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毕业的你,对工作、生活和以后的规划焦虑吗?

中公教育小裴老师


大家好,我是生活领域创作者,很乐意为您回答这个问题。我是学法律专业,当时毕业时对自己所学专业很有信心,对自己以后的生活,工作充满一片憧憬。当时社会对法律专业非常热门。自从找第一份工作碰壁的结果,有些失望,以至于对以后的规划也产生了焦虑!为什么呢?

首先,从找笫一份工作开始吧,那天很高兴地带上毕业证,个人简历,到一家律师事务所应聘律师助理,也是想在一个专业对口的地方好好地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好好地实践一下,待来年参加司法考试。可当见到律师把我一下整懵了,他说到你没实战经验而且还只是专科生,你干不了助理,想留下的话,只能给我当徒弟,写个文书,跑跑腿。工资,也算是生活费吧两百元一个月。我当时一下子,心凉了半截呀!

其次,计划准备来年参加司法考试。可当我把所有报名材料都准备好了,兴高彩烈满怀信心去司法所报名的时,看到司法所门口贴的通知,学历本科,我差点没晕过去。这一次次的打击,让我心灰意冷,对以后的工作及未来规划深感焦虑呀!

再次,当司法考试报名资格都沒有,我毅然决定离开了律师事务所,也放弃了所学专业。自学电工专业,慢慢的自己包工改水电,逐渐走向稳定,走出阴影,对自己以后的生活也充满信心,不在焦虑!


边疆小城的风情


老实说,刚毕业的我,对工作、生活和以后的规划是茫然,内心焦虑不安。直到现在,我都是茫然不安,不知道自己该干嘛。

这三四年,我兜兜转转换了很多的工作,发现现在做什么好的工作都是要什么什么证书的,一个大学毕业证含金量在现在已经很低的了。因为老是换工作,所以这两三年除了给家里的三四万块钱,自己身上连一万块的积蓄都没有。幸好,自从我开始工作以来都向家里拿过钱,也没欠钱。

今年,我想就听家里人说的去亲戚介绍的做苹果手机的工厂做算了,老实呆几年,赚多一点钱,存多点钱去报答父母。毕竟他们辛辛苦苦供我上大学,我却辜负了他们。不想好高骛远了,找一份努力工作赚钱,可以慢慢报答他们。

也不知道自己这样做对不对,唉,不要做语言上的巨人,做行动上的矮子吧,就这样吧!


梦之初觉


我已经毕业很多年了,时代不同了,每个时代背景导致每代人的思想不一样。

我是1995年毕业的,当时在内地,改革开放还没那么强烈,那时候的毕业生,在内地没有很多工作选择余地,基本靠国家分配工作,工作后就稳定了,一劳永逸了,有的单位还分配房子。因为那时,内地民企不多,所以分配的工作基本都是行政事业单位,要么就是大的国企,所以参加工作后,想的是如何干好工作,兢兢业业的。如果是有理想有抱负的毕业生,就会想着如何提升做领导,跳槽是不可能的事。如果没有大的企图心的毕业生,就按部就班的工作,反正工作稳定,至少不犯错误就行了,能安逸一辈子。物价当时不高,工作机会不多,工作稳定,能分房,所以对规划工作生活不多。

现在不同了,民营经济发达,很多国企不在了,行政事业单位编制又不需要那么多人,国家不包分配了。民企承担80%的毕业生就业。而民企对人的要求不一样,要求能干出效益,所以毕业就开始就业竞争了,不仅就业竞争了,而且在工作中也开始工作竞争了。所以毕业生一旦毕业就意味着一生就开始竞争并伴随一生。市场经济,资源择优配置,所以会存在工作焦虑。

现在不仅消费水平高,而且风险无处不在,自己及将来生病医疗、小孩学习、住房,都得自己承担,压力很大,尤其是八零以后的毕业生,由于计划生育,小孩比较少,很多是独生子女,随着父母年纪增大,一家人要照顾四个老人,压力和精力可想而知了。

总之,现在毕业生比以前更忧虑了,对工作生活更焦虑。

现在物价上涨了,消费水平高了,意味着支出高了,所以在生活消费方面不得不考虑自己的收入水平,量入为出。没有规划,真的难以很好的生活。


在城市流浪的大熊



二哥爱剪辑


分享下自己的观点,我是一名很普通的本科毕业生,其实刚毕业的时候,由于专业相对比较好找工作,所以那个时候从没有焦虑,找到的工作也是有4k左右的样子,作为一名刚毕业的学生来书,能拿到4k左右,其实已经很不错了,就这样工作了两年。焦虑发生在毕业后2-3年的这个时间段,这个时候我开始考虑这份工作是否能为我带来长期收益和成长,这里不单单是指金钱上的收益,包括职业发展,个人能力提升等等,我开始考虑是不是要换一个能让自己快速成长的行业,又或者说换一个相对稳定的职业,如公务员等等,又或者自己出去创业。这些想法开始在脑海里不停打转盘旋,时至今日,其实我还一直在想,将来到底要干什么,因为我很清楚的知道啊,三十岁左右做的决定,很可能对将来一生有决定性影响。去年2019年,我给自己立下了一个小目标,2020一定要突破。所以我觉得自己今年能做好决定。


罗小斑


刚毕业的我,对工作,生活和以后的规划肯定很焦虑。因为刚出来工作不久,工资不高,生活拮据,对以后的有点迷茫。而且刚毕业,对于工作的性质和对未来的规划也有点迷茫,这份工作看不到未来,可是生活需要你先添饱肚子再谈理想,所以有些时候会想很多很多东西,有些夜里睡不着…


沿途归返


我早在05年就高中毕业参加工作了,虽然毕业很早,但也可以跟你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每个人刚毕业的时候,感到更多的是迷茫而不是焦虑。

为什么呢?

因为那时我们刚结束校园生活,人读书读的会有点死板,有点单纯,人际圈也小(同学、老师),刚踏入这个社会只会想摆在面前的难题:我要选择什么样的工作?什么工作正对我学的专业?工作失误会怎么样?未来的同事怎么样,好不好相处?这个时候感到更多的是迷茫。

这就像人刚出生要去适应这个世界;刚进入校园要适应校园生活是一样的,都要自己去亲身体会,只有先经历了这些,才会得出答案:这不是我想要的工作;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当自己的能力无法再提升,工作和生活又是一成不变,时间久了就变得焦虑:我怎么才能改变现状?


忧伤弹涂鱼


这个是有的,我是普通二本学校毕业。刚出来工作的时候自己的工作岗位与自己的期望值差太远,心里一直很焦虑。当时的我急于想改变自己的这种情况,逼着自己不断的去学习,不断的去熟悉工作。因为焦虑,不管学习还是其他事总是想着速成,这种情况持续了差不多一年左右吧,自己才调整过来。当然,我能调整过来与我一直以来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去熟悉工作有关。当你工作能力上去了,学习能力或者学习到了能用于工作的知识,心里的焦虑就会慢慢的减弱。同时,自身再刻意的去疏导,基本上就可以跳出来了。适当的焦虑对工作或学习是有好处的,有了焦虑才不会懈怠,而且适当焦虑学习新知识的效果也要好一些。


上古夷人


从毕业到现在经历了职场,也尝过创业的辛酸,但直到今天都要积极面对生活。


可乐猴


无论是中学毕业,还是大学毕业;无论是技校毕业,抑或是学成归国的“海派”族……谁都是信心满满当当的——可谓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初生牛犊不怕虎🐮”啊!基本上,都不存在规划焦虑的问题!更何况,现在是一个“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时代!

在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新时代,只有对自己的能力有足够的信心的话,选择一个正当的职业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无论是品德高尚的管理层,还是那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都想把您培养成“接班人”!一旦上错了“船”,再想下来的话就不容易啦!!!

当然,一般来说,用人单位的人事部大都十分的重视文凭学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招聘财务人员——人家问分别错开、已经入围成功的最后三个人同样一个问题:2+2=?一个回答>几;一个回答小于<几;一个回答:你需要几?结果可想而知:首先根本不想录用的人,就是那个很自以为是的“你需要几”?因为,他(她)在做账户时就会做假账——即:您需要什么数据,他(她)就会马上给您提供什么数据的!为的就是博得您的欢欣鼓舞!但是,这是在害人害己啊!

当然,选择自己创业更好!但必须、而且一定要志同道合!!!不然的话,不是中途分道扬镳,就是落下埋怨!

但愿这些建议和提醒对您和无数风华正茂的青年、中青年朋友们能够有所帮助!

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