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就在廬山,全國醫護人員來還是來?


杏林就在廬山,全國醫護人員來還是來?

廬山


廬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中有杏林。


ID:xianshengjie2019


前幾天,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名譽院長王永炎在2019年6月預測瘟疫的視頻火了,準確指出時間為去年冬至到今年春季。


很多人感嘆中醫的神秘,當然也有人說他是“神婆子”。


只要提到中醫,國內總有一些腹黑之人跑出來說中醫是偽科學。


在世界上,從來沒有見過一個民族,如此使勁地消滅自己的民族醫學。


幾千年來,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延續和發展,在治病救人方面,中醫藥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1


2月20日,江西廬山宣佈對全國醫護人員免一年門票,向最美“逆行者”致敬!


武漢疫情還處膠著之時,似乎關注到這一點的人不多。有人肯定在想,這又是一輪炒作。


在小先生看來,即使是炒作,這波炒作也要得,起碼對全國醫護人員是一種尊重和支持。


廬山雖然離湖北僅隔長江,但只確診1例新冠肺炎患者。這名患者還是在九江第一人民醫院照顧生病的妻子時感染,目前已經治癒出院。


也就是廬山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清零”。好山好水,或許是病毒的天然屏障。


在1月29日前,廬山一直都沒有確診病例。小先生聽說,江西省有領導都不相信:廬山市作為一個旅遊城市,人流量這麼大,怎麼可能沒有確診病例?


當發現1例病例後,老百姓雖然有些恐慌,但也讓一些領導放心,廬山真沒有瞞報。


2月20日,同樣“清零”的雲南麗江開門接客,全面恢復營運。大家又能去麗江古城、玉龍雪山旅遊了。


新冠肺炎這場戰“疫”,湖北和武漢是主場。武漢勝則湖北勝,湖北勝則全國勝!


目前西藥沒有找到特效藥,但中藥的治癒率非常高。


2月5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稱,4個試點省份運用清肺排毒湯救治確診病例214例,3天為一個療程,總有效率達90%以上。


中醫藥在這場戰“疫”中,功不可沒。


2


廬山,大多數中國人應該不會陌生。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李白《望廬山瀑布》,白居易《大林寺桃花》、蘇軾《題西林寺壁》……這些朗朗上口的詩文,都是在廬山寫的。


歷史上,有3500多位文人墨客登上廬山,留下了16000多首有關廬山的詩詞。


胡適先生對廬山文化作了精闢的概括:


惠遠在廬山東林寺創立的“淨土宗”,代表了佛教本土化的大趨勢;朱熹興復的白鹿洞書院,代表了中國近代數百年來的理學大趨勢;廬山頂上牯嶺鎮那些星羅棋佈的西式別墅,代表了西方文化侵入中國的大趨勢。


到季羨林先生這裡,用了四個字概括:人文聖山


小先生總覺得,除了東林寺、白鹿洞書院和牯嶺萬國別墅,還有廬山杏林需要特別講到。


杏林是中醫的代名詞,中醫都自稱“杏林中人”。這就好比,習武之人說自己是“武林中人”一樣。


然而,很多人卻不知道廬山有杏林。這裡有些歷史的原因,也有缺乏推廣和宣傳的原因。


東漢末年,三國紛爭,人才輩出。在醫家,有“建安三神醫”:董奉、張仲景、華佗。


杏林就在廬山,全國醫護人員來還是來?


董奉年輕時,辭去老家福建候官縣小吏,跑到廬山溫泉隱居。


溫泉緊挨著陶淵明故居慄裡,離桃花源、東林大佛、秀峰、萬杉寺不遠。


他醫術高超,治病不收取錢物,只要重病治癒者在山中載杏5株,輕病治癒者載杏1棵。多年之後,杏樹多達上萬株,廬山山南形成一片杏林。


杏子成熟後,董奉在樹下建草倉存儲杏子。附近的老百姓需要杏子就去取,只是用穀子交換。董奉又把這些穀子,賑濟貧民,供給行旅。


因董奉的醫者仁心、大醫精誠,形成杏林精神。


後世人稱頌醫生,都會說“杏林春暖”,這就是來歷。


3


說完廬山杏林,再來說南康醫派,這是一脈相承的。


982年,北宋太平興國七年,南康府管轄九江市的星子、都昌和南昌市的建昌三縣,府衙建在星子縣城。


2016年5月,星子縣被撤縣設市,成立現在的廬山市。廬山市合併廬山山上牯嶺鎮和下山海會鎮,劃出蘇家壋和澤泉歸共青城市。


南康醫派圍繞廬山發源和發展。


從東漢董奉開始,經南宋劉開、嚴用和師徒傳承,後經清代徐必達,到當代程昭寰,在中醫藥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劉開,著有《方脈舉要》,兼修佛道,經常在廬山遊玩。有一次,高人授予他一本《太脈素》,他熟讀領會後,以此行醫治病。


當時他名聲很大,宋元帝召見他看病,效果很好,後來宋元帝給他賜號“復真先生”。劉開死後,葬在廬山西牯嶺。


嚴用和是劉開的弟子,12歲開始拜師學醫。行醫50多年,著有《濟生方》,提出“補脾不如補腎”之說。


該學說的學術成就在於重視臟腑辨證,詳究脈因證治,強調脾腎作用,更注重補腎通氣。


他治學的方法是:師古而不泥古。也就是繼承前人學術經驗,注重實踐,講究實際,尊重科學,摒棄唯心論。


徐必達,祖上是中醫,著有《幼幼集成解》《醫學秘要》,但可惜的是,這兩部著作沒來得及刊發,在咸豐三年書稿被毀。


據《星子縣誌》載,有一天,他碰到一個友人說:“你有疾病,已經入膏肓。”但是友人不信,他又說:“半個月後,就會臥床不起。”果然,後半月,友人疾病發作身亡。


程昭寰,出身中醫世家,曾任中國中醫科學院基礎理論所黨委書記兼副所長,父親程西亭醫術聞名鄉里。


他自小學醫,後師從嶽美中、董建華、方藥中、劉渡舟等名家。提出“三損腦絡理論”,著有《實用中醫腦病學》,成為中醫腦科學奠基之作。詮釋《傷寒論》,著有《傷寒心悟》。


在當代,還有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校長陶曉華,為陶淵明後人,是當今中醫藥界的翹楚。


在中醫史上,以張仲景為代表的南陽醫派,以葛洪為代表的孟河醫派,以李時珍為代表的湖北醫派……都非常有名。


然而,以董奉為代表的南康學派卻淹沒在歷史洪流中,實屬可惜,今人應深入挖掘,發揚光大。


4


王永炎院士能夠準確預測瘟疫,理論依據是五運六氣學說,這是中醫學的魅力所在。


中醫不能因為中醫黑的抹殺,作為中華民族瑰寶的魅力減少半分;不能因為一些人不懂中醫,就輕易下結論說中醫是偽科學,這是別有用心。


這次疫情後,希望國家能夠通過具體措施和辦法,大力弘揚和推進中醫藥的發展。


馮模健在《杏林文化》一書中說:廬山杏林文化是中醫思想中價值觀念和行為規範的反映。


其思想根源是崇尚自然、主張返璞歸真的道家與提倡倫理道德、社會規範的儒家的合流。


在廬山,陸修靜的簡寂觀和四大書院之一的白鹿洞書院,是道家和儒家發展的重要標誌之一。


廬山地理環境好,又有天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相傍,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廬山人文底蘊厚,一山藏六教,是真儒過化之地。


這次廬山邀請全國醫護人員在疫情過後來旅遊,除了欣賞名山大湖,更應讓人感受廬山文化。


對於醫護人員來說,來到廬山杏林是一種身心的迴歸,是對高尚的醫風醫德的溯源。


講好廬山故事,傳播廬山文化,當然包括杏林文化,這是廬山在請客的同時,自身需要做的內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