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捕手》:童年创伤究竟怎么样影响一个人?

《心灵捕手》是一部关于治愈心灵的影片,于1997年12月5号在美国上映。长达126分钟的影片时间,将整个治愈心灵创伤的过程完美的呈现,也结合了各种社交元素体现了有心灵创伤的人,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豆瓣评分8.9.

《心灵捕手》:童年创伤究竟怎么样影响一个人?

影片主要讲述的是,蓝波教授发现清洁工威尔有着惊人的数学天赋,同时也发现了他是一个问题少年,为了让他的这一项数学天赋不被浪费,他为威尔寻找了很多心理学家,然而都没有起作用,最后还是在自己好朋友,也就是心理学家尚恩的帮助下,完成了治愈威尔的过程。

很多人观看这部影片时,都觉得威尔是因为有着数学天赋才会幸运的被治愈,和生活中的普通人并没有什么关系。然而,我却认为,导演将威尔这个问题少年在社会中具体的行为表现,通过镜头作出了完整的呈现,这些情节都是在告诉我们,心灵有创伤的有哪些表现以及如何治愈。

《心灵捕手》:童年创伤究竟怎么样影响一个人?

在影片中,威尔出现过几次回忆,导演通过这些回忆向观众交代了威尔心灵有创伤的真正原因。在威尔小的时候曾被多次抛弃,同时也经常承受校园暴力。这些事情虽然过去了很久,但是留下的阴影一直伴随着威尔,导致威尔长大以后渴望被爱,又害怕对方会看穿自己,做出各种过激的行为。

生活中,威尔他与人相处时,习惯性做出许多与本心相反的的行为,以此来掩盖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这些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为他获得了安全感;却严重阻碍了他人生发展的道路,导致压抑自己的内心,不断地进行自我攻击。

在影片的一开始,威尔在工作的时候,偷偷把蓝波教学放在黑板上的那道数学难题解答,但是又不想被人发现;察觉自己被发现以后,立刻就破口大骂,仓皇逃走。这些行为表示他在通过自己的方式进行自我肯定,认为做完了这一道数学题,内心会产生成就感。被发现之后,他立马表现出了过激的行为,象征着他潜意识觉得自己的秘密被人发现,极度没有安全感。

另外,威尔面对朋友的时候,也是非常的小心翼翼;尽管自己内心极度渴望被认可,有一个很好的机会摆在自己的面前,依然不敢选择,主要的原因是,他不想和朋友做出不一样的选择。他怕自己这样做的行为会失去自己的朋友。好在他的朋友们也希望他不要浪费数学天赋,鼓励他做出自己的选择。这样的情节间接说明,在交往中,威尔所表现来的一切,都是他认为对方希望看到的样子。

如果与朋友交往时,只需要表现得和朋友一样就能融入;就意味着当有人试图闯入威尔的真实世界时,他便会瞬间失去安全感。这一行为从威尔对待女友的态度时就能够看出来,当女友提出来让他和她一起去其它地方一起生活,一起学习时;威尔瞬间就暴跳如雷,狠心说出了不爱女友的话后,直接逃走。因为和女朋友生活在一起,自己以前塑造的形象就会崩塌,恐惧对方因为自己的不美好而抛弃他,所以先提出分手,进行自我保护。

《心灵捕手》:童年创伤究竟怎么样影响一个人?

所有故事情节的设定,导演都在细节上做足了功夫。他通过故事的方式让观影者真切感受到了有过心灵创伤的痛苦,全面渲染了观众的情绪 ,也深度引发了情感共鸣。同时,在后面的情节中,导演也通过尚恩这个角色的设定,给出了治愈心灵创伤的正确方法。

首先,尚恩没有让威尔产生不适的感觉。他与蓝波请的其它心理医生截然不同,他没有一上来,就对威尔问各种问题。他深深的知道如果直接向威尔问问题,相当于站在了威尔的对立面,会有一种敌人审视犯人的感觉;那么,威尔紧接着肯定会做出种应激情绪 。所以,尚恩一直在等待威尔主动打开这一次心灵交流,不让自己陷入被动的局面。

其次,尚恩告诉威尔自己也不完美。在威尔故意将尚恩过往的伤心事说出来,并进行取笑时,尚恩当即也发现了愤怒的情绪 。这便是尚恩高明的地方,他等到了威尔主动与其交流,不管这样的交流是对的还是错的,然后通过这次交流表现出激动的情绪以后,借故接近威尔表达歉意,与他说起自己与妻子的故事,让威尔产生共情,潜意识中对他放下心理防备,逐渐将他当作可以信任的人。

最后,尚恩从不揭开威尔的伤口。当威尔带着痛苦的情绪坐在尚恩面前,却依然一句也不说的时候,尚恩立刻就察觉到威尔的内心在进行自我攻击,他非常默契的选择没有询问,而是选择直接将他拥入怀中,一遍又一遍的重复 :“这一切不是你的错。”也是在这样的安抚中,威尔终于不再进行自我攻击,勇敢直面内心需求,去追逐自己想要的生活。

《心灵捕手》这部影片最让我感动的是。尚恩对待威尔的态度;与其说他是威尔的心理医生,不如说他是威尔人生中的知己,事业上的贵人。

影片将童年创伤会对一个人的影响作出了具体表达,故事内容引发了观众反思,同时也给予了治愈心灵创伤的方法,这正是导演在影片中呈现的现实意义。谢谢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