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突然發現周圍人都很缺錢,是現狀還是有錢人低調?

花落無言花開無語


猶太人說的好,不要給別人借錢。

更不要給別人擔保。

人到中年,每個人都上有老下有小。

曾經工資都並不高。

兒女結婚成家要花費一大筆。

買房買車等等所剩的積蓄肯定不多。

除非你是大老闆。

一般的普通人都沒有多少錢。

這很正常。

因為你到了中年,你周邊接觸的熟人也都是中年人。

這些人有幾個是老闆呢?

有幾個曾經是有錢人。

都是普普通通的人。

所以說你一定會發現你周圍的同齡人錢都不多。

是你說有些人因為遇到了天災或人禍或生病。

幾乎沒有什麼積蓄,還欠別人的債。

這非常的正常。

假如說你曾經是老闆。

你的圈子肯定都是一些老闆。

那麼這些人只要他的企業沒有倒,他的公司,沒有垮,一般都會有錢。

但是曾經的老闆,你現在已經是一無所有。

你已經不屬於這個圈子的人。

你同樣在他們那裡借不到錢。

其實這就是很正常的人性。

人到中年沒有錢,有時候真的無奈無助。

但你還是要靠自己站起來。

因為任何人都不可能幫你站起來。

這就是社會現實。

所以說自強不息,永遠保持快樂和奮鬥。

才是最根本的。

這個世界上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

更沒有什麼神仙皇帝。

自己就是自己的救世主。


白圭圭


2005年,剛剛畢業的小明,找了一份工作,工資2000,花了800,聚餐玩什麼的花500,每個月剩700;

2008年,小明工資加到4000,每月花2500,攢1500;

2009年,談了個女朋友,月光;

2010年,小明換了份工作,工資變成6000,月光;

2011年,小明27了,家了催著結婚,女朋友說得買個房子,兩邊家裡付了首付,月供5000,小明和女朋友每月工資共11000,成家了要考慮多一些,花4000,餘2000;

2012年,小明公司效益不錯,工資變成10000,年底發了50000獎金,小兩口現在賬上共有100000;

2013年,小明打算買臺車,首付100000,月供2000,三年;賬號清空;

家庭收入15000,房貸5000,車貸2000,家裡花銷5000,剩餘3000;

2014年,小明30歲了,生了個小孩,每月花銷增加3000,月光;賬戶餘額50000;

2015年,家人生病,花了20000,賬戶餘額30000;

小明立業的願望非常大,這個時候,朋友有一個非常不錯的項目,希望他能加入,給股權10%,工資5000;或者投資20000,股權為30%,工資5000;小明非常看好,選擇了第二個方案;

家庭賬戶清空,沒有家庭收入為10000,總花銷壓縮到10000左右,月光略有信用卡超支;

2016年,投資項目黃了,小明只能重新找工作,行情不好,只找到了一份8000的工作;

家庭收入13000,扣完花銷,餘1000;

2017年,小明33歲了,思前想後,打算髮展一點副業晚上開滴滴,補貼家用;

小明工資12000,副業2000,老婆工資7000,車貸還完,房貸5000,家庭開支6000,小孩開始上幼兒園,每個月1000,教育興趣班每月花費1000,贍養老人每月2000,餘6000;年底雙薪,賬戶總額100000;

2018年,小明34歲,工資沒變,副業效益不好,每月只有1000,老婆單位效益不好關門了,重新找工作,找了一份雙休的,工資5000;家庭收入變為18000,家庭開支15000,餘3000;賬戶餘額130000;

2019年,小明35歲,朋友家裡急事找他借錢,小明想起今年小孩要讀小學了,想上個好學校,考慮要不要換個好的學位房,再找找人?算了算賬,錢完全不夠。不由的感慨:人到中年,缺錢啊。


大概寫了一個簡版的生活現實:

1.人到中年,花銷會增加,尤其是突然的大額花銷,從早期的車子、房子、孩子,到小孩讀書、大家生病、意外情況,再到希望有收益的冒風險,這些會讓人感覺錢都不是錢,兼職就是紙;

2.收入的提升不是容易的事情,而且會面臨非常多的變化,特別是當整體經濟不好的情況下;

3.中年是什麼?就是當你開始獨立扛起小家、扛起大家的時候,上有老下有小的時候,就是中年了;

4.中國千萬富翁佔比是13.4‱(萬分之十三點四),百萬富翁佔比是2.5‰(千分之二點五),所以說大部分人都不到百萬的;

(這裡描述的案例已經很善良了。)

5.每個人的收入大概等於最好的6個朋友的收入的平均值,所以你缺錢,你周圍的人,大部分也是缺錢的。


以上


正午青銅


不是人到中年,周圍人很缺錢;而是大夥周邊許多人都缺錢,至少這兩年越發常見。


一、三種缺錢情形

1、同事—普通員工。身邊一同事,丈夫為建築行業的技術人員,其本人從事會計工作,有房有車。某次,我問她一年是否可以存款10萬?同事認為不可能,原因是小孩到處得花錢,根本沒法存錢。

2、朋友—某中小企業老闆。去年以來,由於盲目投資,損失慘重,資金壓力大,不得已或賣或抵押,處理長沙、廣州等地房產。前段時間一起吃飯,朋友說,今年忙碌一年,最大成績就是把債還清了,創業真是個坑。事實上,周邊類似例子還有不少,反正就是想方設法填窟窿。

3、客戶。無論國企還是民企,都是缺錢。國企的重點工作,就是加速存量資產盤活,維護企業信用;民企就苦逼,屬於別人家孩子,融資渠道有限,好些公司處於資金鍊斷裂的邊緣。

二、原因分析

毋容置疑,身邊人缺錢,既有宏觀經濟下行的宏觀因素,也有自身的問題。

1、於個人。上有老,下有小,用一個朋友說法,羨慕那些90後,想不幹就不幹,作為有兩個孩子的母親,在公司,領導說一句,絕對不敢說不字,因為家庭的壓力太大了,飯碗最重要。

2、於早期創業者。如上文朋友盲目投資,看到別人開咖啡館賺錢,就去受讓咖啡館,結果轉讓後缺錢缺時間缺經驗,最後只好虧本割肉轉讓。

3、於民企。胡兄知道一家企業,前些年,由於銀行的錢好拿,到處去搞PPP,到處建設基地。隨著國家銀根收緊,以前那種換掉到期的債務再借回來的套路已經行不通了,而各地項目在鋪設,如同嗷嗷待哺的嬰兒,等待資金填飽肚子。如此一來,資金鍊就出問題了。

4、於國企。許多城投企業,以前既可以通過銀行借款、發行債券等多種方式,從資本市場拿錢,也可以通過賣地來獲得現金流。

隨著國家嚴控地方債務,信用等級AA+以下的企業根本就難以借到錢,尤其某些地區出現城投企業違約現象,嚴重影響整個區域的信用,更加讓資本市場望而卻步。

至於賣地,土地流拍已經屢見不鮮,據胡兄瞭解,某城投公司整個2019年才賣掉一塊地,原本賣地計劃根本就是個擺設。


胡兄財觀


發現周圍的人都很缺錢,這說明很正常。既是現實的狀態,也有富人的低調。這二方面因素都有。

我以前的同事用住房公積金貸款,給他兒子買了一套100平米的房子。然後又給他兒子買了一臺車。他做為一個普通員工,能不缺錢嗎?那個房子他需要還貸30年!

我們身邊的人大多數都是普通人,他們的消費能力有限,但是好面子、攀比心可不弱。做超出個人經濟能力的消費,自己然讓他們很缺錢。

一個女工人月收入1800元,她兒媳婦生孩子。她居然給了兒媳婦2萬元!我對她的這種行為只能送六個字:打腫臉充胖子。

除了家中真有難處而很缺錢的以外,大多數的人都是我上面舉的那兩個例子的情況。就是為了所謂的面子做打腫臉充胖子的事而導致的很缺錢。

其實有錢人也會經常表示很缺錢,那是因為他們並不滿足手中已有的資產。他們希望有更多的錢財,因此他們要投資做生意,就會有借貸。這也就是發生了所謂的“缺錢”。

當今的社會已經比幾十年前物質富裕了很多。但是喊缺錢的人卻越來越多。

歸其原因,經濟社會的發展特徵就是物質越豐富,精神層次越低下。


孟可的思想空間


俗話說:生意做遍,不如賣飯。我覺得這句話還是很有道理的,我現在做滷菜4年多,養活3個孩子,去年又供了一套房。挺知足的!其實以前也做過其它生意,服裝、家電、中介,有苦有甜,最後不做的時候沒有少壓貨,現在老家還放一堆呢。 現在做滷菜,損耗小、庫存小,就兩冰櫃的庫存、不夠了就去市場上拿貨,滷出來的產品最多賣兩天,基本沒有什麼損耗,利潤也還不錯,五香的:像豬頭肉、豬蹄、豬耳、豬尾、燒雞、雞腿、雞爪等等這些產品,因為在市場上時間比較長了,利潤也就45%-55%;像周黑鴨系列的鴨貨,利潤非常可觀,基本在65%-80%之間,素菜利潤就不用說了,利潤更大。 其實做這個也沒什麼難的,只要自己味道好,人家賣什麼價、咱賣什麼價,顧客自己就來了,加上熱情,慢慢都成了老客戶。 投入多少都可以,之前在我這裡學習的幾個,有回去騎一個電動三輪在鎮上賣的,估計投入也就幾千塊,一天能賣1500-1800左右,一天大幾百塊,一個農村鎮上一天賺幾百都不錯了,畢竟出去打工才幾個錢,這樣離家近,還能招呼著家裡。也有回去就開店的,那要看地段、位置、面積、裝修檔次看投入了。 現在做培訓的也不少,但是一定要記住: 餐飲行業,味道才是王道!如果選擇做這個了就找一家味道好的系統的學習一下,自己有手藝,心裡有底氣。千萬別再信什麼加盟的,加盟的品牌店大部分都是騙加盟費的

禁評

刪除


滷象


四十五歲,兩個兒子,老大今年考大學,老二今年讀幼兒園,08年買了一套房子,貸款省吃儉用好不容易還完了,接著生了老二壓力山大,又買了一套房子,首付42.5萬,貸款25萬,每個月還2159元,壓力山大,每個月工資3700,丈夫工資也不高,活的很累,嚴重缺錢!


大浪淘沙百鍊成鋼


西部省會城市,我和媳婦都是獨生子女,兩邊老人都有房子,我們自住一套一百二十多平的房子,小區綠化環境和綠化都不錯,可這三套房因為買的早,都是多層。老人年紀大了,雖說是二三樓,前幾年還是買了套大一點的電梯房以備以後老人上不了樓梯。房子收了還沒裝修,小區又要買車位了,十幾萬還是要買,雖然車才十多萬。孩子到大學畢業少說要40個,手裡只有70多個,房貸借了65個,要還80個,裝修還要20多個,感覺過的如履薄冰。缺錢啊。打開某中介平臺看下家裡房產的估值,覺得自己賬面上還挺有錢的,然並卵



未央百曉生


我就是那個借錢的人,自問人品過得去,奈何現實太殘酷…生意失敗後拼命賺錢,但是收入增長太慢!一年多來幾十萬債務壓在心裡異常難熬,而借我錢的朋友沒一個來催的,不是他們不急用,我清楚他們是瞭解我的為人…越是這樣心裡越有壓力也越難受!19年幾乎沒有主動聯繫一個朋友,一門心思賺錢…今天又還了1萬5,有的還一部分有的還清,每個朋友多給了幾百塊當給小孩買糖吃,對比起來這點小心意連利息都不夠的!但是這是現今最大的誠意和能力!感謝朋友的包容和理解,今年平債務2/3,年後繼續努力,翻身之日一定找他們聚聚,把酒話衷腸!



閒不住的段公子


其實我很早就發現了,現在很多80-90後每年都是負資產,各種貸款都有,不是工資高低的問題,房價一天比一天高,支出總是高於收入,大多數人都是被房子車子給拖累了。

中年人發現周圍的人都很缺錢,這說明也很正常。既是現實的狀態,也有富人的低調。這二方面因素都有。

  我同事的父親用住房公積金貸款,給他買了一套100平米的房子。然後又給他買了一臺車。他父親做為一個普通員工,能不缺錢嗎?那個房子他父親需要還貸30年!

  我們身邊的人大多數都是普通人,他們的消費能力有限,但是不僅僅是因為好面子、攀比心,而是現在如果男方沒有房子車子是娶不到老婆的!做超出個人經濟能力的消費,自己然讓他們很缺錢。

  還有我家鄰居一個女工人月收入1800元,她兒媳婦生孩子。她居然給了兒媳婦2萬元!我對她的這種行為只能送六個字:打腫臉充胖子。(可真的是因為她打腫臉充胖子嗎)

  除了家中真有難處而很缺錢的以外,大多數的人都是我上面舉的那兩個例子的情況。就是為了有面子(兒子好找老婆)或做打腫臉充胖子的事而導致的很缺錢。

  其實有錢人也會經常表示很缺錢,那是因為他們並不滿足手中已有的資產。他們希望有更多的錢財,因此他們要投資做生意,就會有借貸。這也就是發生了所謂的“缺錢”。

  當今的社會已經比幾十年前物質富裕了很多。但是喊缺錢的人卻越來越多。歸其原因,經濟社會的發展特徵就是物質越豐富,精神層次越低下。


小北財經


我和你的感覺正好相反,最近發現有錢人多。兒子上小學的時候,和別的家長比,我賺錢的能力名列前茅。兒子上初中的時候,感覺有本事的家長多了,現在兒子上高中了,感覺有錢人真多。後悔沒上大學,後悔以前沒去深圳,後悔幹了我這行,幹不大。誰也不願,只怪自己沒本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