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大幅大草有什么诀窍?

宋小荣说黑道白


当年著名演员刘晓庆说过一句话,做人难,做女人更难,做名女人难上加难,套用这句话来回答题主的问题,草书难,大草更难,大幅大草难上加难,8尺大幅大草难于上青天!

中国书法分五体,楷、行、篆、隶、草,其中草书是最具艺术气息,也是公认最难学习、最难创作的艺术形式。草书创作不仅仅需要扎实的草书基本书写功底,还需要具备炽热的创作激情和对作品内容思想的高度认同,大幅草书就更难了,还需要有高度的创作现场掌控能力,冷静处理意外情况发生的领导能力。

怀素《自叙帖》局部

书法史上鲜有人完成大幅草书,其中著名的作品包括黄庭坚的《李白忆旧游诗卷》纸本,纵高1尺,横长约1丈有余,《诸上座》纵高同为1尺,横长2丈开外;怀素《自叙帖》纵高1尺,横长也是2丈多一点;宋徽宗赵佶的狂草《千字文》应该是中国书法史上巨幅作品的纪录保持者,横向竟然近4丈,但纵高也不过1尺。

宋徽宗赵佶《千字文》局部

古人对书法的理解、造诣远远超过今人,但大概受制于当时造纸工艺的限制,也因为古人对书法的敬畏之心,他们不会随意做巨幅,写大字。

黄庭坚《李白忆旧游诗卷》局部

反观我们今天的人狂妄自大,目空一切,动不动就是8尺横幅,丈二巨作。中书协草书委员会的刘洪彪先生甚至整出来一副纵高3.7米,横长14米的狂草巨制《沁园春 雪》,毛主席的雄词大气磅礴,那是世所公认的,可刘先生的狂草实在不敢恭维!

现代刘洪彪草书《沁园春 雪》

那么真要去写8尺横幅狂草作品有没有什么诀窍?我想书法作品不论大小都没有诀窍可言,只能说在创作巨幅作品时有一些事情必须要注意,才能最大可能地保证创作的成功。我简单提几点建议供题主参考:

祝允明《草书前后赤壁赋卷》局部

1、大草8尺作品,需要宏大的创作空间,一般的家庭书房会捉襟见肘,出错连连,你准备好了吗?

2、大字要用大笔,大笔储墨较多,不好掌握,书法大家也不能幸免。因此,不能一人完成,需要有人协助,比如,拖纸,吸掉过于饱和的墨水等等。协助你的这个人还不能多说话,最好安静做事。

徐渭书画作品

3、要具备创作激情,要不要先喝一壶老酒那是开玩笑的话,但是创作的激情,灵感一定要有,要到位,刚跟人吵完一架,再来写草书,恐怕不行。

王铎草书作品(局部)

4、如果家里有同尺寸8尺废纸,最好可以拿来试写,没有8尺,几张四尺六尺也可以拼凑起来试试手,看看能不能写得下,也就是初步估算字的大小,顺便也可以做一些欹侧设计、险绝铺排、点睛字眼等等。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做,我是觉得8尺很贵,浪费实在不应该。

傅山草书作品(局部)

5、不管你是送人也好,参展也罢,8尺以下最好写成条幅,8尺及以上巨作,最好写横幅。

就写这么多吧,不知所云,希望对题主有所帮助!顺祝安康!


永书101


书法史上,大草写的好的有东汉时期的草圣张芝;有晋人王献之;有唐代的张旭、怀素;有现代的毛泽东,今人沈鹏、刘洪彪二位应该也算吧。至于其他人写的大草,都是经不起历史检验的。

上图为草圣张芝的大草作品《二八帖》

写大草的诀窍,有以下几点:

第一,用心选择好作品内容

用八尺宣纸创作大草作品,一定要选好作品的内容,字数少是不行的,可选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和《沁园春.长沙》;也可选苏轼的《赤壁怀古》;还可以从四书五经中选段、选句。大草,并不是字写大了就是大草。大草,只要符合大草的书写法度,就是大草。

上图亦是东汉时期张芝的大草作品

第二,用心“经营好一张纸”

书法创作,实际上就是在经营一张纸。用八尺宣纸创作大草作品,应在章法布局上下功夫、“做文章”。在创作时,要做到意在笔先,注重字与字,字与行,行与行之间的合理布局以及呼应关系,最终目的是达到和谐,高雅,有艺术观赏性。另外,根据章法布局需要,正文可以书在落款处,落款也可以写在正文中。

第三,多读,多悟古人的大草作品

在创作大草作品之前,建议题主多读多看草圣张芝、晋人王献之、唐人张旭和怀素的大草作品。今人沈鹏和刘洪彪的大草作品也可以参考一下。之后,再进行创作。

上图为唐人怀素的大草作品《自叙帖》局部

说实在话,草圣张芝和唐人怀素的大草作品均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比任何人写的大草作品都有品头,值得今人学!

上图为王献之的大草作品《中秋帖》

上图为沈鹏先生的大草作品,供题主参考

上图为头条网友创作的草书八尺横幅作品


以上为个人观点,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如果各位网友对此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和评论!


中州耕牛堂主


写大幅草书前1⃣️请先把要写的内容,和正确的草书书写法对一遍,不要出错,因为草书出了格,神仙也勿识,一个字多转少转,千差万别,需慎之!勿闹笑话,2⃣️书写内容、宣纸选用有讲究,布局亦很重要,字字轻重缓急险中求,出韵味。3⃣️浓墨、枯筆、飞白要适当,千丝相连要自然。4⃣️临场书写大胆稳着心细,心无旁骛一气呵成,草书讲究的就是气韵洒脱。注意了以上5点,朋友你一定能在草书上有所建树!




雪山恋莲


大草乃至狂草,视觉冲击力强,艺术性强。相对于小草而言的,大草从用笔到结体、空间构造,更加恣意夸张,而其创作也更难。

当下大草创作中存在的问题

1、过于强调形式

在空间构造上过分讲究开合、收放、对比,容易形成字体僵硬,缺乏书写过程中笔势与字势的生动气息。

同时,过分讲究作品的染色与拼接,一件作品拼接得花花绿绿,如“万国旗”,过于在意章法上的设计与组合。

2、跟风现象严重

如果你步入展厅,看到的往往是大同小异的作品,你抄袭我的,我抄袭你的,改头换面的多。

当下很多书法家眼睛盯着评委评委,跟随流行或获奖书家,盲目调整自我的学书与创作之路,导致书风单一、面目雷同。



3、取法单一

书法作品取法必须多元化,各种风格要相互交流与碰撞,从而产生带有灵感的火花的作品。

当下的大草创作,特别是大幅生宣大草创作,有激情、有思想而充满震撼力的作品非常少见。


大草创作应注意的事项

1、心态的把握

项穆云:“书法乃传心也。”又云:“书之心,主张布算,想象化裁,意在笔端,未形之相也;书之相,旋折进退,威仪神采,笔随意发,既形之心也。”

情境由心造,万物由心生,书法之法的终极在于心法。未形之相与既形之心,都是书家创作意境在书写过程中的体现。

苏东坡云:“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创作心态的把握,在有意与无意之间,自然生发,一挥而就。

2、状态的调整

书写状态与书家书写风格、技能、内容以及创作激情等因素有关。

如唐怀素《自叙帖》,前贤评价,多以醉后兴之所至,便笔走龙蛇,风云激荡,留下风骤雨狂般的经典作品。

其用笔强调奔放的气势、横和竖转变圆转的弧线,纵横使转,畅通无碍,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到怀素晚年《苦笋帖》,趋于稳健安雅,用笔结体尤多内蕴,遂显平正。


可见,草书之妙,在于离合收放之间,放之则纵逸,收之则娴雅,多由书家的主观心境所控制。

3、技法的提炼与使用

技术层面,笔法、字法、章法、墨法辅助书写内容、书家心境、创作状态等。在给欣赏者外在感受的同时,也让欣赏者体会到书家内在的审美与思想。

笔法方面:

书法的基本笔法有提、按、挫、顿,而大草更体现出纵、横、牵、掣、绞、转、衄、涩等技法。


创作大草作品,要通过提按顿挫体现出线条的方折与精神,通过绞、转、衄、涩体现线条的内在情感与线质的金石感,通过纵、横、牵、掣体现空间的分割以及线条的流动。

章法方面:

大幅大草作品,章法尤其难以把握。

有些书法家喜欢像创作其它作品一样,先打小样,其实,大草不能简单理解为小幅作品的放大书写。


创作中,要注意字与字之间牵丝连带,开合有度。行之间,要注意空间布白,虚实对比,欹侧摆动,呼应顾盼。整体而言,要注意点线穿插,收放有度,块面分布,等等。

墨法方面:

大幅大草出现于明代,由于一些巨贾藏家的出现,大幅书法作品得以迅速发展。也正是在此时期,墨法也得到较大发展,尤其是王铎的出现,涨墨等用墨之法创造,更加增添了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段。


大幅大草创作中,要充分展现墨法的奥妙,其中关键是用好水,要借助生宣的渲染,体现枯湿浓淡、相映成趣、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墨法趣味。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大草最难写,写大幅大草难上难。

一般能写大幅草书的人多,写大幅大草即狂草者罕见。古代只传下怀素《自叙》一件大幅大草,还有张旭《千字文》狂草残卷刻石。黄庭坚有《李白忆旧游诗》《诸上座》两件,祝允明有《前后赤壁赋》数件而已。

现代谁写过大幅大草?于右任?林散之?沈鹏?未曾见过。七十年来可有见过或出版过大幅大草?

数年前用四张六尺宣写毛泽东《沁园春 雪》,全长七米二。用大笔,大运腕法一气写成,所幸正好写完四纸。其中有一字占一行九十公分长,与卷中小字草书形成极大对比,是大草特色。已出版于《中国书法家作品集 王乃栋》(2019年12月出版)。供参考。











王乃栋说书画


欢迎关注交流,更多高质量内容等着你!


很多人学了很多年大草,临遍了各朝代的草书,自己创作起来,东旭西素南王北傅,单看部件,好像是那么回事,但是整体看全幅作品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这就是没有掌握草书的正确打开姿势。


那么什么是大草的正确打开姿势呢?分为三步,第一步,打好基础;第二步其他书体区分开来,形成个人风格;第三步:功夫在字外,获得神采。

先说第一步,草书要打好基础,笔者推荐从王献之的《草书九帖》入手。这九帖,是刻帖,但是刻得很好,包含了草书的很多基本要素,学这九帖,营养价值很高,起步高,路子正,不易走偏路,就像行书学《圣教序》,很多人不愿意学《圣教序》,但是多年之后,发现自己的基础不行,还得从《圣教序》入手,但这个时候,手写油了,已经不听使唤了,笔下很难获得《圣教序》的营养和精华。同样小草要认真学一下王羲之的《十七帖》,大草应该认真学好《草书九帖》,其笔法和结构布白都要去认真学习,笔法参取张旭的《古诗四帖》以圆厚为主,结构上可以比照《圣教序》来学习揣摩,这是技术的基础,是外功,架子扎实了后,还须用心剔除笔下的“三伪艺术”成分(谎言、妥协和御用合称三伪),这是内功。

第二步,就是要努力把握大草的特点,如何把握,就是以王献之的《草书九帖》、怀素的《自叙帖》等草书为基础,学一下小草和行书,认真体会大草书的特征,大草与小草有什么区别?与行书又有什么区别?然后以这些特征为基础自己拓展,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如果连大草的基本特征都没把握好,就去搞独创,很可能堕入丑书、江湖书甚至三伪艺术。

第三步,任何一门艺术,要想达到一定的境界,必须同时是思想家,没有新的独特的思想体系,注意是体系,不是个别独特思想,很难想象其作品有多表面。所以功夫在书外,努力学习世界先进文明和思想,与世界最流行的思想争论,得出新的,正确的,符合人道主义的东西,为自己所用,不仅是要去学美学,各种思想都要学习一下,为了艺术,拼命也要去学,这样写出来的东西内涵才深,才会避免浅薄和肤浅。

欢迎关注交流,更多高质量内容等着你!


陈海良书法艺术


1、笔墨纸、燥润查。

首先选好笔,其次调好墨,再就是用什么纸。

(1)笔:分长短锋,羊狼兼毫等,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一般讲使用长锋狼毫笔较好,易墨迹沉凝坚挺,形成沉稳之效果(解决软飘滑)。

(2)墨分五色,和运笔速度、笔头含墨量多少息息相关。"燥"是指笔头含墨量少,写出的点画墨色干渴。"润"是指笔头饱含墨汁,写字会出生动墨韵效果。

(3)纸分为绵料、净皮、特净皮。还有染成黄色班纹,或金银片或金银粉的。不同的纸吸墨程度不一样。因此创作前要进行验证,以掌握笔墨纸特性,做到心中有数。

2、纵首字、异起画。

(1)首纵行(行列区别解释)之首字,下笔要厚重且与尾字要在同样中轴线的位置。

(2)行与行之间的首字要起笔各异。如……

(3)每一纵行首字不能都是湿笔,否则头重脚轻、也不能头轻脚重。

3、多藏锋、少尖耍。

"藏锋包其气,露锋纵其神。"藏锋和用力,其墨迹沉凝浑厚,不尖不弱。给人以醉贵妃那种含蓄美。它书之笔意,草书要无所不悟 。但要注意连字接笔处不要出尖。

4、虚实笔、提按洒。

用笔的虚实不等于运笔的轻重。虚实、轻重之间不可分割,但也有区别。如:虚起笔、实起笔……提按是一种上下起伏的运动过程。太轻则浮,太重则沉。 提者上也,按者下也。收有虚实顺逆。

5、有顿挫、转快雅。

(1)线条的美在于有节奏有顿挫。顿指停顿。挫为顿的反面,笔锋在停顿后转换方位离开原位置。表面上、是停顿,实际上则是在动。草以点画为情,使转为形。

(2)通常转要快似烈马脱缰,洪水奔腾,给人一种暴风骤雨、电闪雷鸣般的感觉和印象。该慢而快的话,就会有飘浮之嫌,如:连续圆转加方笔时就要稍慢一些。前人讲:"不可忙,忙失势"。

6、慢墨猪、防飘滑。

该快而慢,结果是停滞凝结,形成"墨猪"。欧阳询讲:"不可缓,缓骨痴。"看不见骨头光是肉不行,同时为了不陷于油滑和浮躁,要尽量减少"疾厉行笔"速度的出现,。快是大概念含多种快法。苏东坡说,真书难以飘扬,草书难以沉稳。

7、软缺骨、方笔加。

软弱多指园笔圈圈绕来绕去,无精打采,要对笔画如刻深入理解。适时在绕笔处转换方笔出锋。通常中锋变侧锋,使得有骨有肉。一直溜下,则筋骨亡也 。 肥字须要有骨,瘦字须要有肉。

8、防横长、腰断茬。

长横如拦腰一刀,气势全断。晋代卫夫人:横画如千里阵云。

9、竖亦变、直粗傻。

竖画不要太直太粗,过则"神态呆板"。竖有出锋的有不出锋,要根据上下左右字而定,如:甲午年三个字有三个竖就要变化。有时加"抖笔"会感觉到活泼。卫夫人:竖画如万岁枯藤。

10、邪绣正、少为佳。

字不能都是正的,偶尔出现鲤鱼跳龙门、瀑布邪贱,奇妙无穷。过多出现邪字乱也。无声之音,无形之相。

11、中轴线、挪让它。

"字如算子,非草书也",行间字缝不能对齐。也不能如砌砖,沿中轴线无规律地左右摇摆,只要全行视觉上感觉还是一纵行就可以。字散神不散。行间透气,首尾呼应 。"贵"偏而得中。

12、字大小、抑仰洽。

字大小要如同父子。大字甚至是小字的两三倍。错落抑仰变成自然。轻重适度。不可字字大小一样,否则平淡如水。

13、字距离、不等法。

横看不能(楷书)成列,竖看不亦(明显)成行。否则缺草书之气。如两字三字挤在一起,或两字相隔很远,又遥相呼应。形成一种无规律的气韵、波澜之美。

14、字圈连、择眼瞎。

草书无连字则平淡(横幅大字可不连)常见两连字三连字。连就会出现圈眼过多字软,飘滑。如:寿字。每字或整幅字都要选择瞎眼,做到笔意到圈眼瞎。如:历代名家写寒字。孙过庭书谱里的字,听……古人说:草书是存字之梗概,损隶(真书)之规矩。

15、游丝多、乱成麻。

上笔与下笔或是上字的末笔与下字的首笔相连处,需游丝引带,恰当运用可增强一定的美感,但不宜过多、"雷同 "。出现当连反断,(如远字)。当断反续(如远字最后一笔),会出奇妙效果。否则如春蚓秋蛇,乱成一团。刘熙载说: 接有远近曲直。

16、笔意断、气息压。

字字分开有散的感觉,散则无章,气息全断,虽单字极尽变化,然非高手也。不能字字结构如铸。

17、流高潮、险绝抓。

巧妙处理笔画,尤其是字形要有强烈的变化意识,不能"标标准准"写草书作品。要让整篇作品形成时间上的流畅,洽似行云流水和瀑布贱花。唐人说;与众同者俗物,与众异者奇材(要注意在合乎古法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特色)。

18、紧与松、空间搭。

紧则拘,松则散。要根据上下左右有紧有松,形成空间完美。放似脱僵列马,拘如含羞少女。互相搭配,要胸有全纸,目无全字,此乃高手也。

19、飞白少、神升华。

张怀灌说:无字之处也有字,无墨之处造境界。飞白似逆水行舟。将笔锋推出,收笔不顿不驻。飞白在整幅作品中只能起点缀作用,过多出现飞白,笔画则虚而不实。草书之神之势;除含蓄美外还要有犹如"妲己"(封神榜)杀人露出的凶气美(借田蕴章形象比喻)。 草书作品的形与神非常重要。有形无神为下、有形有神则中、有神"无形"为上。见路上两蛇相斗,遂得其妙 …….于是想到"草书要与自然万物结合起来,只临帖是不够的"。

20、款印清、阴阳花。

款小于主题字,落款让人能看懂是什么字什么名。印小于落款字,阳起阴收,符合中国人传统和自然规律。


给我一个表现的机会


模仿大师,主要是酝酿好情绪,建议写之前喝点酒,写的时候要特别注重仪式感


汉家郎老照片修复


有功底的前提下,心无旁骛、收放自如!


谷多多章丘


胆大,心细,手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