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仪式感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家长们要知道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节日的仪式感越来越淡,大概是自己渐渐长大,生活中有了更多需要分心精力的事,又或者将一个个节日等同于难得的休息日开始了。节日除了纪念意义外,其实也是为了给普通的日子赋予更多的仪式感。

有仪式感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家长们要知道

赋予仪式这件事对不同的人来说需求、关注也不同,比如同样是蛋糕,在注重仪式感的人看来生日蛋糕和平时吃的蛋糕就是不一样的,或者说生日蛋糕以外的蛋糕并没有被赋予“生日”的属性在里面。

于是这样的人就算平时不吃蛋糕,在自己或别人生日的时候对蛋糕也会提起不一样的兴趣。仪式感的缺失让生活枯燥无味,这一点在当下更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其实不管是对大人还是孩子而言,仪式感的存在都有其意义所在。


小樊有个刚刚5岁的儿子,可自从生日过后,就变得心情沉闷,不爱说话,丝毫没有5岁孩子该有的活泼、开朗。小樊觉得儿子这个状态不对,有些担心,就在周末跟儿子聊了起来。

有仪式感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家长们要知道

小樊说问儿子:“我儿子这是怎么了?天天闷闷不乐的,有什么不开心的不能跟妈妈说说嘛?”可儿子没说话,继续低头卖弄着手里的玩具。小樊接着问:“到底怎么了?妈妈看着你这样心里也不舒服,你告诉妈妈,看看我能不能帮你解决呀?”

儿子嘟着小嘴说到:“妈妈你太忙了,我过生日你都没有给我好好庆祝,什么礼物都没有,我们班里的小朋友过生日,他的爸爸妈妈给他买了那么大的蛋糕,还有新衣服和玩具。”儿子一边说,一边小手比划着蛋糕的大小。

听到这小樊才意识到,原来是自己忽视了生活中的仪式感,让孩子心里不好受了。小樊跟儿子说:“这件事是妈妈不对,以后你再过生日,妈妈一定好好给你庆祝!”


在《小王子》中小狐狸对仪式感的阐述让人颇有感触:小狐狸希望王子每天同一个时间来,这样自己就可以提前感受到期待和幸福,时间越临近幸福感越浓。但是,如果对方随便什么时候来,那么他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准备好心情……仪式感就是这样微小但却能给人带来幸福的存在,它会让某一天与其它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它时刻不同。

有仪式感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家长们要知道

让平淡的生活不再古井无波,这就是仪式感赋予日子和生活的意义。有些人天生注重仪式感,当然这份仪式感可能会在后天逐渐淡化甚至泯灭,而有的人仪式感不强烈,对特殊的日子毫不上心。


对于家庭仪式感,该如何培养?

1、

重视每一个家庭成员的生日

有仪式感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家长们要知道

大多数家长都会忽视给自己过生日,但实际上想要更好的培养仪式感,每一个家庭成员的生日都应该认真对待,孩子、爸妈、老人的生日都可以一起过。在这一天当中,每个家庭成员都要花些心思在里面,不能只是单纯的吃蛋糕、加几个菜,过生日的过程可以稍微丰富一些,这样才能产生记忆点被孩子记住,并与平时平淡的生活产生反差,而孩子,也会对过生日充满期待。

2、重视重要节日、纪念日

有仪式感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家长们要知道

人们手上的钱虽然越来越多了,但心理方面却越来越空虚,因为大部分人遇到节日、纪念日,不是在工作,就是像往常一样去过,根本失去了节日、纪念日该有的气氛。人们不主动追求节日、纪念日的幸福感,生活自然会变得非常枯燥、乏味,孩子成长在这样的家庭中,幸福感难免会比较低。其实像春节、中秋、结婚纪念日这些日子,都是值得去庆祝的,春节、中秋代表着家庭团圆,结婚纪念日代表着夫妻恩爱,孩子从小生活在充满仪式感的环境下,不仅能体会到来自家庭的温暖,还能从家长身上学会如何去爱。


仪式感对于孩子成长来说很重要,家长们不要因为自己工作忙、时间紧,就忽视了仪式感的培养。

仪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孩子以后的人生,父母可能无法参与,但在儿时输入仪式感教育,是给孩子创造一种独特的回忆。

不管如何,对待家庭、孩子,必要的仪式感是加强成员紧密联系和感情联络的必要方式。有人诠释生活的真谛是回归柴米油盐酱醋茶,但是仪式感却可以让这样的生活换发光彩,在琐碎之外看到绚烂的烟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