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疫情防控不放松 春耕备耕不耽误


凉州:疫情防控不放松 春耕备耕不耽误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凉州区各镇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引导群众抢抓时令做好春耕备耕工作,确保农户持续增收有保障,推动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两促进、两不误。

张义镇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工作。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继续织密织牢基层防控网,充分发挥党员先锋队作用,详细排查掌握镇区内人员身体健康情况,切实做好全镇返凉来凉1400余名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继续坚持居家隔离观察14天、“五个一”“一对一”“人盯人”等制度,切实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积极开展重大动物疫病预防,指导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进行科学养殖,净化养殖场地,切断传播途径,消除疫情隐患。加强疫情防控宣传工作,着力提高人民群众思想认识,充分发动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科学调优农业种植结构。提前谋划、积极行动,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以凉州区忠盛源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龙头,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能人大户“抱团发展”,积极培育壮大胡萝卜、马铃薯及中药材等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至目前,已落实1000亩示范点4个(胡萝卜、马铃薯种植示范点各2个),落实500亩马铃薯、胡萝卜种植示范点各1个,落实300亩胡萝卜种植示范点4个。

及早储备春耕备耕物资。及时掌握农户及各专业合作社需求,提前摸底统计,协调联系物资生产厂家、供销社等单位,做好种子、农药、肥料、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储备、调运和供应工作,全力保障全镇春耕农业生产需要,打好春耕备耕基础。加强对化肥、种子、农药等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严查禁用农资、假劣农资、无证经营等违规行为,确保全镇农资市场安全平稳运行。至目前,储备马铃薯、啤酒大麦、小麦等各类粮食作物种子12787吨;胡萝卜、蒜苗、高原夏菜等瓜菜作物种子11703吨;中药材486吨;青饲料种子20吨;化肥1383吨、农膜35.77吨。适时开展田间种植管理。组织农技人员通过电话联系、视频连线、微信推送等方式,因地制宜开展农业技术指导服务,指导农户规范化、标准化做好春季田间管理工作。针对土壤墒情适宜的土地,及早实施翻地、开沟等工作;针对大棚蔬菜、水果、花卉等作物,做好保温防寒,降低棚内湿度,增加光照,促进农作物生长。同时,重点抓好防寒防冻工作,密切关注“倒春寒”连雨雪、大风等气象灾害的预测预报,做到防灾预案早制定、应对措施早落实,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

清水镇大处着眼转观念抓改革,小处着手调结构促发展。通过创新思维方式,激发内生动力,提高服务质量,引导群众逐步转变传统种植观念,转变生产经营模式,充分利用和依靠集体经济组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转变,助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把转变观念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切入点。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核心、探索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为重点,着眼转变群众“小农经济”观念,引导群众通过土地、生产资料参股或集体劳作等方式获得收入,鼓励适度规模经营,引导群众转观念调结构。不断探索推进农业产业新模式,带动低保、特困户等弱势群体增强“造血功能”。积极接洽农业生产合作社、企业,走村入户做足做细群众思想工作,在尊重群众意愿基础上,签订种植协议,由企业统一提供种子、种苗,免费提供技术指导,签订保底收购协议,让农户种植能安心、销售能放心、收入有信心。把干部带头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着力点。按照“领导包村、干部包组”网格化管理要求,将全镇91个村民小组划分为32个片,由农业农村站干部包片指导种植结构调整,促进干部担当作为。根据各村集中连片区域和种植任务,144名村组干部按照每人3亩下达种植任务,不断激发群众参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持续凝聚发展合力,促进结构调整落实到人包户到地块,确保种得出、种得好。
把示范引领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落脚点。按照粮经36:50:14的结构调整任务,发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集体作用,各村建立50亩集中连片试验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补齐农业产业短板,促进结构调整。在发展现有2970座4625亩日光温室、拱形温室蔬菜(种苗)产业的基础上,充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各村民小组至少种植50亩以上的马铃薯、制酱辣椒等订单农业,以“集体抱团发展”带动“个体单打独斗”,以市场化运作方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农业在提高科技含量、扩大品牌效应、抵御市场风险等方面的能力,实现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

来源:凉州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