讀基礎—學會提問

閱讀一本書應像你與作者之間的對話,核心在於你努力提出問題,(然後盡你可能地找出答案),關於一本書,我們一定要提出四個主要的問題。

一、整體來說,這本書到底在談些什麼?

二、作者細部說了什麼,怎麼說的?

三、這本書說的有道理嗎?是全部有道理,還是部分有道理?

四、這本書跟你有什麼關係?

以上四個問題適用任何一種讀物—一本書、一篇文章、甚至一個廣告。

主動閱讀,高效閱讀的不二法門—《如何閱讀一本書》

在書上做筆記

在書上做筆記也是主動閱讀的重要方式。在閱讀的過程中,在書上做筆記,是不可或缺的事,作者推薦了幾種方法。

1、畫底線—在主要的重點,或重要又有力量的句子下畫線。

2、在畫底線處的欄外再加畫一道線—把你已經劃線的部分再強調一遍。

3、在空白處做星號或其他符號—要慎用,只用來強調書中十來個最重要的聲明或段落即可。

4、在空白處編號—作者的某個論點發展出一連串的重要陳述時,可以做順序編號。

5、在空白處記下其他的頁碼—強調作者在書中其他部分也有過同樣的論點,或相關的要點,或是此處觀點不同的地方。

6、將關鍵字或句子圈出來—這跟畫底線是同樣的功能。

7、在書頁的空白處做筆記—在閱讀某一章節時,你可能會有些問題(或答案)在空白處記下來,這樣可以幫助你回想起你的問題或答案。你也可以將複雜的論點簡化說明在書頁的空白處。或是記下全書所有主要論點的發展順序。書中的最後一頁,可以用來作為個人的索引頁,將作者的主要觀點也依序記下來。

8、書前的空白最好是用來記載你的思想。你讀完一本書,試著將全書的大綱寫出來,試著將全書的整體架構寫出來,列出基本的大綱前後篇章秩序。

主動閱讀,高效閱讀的不二法門—《如何閱讀一本書》

在書上做筆記,其實就是在表達你跟作者之間相異或相同的觀點,能讓你真正完全擁有一本書。

《如何閱讀一本書》是一本實用性的書,它幫我們撥開閱讀中的重重迷霧,找到高效閱讀的不二法門—主動閱讀。喜歡閱讀,不想走彎路的你,行動起來了嗎?


作者簡介:我是海邊的衝浪者60。我手寫我心,用溫情的文字,寫有溫度的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