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10大高考熱門備考話題,2020考生不能錯過

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我們有信心!


這次,根據官方媒體的評論,給大家整理了高考可能會考到的熱點話題,同學們可以根據這些話題準備相關知識點。


在複習的同時,也記得多關注下熱點新聞,因為疫情相關的知識點,大概率是2020高考必考的內容。


收藏!10大高考熱門備考話題,2020考生不能錯過

2020備考熱點話題01:堅守奉獻


這個春節不平常。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全面展開,廣大黨員幹部、醫護人員等奮戰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各行各業都有人在堅守崗位,為防控疫情提供保障,為萬家團圓提供守護。這些最美“逆行者”,用他們的堅守與奉獻,為人們構築起一道健康防線。


面對疫情擴散的風險,堅守是最有力的回答。武漢廣大醫護人員衝鋒在前,全國各地醫務工作者成為這個春節最可敬的“白衣戰士”;各地支援武漢的醫療隊迅速集結,向著武漢出發;曾奉命赴北京小湯山抗擊非典的南方醫院醫療隊主動請戰,誓言“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


傳統佳節,因堅守而動人;防控疫情,用奮戰來回應。春節期間堅守崗位,用自己的行動,承載了多少人的健康;用自己的捨棄,換來了多少家庭的團圓,這不僅體現著敬業與奉獻的價值追求,更展現出一種超越“小家”、成就“大家”的高尚境界。


【精選標題】

致敬最美逆行者
始於初心 成於堅守
“逆行者”的背影,

凸顯堅守與擔當用堅守

答好抗疫答卷以奉獻精神收穫新光榮
生命因奉獻得以延伸

莫讓逆行者成獨行者堅守腳下的土地我們在,武漢就在 


2020備考熱點話題02:醫者仁心


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的一位醫護人員在志願申請書上寫道:“如有需要,我自願報名申請加入醫院的各項治療病毒性肺炎的活動。不計報酬,無論生死!”這些天,很多醫護工作者奮戰在疫情的第一線。


健康所繫,性命相托。危難面前挺身而出,誓言“不計報酬,無論生死”,彰顯了醫者的職責和本色。從一線參與救治的醫護人員,到參與決策的高級專家,醫者既需要專業的醫療知識,更需要無畏的職業操守。大災面前見本色,關鍵時候看品格。在這場人與病毒的戰鬥中,醫護人員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醫學誓言。

《醫學日內瓦宣言》說:“我將用我的良心和尊嚴來行使我的職業。我的病人的健康將是我首先考慮的。”我國《醫學生誓言》說:“我決心竭盡全力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維護醫術的聖潔和榮譽,救死扶傷,不辭艱辛,執著追求,為祖國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和人類身心健康奮鬥終生。”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英雄,此時此刻,在抗擊新型肺炎前線迎難而上、救死扶傷的醫護工作者,就是最讓人感動、最值得敬仰的英雄。

【精選標題】

謝謝你,為我們拼了命

身著白衣,心有錦緞

哪有白衣天使,只有凡人英雄

勇敢醫護,時代英雄

健康所繫,性命相托

有時治癒,總是安慰

哪裡有疫情,哪裡有醫者

醫者,是城市的衛士

他們不僅是天使,還是戰士

醫護人員安全,社會才能健康


2020備考熱點話題03:青年擔當


我們可以看到,一張張臉龐雖然稚嫩,眼神卻透露著堅毅;一個個雖是“職場”新人,卻責任感爆棚,其實他們並不“佛系”。

既然這場疫情無法逃避,便只能“逆向而行”。網絡流行這樣一句話,“17年前全世界守護‘90後’,現在換‘90後’守護這個世界”。“90後”現在長大了,不管是組建青年突擊隊還是招募青年志願者,都要把最精銳的力量放在最需要的地方,而青年的力量就在於那股子不畏不懼的韌勁。魯迅先生說,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見深林,可以闢成平地的,遇見曠野,可以栽種樹木的,遇見沙漠,可以開掘井泉的”。


如今,面對肆虐的疫情,不管是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還是在幕後保障物資運輸暢通的“擺渡人”,不管身處何方,不管從事何種工作,都朝著防控疫情的中心點發力施策。這是防控疫情的需要,也是青年的使命擔當。“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而今,這場全民戰役中,青年無疑是一股重要而又強大的力量。


其實,從“請戰”到奔赴一線,這條反向行跡恰恰是正向的成長邏輯。疫情交給我們的不是一道選擇題,而是必答題,當各種力量湧向武漢,當醫療防護、物資派發、入戶宣傳、交通疏導、生產生活保障等等需求發出召喚時,青春的力量便會被激發。作家冰心曾寫道,“青年人,珍重的描寫罷,時間正翻著書頁,請你著筆!”正如此,才有一波又一波的護士為了爭分奪秒救人將一頭秀髮剪光,才有一個個不懼風雨的身影在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施工現場不捨晝夜地忙碌,才有一張張稚嫩卻剛毅的臉龐在平凡的崗位上堅守。


【精選標題】

時間翻著書頁,試看青年著筆

有一種希望,叫“春筍般成長”

“90後”真的長大了

青年有擔當,世界有希望

青年不做時代的看客

螢螢之光,可照曠野

擔起責來,不必等待

責任,堪為青年的脊樑

中國青年的負責與盡責

青年擔責,助力中國

如果青年都“向上走”……

有一分熱,發一分光

不負青春,不負時代

與時代同心同向,讓青春綻放光芒

當青春遇見新時代

把青春相冊嵌入時代畫卷

把家國情懷,轉化為追夢之源


2020備考熱點話題04:家國情懷


生命對每個人都只有一次,遠離危險是人的本能。然而,為了阻擊病魔,白衣天使與家逆行,堅守崗位、踐行職責;鐵路工作人員寫下“請戰書”,立下“疫情面前,我們就是堅固防線”的壯言;還有前後方那些忙碌的身影,或是父子、或是兄妹、或是夫妻,疫情發生後,奮不顧身投入工作崗位……“最美逆行者”的選擇源自責任與擔當,他們用現實的抉擇告訴大家,何為家國情懷。


“家國情懷”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內涵之一。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國兩相依。那種與國家民族休慼與共的壯懷,那種以百姓之心為心、以天下為己任的使命感,就來自那個叫做“家”的、人生開始的地方。在千家萬戶團圓的節日裡,他們缺席了與家人的相聚;在人們都“宅家”的時候,他們迎難而上,走在防疫最前線。這些人被稱為“最美逆行者”,用無私無畏守護崗位職責,捍衛人民群眾生命安全,這堅定的信念與選擇中,又何嘗不是根植於心的家國情懷?


有人說,“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疫情中的這群“最美逆行者”,挺身而出,舍小家為大家,手挽手、肩並肩築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生命防線。我們需要這樣的英雄,社會需要這樣的堅守,國家更需要這樣的使命擔當者。


一個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在疫情面前,眾多“最美逆行者”,以個人力量積聚起戰勝疫情的磅礴力量,萬眾一心、共克時艱,疫情防控阻擊戰定會取得勝利。


【精選標題】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國危豈有家安?

矗立家國情懷的精神燈塔

超越小家,成就大家

家國兩相依

讓家國情懷根植於心

家國情懷,圓夢時代

家國情懷奏響時代最強音

國士情懷家國,自可遠行無疆

心懷家國自不凡


2020備考熱點話題05:社會責任


為了應對此次肺炎疫情而啟動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主要目的是儘可能切斷病毒傳播途徑,從而逐漸緩解疫情直至其完全消退。無論是個人防護、生活和工作的注意事項,都是圍繞這個核心展開。

在居家生活和工作之外,每個人都應配合防疫,遵守防疫規則。無論對個人或公共安全而言,“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都是最好的方式。如果有疑似症狀,可先使用定點醫院的線上診療服務,有發熱症狀即做好報備並及時就醫診治。


病毒的傳染性及感染可能性,不會因一個人的財富或社會地位而有所不同。每個人可以做的,就是做好防護,改變習慣,不隱瞞涉及防疫的個人情況,減少被傳染或感染他人的幾率。這是為了更好地保護自己、保護家人,也是對社會負責。

【精選標題】

管好自己就是貢獻社會

為自己負責,更是為別人負責

緊要關頭,“宅”是一種社會責任

高擎社會責任的大旗

社會責任流失,是時代之殤

保護自己,對社會負責

抗疫防疫,匹夫有責

“我傳染了我負責”,負得起嗎?

鐵腕抗“疫”,把責任挺在前頭

用“落實之力”彰顯“責任擔當之勇”

大“疫”當前,人人要強化責任擔當

有擔責,更要有問責


2020備考熱點話題06:敬畏自然


(可和“珍愛生命”關聯)

發展到如此地步,讓人無比痛心,某些人管不住自己的嘴,對野味的痴迷和貪婪,釀下了如此大的惡果,讓一座城市、一個國家甚至整個人類付出如此沉重的代價,目前還沒有看到惡果的下限。不知道那些愛吃、經營、捕捉野味的人,此時此刻有沒有受到觸動,良心會不會痛,心靈會不會懺悔?

對這一次讓人們色變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有網民建議可以將其命名為“野味病毒肺炎”,以這種固化的標籤讓人類長記性,讓那些不見棺材不掉淚的野味愛好者們有一點兒敬畏,也避免社會在好了傷疤之後迅速忘了疼。


這是一個好建議。易於健忘的人們,確實需要這種如影隨形的提醒。很多人一定還記得當年非典發生的時候,也形成過一波對濫殺濫吃野味的反思潮。當時的反思不可謂不深刻,行動不可謂不堅決,發了緊急通知,開展了執法行動,進行了聯合檢查。可那陣風過後,野味被禁住了嗎?一些饕餮之徒的嘴被管住了嗎?從這一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出現和蔓延來看,並沒有。經歷過17年前非典的鐘南山院士痛心地說:武漢當地的海鮮市場,實際上交易的不只是海鮮,而是有相當多的“野味”。

【精選標題】

和自然和諧共處,人類才有出路

敬畏自然,行有所止

“野味饕餮”是拿生命冒險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敬畏自然,遠離野味

必須將野味,徹底逐出餐桌

《敬畏自然,就是敬畏生命

“野味”己敲響人類健康的警鐘

相比疫情,野味真的不香

面對野味病毒,還不懸崖勒馬?

莫讓城池的淪陷,始於舌尖上的淪陷

生態文明應 “植”入人心


2020備考熱點話題07:悲憫善良


為了防止疫情失控蔓延,武漢在1月23日宣佈關閉離漢通道,武漢人也積極響應號召,挑頭退了票,主動取消外出探親、度假的計劃,本著對自己負責也對他人負責的態度,自我隔離。即便是在離漢通道關閉前從武漢離開、返鄉的人,也紛紛去社區登記。可以不點贊這些行為,但絕不應該冷語相向,甚至惡意傷害。


武漢是新型肺炎猛烈爆發的地方,武漢人也是受害者,而不是加害人。對抗病毒,是一場人與病毒的戰爭,而不是人與人的戰爭。這場戰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愛,而不是恨和冷漠。要讓愛成為對抗病毒的特效藥,不要讓冷漠成為加劇病毒危害的催化劑。


1998年洪水,武漢人齊心協力嚴防死守;2003年非典,武漢人齊心參與戰鬥。現在,武漢“病了”,需要全國各地伸出援手,剛剛廣東湛江等地宣佈為滯留當地的武漢人提供免費住宿。讓我們一起做武漢的守護者,善待武漢人!

【精選標題】

像呵護眼睛一樣呵護善良

善良是人類的路標

做一片善良的“雪花”

心懷悲憫,貼地而行

比病毒傳播更快的是愛與善良

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

你只管善良,福報已在路上

戰疫情而不是變無情

武漢人,是同胞也是同袍

走出“鄰避”困境,多點善意溫情

多點善意,別讓武漢人寒心

隔離病毒不隔離人心

莫讓武漢人雪上加霜

願善良能被善良以待

讓善良成為善良人的通行證

祈禱善良生命的和美回報

心懷悲憫,滿懷善意


2020備考熱點話題08:理性思考


(可和“批判精神”“獨立思考”關聯)


網民要當“劍客”,不要做“看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類似“1月26日主持人白巖松邀請鍾南山介紹疫情”“用淡鹽水漱口可以預防新型冠狀病毒”“鍾南山院士被傳染了”“空中噴灑防疫藥劑”等等,這樣的謠言在百姓間擴散蔓延,造成整個社會的焦慮恐慌。  


在面對來源模糊、事實不清的信息時,切忌一味地盲目轉發與情緒發洩,應當多一些理性思考和冷靜判斷。


疫情洶湧,國家在挫折中奮進,無數工作人員為之盡己所能、不屈不撓,此時正是需要我們凝聚共識、統一行動的關鍵時刻,每一位網民更應該擦亮辨別是非的雙眼,理解配合,共同面對。


人人都從自身做起,承擔一份網絡社會的公共責任,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貢獻一己之力。當然,呼籲媒體和網民遵守法律法規、加強理性判斷,並不是說對新型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不能開展監督,不能講真問題,不能揭露真現象。恰恰相反,那些遵守法律、尊重事實的建言獻策和批評監督不僅很有必要,而且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


【精選標題】

我們缺良藥,也缺理性思考

擦亮理性的雙眼

願疫情之苦激活更多理性

人格獨立首先要思考獨立

獨立思考應成青年品質

辨謠言,長點心

以理性驅逐恐慌

謠言止於智者

不為謠傳推波助瀾

剷除謠言孳生的土壤

破除謠言,科學是利器

謊言只會被真相拆穿

打好謠言“病毒”阻擊戰


2020備考熱點話題09:樂觀心理


疫情當前,部分一線醫護人員、患者以及普通群眾為恐慌及焦慮所困。這次疫情是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還伴隨著不少嚴厲的疫情防控措施,很多人為此產生心理不適,在情理之中。通過心理救濟和危機干預方式,化解很多人的心理應激反應過度及其導致的暫時性心理疾患,也是合力“抗疫”形勢下的重要一環。


有時,恐慌焦慮情緒也會“人傳人”,且會隨著“家裡蹲”或單獨隔離時間拉長而有增無減。到頭來,這非但不利於人們以身心健康狀態積極應對疫情,也無益於社會情緒穩定和科學抗疫秩序的確立。特別是對確診患者和一線醫護人員來說,若存在過大的心理壓力,客觀上也會影響抗疫實際成效。


因此,通過心理救濟和危機干預方式,化解很多人的心理應激反應過度及其導致的暫時性心理疾患,也是合力“抗疫”形勢下的重要一環。這不僅有助於形成輕裝上陣抗擊疫情的心理前提,更是疏導社會情緒、重塑抗疫信心的必需。


心理救濟方式可以多樣,但毫無疑問,抗疫要抗的,還有與疫情伴生的“衍生症候”,包括不健康的心態。越是在對抗疫情的關鍵時期,就越應該疏解一線抗疫人員和民眾的心理壓力,讓人們都感受到來自社會的關懷與支持,繼而以更健康的心態投入疫情阻擊戰。


【精選標題】

疫情有毒,恐慌情緒更有害!

拒絕無謂恐慌,保持勝利信心

恐慌焦慮和病毒一樣“人傳人”

緩解心理壓力,理性看待疫情

築牢抗疫的信心之堤

信心崩潰比疫情蔓延更可怕

 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它

扶起人心,需要樂觀的現實主義

樂觀向上,革命向前

樂觀心態是防控疫情的“精神疫苗”

聽出憂患與清醒,也聽出樂觀和振奮

讓樂觀稀釋焦慮

有淚水,也帶著笑容

真正的樂觀主義者,往往從悲觀中走出來


2020備考熱點話題10:民情民生


“民以食為天。”如何做好疫情的嚴格防控,又千方百計守護百姓“菜籃子”,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對居民吃飯等基本生活造成的影響,需引起相關部門重視。


守護百姓“菜籃子”,要做到“三保”。一是保供應,讓百姓安心;二是保安全,讓百姓放心;三是保服務,讓百姓暖心。從百姓需求出發,以百姓心為心,讓服務更到位更貼心,讓人們感受到更多溫暖,同樣也是對打贏疫情阻擊戰的有力加持。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舌尖”上的問題牽動人心,“菜籃子”工程關乎百姓生命健康安全,這是體現社會治理能力、人間溫情和各方責任擔當的民生考卷。疫情傳播,給答卷者增加了不少難度。只有用心用情用力,才能答好這張考卷,打贏這場抗擊疫情的硬仗。

【精選標題】

 腳上沾著泥土,心中裝著民情

民心,是永不過期的介紹信

一枝一葉總關情

利民之事,絲髮必興

以百姓之心為己心

知百姓情,解難心事

厚立為民之志,多積尺寸之功

吹糠見米,久久為功

從民生關切中找到民生動力

國如舟,民猶水

傾聽民生“成績單”裡的“小確幸”

釋放民生紅利,增強百姓獲得感

關注民意,讓發展更有溫度

每天二兩肉,民生重千鈞

政策細節裡的民生溫度

確保民生,兜住底線

把民生大事做實做好


我是圈圈,更多教育熱點,學習資訊,每天第一時間與您分享,記得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