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城公安四个“度”助力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秩序

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是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的实际需要,也是经济社会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为进一步确保惠城区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秩序,惠城区公安分局以“一村(居)一警”工作为依托,紧紧围绕四个“度”,助力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秩序。

一、全程跟进,上门办理,提升服务“密度”

复工以来,借助公安“放管服”改革“春风”,各驻村(居)民警、辅警主动走进辖区企业,充分利用“粤省事”APP、微信工作群等方式,主动为员工提供“预约办”“上门办”、“加急办”等服务,化“被动”为“主动”,变“管理”为“服务”。不断增进与厂区的沟通联系,切实解决好服务厂区员工“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争取了更多员工的信任和支持。

“电话一来,我们服务到家”

2月8日,就在复工的前一天,水口派出所驻村民警李招华分别到辖区比奥德有限公司、西顿照明厂、国恒电子厂、俊发手袋厂等厂区,根据上述厂区务工人员复工情况,减少人员聚集和流动,李招华主动提出对于任何有需要办理的户政业务,承诺主动上门服务,同时,对于特殊加急情况,专门开辟“绿色通道”,助力厂区员工安心复工。

惠城公安四个“度”助力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秩序

惠城公安四个“度”助力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秩序

惠城公安四个“度”助力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秩序

二、加强联络,主动对接,传递公安“温度”

驻村(居)民警、辅警紧密联动“三人工作小组”,深入企业走访调查,重点掌握企业复工复产时间、人员结构、疫情防控机制建设和治安稳定情况。同时,指导复工企业提前做好返工人员排摸登记工作,核实员工户籍、住所等信息,完整掌握员工返工复工健康情况,建立“一人一表”登记制度,精准筛选涉疫存疑人员,并推送相关部门按规定做好隔离观察等工作。此外,驻村(居)民警还主动上门,为每个厂区定制专属的“安全监管”计划,督促厂区责任人做好防火、防爆工作,从源头上遏制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截止目前,各派出所出动警力1229人/次协助村(居)委、卫健部门走进厂区开展安全监督检查,共排查疫情发生地返工人员331人。

“我会给辖区的企业定制专门的“安全监管”计划”

驻村(居)黄晴现在驻点下角埔前居委会,辖区共有31企业,由于地处惠州老区,很多厂房安防、物防相对比较薄弱,为此,黄晴在复工之际,专门到每家企业进行走访,逐一排查了解企业存在的安全监管问题,梳理企业员工籍贯、检查进厂区的流程,并以专业角度专门给每家企业定制“安全监管”计划,而且,她每天都会上门督导各家企业监管落实情况,针对存在的安防问题,她会第一时间协调解决,这给每家企业带来满满的安全感。

惠城公安四个“度”助力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秩序

惠城公安四个“度”助力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秩序

三、警务前置,创新形式,扩大宣传“广度”

为了减轻聚集、开会引起的感染风险,分局采取“非接触式”或线上方式进行防控宣传,辖区派出所在企业厂区与生活区门口、员工宿舍、食堂等地方张贴防疫宣传海报,在企业门口投放宣传小喇叭进行语音播报提醒,在企业进出口滚动播放疫情防范知识,利用“一村(居)一警”工作微信群、“平安鹅城”、企业微信公众号等推送防疫知识,制作授课PPT滚动播放等措施,提高广大职工对疫情防控的警惕性和对疫情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加强对涉企违法犯罪、谎报疫情法律后果等法律知识的宣传,提升企业主及员工法律意识。全方位、无死角复工防疫集中宣传,确保辖区所有复工企业和到岗职工一家不漏,一个不缺,全员知晓。分局共制作发放疫情防控宣传手册约1万份,张贴宣传海报4千余份,接受疫情防控相关业务咨询约2000次。

惠城公安四个“度”助力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秩序

惠城公安四个“度”助力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秩序

四、突出重点,显性用警,提高管事“力度”

企业安全复工复产,离不开一个良好的治安环境。分局各驻村(居)民警、辅警不断提高管事“力度”,加强企业周边及治安要害部位、重点区域及重点时段、薄弱环节的巡逻密度,进一步提高街面见警率和巡逻盘查力度,让企业员工安心、放心。同时,以创建“平安厂区”为契机,驻村(居)民警、辅警强化与厂区保安队伍的协作,落实封闭式管理,完善安全保卫制度。

此外,不断加大违法犯罪打击力度,及时快速处置涉及企业的涉疫警情,从严从快打击散布谣言、谎报疫情、哄抬物价及阻塞交通、强买强卖、敲诈勒索、寻衅滋事、欺行霸市、假冒伪劣等涉企违法犯罪行为,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截至2月19日,查处打击利用疫情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等违法犯罪案件3宗,查处打击野生动物交易、运输违法犯罪1宗,删除有害信息96条,落地查处20人。

惠城公安四个“度”助力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秩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