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抗疫群英谱】战“疫”一线勇担当 ——廊坊市援助湖北新冠肺炎医疗救治队掠影

【廊坊抗疫群英谱】战“疫”一线勇担当 ——廊坊市援助湖北新冠肺炎医疗救治队掠影

战“疫”一线勇担当

2月20日晚,华灯初上,夜幕下的江城,宁静祥和。

交完班、换完衣服,刚刚出舱的廊坊市援助湖北第二批新冠肺炎医疗救治队(以下简称廊坊救治队)医嘱班护士宣园园和队友坐在前往宾馆的大巴车上,看着窗外街道和楼宇间大屏上闪烁的“中国加油,武汉加油”,她热泪盈眶。

这是她们到武汉的第11天。她知道,就在2月19日,廊坊援助湖北第三批新冠肺炎医疗救治队也已出征,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廊坊先后派出44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她知道,这44名医护人员带着的是480万廊坊人民的爱和嘱托,带着的是自己的责任和担当,带着的是父母的期待和儿女的思念。

十几天里,她和“战友”们为了工作方便,主动剃掉头发,全身心投入战“疫”,舍掉了青丝,收获了感动。

如果说,“舍小家、顾大家”是白衣战士的医者仁心和使命担当,那么工作之外,脱掉“战袍”,他们也是父母的娇儿、是儿女的父母,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2月20日,记者通过连线,走进这个群体,感受他们在分秒必争的前线温情的瞬间。


镜头一:剪掉青丝上战场:“妈妈变叔叔,小姨变舅舅”

“妈妈快回来,妈妈快回来……”2月18日,宣园园发了一条朋友圈:“我姑娘小多米已经开启不找妈妈模式了,和她视频也不乐意理我……”宣园园说,女儿小多米刚刚两周半。刚开始,老公总发一些小多米想妈妈的视频,但自己剃光头发后,小多米就和自己陌生了。“有点疏远我,还一直喊,妈妈回来,这是叔叔……”宣园园说,以前从来没有和孩子分开过这么久,“相思之情”全靠每天的视频维持,现在被孩子“嫌弃”,心里有点伤感:“等她长大,她会明白妈妈的决定。”

“没有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廊坊救治队的女队员们集体“落发”后,都已经习惯了自己的“帅气”模样。大家一致觉得,剃光头发后感觉很清爽,工作起来更方便。但孩子们的反应让人啼笑皆非。

“舅舅……”“哥哥……”宣园园说,像小多米一样认错妈妈的孩子很多,有的冲着小姨喊舅舅,有的喊哥哥,有的完全不认识了。

“妈妈你‘帅’得像哥儿们。你是我的榜样!”廊坊救治队队长王艳秋说,她12岁的儿子看到她光头的样子时,眼含热泪说,他会好好学习,将来有机会也上“战场”。

“头发短了可以再长,重要的是保护好自己的同时,尽全力去救治更多的人。”剪掉及腰长发的队员张录录来自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她说,她有一个愿望:等春暖花开,武汉一定会重启繁华和活力。到时,她会留好长发,好好欣赏这座城市,拍很多漂亮的照片。


镜头二:“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2月18日上午,大城县北魏镇汉留各庄村,在村口检查站值守的宋景田一边忙着为进村人员测量体温,一边留意着手机的动静——今天他还没收到女儿报平安的消息。

同一时刻,远在千里之外的武汉,队员宋亚坤刚下夜班出舱,脱去厚重的防护服,她舒展了一下身体,带有明显勒痕的脸上露出一丝疲惫。出舱后,领到手机的第一时间,宋亚坤发出一条微信:“爸,我一切都好,放心……”

听到手机响,宋景田瞄了一眼微信,转身继续工作时,方才显得有些紧绷的神色不由温软了几分。

作为一名党员,宋景田春节期间就开始参与村里的疫情防控工作。2月9日上午,得知女儿要去武汉前线支援,他大力支持,并叮嘱女儿做好防护。这些天来,在村口检查站值守夜班时,宋景田总是一遍遍地看女儿发回来的照片和留言。“她守卫患者,我守卫村民。虽然我们不在一起,但想到我们父女一起并肩战斗,我就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宋景田说。

廊坊市中医医院的张博超,是个“95后”,家中独子,父母都是文安县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张博超请战奔赴武汉时,起初母亲有些不舍,直到送别时,还一边哭一边叮嘱,后来看他在武汉一切都好,才放下心来。

2月12日,张博超收到父亲张永革写给他的一封信,信中写道:“在我的眼里一直以为你还是个孩子,现在长大了,成为一个有担当的男子汉。疫情当前,你的选择没有错,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必须冲到一线,老爸为你点赞!”

【廊坊抗疫群英谱】战“疫”一线勇担当 ——廊坊市援助湖北新冠肺炎医疗救治队掠影

队员张博超父亲给他写的家书。


镜头三:做好平凡小事,被赞“廊坊人真棒!”

“这些被病毒污染的医疗垃圾,如果由普通保洁人员来清理,会增加病毒感染及扩散风险,我们处理就安全多了。”来自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的王熠说,他和3名男护士被抽调从事后勤工作,不仅负责医疗垃圾的清理,还负责很多杂事。6个小时的入舱战“疫”,他们要备好手消、洗手液等物资,收拾大家摘掉的帽子、口罩、防护服、手套、鞋套等医疗垃圾,并清空垃圾桶;整理可重复利用的眼罩,浸泡消毒后,拿出晾干备用;饭点的时候负责运送盒饭。此外,临时需要人手时他们还要顶上去。“我们的任务就是认真、细致地做好每一件平凡小事。”王熠说。

“涂抹洗手液后,先洗手掌,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然后……”2月18日,在武汉江岸方舱医院内,廊坊救治队的几名队员一边演示,一边给患者讲解着规范的洗手步骤。患者们看着连日来悉心照料他们的姑娘一会儿假装严肃、一会儿故意卖萌的表情,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虽说江岸方舱医院里大都是轻症患者,但有些患者在疫情中失去了亲人朋友,时常焦虑和恐慌。廊坊救治队的队员们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之余,耐心地劝解他们,鼓励他们只要有信心,就能早日战胜病魔。有的患者,只会讲方言,语言不通,队员们就找来纸和笔,通过书写告诉患者服药的正确方法、频次和注意事项,并通过肢体语言安抚他们的情绪。几天下来,舱内的气氛潜移默化地发生了改变,患者们不再愁眉紧锁,神情中多了几分轻快,时不时还会响起一阵阵谈笑声。得知这支医疗队来自廊坊,很多患者竖起大拇指向他们表示感谢:“廊坊人真棒!”(记者:吕新颖 任雨薇 胡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