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與西方科學的親密接觸,為何沒使中國走上近代化之路?

心靈環保


18世紀60年代,英國爆發了工業革命,社會飛速進步向著工業化邁進,對世界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與此同時,清朝卻在閉關鎖國,故步自封,社會走向衰落。那麼,為什麼清朝對同時代歐洲發生的工業革命視而不見,自甘落後呢?今天我們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工業革命是個過程,持續了近百年,工業革命發生之前,英國進行了幾百年的漫長知識積累和資本積累。這個過程中,對於當時平均壽命不過三四十歲的歐洲人來說,絕大多數人很難意識到自己正經歷什麼工業革命。

同一時期,由於奧斯曼帝國的崛起,東西方陸上交通被阻斷,只能走海路。但是從中國沿海到英國沿海直線距離都有上萬公里,那個時代,世界交通工具極為落後,海上航行死亡率極高,因此東西方交流規模並不大。

本來東西方交流規模就小,偏偏這時候清朝還自我封閉,閉關鎖國,嚴格限制中國與世界的交流,只留廣州一個通商口岸。由於當時交通條件落後,從廣州到北京需要1~2個月的時間,廣州又地處嶺南,地理條件較為封閉,廣州通商很難對全國產生強烈影響。

與常人印象完全不同的是,社會雖然封閉,清朝皇室卻並不封閉,不僅身邊有不少西方傳教士,還十分喜愛西方鐘錶、天文曆法、火器、工藝品、繪畫,對西方也頗為了解。例如:康熙皇帝對西方語言、數學有研究,西方繪畫技術融合來的琺琅彩深受乾隆皇帝喜愛,清皇室還收集了大量西洋鐘錶與火器。

可惜的是,清朝皇室雖然見識了西方的發達科技,甚至乾隆對英國還有很強的警惕心,由於歷史侷限性,清朝皇室並不知道這些“西洋玩意”到底有多大意義,會對世界產生多大影響,也不可能預料到西方工業正在進行工業革命,至於工業革命可以發展到什麼程度,自然就更不可能想得到了。

當然,最根本的還是清政府的執政方針。清朝發源於東北內陸,曾經飽受明軍海上騷擾威脅,受到南明與歐洲人合作反清打擊,鄭成功從海上的反攻,因此對海洋、沿海居民與西方人極為忌憚,極為害怕漢人與洋人聯合起來,於是嚴格限制西方人與漢人接觸,限制西方科學技術的傳播,防止普通漢人學習先進技術。國內社會無法大範圍接觸西方產生的近代科學,自然也無法認識到工業革命的強大。

總之,由於中國與歐洲距離過於遙遠;執政者之故意封鎖科學知識;閉關鎖國,交流太少,當時的清朝根本就不能清晰知道歐洲發生了什麼變化,會產生什麼影響。

這就好像當今中國社會發展這麼快,變化速度遠比工業革命劇烈,但是你身為一個普通人,很難意識到這種變化對於歷史來說到底有多深遠影響。這些都需要像集合了大量科學的馬嘎爾尼使團這樣的專業團隊來實地判斷。然而,由於清朝前期閉關鎖國和自然科學落後,這時根本沒不可能有這樣的機會。

假如你以為只有清朝會那樣,你就大錯特錯了。世界絕大多數人民對世界的認識都是來自本國政府的宣傳和電影,極少有人真正瞭解世界地理。所以,現代社會這種情況也是比比皆是。

比如當代中國:以為內蒙古到處都是草原的,以為山西到處都是山的中國人少麼?只認識國家一線大城市北、上、廣、深和本省省會,其他大城市一律搞不清楚的中國人少麼?以為外國就是西方、西方城市建設發達、共享一份歷史榮耀的中國人少麼?

比如當代美國:絕大多數美國人雖然認為朝鮮是個邪惡的國家,可是這些美國人卻基本不能正確指出朝鮮在哪裡!

世界最強大的兩個國家國民都這樣子,別的國家還用說麼?







H說扒道


清朝末期,清王朝統治階級雖然積極與西方文化親密接觸,也想通過學習西方文化,使國富民強,擺脫戰爭中被捱打的局面,儘管經歷了幾次積極的改革運動,始終沒把清王朝走上近代化之路,但這並不意味著,清王朝這些措施對中國走上近代化之路沒有影響,社會的發展是承前啟後的關係,正是因為清王朝末期的改革運動,才讓中國有志之士意識到,僅僅是學習西方軍事和照搬照抄西方政治制度是遠遠不夠的,這也為後者提供了很多學習借鑑的經驗,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通過全國勞動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國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一條真正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之路。那我們瞭解下,清王朝末期都做了哪些積極的改革運動,又為什麼會失敗?

1840年鴉片戰爭失敗後,清王朝被迫與英國簽訂了割地賠款、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中國從此逐步淪為半殖民半封建社會。在如此背景下,以林則徐、魏源為代表的愛國志士,率先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認為要學習外國人之長、補我之不足。“求富”、“求強”是當時清王朝的學習外國長技的目的,隨後以清王朝恭親王奕訢為滿足貴族代表和以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三大名臣為代表的漢族官僚,開展了一些列的改革運動,此次運動在歷史上稱為“洋務運動”。主要是提倡學習外國人的先進技術,主要措施是購置了洋人的機器和技術,創辦了製造船艦、槍炮和槍藥等工廠;後續創辦了諸如一些採礦、冶煉等礦業;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設置了同文館或西學館;所有的這些措施,其實在當時來講都是社會的進步,可以算得上在推動清王朝付出各種努力,但此次的“洋務運動”只是涉及到部分經濟上和軍事上的學習,為觸及到任何關於政治制度的改革,這也就註定了,此次的改革不可能成功,因為一旦觸及政治制度的改革,統治階級是很害怕失去自己的根本利益,作為當時社會的地主階級,他們不願意擔著失去利益的風險。沒有政治環境支持的改革,註定是一場鬧劇,註定是不會成功的,不改變封建專制制度,就無法將現代軍事執行下去。中法戰爭和中日甲午戰爭,徹底打破了清王朝對只建立強大軍事就可擊敗西方列強的美夢。兩次戰爭的失敗,徹底將“洋務運動”給擊的稀巴爛。

這就為有志之士梁啟超、康有為等人提供了政治條件,他們認識到僅僅學習軍事和經濟上的先進而不改變政治制度是不可行的。簽訂《馬關條約》同年1895年,有識之士們變通過“公車上書”,請求清政府要求繼續變法,要改變政治制度,提出“設議院以通下情”的政治主張。在得到清王朝統治者認可後,當時國內掀起了一陣辦業熱潮,諸如報社、新學堂等現代組織機構在全國主要城市拔地而起,這也為以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為主的維新派,實行維新變法提供了廣泛的群眾基礎。

維新變法的主要政策是:設議院、開國會;制定憲法;實行“三權分立”;但由於封建勢力的阻擾,根本不可能也沒有政治土壤來執行模仿西方的政治制度,即使後來在光緒帝的強烈要求在,在文教、政治、軍事等方面做出了諸多努力,但最終也因為當時握權者慈禧不滿意而被終止了維新運動,慈禧太后作為真正的實權派,肯定不允許政治力量的轉移,不可能把手裡的權利轉讓給其他人,所以發動了戊戌政變,最終導致維新變法的失敗,而光緒帝因此被囚禁。

這兩次的變法,都是當時有識之士想通過各種努力學習西方先進,來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但不觸動政治制度下,根本就不可能使當時腐朽的封建王朝走向強大,因為所有的改革都需要政治的支持,從全世界範圍來講,當時的封建主義制度已經屬於落後制度,西方的工業革命已經改變了世界的走向,不可能再用冷兵器時代的思維和軍事去領導世界,封建王朝的統治者又不願意放棄自身的根本利益,這就是為什麼進行了各種改革運動卻不能把當時的中國推到現代化的路上根本原因。

但正是因為他們的各種舉動和嘗試,讓後來的有識之士,愛國青年認識到不改變封建制度,推翻封建王朝是改變積貧積弱,捱打的局面。雖然清王朝沒能帶著大家走向現代化建設,但卻不斷折騰,以身殉職下,推動著整個中國往現代化建設的路上靠,也就是說,清王朝的努力從歷史發展上來看,對中國社會是進步的,積極的,是有很好的借鑑和承前啟後的作用。





梁一雜說


題主應該指的是康乾時期西方人與清朝帝王的交流,尤其在乾隆時期,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英國派出了馬戛爾尼率領的使團,與乾隆曾進行過面對面的接觸。但當時工業革命的成果,絲毫沒有給中國的皇帝及朝廷上下造成任何觸動,可謂是時代悲劇。究其原因,筆者認為有以下幾方面:

登峰造極的封建統治,閹割了中原政權的學習能力

經過兩千年的發展,中國封建專制制度在康乾時達到了頂峰。過去歷代曾經出現過的造成社會不穩定的弊端,比如:皇帝昏庸、權臣/外戚/太監的亂政,以及藩鎮割據、文人黨爭,甚至土地兼併、農民流離失所等等現象,基本上都用制度扼殺得無影無蹤。

但是統治的穩定,是以犧牲了中原王朝的進取能力為代價:

文臣武將被視為依附於統治者的奴才,一切行動以滿足帝王個人喜好為出發點,失去了漢唐甚至宋明時期的相對思維獨立性與主動性;

時代的發展,首先需要思想的活躍性;而滿清統治者大興文字獄,在兩千年的封建歷史上開創了先河,精神與文明被打壓,扼殺了精英階層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為了以處於絕對少數的人口,實現對龐大政權的控制,清朝統治者實行愚民政策,滿清百姓的文盲率創歷代新高。

康乾盛世,讓“天朝上國”的自信心達到頂峰

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在位時間達到一百三十四年,這一期間,清朝政府將蒙古、東北、新疆、西藏、臺灣等全部納入直接管理之下,極大促進民族融合,並奠定如今我國領土的雛形。

經濟上,通過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當差納糧、火耗歸公等一列改革,以及推廣雙季稻等高產作物,極大增加了物資供應能力,中國人口首次破億,直至達到三億,創造了過去一千多年曾達到的記錄。

從東北的地方漁獵部落,到創造中原數千年統治新高峰的鼎盛王朝,康乾盛世的表現,讓清朝帝王乃至整個社會長久以來的“天朝上國”信心變本加厲。而且之前滿清與西方國家沙俄之間曾爆發過沖突,尚可接收的戰果,讓統治者對西方的實力產生了嚴重誤判。

因此,在乾隆時期,大量英國傳教士來到清朝的時候,他們攜帶的新技術、新產品,雖然引起了乾隆皇帝的學習興趣,但在他眼中只是好玩的玩意,僅此而已。

中國封建史上傳統的小農思想、輕視技術

由於長期以來領先於世界,到了明朝中後期,中國封建王朝就已經逐漸走向封閉,小農思想日趨嚴重,整個社會缺乏進取心與開拓精神,更缺少對新事物的接受與瞭解。明朝後期就已施行海禁政策,而到了清朝則變本加厲,各階層滿足現狀,逐漸與世界脫節;而長期以來重農抑商、輕視技術的思想,更是登峰造極。

英國官方的馬戛爾尼使團求見乾隆時,攜帶了大量技術人員與產品,希望能借此打開傳說中遍地黃金的東方市場。可以說,他們是抱著資本主義的思維來與中國打交道。

然而清朝的對待方式與英國人之間整整隔了一個時代,乾隆皇帝將他們視為中國歷史上常見的蠻夷朝拜,在乎的只是禮數、接待規格、賞賜什麼禮物;而英國人帶來的工業革命成果,只被其看作異邦進貢的禮物,絲毫沒有看到經濟、軍事、社會價值,甚至還對這些玩意進行嘲笑。兩個處於完全不同時代的交流,幾乎等同於雞同鴨講。

總而言之,康乾盛世帶來的嚴重錯覺、統治階層自身的侷限性,以及統治者過於看重統治權、不願意冒險接受新事物,再加上中國封建社會對技術的輕視,使國力處於最巔峰時期的清初,錯過了與西方接軌的時機。

所以我們往往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過於成熟的封建制度,在早期是中國領先於世界的法寶;而到了晚期,則成了阻礙進步、帶來滅頂之災的巨大束縛。


正史漫談


清朝真正學習西方科學的還是康熙大帝。康熙特別喜歡數學,史載擔任康熙皇帝數學老師的西洋傳教士,有比利時的南懷仁,葡萄牙的徐日升、蘇霖,法國的張誠、白晉等,掌握了比例規的全部操作法,主要數學儀器的用法和幾種幾何學和算術的應用法。

但是又什麼用呢?到雍正與乾隆時期,面對西方科學一樣的不重視,閉關鎖國更加嚴重。

到光緒時期,雖說他也喜歡西方科學,但那都是因為西方列強已經入侵中國。那時候想強大也沒有了


機械大王boss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光靠皇帝個人興趣,對科學技術有所接觸,就妄想使一個國家改變歷史進程,簡直是痴人說夢。

文化大於一切制度,我們知道歐洲近代崛起是由於工商業文明取代了農業文明。而當時清朝,代表著農業文明的最高峰,所以,在文明思想沒有轉型之前,當時的中國是不可能走向近代化進程的。

儘管有個別皇帝親密接觸並學習過科學知識,比如康熙皇帝就學過幾何學。但他也只是個人興趣罷了,根本不可能去改變文化體制,除非他想革自己的命,這可能嗎?況且,皇帝背後還有一套體制在禁錮著他,也不是他一個人說了就算的。

皇帝本身就是儒家學說家天下的典型代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作為中國最主流的國家學說,在中國社會2000多年農業文明史上,起到的是穩定性作用和固化性作用。

所謂,穩定性作用就是使中國的這個文明以及穩定的方式延展了2000多年。所謂,固化作用就是使這個社會僵化,從而使他的未來,必要的社會轉型難以進行,最終出現破潰至極,導致近代嚴重的屈辱史的後果。

這一點我們後來從清未時期,“戌戍變法”變革有多困難,就可想而知了。要知道,他們還只是改良呀,就那麼困難重重,導致殺頭之罪了。後來的“洋務運動”也不可能成功,只是一個起步罷了。所以說,如果想徹底工業化,走上近代化之路,必須推翻那個封建制度才行。

要想科技革新,必須要工業文明取代農業文明才行。當時的文化不匹配,就不可能超越。因為,文化永遠大於制度。所以,清朝是不可能走上近代化之路的。


超凡博弈


跟西方科學接觸後,清朝皇帝並沒有覺得西方科學很神奇。清朝統治階級一開始對這些很牴觸,感覺這些都是旁門左道,還是自家農業生產比較好。天朝上國,物產豐富嘛。

哪怕是火車是真的好用,有的頑固派還是會覺得這會傷了大清國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