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宓曾经那么被曹丕宠爱,后来为什么争不过郭女王?

熊掌大人


自古“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爱弛则恩绝”,尽管早在战国时期吕不韦就发出了这样的警告,但到东汉末曹魏时期,依然有这样的悲剧重演,这段精辟的论断,放在甄宓的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



曹丕占有袁绍儿媳甄宓的时候,甄宓还只有22岁,当时她肤白貌美,成熟端庄,妩媚动人,而曹丕还是一位18岁的懵懂少年;甄宓进曹府后,被曹丕独宠了数年,甄宓有过一段悠哉游哉、养尊处优的日子;但当生下儿女后,貌与时驰,年老色衰;曹丕又娶了诸多年轻貌美的侧室,对甄宓的爱已成昨日黄花,有自知之明的甄宓为留下温情,甚至支持曹丕纳妾。


甄宓曾被曹丕宠爱,后来为什么争不过郭女王?

1.郭女王只比甄宓小一岁,按说半斤八两的,不应该比甄姬有优势,且她在嫁给曹丕的时候,接近三十岁,在当时,不是残花败柳,最低是半老徐娘了,所以,郭女王能够被曹丕宠爱,不仅仅靠如花的美貌,还有自己的聪明才智。

郭女王精通谋划,对政治有与生俱来的敏感和悟性,属见风使舵、运筹帷幄、长袖善舞的类型,就是说有行政管理能力,曹丕在争储过程中,郭女王推心置腹、处心积虑为其出了不少的力气,也立下了功劳。



而甄宓尽管有一定的文学素养,但她完全是靠着美色获得宠爱的,郭女王是凭能力上位的;而随着岁月的流逝,红颜会逐渐老去,而能力会随经验的丰富而增长,因而两人都年老色衰的时候,郭女王在曹丕面前仍能光彩照人,甄姬却黯然失色。

2.甄宓是直爽的人,不会工于心计,不懂明哲保身,这样的人易受打击。曹丕曾经想赶走侍妾任氏,因为任氏并无大的过错,善良的甄宓就哭着给任氏做辩解,但曹丕已厌烦了甄宓,铁下心来,还是赶走了任氏,从此二人由小吵小闹,转为曹丕不再宠幸甄宓了。

此后,甄宓被留守在邺城,自己的两个孩子魏明帝和东乡公主都被曹丕的母亲从身边带走了,而郭女王也跟随曹丕到了洛阳,显而易见,甄宓的性格带有悲剧色彩,与政治人物相处,是不能感情用事的。

3.甄宓没搞好群众关系,她没有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能力,属宫内生活中的弱者,后来,街头井坊传言,说甄宓经常说曹丕的坏话,曹丕勃然大怒,就将甄宓杀死了(一说赐死)。


希望星晨58298869


甄宓就是三国志中的甄氏,她是魏明帝曹睿的母亲,曹丕曾经非常迷恋她,但是后来移情别恋,宠幸郭女王。那么,甄氏为什么会争不过郭女王,她输在哪呢?

第一,审美疲劳

再漂亮的女人, 你天天看,也会审美疲劳的。

甄氏与曹丕第一次相遇,是在公元204年。当时曹丕18岁,甄氏23岁。曹丕情窦初开,而甄氏已是嫁作人妇,她的前夫是袁绍的儿子袁熙。这一年曹操击破袁氏,攻取邺城,当时曹丕占领袁府时,见到了袁熙的老婆甄氏。甄氏十分害羞,不敢抬头看曹丕,曹丕叫她抬起头,两人眼睛相视时,曹丕立即被甄氏的美貌吸引,魂不守舍,春心萌动。就这样,甄氏成了曹丕的女人。

但是,到曹丕登基当皇帝时,已经是公元220年,时间过了16年。甄氏再美,看了16年,也实在没有什么新鲜感了。

第二,曹丕心里有个疙瘩

起初曹丕是因为贪恋美色,被甄氏给迷上了。然而,当热情之火冷却后,对于甄氏曾经嫁人一事,未免心里有疙瘩。

我们看曹丕的生平,可以发现这个人内心深处挺自卑的,似乎缺乏安全感。外在表现,一是自尊心过强,心胸狭隘;另一点就是他喜欢姐弟恋,喜欢比他大的女子,这很明显是内心需要女性的呵护与温暖。甄氏比曹丕大了五岁,而郭女王比曹丕大三岁。有人说曹丕冷淡甄氏的原因是因为色衰爱弛,不排除这个原因,但不是主要因素。因为甄氏的情敌郭女王,也只比甄氏小两岁罢了。

我认为曹丕在热情过后,对甄氏曾嫁给袁熙,还是很不舒服的,因为男人比较怕女人会拿他与前任相比较。

第三,甄氏的“怨妇”心态,令曹丕更加不爽

曹丕冷落甄氏后,甄氏怨妇心态大爆发。

特别是曹丕当了皇帝后,就不理睬甄氏了。魏国迁都洛阳后,甄氏未能同行,被留在邺城,想见夫君一眼都见不到。甄氏内心怨言极多。比如她写了一首诗,名为《塘上行》,诗里写道:“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出亦复苦愁,入亦复苦愁。”诗里出现最多的三个字是“悲”“苦”“愁”,苦大愁深。从心理学角度说,女人越发牢骚,只会让男人越厌恶。

倘若只是普通百姓家,发发牢骚也不会惹出杀身之祸,可甄氏偏偏是在帝王之家。甄氏的牢骚话传到曹丕耳中,作为皇帝的曹丕大为恼怒。可怜的甄氏没有迎来丈夫的回心转意,等待她的竟然是一杯毒酒,她充满怨恨地一饮而尽,香消玉殒。

第四,郭女王为什么能在争宠中胜出?

郭女王的名字很另类,很多人会以为她肯定出身高贵。其实不然,她的父亲郭永只当过南郡太守。她从小聪颖过人,言谈举止有女王范,父亲甚是惊异,名之为“女王”。然而,女王之路十分坎坷。汉末大动乱时,郭女王的父母兄弟都死于战乱,她一度沦为大户人家的婢女。她是被当作礼物送给曹丕当小妾,而且已经年近三十岁,这当时算是超大龄的剩女。

无论从出身或是年龄看,郭女王都不太可能从曹丕后宫众多女人中脱颖而出。但是,她竟然不可思议地成为曹丕最爱的女人,原因何在呢?

有两个原因:第一,年龄大本是是女人的一个劣势,但对内心渴望得到关爱的曹丕来说,这却是个优势。曹丕就是喜欢大龄女青年,你有什么办法?第二,郭女王才智极高,这一点是别的任何女人都无法相比的。《三国志》记:“后(郭皇后)有智数,时时有所献纳。文帝定为嗣,后有谋焉。”她成了曹丕的贤内助,时时出谋划策,曹丕能被立为太子,有她一份功劳。郭女王从小妾的身份,一跃成为夫人,与甄氏平起平坐。曹丕称帝后,立郭女王为贵嫔,成为众妃嫔中最贵者。

现在有一句话: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这大概就是甄氏与郭氏的写照吧。甄氏长得再好看,多看几眼也就那样了;但郭氏的才智,却能比好看的皮囊更有持久的魅力。


君山话史


那一年,曹丕冒着砍头的危险,把父亲看中的女人甄宓占为己有;两口子恩爱十几年后,日久生厌,最后曹丕不但废了甄宓的皇后之位,还把她赐死了,死状极惨。这是为什么呢?

甄宓太美丽,曹丕很不爽

甄宓是和大小乔齐名的美女,当初曹丕看上她,主要就是美色。美丽的女人容易招到别人的觊觎,引起闲言碎语,甄宓也不例外,关键还在于:曹丕惹不起,只能忍着。

第一个觊觎甄宓美色的是曹操。野史记载,曹操曾经说过,攻邺城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得到甄宓。甄宓是个孝顺的女子,嫁给曹丕后,经常到曹操的夫人那里去,侍候左右,和曹操见面的机会很多。

曹操是个色鬼,有没有趁机揩油啊?很难说,风言风语之声一直存在,曾经有大臣在朝堂上拿这件事讥讽曹操。

真不真实很难说,反正曹操去世后,曹丕把他的很多妃子占为己有了,纵观千百年历史,这种事非常罕见,会不会有报复因素呢?

第二个觊觎对象是曹丕的弟弟曹植。曹植做得很过火,不但心里想了,还写了篇《洛神赋》,搞得天下人人皆知,由父亲挡着,曹丕是敢怒不敢言,时间久了,慢慢的对这俩人都恨上了。

曹丕继位后,1年左右,就赐死了甄宓,有没有发泄的成份呢?

甄宓年老色衰,妒忌心发作

很多人说了,甄宓之前还劝过曹丕多找女人,怎么可能会嫉妒呢?情况发生了变化。

甄宓比曹丕大4岁,17岁的曹丕一眼就看上了甄宓,那是年轻人的通病:喜欢成熟的。十几年过后,日久生厌,曹丕已经30多岁了,变成了一个大叔,口味发生了变化:更喜欢少女。

实际也是这样的:曹丕继位后,刘协为了保命,将自己的两个花季女儿送进宫。曹丕宠爱着很多少女,就是不碰甄宓,30几岁的甄宓正是如狼似虎的年龄,有怨言很正常。

甄宓越埋怨,曹丕越生气,俩人的关系走进了死胡同。

甄宓娘家势力大,防止后宫干政

甄家是世家,世袭两千石,几辈子积累下来,家族势力不容小觑;甄宓受宠时期,他的家人也得到了提拔,势力更是上升了一个台阶。

整个汉朝,统治者遇到的最大的难题就是外戚干政,东汉末年尤甚。

为了维护皇权,冷酷的皇帝会杀掉太子的母亲,汉武帝就这样干过,甄宓被赐死,应该也有这种因素。

综上所述,曹丕在嫉妒心、烦扰心、忌惮心综合作用下,赐死了曾经深深爱过的女人。


小杨品史


甄宓失宠于曹丕的原因,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恐怕就是她和曹植的暧昧关系,据说曹植的洛神赋就是为甄宓而写,也正因为此,甄宓才遭到曹丕的冷落。但其实,这个不过是标准的民间故事,甄宓被郭女王取而代之,背后是有着更深层次的政治原因。

最初,在曹丕和甄宓结婚后,也曾有过一段甜蜜时光,甄宓还为他生下了长子曹睿,虽然后来花心的曹丕身边不断有新的女人,诸如李贵人、阴贵人,还有刘协的两个女儿,但她们并没有对甄宓的地位造成过威胁,直到郭女王的出现。

这位郭女王和甄宓一样,年龄都比曹丕要大,郭女王比曹丕大三岁,甄宓比曹丕大五岁,所以单论年轻貌美,郭女王和甄宓相比,并没有太多优势,甚至还隐然处于劣势。但是,郭女王相比要甄宓,却有两个非常显著的优势。



第一个优势,是郭女王非常聪明,尤其是比较热衷于政治权谋。本来,甄宓出生于最顶级的门阀望族,从小就读遍诸子百家,按理说也非常聪明,拥有很高的智慧,但问题的,甄宓的聪明和智慧,更多是表现在对对人生的感悟上,至于谋略权术,她并不擅长也不热衷。

相反,郭女王虽然没有出色的才华,但她却非常擅长谋略权术,并且还积极参与到各种政治斗争中。甚至在曹丕与诸兄弟争夺魏王世子的过程中,郭女王屡出奇谋,为曹丕出谋划策,因此,曹丕能够最后胜出并且最终称帝,郭女王也应记一大功。

别的不说,就凭这一点,曹丕丕移情别恋也就在所难免。在这种背景下,甄宓便写下了一首抒发哀伤、怨恨曹丕薄悻的诗,结果曹丕读了这首诗后更是恼羞成怒,直接不再理会甄宓。当然,如果仅仅于此,郭女王仍然无法取代甄宓的地位。

真正给予甄宓致命一击的,就在于郭女王的第二个优势,也就是她的家庭背景。和甄宓的显赫家世相比,郭女王的家庭,那只能算是个底层平民。虽然郭女王小时候,他的父母也算是个芝麻小官,但黄巾起义后,她的母亲和兄弟姐妹都先后去世,郭女王自己也沦落成铜鞮侯家的婢女。后来,她作为礼品,被主人送给了曹丕。



反观甄宓,她的家族那绝对是当时最顶尖的门阀望族,很多人可能还不知道甄宓的家族有多牛,这里给大家梳理一下:甄宓的先祖,是孔子的第十四代传人孔光,在汉成帝时期,孔光曾先后担任大将军、丞相、太傅和太师。从这层意义上说,甄宓的家族,那就是当世最有名的书香门第兼名门望族。

在王莽时代,甄宓的先祖甄邯和甄丰,分别担任大将军和大司马。随后整个东汉一朝,直到甄宓的父亲,其家庭成员都是朝廷世袭的两千石高官。毫不夸张的所,在当时的河北地区,甄宓的家族,那就是最大的地头蛇,他们的地位和影响力,在河北可以排名前三。

也正因为此,袁绍占据河北后,作为四世三公家族出身的他,选择让自己的嫡子、时任幽州刺史的袁熙,与甄宓结为夫妻,目的就是为有效的控制河北地区。后来,曹操攻破邺城后,也让自己的世子曹丕娶甄宓为老婆,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

换句话说,甄宓的家族作为河北最强大的地头蛇,无论谁占据河北,都需要和甄氏家族合作,否则很难真正控制该地区。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等到曹氏家族爬上皇位后,甄宓身后强大的家族优势,恰恰成为她最大的劣势。



因为,在乱世之中,基于统战工作的需要,曹氏需要与豪门大户联姻,以加强自己的统治基础。但问题是,等到曹氏自己爬上皇位,需要巩固皇权时,就会害怕豪门大户,借与曹氏联姻的机会扩张权力。再加上,东汉的灭亡,很大程度上是外戚和宦官轮流专权所导致。

在这种背景下,曹氏借鉴前朝灭亡的经验,在权力布局时就会有意压制外戚,所以曹操在当魏王时,废掉名门望族之后的丁夫人,而立出身下层的卞夫人为后。许多人因此说曹操心胸宽广,因为选老婆时不看出身。

其实呢,曹操这样做,主要是源于对豪门外戚的恐惧,因为简单的看,外戚势力太大,永远会威胁皇权;所以削弱外戚是一个种非常值得提倡的方式。所以,削弱外戚也永远是曹魏帝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并不是曹操这样玩,曹丕、曹睿都也是这样玩。

曹丕当皇帝后,也是放着名门之后的甄夫人不立,而立了一个出身卑微的郭夫人当了皇后。等曹睿当皇帝后,也是这样玩的,以至于丧失当皇后机会的豪门大户女子,气得大呼小叫说,曹氏就喜欢让贱人主掌后宫。

也正因为此,当时曹丕为把出身低微的郭女王扶上皇后位,才不得不对甄宓下了杀心。在公元221年,也就是在曹丕即位后的第二年六月,他派使者前往甄洛独居的邺城旧宫,逼她服下了毒酒,死后其尸首被“被发覆面,以糠塞口”。同月,曹丕正式立郭女王为皇后,这一年,甄宓四十岁,曹丕三十五岁,郭女王三十八岁。


我是赵帅锅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分成两个层次来解答。


一是为什么郭女王能有曹丕的盛宠,二是在这个基础上,再来讨论一下甄宓和郭女王到底是否真的存在传说中的“争宠”的事实。


关于郭女王能够得到曹丕的宠爱,我想主要是有下面两点原因。


一、郭女王自身的优秀素质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郭女王都是汉末三国时代一位极其优秀和出色的女性。一般认为郭女王出身低贱,本身是被作为礼物送给曹丕的。这里笔者觉得可能有一个误区,那就是郭女王后来沦落为奴婢,“早失二亲,丧乱流离,没在铜鞮侯家。”完全是汉末战乱的结果。考察郭女王的家世,“安平广宗人也,祖世长吏。”(《三国志·后妃传》)。《魏书》又说:(郭女王)父永,官至东汉的南郡太守(秩两千石高官),谥敬侯。这里透露出来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郭女王的家族世代为官,而且父亲曾任南郡太守。按照仇鹿鸣先生的说法,郭女王的家族是典型的郡中大姓。

本来曹魏的皇后,出身低贱的不少,这个本身不是什么值得多谈的问题。但是郭女王出身大族,意味着她应该是受过很好的教育。有了这个前提,就能很好地解释她入宫之后为什么能表现出高超的权谋和智术。


《三国志·后妃传》:


“太祖为魏公时,得入东宫。后有智数,时时有所献纳。文帝定为嗣,后有谋焉。”


从这条史料里,我们看到郭女王在东宫时,就因为“有智数”而经常“献纳”。彼时正值曹丕和曹植争位,她为曹丕登上世子之位,是出过很多力的,毕竟史书直言“后有谋焉”。其实这也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后来曹丕那么宠爱她。


郭女王身后谥号“文德皇后”,而她生前最为仰慕的刚好就是汉明帝明德皇后。关于郭女王贤良淑德的记载,在史书中比比皆是。前面我们说了郭女王智商高有权谋,然而实际其情商更高,更有真正的大智慧。


《魏书》:

“后自在东宫,及即尊位,虽有异宠,心愈恭肃,供养永寿宫,以孝闻。是时柴贵人亦有宠,后教训奖导之。后宫诸贵人时有过失,常弥覆之,有谴让,辄为帝言其本末,帝或大有所怒,至为之顿首请罪,是以六宫无怨”


郭女王身受荣宠,还能保持平和的心态,对皇太后卞氏极尽孝道,还能处理好和后宫其他嫔妃的关系,做到“六宫无怨”,这一点殊为不易。


最后谈一下不能免俗的话题,就是郭女王的是否美女的问题,这个问题看似于史无据,难以实证。曹丕经常带她出席一些公开场合不说,她甚至还能够出现在和曹丕好友吴质等人的私交聚会中,郭女王的长相应该还是很漂亮的。

纵观郭女王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素质出众,贤良淑德,几乎没有什么“黑点”的古典时代完美女性的形象。这样一个女人,得到曹丕的盛宠,应该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二、郭女王和曹叡亲如母子关系融洽


受一些影视作品或者三无网文的影响,很多人的感官印象是曹叡和郭女王的关系很差。实际上,稍加考察史料,我们可以看到郭女王和曹叡的关系非常好,这当然也是影响曹丕对于郭女王态度的一个重要因素了。


有一种说法是郭女王害死甄宓,导致曹叡记恨郭女王,所以两人的关系是很差的。实际上,这个想想也是不可能的。

甄宓死的时候(黄初二年),曹叡已经17岁了,不可能对自己的生母的死因一无所知。以郭女王的智慧,也不可能愚蠢到害死了甄宓,还要去抢她的成年儿子。曹叡其实是个精明强干的人,孙权曾经说他无法挣脱辅政大臣的控制,光是在这一点上他就大大超出了孙权对他的预料。不仅如此,曹叡还牢牢地压制住了司马懿,做到了政由己出。

然而这样一个曹叡对郭女王是什么态度呢?在郭女王生前自不必说,曹叡侍奉郭女王孝名直到晋代都还在被广为传颂。而郭女王死后,曹叡还不断给郭氏家族赏赐和进封。如果说曹叡恨郭女王,这些事情恐怕很难解释。


三、郭女王和甄宓并没有什么激烈斗争


经过前面两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郭女王得宠,完全是自身素质出众的原因。最多只能说郭女王得宠,客观上产生了甄宓失宠的结果。如果一定要给甄宓找出失宠的原因的话,可能她之前袁家儿媳的身份,再加上年长色衰,或许是其中的部分原因吧。

而且我们专门谈到郭女王在后宫人缘极好,做到了六宫无怨,并没有刻意针对过谁。而且就当时的情况来看,甄宓已经失宠,曹叡的情况并不乐观。曹丕当时也并不喜欢曹叡,曹叡一度还被废为平原侯,如果不是郭女王收其为养子的话,曹叡能否承继帝位,应该还有相当的疑问。


所以,这也就是后来曹叡对郭女王心怀感激,厚待其家族的重要原因。


从这个角度看,郭女王和甄宓也不会有什么激烈的斗争。说郭女王害死甄宓,完全是无稽之谈。


结论


郭女王得宠,完全是因为自身优秀出色。甄宓失宠,是有一些自身的客观原因。

当然,郭女王得宠,客观上导致了甄宓的失宠也是事实,然而这里面并没有什么特别激烈的斗争。


大锅故国神游


“江南有二乔,河北甄宓俏。”与很多名人一样,甄宓也有着神化般的童年。甄宓从小就聪明灵秀。长得如花似玉。史书上说:“每天晚上睡觉时,就好像有人把玉衣盖在她生上”。相士刘良曾替甄家子女看相,刘良独指甄氏说:“这个女孩贵不可言。”她的美貌才智注定了她不平凡的一生。


建安年间,袁绍为他的次子袁熙纳甄氏为妻。 婚后,袁熙出任幽州刺史,甄氏留在冀州侍奉袁绍的妻子刘夫人。

官渡之战,袁绍惨败后回到邺城,不久呕血而死,曹操兵围邺城,邺城副将苏由向曹操投降。好色的曹操早就听说甄宓的美貌,便怦然心动。

曹操含蓄地说:“一直听说袁绍的几个儿媳妇都很美,这个甄宓究竟怎样?”苏由当然知道曹操有颗好色之心,于是平静地回答:“袁绍的几个儿媳妇中,二媳妇甄宓最美,而且知书达礼、善解人意。”曹操不禁被其描述撩拨得心弛神往。

邺城失陷,曹兵蜂拥而入,一支精兵极其神速地奔赴袁府,将袁府团团包围。谁知,这支精兵是曹操儿子曹丕的卫队。

原来,在苏由告诉曹操邺城的情况时,一直躲着偷听的曹丕又单独召见了苏由,询问了美人甄宓的详情。曹丕被苏由描述的甄宓的美貌所迷醉,并魂不守舍。

于是,曹丕暗中策划,不管父亲曹操的禁令,城破之日直奔袁府,先行抢夺甄宓,揍请曹操赐赏甄宓。曹操是好色之徒,虽自己想要,又不好和儿子争女人。于是,曹丕得到了甄宓。曹丕这年19岁,而甄宓已经24岁了。


曹丕迷恋甄宓的美貌,更爱甄宓的文才。曹丕每邀文人墨客们饮宴时,偶尔会让甄宓陪坐,一同饮酒赋诗。不久,甄宓怀孕,足月后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曹睿,后来,又生下一个女儿,后封为东卿公主。   

甄宓侍奉曹丕时,极尽妻子之责。甄宓还尽心尽力侍候曹丕的母亲卞夫人。因此,卞夫人十分喜爱甄宓。

曹操时常铜雀台饮酒作乐,大宴宾客,幕僚和诸子跟随,兴致渐浓时,曹操遂命诸子写《铜雀台赋》。曹丕、曹彰等握笔在手,搜肠刮肚,久久不能成篇。而曹植从容自如,谈笑间笔下生花、一挥而就,令曹操十分赞赏。曹丕见状,便开始忌恨曹植。   

曹植被封为平原侯时,兄长曹丕只是武官中郎将,食禄才二千石。曹丕忧心忡忡,对于将来越发感觉渺茫,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办,虽有不少人对他恭敬,但真正能说贴心话的却不多,十分苦闷地向爱妻甄宓诉说。

甄宓不仅不理解夫君的苦闷,反而处处护着曹植,替曹植说话。作为丈夫的自然不能容忍。曹丕大怒,便将怒气向甄宓发泄,从此夫妻冷漠,形同路人。



曹丕得不到甄宓的理解和支持,便转而向爱姬郭氏诉苦。郭氏歌姬出身有色有谋,善解人意、体贴入微,工于心计替曹丕想出固嗣倒植的好主意。 在立嗣的较量中,才子曹植及其同党遭到惨败,曹丕及郭氏、谋士吴质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从此曹丕更加宠爱智谋过人的郭氏。曹操去世后,曹丕嗣立,为丞相,魏王。同年,逼汉献帝禅位。   

《魏书》记载,当曹丕把傀儡的汉献帝赶走,自己登上皇帝宝座后,册封甄宓为皇后。连下了三次册封的诏书,甄宓就是推辞不当。此时正值盛夏,曹丕想到了秋天再张罗这件事情,没曾想甄宓就病死了。

《三国志》也记载说,甄宓是“遣使赐死”,“赐死”的因由,我们无法得知详情。但我们理解的是:在古代封建社会里,美是灼目而短暂的,越是美丽的女人,越易于招致残忍、悲惨的收局。

总结下甄宓失宠的原因:   

一、甄宓在嫁给曹丕之前,曾经有一段婚姻,是袁熙的夫人,以至于郭氏进谗言说曹叡是甄宓不足月生的,可能是和曹丕结婚前就有身孕,曹丕大为震惊,南征孙权,路过邺城,见到甄宓,满腹狐疑查问曹睿的身世。3曹丕心胸狭隘会有次怀疑也属正常,加上此时的甄宓已经失去他的宠爱。   

二、甄宓性格使然,甄宓从小爱读书。哥哥们常常笑话她:“你是女孩子,应该学习女红,终日读书写字,难道要作女博士吗?”甄宓煞有介事道“闻古者贤女,未有不学前世成败以为己戒!不知书,何由见之?”

由此可见,甄宓喜爱读书,时常以书为鉴。史书记载她

“宠遇愈浓,她愈自挹损。后宫有被宠幸的女子,她不但不妒恨,还大加「劝勉之」,其失宠或无宠的,则「慰悔之」。”

她还经常劝导曹丕:

“昔黄帝子孙蕃育,益由妾媵众多,乃获斯祚耳。所愿广求淑媛,以丰继嗣。”

甄宓认为自己深明大义,贤明以礼自持,不争风吃醋,反而,会令宠爱她的曹丕质疑她对他的感情,觉得她不在乎他,常常把他推给其他女人。

三、随着曹丕地位越来越高身边女人越来越多,甄宓不争宠不撒娇不吃醋的贤德,给她赢来好名声,却让她和曹丕关系渐渐冷淡。曹丕好色不亚于曹操,身边又出现了贴心能为自己分忧的郭氏,又拥有众多美人。

尤其是郭氏,她年龄只比甄宓小一岁,但她是歌姬出身,长期生活在以笑示人卑微的地位中,她比甄宓更懂得如何取悦男人,更深切体会地位低微的可悲。有幸攀附到曹丕这颗大树,她更加懂得把握男人的心,珍惜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为了自己美好的未来,更加真心真意地希望自己的丈夫能登上世子之位,“妻以夫为贵”,于是,全心全力辅助曹丕,为曹丕出谋划策。

曹丕得到郭氏以后,发现他们都是对权利极其的渴望是同类人很贴心,而郭氏对自己的事业帮助也很大,更懂得自己的需求是什么,又能为自己排忧解难。反观甄夫人,除了比较贤德漂亮,中规中矩以外基本上没有作用,所以曹丕把感情转移到郭氏身上了。

四、甄宓喜欢读书,喜欢文人高风亮节,喜欢生性风雅的人。她十分爱慕曹植的才华,钦佩曹植的文人气质。经常护着曹植为他说话,做丈夫的曹丕自然不能容忍。

可能还有个原因,她经历过袁家“立嗣之争”从而导致袁氏灭亡,她不愿意看见曹丕为谋夺嗣位机关算尽,耍阴谋手断,兄弟相争。

她认为曹丕为谋嗣位无所不用其极的行为为人可耻,不够光明正大,越发蔑视他。曹丕夺得帝位后,甄宓担心曹丕会迫害曹植,于是差人奏报:

“贱妾万幸,在曹家承蒙翁姑关照,又与众兄弟姐妹相处,情意深厚。如今太后年事已高,晚来若遭不测,于心何忍。请陛下看在兄弟情分上,赦免临淄侯。”

曹丕怒不可遏,他生性多疑,本来就怀疑甄宓对自己的感情。作为女人哪个不希望自己的丈夫更宠自己,甄宓常常劝他多宠爱其他女人感觉很冷淡,不争风不吃醋的态度,时常偏袒曹植说话。称帝后,把她扔在邺城不但不为自己说话,反而关心曹植的安危。稍微有点风言风语就让曹丕比较相信了。此后,曹丕更加不待见甄宓。


历史上有关甄宓怎么死的说法是不一的,但是甄宓的死和郭女王是脱不了关系的,“一山容不下两虎”,两虎相斗必有一伤。她如此处心积虑的出谋划策辅助曹丕夺嗣位,无非就是让自己在曹丕心目中的地位更高(你甄宓不屑于做的,我都可以做。)长期处于低三下四的舞姬身世让她对于权利地位更加渴望。

后世对此也有颇多猜测:

  • 郭女王进谗言说曹叡是甄宓不足月生的,曹睿可能不是曹丕亲生骨肉。
  • 郭女王诬陷甄宓埋木偶行巫蛊之术诅咒曹丕。
  • 郭女王进谗言说甄宓与曹植关系暧昧不清。从曹丕在甄宓死后让她披发覆面,以糠塞口的举动来看,足以证明。
  • 上述猜测很有可能是真的,如果甄宓仅仅只是色衰爱弛失宠,怨恨曹丕,满腹牢骚,曹丕没必要杀她,扔在邺城不管不顾就行了。毕竟十几年的夫妻感情,曹丕再小心眼再气量狭窄也绝不至于至此!所以甄宓之死和郭女王应该是脱不了关系。

心恬澹


曹丕对甄宓一见钟情,不顾她已嫁过人,不介意她比自己大5岁,将她娶为正妻。那一年,甄宓22岁,曹丕17岁。

就像上学的女孩喜欢自称老娘,觉得同龄人不成熟,喜欢大叔的心态一样。成熟的少妇对于青春期的少年,有着致命吸引力。不是同龄小妹的青涩可以比的。

所以,曹丕非常爱这个美貌、成熟的小姐姐。

爱情的保鲜期有多长呢?甄宓就像鲍鱼参翅,这种名贵菜肴,天天吃比较不行。她才色俱佳,但是没什么政治上的能力,可以跟曹丕琴棋书画,但是不能出谋划策。

这点可以参考文章和马伊琍,我相信文章少年时是真的被马伊琍的气质折服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女神老去,他还年轻,就开始出现不和谐了。

武则天一直奉为信条的:以色侍君短,以才侍君长。

甄宓就是前者,郭女王就是后者。

郭女王属于家道中落,但是家里之前世代为官,所以她对于政治是很懂的,能帮曹丕出谋划策。

再来看,曹丕的竞争对手,曹植。才高八斗,甄宓也是很有才情。曹丕的诗和曹植的诗对比,可以看出来,曹丕比较小心眼。

曹植写了《洛神赋》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开头说,我路过感慨,所以写写)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解玉佩而要之。嗟佳人之信修,羌习礼而明诗。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川而为期。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意思是,我爱上了洛神(宓妃)。因为没有合适的媒人去说情,只能借助微波来传递话语。但愿自己真诚的心意能先于别人陈达,我解下玉珮向她发出邀请。可叹佳人实在美好,既明礼义又善言辞,她举着琼玉向我作出回答,并指着深深的水流以为期待。我怀着眷眷之诚,又恐受这位神女的欺骗。因有感于郑交甫曾遇神女背弃诺言之事,心中不觉惆怅、犹豫和迟疑,于是敛容定神,以礼义自持。 )

最后洛神必须回去了

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她只能感慨,人神殊途,我们必须分开。

好了,小心眼的曹丕,看到这篇文章,肯定怀疑是在说,曹植和甄宓暗通曲款啊。怀疑自己被绿,还是竞争对手,心里不舒服。另一方面,郭女王,不仅出谋对付曹植,还忠心耿耿。所以天平就倾斜郭女王了。


牵丝情


甄宓究竟为什么会败给郭女王?有人可能会认为,这是因为甄宓年老色衰了,曹丕喜新厌旧,喜欢更年轻一点的郭女王。

不过这个说法,明显是有些粗暴武断的。甄宓那时候确实38岁了,但是要说她“色衰”,却也未必。

(甄宓剧照)

甄宓是三国时期非常著名的一个美女。“江东有二乔,河北甄宓俏。”这说明什么?说明甄宓是当时的天下三大美女之一。

历史上还传出甄宓与曹植有绯闻,而且还说曹植的《洛神赋》是写个甄宓的。还有,史料记载,曹操在打败袁绍以后,便想把袁绍的儿媳妇甄宓纳为自己的妃子。哪知道曹丕搞得太快了,捷足先登,把甄宓占有了,让曹操只好望洋兴叹,无可奈何。

所有这一切,都说明一个道理,甄宓确实是一个绝色美女。

而且事实上,甄宓只比郭女王大一岁。大一岁能叫年老色衰吗?郭女王本身就不怎么漂亮,而甄宓那么漂亮,从某种意义上说,就算甄宓比郭女王大一岁,肯定也比郭女王漂亮。所以,这一点是说不过去的。

还有人认为,主要的原因是,郭女王比甄宓更具有政治头脑。当时曹丕正在竞争世子之位。郭女王为曹丕出谋划策,立下了不少功劳。曹丕觉得郭女王在他身边更合适一些。

再有一点,曹丕是个迷信的人,郭女王有一个“女王”之名,传说她的“命中有大贵”,曹丕要是和郭女王在一起,将来才更有可能被选为世子。

但是,史料上其实并没有郭女王为曹丕出谋划策的相关记载。就算有,这个记载也不靠谱的。为什么呢?因为曹丕其实并不需要郭女王为他出谋划策。曹丕身边有的是文臣武将,这些文臣武将自然会为曹丕出谋划策。

(郭女王与曹丕)

再说了,古代男子对女人的要求是,只需要女子品德端庄就可以了。

不过,说到品德端庄,显然甄宓是比郭女王做得更好的。为什么说甄宓做的最好呢?因为当时甄宓是一个非常孝顺的媳妇儿,她对她婆婆卞夫人的孝顺在当时是天下有名的。她一听说卞夫人在外地生了病,就终日以泪洗面,一天有好几次派使者出去问候卞夫人。后来,卞夫人回来后,她更是提早到很远的地方去迎候她。而且,一见面就哭得一塌糊涂,说自己不孝。卞夫人为此感动得热泪滂沱。

从这个细节中,实际上可以传递两方面的信息:一是甄宓的“妇德”是很好的。媳妇儿和婆婆关系都不会很好,但是甄宓和婆婆关系却那么亲近,说明她的品德是非常好的。二是甄宓并不是不懂政治,反而是非常懂政治。她讨好婆婆卞夫人,这种外交方略,对曹丕当世子,帮助是最大的。

说起来,甄宓其实是最适合曹丕的,为什么曹丕反而不喜欢甄宓,而喜欢郭女王呢?

曹丕最后赐死甄宓的时候,手段是极其严厉的。他不但让把甄宓赐死,而且还对她以“发覆面。以口塞糠”,可见其严厉程度。

(曹丕与郭女王)

史料记载,曹丕之所以憎恨甄宓,是因为他在和郭女王柔情蜜意的时候,甄宓发了一些牢骚。但就算甄宓发牢骚,其实也是很正常的。本来是自己的丈夫,移情别恋爱上别的女人了,谁心里过得去呢?

我认为,曹丕之所以那么讨厌甄宓,是因为他觉得甄宓是一个“作女”。也就是说,甄宓之前做出的那些对婆婆的孝顺、对丈夫的讨好,都是做出来的,并不是她真情实意的流露。后来,当他和郭女王好的时候,甄宓就显露了原形,开始发牢骚了。

史料记载中,有甄宓与曹操、与曹植的绯闻。所谓“一女乱三曹”,说的就是这个。这些绯闻,虽然并没有证据,但应该说也不是空穴来风。而所有这一切,都让曹丕觉得甄宓是一个虚情假意的人。他非常讨厌这样的人,因此,最终就用如此严厉的手法惩罚了她。

不过,在男权社会里,女人生存本来就是很困难的,她只能像财物一样,被男人抢来抢去。她不努力左右逢源,又怎么能生存呢?可就算左右逢源,最后还是落得被赐死的悲剧。这也是古代女人的悲哀。


张生全精彩历史


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爱弛则恩绝。战国时期吕不韦说过的这段话,用在甄宓的身上是在合适不过了。曹丕看上甄宓的时候,甄宓是一位22岁的成熟美女,曹丕是一位18岁的懵懂少年。甄宓在刚刚嫁给曹丕的时候,曾经被曹丕独宠了数年的时间。然而甄宓在生下东乡公主和魏明帝后,就逐渐的年老色衰,曹丕娶了很多年轻貌美的小妾,不再像以前那样宠爱甄宓。甄宓为了继续获得宠爱,默许了曹丕纳妾的行为,甚至还支持曹丕纳妾。

假如甄宓真的能够完全接受曹丕纳妾的行为,那么甄宓即使不再被曹丕宠爱,也绝对不会丢掉性命。但是甄宓性格耿直,经常和曹丕发生争执,曹丕对甄宓的态度从喜欢逐渐转变成讨厌。后来曹丕想要赶走侍妾任氏,甄宓哭着给任氏做辩解,曹丕仍然赶走了任氏,从此之后就不再宠幸甄宓。任氏被赶走后,甄宓被留守在邺城,就连魏明帝和东乡公主都被曹丕的母亲带走抚养,甄宓甚至都见不到曹丕和两个孩子。

郭女王只比甄宓小一岁,她在嫁给曹丕的时候,已经接近三十岁。郭女王能够被曹丕宠爱,不是靠着美貌,而是依靠着聪明。郭女王精通谋划,是武则天和吕后一样的人物,曹丕能够当上太子,郭女王出了不少的力气。甄宓是靠着美色获得宠爱,郭女王是靠着能力获得宠爱,在两人都年老色衰的时候,甄宓肯定不是郭女王的对手。

曹丕称帝后,甄宓仍然在邺城留守,郭女王深受宠幸,跟随曹丕在洛阳。有传言称甄宓经常说曹丕的坏话,曹丕勃然大怒,派人将甄宓杀死。历史上关于甄宓的记载主要出现于《三国志》《魏略》《魏书》,其中《魏略》和《三国志》记载甄宓说曹丕的坏话,被曹丕派人赐死。《魏书》的记载最特别,《魏书》称甄宓孝顺贤惠,很受卞太后的喜欢,曹丕派人立甄宓做皇后,甄宓病死在邺城。《魏书》的作者王沈是曹魏时期的大臣,《魏书》中的记载,有为曹丕开脱罪行的嫌疑。

郭后、李、阴贵人并爱幸,后愈失意,有怨言。帝大怒,二年六月,遣使赐死,葬于邺。《三国志》夏六月丁卯,(甄宓)崩于邺。帝哀痛咨嗟,策赠皇后玺绶。《魏书》甄后之诛,由郭后之宠,及殡,令被发覆面,以糠塞口,遂立郭后,使养明帝。帝知之,心常怀忿,数泣问甄后死状。《魏略》

甄宓对曹丕有怨言,很可能是她对郭女王受宠不满,所以遭到了郭女王的报复。甄宓被赐死的时候,已经年老色衰,相比于郭女王没有任何优势。在赐死甄宓后,曹丕将郭女王立为皇后,用糠堵住了甄宓的嘴巴,让她在死后也不能说话。


史海泛舟摆渡人


我认为《三国志》记载错误,甄宓和郭女王是两个聪明的女人,都得到了曹丕的宠爱。之所以有甄宓争不过郭女王的说法,最早来源于《魏略》。《魏略》是魏国郎中鱼豢私自撰著的史书,甄宓被赐死就是源于此书记载,后来《三国志》引用了《魏略》的说法:甄宓表面上因为发了牢骚被赐死,实际上是因为曹丕宠爱郭女王。



甄宓是东汉末年上蔡令甄逸的女儿,传说未出生的时候,母亲梦见一位仙人飘入了房中,轻轻将玉衣盖在自己身上。甄宓出生后,又有算命先生刘良指着她说,这个女娃子贵不可言。甄宓八岁时别的孩子去看戏,她却一个人独处;九岁喜欢书法,看见字就认识;十四岁二哥去世,母亲对寡嫂不好,她劝母亲要像爱闺女一样爱寡嫂,她也和嫂子一起亲密相处。以上的事情真假参半,总之家里从小给她塑造了一个不凡的人设。这显然是极为成功的,袁绍听说甄宓这么神奇,于是亲自登门求亲,让二儿子袁熙娶了甄宓当媳妇。后来,袁绍兵败,曹丕见甄宓长得倾国倾城,抢到家里也当媳妇。这是公元202年。当时曹丕18岁,甄宓23岁,两个人恩恩爱爱,生了一对小儿女,儿子就是后来的魏明帝曹叡,女儿是东乡公主。甄宓嫁给曹丕后贤惠得很,经常劝曹丕多纳妻妾,开枝散叶。曹操外出打仗,卞后、曹丕和儿女都跟去,甄宓有病留在邺城。一年多才回来,卞后看见甄宓气色很好,问她想不想孩子。甄宓回答孩子跟在您身边我有什么可担心的?得到卞后的欢心。但是,此后画风突变,《三国志》记载曹丕当了皇帝,空了皇后也不许给甄宓,并且甄宓因为失去宠爱,颇有怨言。曹丕大怒,将甄宓赐死,并以披发覆面、口含米糠的形式下葬。后来甄宓的儿子曹叡当了皇帝,怀疑是后妈因争宠害死了甄宓,多次哭着问后妈是怎么害死了亲妈。后妈很生气,回答说:“你爹做的事怎么问我?你想向你爹寻仇,为亲妈杀死后妈吗?”曹叡气急败坏,处处刁难,最终逼死了后妈,并且让她下葬时像甄宓一样披发覆面,口含米糠。



到这里,就可以引出另一位女主了。她的名字叫郭女王,就是曹叡逼死的后妈。郭女王出生在官宦人家,父亲是南郡太守郭永。郭女王小时候很聪明,郭永说我闺女就是女中之王啊,于是取字女王。以上与甄宓的玄幻出生类似,笔者认为存疑。郭女王命苦,父母早亡,丧乱流离,在铜鞮侯家做奴仆,后来送曹丕做丫头。郭女王智商很高,经常给曹丕出主意,帮助他成为接班人,倍受宠爱。曹丕当了皇帝后决定立郭女王为皇后,大臣们认为郭女王身份贫贱,不配当皇后。曹丕对此不屑一顾,最终破除门户之见将郭女王立为皇后。郭皇后也不负众望,母仪天下。曹丕各小老婆有了过失,她主动承担责任,且为人简朴、不讲排场,并严格要求自己的娘家人。


以上可以看出,甄宓和郭女王均非常人,情商、智商爆表。这样的人出现争宠至一方被赐死,实难理解。笔者相信《魏书》的说法,甄宓最终病重去世,与郭女王受宠无关。得出这个结论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曹丕是个花心大罗卜,不仅妻妾众多,还把曹操留在铜雀台的所有侍妾全盘接受,连老妈都骂他不是东西。甄宓了解曹丕的德行,从本身的性格出发,也不会向曹丕邀宠。而且即使有怨言,发了牢骚,只能让曹丕反感,起不到密切感情的效果。因此,甄宓不会有怨言。


二是郭女王受到曹丕宠爱不是靠容貌,而是靠智慧。曹丕东奔西走,从未带过甄宓,天长日久,年长色衰,甄宓根本称不上郭女王的竞争对手,有的是年轻漂亮的小姑娘等着曹丕的宠幸,那才是郭女王需要提防的目标。


三是曹叡对郭女王一直很好。他在公元226年即位,郭女王死于公元235年。如果甄宓因郭女王而死,曹叡犯不上等九年。而且,郭女王死后按其遗嘱,葬在首阳陵(即曹丕之陵)西侧,曹叡为郭女王服孝举殡,并追谥其为文德皇后。公元236年,曹叡改封郭女王父亲郭永为观津敬侯,母亲董氏为堂阳君。追封郭后兄弟郭浮为梁里亭戴侯、郭都为武城亭孝侯、郭成为新乐亭定侯,都派使者手捧策书,以太牢进行祭祀。



因此,甄宓曾经那么被曹丕宠爱、后来争不过郭女王的情形不存在。《三国志》引用《魏略》记载当有误。

·

木石讲古,讲述过去故事,关注我的头条号,体味人生百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