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缺素症有哪些表現?如何採取補救措施?

霧都山客


豌豆是非常好吃的豆類之一,在種植豌豆的生長髮育時期裡,經常會出現一些缺乏某些元素的情況,下面就談談豌豆在生長髮育中一些缺素的表現,和要採取的補救措施。


一、豌豆缺素症的表現

許多說物有多個名字,豌豆也有許多叫法,我們這裡把它叫安豆,別的地方把它叫青豆、雪豆、寒豆、荷蘭豆、麥豆、麥豌豆、回鶻豆等等。


微量元素雖然用的不多,但對豌豆的生長卻很重要。


1.氮元素缺乏的表現:缺乏氮元素,植株生長緩慢,葉片發黃。


2.磷元素缺乏的表現:根系生長不良,雖然葉仍是綠色,但生二心緩慢或停止。


3.鉀元素缺乏的表現:如果豌豆缺鉀,就會在葉子的邊緣褪色變黃,如果病情加重,灰綠色內蔓延,葉片由外逐漸向內可出現枯焦壞死。

4.鐵元素缺乏的表現:如果缺乏較輕,會在葉脈門門出現黃化的現象,如果缺氣嚴重,會出現整個植株黃化。

5.鋅元素缺乏的表現:豌豆的葉邊緣或頂部組織會出現壞死斑駁。


6.錳元素缺乏的表現:豌豆的嫩葉片葉脈間也有黃化或淺褐色斑點,缺乏嚴重的會出現壞死的病斑。


7.鈣元素缺乏的表現:植株矮小,未老先衰,莖端營養生長緩慢,側根出人呈瘤狀突起,尖部死亡。頂葉的葉脈間呈淡綠或者黃色,幼葉捲縮,葉緣變黃,從葉尖和葉緣向內死亡,植株頂芽壞死,但老葉仍綠。


8.硼元素缺乏的表現:表現為葉黃、莖葉僵硬,容易折斷,蔓頂乾枯,生長髮育受到阻礙。


9.元素缺乏的表現:表現為葉色呈淡綠色,中、下部的葉片葉脈之間比葉緣先褪色變黃。


10.鉬元素缺乏的表現:幼葉褪色,葉緣和葉脈之間的葉肉星黃色斑狀,葉緣向內捲縮,葉尖萎縮,植株長勢差,開花不結莢。


二、豌豆缺素的原因


1.缺氮原因:土壤含氮量低,播種時因施多了未腐熟的有機質肥料,碳素多,在地下分解時奪去了土壤中的氨。


2.缺鉀原因:土壤中含鉀量低;施有機質肥料和鉀肥少;日照少,土壤溼度大,地溫低,氮肥施多了,阻礙了豌豆對鉀的吸收。


3.缺磷的原因:有機肥和磷肥施得量少;土壤溼度過大、地溫低影響磷的吸收。


4.缺鐵的原因:土質為鹼性,磷肥施多了,土壤中銅、錳過量;土壤或幹或溼偏高,溼度低等,根系的活力受到影響。


5.缺鋅的原因:陽光過強;吸收磷肥過多;土壤的pH值高,土壤中的鋅不能被豌豆吸收。

6.缺錳的原因:錳在植物體內是不易移動的,乾旱缺水,生長不良容易造成缺錳。


7.缺鈣的原因:土壤乾燥或氮和鉀肥量多,阻礙了豌豆對鈣的吸收;因土壤水份蒸發,沒有及時補水產生缺鈣;也或者土壤本身缺鈣。


8..缺硼的原因:土壤乾燥,有機肥施的少,土壤pH值高,鉀肥施多了,影響豌豆對硼元素的吸收。

9.缺鎂的原因:土壤含鎂量少;氮、鉀肥用量多,阻得對鎂的吸收。


10.缺鉬的原因:酸性的土壤容易缺鉬,過磷酸鈣等含硫肥料施多了導致缺鉬,土壤中的錳、活性鐵含量高,與鉬產生互抗,導致缺鉬。


三、豌豆缺乏原素的補救措施。

1.如果缺氮,追施氮肥。


2.如果缺鉀:士壤中施氯化鉀、硫酸鉀、硝酸鉀,或用磷酸二氫鉀浸液噴葉。


3.如果缺磷:施肥時增施磷肥比例,若土質偏鹼性,宜選用過磷酸鈣,但鈣鎂磷、鋼渣磷等肥慎用。


4.如果缺鐵:用硫酸亞鐵、檸檬酸鐵。


5.如果缺錳:葉面噴硫酸錳。


6.如果缺鋅:土壤中施硫酸鋅。


7.如果缺鈣:土壤中增施含鈣肥料,土壤施用硝酸鈣,或氯化鈣溶液噴葉。


8.如果缺硼:播種時增施硼肥,也可葉面噴施硼肥。


9.如果缺鎂:土壤如果缺鎂,播種豌豆前,增加含鎂肥比例,也可用硫酸鎂噴施葉面。


10.如果缺鉬:如果豌豆缺鉬,可以葉面噴施鉬肥。土壤要改良,防止土壤酸化


以上就是豌豆在生長髮育中出現缺素的表現、缺素原因以及所要採取的補救措施。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歡迎您的評論,共同提高種植知識和種植技術。


一生好人大司馬


豌豆每個地方的叫法不同,不同的名字,都指的是同一種豌豆,豌豆又叫荷蘭豆,青豆,寒豆,麥豌豆,麥豆,雪豆,回鶻豆,畢豆名字,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有廣泛的栽培,豌豆的種子呈現紫色或白色的較多,其中,用種子培育的豆苗,鮮嫩的莢果等都非常受到人們喜愛,可以說豌豆具有較廣泛的用途。

豌豆喜溫暖,溼潤,不耐熱,半耐寒,不耐旱。對土壤要求不嚴,在一般的土壤PH值達到6.0~7.2的範圍內均能正常生長,豌豆為長日照作物。由於豌豆對土壤要求不嚴,豌豆在種植當中常常因為種植的土壤不太適合豌豆生長,或者常年重茬種植,而出現缺素症。一般豌豆缺素症常表現為:

1,缺乏氮元素,豌豆同樣具有豆科類植物的根瘤菌,只不過豌豆的根瘤菌不如大豆生長早而壯實,特別是豌豆的生長中期,豌豆的根瘤菌沒有完全建立起來,而需要的氮肥一直在增加,這時候就表現出豌豆,缺少氮肥的跡象,豌豆缺乏氮肥,植株生長緩慢,葉片發黃,為了彌補根瘤菌生長慢,造成豌豆在需要氮肥的時候,表現不足,在播種時與種子分開播種肥料,每畝地大約使用尿素二公斤,可在播種時為豌豆補充根瘤菌,使碗豆及早建立自己的固氮根瘤菌。

收集根瘤菌,製作菌肥,收集上一年大豆根瘤菌,連通大豆植株根部一起放在陰涼,乾燥通風處保存,不得用陽光直接照射,在播種的時候,將根瘤菌粉碎後進行拌種,可為豌豆儘早建立根瘤菌提供原菌。

2,缺乏鉀元素,豌豆缺乏鉀元素,在葉子的邊緣有褪綠變黃,隨著病情加重,灰綠色內蔓延,補充鉀不及時,葉片由外逐漸向內可出現焦枯壞死。出現這種症狀,除了土壤缺鉀之外,過多的使用氮肥,也會嚴重影響鉀肥的吸收,一般每畝地使用尿素15公斤左右。硫酸鉀或者氯化鉀20公斤左右。在豌豆生長期噴灑0.2%磷酸二氫鉀,或者是0.1%可溶性鉀肥,也可單獨噴灑10%草木灰浸出液,有快速補充鉀肥的作用。

3,磷肥,豌豆對磷肥的用量相對較少,一般磷肥可與有機肥混合後,作為基肥,豌豆缺乏磷肥,根系生長不良,植株矮小。一般在生長期常用0.2%磷酸二氫鉀進行葉面噴灑。

4,錳,鋅,鐵都屬於微量元素,用量雖少,卻對豌豆的生長至關重要。微量元素鋅缺乏表現為頂端組織或葉片邊緣不想壞死斑駁。微量元素鐵缺乏之後,嚴重的會出現全株黃化,缺鐵較輕的僅在葉脈間有黃化現象。微量元素錳,出現缺乏,幼嫩的葉片葉脈間也有黃化至淺褐色斑點,嚴重者會出現壞死病斑。一般微量元素缺乏症常與土壤缺乏有機肥有關,充分腐熟的農家肥裡面,含有的營養元素比較全面,增施有機肥就可以避免缺乏某一種微量元素。在豌豆的生長期,可進行葉面噴灑,含有上述三種微量元素的多種微量元素葉面肥,就可得到快速的補充。也可有針對性的單獨噴灑,比如缺乏錳元素,可進行葉面噴灑0.5%硫酸錳+天+蕓薹素內酯。缺乏鋅元素,可在土壤中增加硫酸鋅的使用,一般每畝地使用0.5公斤左右。缺乏鐵元素,可進行噴灑0.5%硫酸亞鐵+蕓薹素內酯。


木雨聽風


豌豆缺氮症,表現為葉色變淺、發黃,植株較矮。可在播種前,適當施用氮肥15~22.5千克/公頃。

豌豆缺鉀症,植株全株葉片初期表現為葉邊緣褪綠並逐漸向內擴展,嚴重時,葉片邊緣組織發生焦枯壞死。可在土壤中施用氯化鉀或硫酸鉀防治。

豌豆缺鋅症,植株老葉片上出現黃褐色斑駁塊,葉片邊緣或頂端組織壞死。可在土壤中增施硫酸鋅防治。

豌豆缺鐵症,初期為新葉出現脈間黃化,逐漸在上部葉片全部嚴重黃化並變為全株性黃化。若開花前出現缺鐵現象,可在土壤中施用鐵螯合物或在葉面噴施0.5%的硫酸亞鐵。

豌豆缺錳症,幼嫩葉片的脈間輕度黃化,稍老的葉片表現為斑駁;幼嫩葉片出現淺褐色斑點或發生葉尖壞死;籽粒中部凹陷並變褐色。可葉面噴施0.5%硫酸錳進行防治。






三峽表哥


1、豌豆缺鐵,表現為幼葉葉脈間褪綠,呈黃綠色至黃色。

防治方法:儘量少用鹼性肥料,防止土壤呈鹼性,土壤pH應為6-6.5。注意土壤水分管理,防止土壤過幹、過溼。應急時,用0.1%-0.5%硫酸亞鐵溶液或100毫克/公斤檸檬酸鐵溶液噴灑葉面。

2、豌豆缺鈣,表現為植株矮小,未老先衰,莖端營養生長緩慢;側根尖部死亡,呈瘤狀突起;頂葉的葉脈間淡綠或黃色,幼葉捲曲,葉緣變黃失綠後從葉尖和葉緣向內死亡;植株頂芽壞死,但老葉仍綠。

防治方法:土壤中鈣不足可增施含鈣肥料。避免一次施用大量鉀肥和氮肥。要適時澆水,保證水分充足。應急時,每畝衝施硝酸鈣20公斤或用0.3%氯化鈣溶液噴灑葉面,每隔7天左右噴一次,共噴2-3次。

3、豌豆缺氮,植株由淡綠變黃綠色,生長不良,主要由於土壤本身含氮少或施了未腐熟的作物秸稈或有機肥。

防治方法:施用新鮮的有機物(作物秸稈或有機肥)做基肥時,要增施氮肥或施用完全腐熟的堆肥,每畝可施尿素5-7.5公斤,或用1%尿素溶液噴灑葉面,每隔7天左右噴一次,連噴2-3次。





農家流妹


碗豆可以食用嫩莖,也可食用果實,生長適應性強,果實耐貯藏,碗豆屬半寒性作物,喜溫喜溼,不耐高溫,是長曰照喜光植物,它抗旱性差。碗豆苗有利尿止瀉,粗纖維多,助消化,消腫止痛,抗病菌,也可以降血壓。藥用價值較高。

碗豆生長要求比較簡單,種植方便,為大眾喜歡。但因種植土壤,施肥方式方法不同,容易造成缺微量元素的症狀,造成減產甚至絕收。

一 缺素簡單症狀

缺氮 葉片葉淡綠色逐漸變成黃色,生長髮育不良,植株矮小,樹勢弱。

缺磷 葉片綠變淡黃生長勢弱或停止生長。

缺鉀 下部葉片向外翻卷。葉脈變黃。

缺鈣 植株矮小,未老先哀。莖端生長慢。側根少,其有典型症狀,哪就裡葉莖有瘤狀突起。

缺鋅 葉脈清晰,葉片黃化,節間短,頂部眾生。有花無果。

二處理方法 一是重施基肥,以農家肥為主,輔以微量元素。二是葉面噴肥,效果明顯,要提醒的是,噴肥要注意濃度,噴霧一般0.2-0.2%濃度,先要將微肥溶解在少許水中,再加入大量水噴霧。再要注意噴霧時間,在中午高溫時,葉面呼吸旺盛,不宜施肥。


自酌自飲6


一、缺氮。表現為淡綠變黃綠色,生長髮育不良。

1.發生原因:主要是由於土壤本身含氮量低。種植前施大量沒有腐熟的作物秸稈或有機肥,碳素多,其分解時奪取土壤中的氮。

2.防治方法:施用新鮮的有機物(作物秸稈或有機肥)做基肥時,要增施氮素。或施用完全腐熟的堆肥。及時追施氮肥,每667平方米可施尿素5~7.5千克,或用1%尿素溶液噴灑葉面,每隔7天噴1次,連噴2~3次。

二、缺磷。表現為葉仍保持綠色,但生長停止。

1.發生原因:由於堆肥施用量小和磷肥用量少。地溫常常影響對磷的吸收,地溫低對磷的吸收就少,冬季和早春季節易發生缺磷。土壤水分過多時,導致地溫低,也會使磷的吸收受阻。

2.防治方法:早施、集中施用磷肥。若土壤偏鹼性,宜選用過磷酸鈣,不宜用鈣鎂磷肥、鋼渣磷肥等。重施有機肥。應及時追施磷肥,每667平方米可施過磷酸鈣12.5~17.5千克。或用2%~3%過磷酸鈣溶液噴灑葉面,每隔7天噴1次,共噴2~3次。

三、缺鉀。表現為下部葉易向外卷,葉脈間變黃。

1.發生原因:一是土壤中含鉀量低。二是施用堆肥等有機質肥料和鉀肥少,易出現缺鉀症。三是地溫低,日照不足,土壤過溼,施氮肥過多等,阻礙對鉀的吸收。

2.防治方法:供應充足鉀肥,特別在生育中後期不能缺少鉀肥。多施用有機肥做基肥。發現缺鉀時,每667平方米施硫酸鉀或硝酸鉀10~20千克。或用0.2%磷酸二氫鉀溶液和10%草木灰浸出液噴灑葉面,每隔7天噴1次,共噴2~3次。

四豌豆缺鈣,表現為植株矮小,未老先衰,莖端營養生長緩慢;側根尖部死亡,呈瘤狀突起;頂葉的葉脈間淡綠或黃色,幼葉捲曲,葉緣變黃失綠後從葉尖和葉緣向內死亡;植株頂芽壞死,但老葉仍綠。

  防治方法:土壤中鈣不足可增施含鈣肥料。避免一次施用大量鉀肥和氮肥。要適時澆水,保證水分充足。應急時,每畝衝施硝酸鈣20公斤或用0.3%氯化鈣溶液噴灑葉面,每隔7天左右噴一次,共噴2~3次











農村小魏家


1、豌豆缺鐵,表現為幼葉葉脈間褪綠,呈黃綠色至黃色。 防治方法:儘量少用鹼性肥料,防止土壤呈鹼性,土壤pH應為6~6.5。注意土壤水分管理,防止土壤過幹、過溼。應急時,用0.1%~0.5%硫酸亞鐵溶液或100毫克/公斤檸檬酸鐵溶液噴灑葉面。 2、豌豆缺鈣,表現為植株矮小,未老先衰,莖端營養生長緩慢;側根尖部死亡,呈瘤狀突起;頂葉的葉脈間淡綠或黃色,幼葉捲曲,葉緣變黃失綠後從葉尖和葉緣向內死亡;植株頂芽壞死,但老葉仍綠。 防治方法:土壤中鈣不足可增施含鈣肥料。避免一次施用大量鉀肥和氮肥。要適時澆水,保證水分充足。應急時,每畝衝施硝酸鈣20公斤或用0.3%氯化鈣溶液噴灑葉面,每隔7天左右噴一次,共噴2~3次。 3、豌豆缺氮,植株由淡綠變黃綠色,生長不良,主要由於土壤本身含氮少或施了未腐熟的作物秸稈或有機肥。 防治方法:施用新鮮的有機物(作物秸稈或有機肥)做基肥時,要增施氮肥或施用完全腐熟的堆肥,每畝可施尿素5~7.5公斤,或用1%尿素溶液噴灑葉面,每隔7天左右噴一次,連噴2~3次。 以上內容僅供大家參考瞭解,更多最新三農資訊、農藥使用技術、農業技術支持及病蟲害防治問題




野外求生科普


豌豆缺素症的症狀以及防治方法

1、豌豆缺鐵,表現為幼葉葉脈間褪綠,呈黃綠色至黃色。

防治方法:儘量少用鹼性肥料,防止土壤呈鹼性,土壤pH應為6-6.5。注意土壤水分管理,防止土壤過幹、過溼。應急時,用0.1%-0.5%硫酸亞鐵溶液或100毫克/公斤檸檬酸鐵溶液噴灑葉面。

2、豌豆缺鈣,表現為植株矮小,未老先衰,莖端營養生長緩慢;側根尖部死亡,呈瘤狀突起;頂葉的葉脈間淡綠或黃色,幼葉捲曲,葉緣變黃失綠後從葉尖和葉緣向內死亡;植株頂芽壞死,但老葉仍綠。

防治方法:土壤中鈣不足可增施含鈣肥料。避免一次施用大量鉀肥和氮肥。要適時澆水,保證水分充足。應急時,每畝衝施硝酸鈣20公斤或用0.3%氯化鈣溶液噴灑葉面,每隔7天左右噴一次,共噴2-3次。

3、豌豆缺氮,植株由淡綠變黃綠色,生長不良,主要由於土壤本身含氮少或施了未腐熟的作物秸稈或有機肥。


開心農場主


豌豆缺氮症,表現為葉色變淺、發黃,植株較矮。可在播種前,適當施用氮肥15~22.5千克/公頃。

豌豆缺鉀症,植株全株葉片初期表現為葉邊緣褪綠並逐漸向內擴展,嚴重時,葉片邊緣組織發生焦枯壞死。可在土壤中施用氯化鉀或硫酸鉀防治。

豌豆缺鋅症,植株老葉片上出現黃褐色斑駁塊,葉片邊緣或頂端組織壞死。可在土壤中增施硫酸鋅防治。

豌豆缺鐵症,初期為新葉出現脈間黃化,逐漸在上部葉片全部嚴重黃化並變為全株性黃化。若開花前出現缺鐵現象,可在土壤中施用鐵螯合物或在葉面噴施0.5%的硫酸亞鐵。

豌豆缺錳症,幼嫩葉片的脈間輕度黃化,稍老的葉片表現為斑駁;幼嫩葉片出現淺褐色斑點或發生葉尖壞死;籽粒中部凹陷並變褐色。可葉面噴施0.5%硫酸錳進行防治。


富川后生仔


葉片發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