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两个佳人,两种性格,两种价值观,注定两种命运

经典名著《飘》,是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一部作品,它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讲述了主好强、任性的斯佳丽与几个男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的故事。

故事除了斯佳丽之外,还有梅兰妮,她身上有一种力量,一种价值观,和斯佳丽与众不同。

斯佳丽个性独立,勇敢坚强,前两任丈夫的去世和瑞德的离开没有击垮她,而是继续坚强地活着;梅兰妮从一而终爱着阿西里,为他生子,忍受生活的煎熬,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两种类型的女性,两种爱情观,注定了两种不一样的人命运和结局。

《飘》:两个佳人,两种性格,两种价值观,注定两种命运


1.一个离经叛道,一个安分守己。

斯佳丽是一个不安本分,渴望自由,不拘一格,是一个离经叛道的叛逆女人。

她对约束女性的封建礼教嗤之以鼻,她学不来母亲的细声细语,更无视黑妈妈的絮絮叨叨。

她活得自由而率真,像男孩子一样大大咧咧地讲话,与男孩子嬉戏打闹,行为举止没有一点淑女的风范,甚至还有些粗鲁。

在她的第一任丈夫查尔斯死后,按照当时习俗,寡妇得穿着阴森森的黑衣服,不能有丝毫流苏的点缀;不准戴花;不准佩戴任何珠宝首饰;不能欢畅闲谈;不能高声大笑;甚至在男人面前,也不能表露出一丝好意。

在募捐会上,她敢于打破常规,与瑞特热舞,成为了舞会上最耀眼的女主角。

斯佳丽向世人展示了她无视道德规范的真性情,她打破世俗的桎梏,勇敢追求“自我”,才能为自己活,活得摇曳生姿,活得热切而真实。

《飘》:两个佳人,两种性格,两种价值观,注定两种命运


波伏娃曾说:“一个人并不是生而为女性而是变成女性的。”

男性社会里,女性应该是温文尔雅、善解人意。柔弱成为了女性的代名词,洗衣、做饭、带娃,安分守己,承担妻子和母亲的责任。

梅兰妮正是这样的一个循规蹈矩的女性。

她是一个传统的南方女人,矮小消瘦,身材干瘪,但真诚,善良,从小接受传统的教育,传统观念和礼仪,安分守己是她的人生信条。在父母的安排下嫁给了阿希礼,婚后贴心照顾阿希礼,支持阿希礼的信念,并和他迅速有了孩子。

她随时不思念着丈夫阿希礼,随时等待他归来。孩子出生后,她尽母亲的职责,透支身体,哺育孩子成长。

当她看到丈夫回来后精神萎靡,意志消沉,难以适应新局面的时候,她对丈夫别无要求,始终像温暖的蜡烛一样支撑着他,理解他的痛苦。

她对婚姻的诉求简单纯洁,没有任何的功利色彩,是一个贤妻良母。

最终,因为长期的挨饿,加上本身身体脆弱,最终离开了人世。

梅兰妮,是当时社会传统贵族女性的代表和缩影。

《飘》:两个佳人,两种性格,两种价值观,注定两种命运


2.一个精明能干,一个善解人意。

《飘》中有句话说:一个女人遇到最坏的事情本身就非常糟糕,因为她碰到最坏的事情后,任何事情都再也不可能真正使她害怕了。

这句话用在斯佳丽身上在合适不过。斯佳丽带着刚生孩子的梅兰昵和仆人,独自驾着马车,经历各种困难艰险,艰难回到塔拉庄园。

母亲去世,父亲变傻,两个妹妹病重,庄园棉花全毁,没有食物,没有钱。一夜之间,她要承担起养活一家人的重担。她去邻居庄园摘菜,学着种棉花,杀入户盗窃的北方佬,她为了缴纳三百元税钱嫁给了不爱的肯尼迪,买下木料厂,做生意,建酒楼,跑销售,收抵押品放债,租用囚犯,同北方佬打交道。

凡是男人能做的事情,她不顾一切代价去做;凡是能挣钱的事情,她却不放弃任何机会。斯佳丽精明强干,战胜饥饿,保护家园,成为一个生活勇敢、不放弃希望、身负重担的生活女强人。

《飘》:两个佳人,两种性格,两种价值观,注定两种命运


梅兰妮没有斯佳丽那么闪耀魅力,但她善解人意,处处为他人着想,拥有一颗友善的心,并发出一种不平凡的美。

她怀月在身,义不容辞去医院做帮工;面对伤员病者,她像天使一样善解人意,细心照顾着每一位病人,努力减轻伤员身体和精神上的而痛苦。她忍着恶心的腐烂的气味和截止手术画面,从不放弃,伤员们称她“慈悲天使”。

在回庄园的路上,她一路宁可忍受着疼痛和饥饿,控制恐惧带来的情绪。在庄园挨饿的日子,她知道食物有限,总是把自己的一份分一半给别人。遇到问题自己扛着,她知道斯佳丽肩上的担子沉重,忍一切能忍,做一切能做,从来不给她增添麻烦。

当所有人指责斯佳丽独自驾马车到郊外的木材厂而导致肯尼迪和阿希礼陷入险境时,梅兰妮理解斯佳丽的做法,为她辩解:“她不过是干了她觉得不得不干的事情,而我们的男人干的也是他们觉得不得不干的事情。”

梅兰妮的身上充满了人性的善良和无私。

《飘》:两个佳人,两种性格,两种价值观,注定两种命运


3.一个敢爱敢恨,一个忠贞不渝。

十六岁的斯佳丽的身边总有无数的追求者,但她只爱阿希里。

在斯佳丽得知阿希礼要和他的表妹梅兰妮订婚后,斯为了报复阿希里,答应了查尔斯的求婚,实际上,斯佳丽并不爱查尔斯,结婚两个月后,斯佳丽成为了寡妇和准妈妈。

后来,斯佳丽为了保护塔拉庄园,拿到三百元税钱,以欺骗的手段嫁给了妹妹的未婚夫肯尼迪。斯佳丽并不爱肯尼迪,但为了保护家园,她不惜和妹妹翻脸。

第三段婚姻,斯佳丽嫁给了瑞特。他们是同一类人,志趣相投,性格相似。但是,斯佳丽对于瑞特的爱总是理所当然,毫不珍惜,她心里只有阿希里,一心渴望和阿希里在一起。

当他们的女儿骑马摔死后,让瑞特最后的一点念想彻底破灭。而此时的斯佳丽,却丝毫不体谅瑞特的情绪,反而对瑞特恶语相向,怪他对女儿过度骄纵和放任杀死了女儿。

结果,瑞特下定决心选择了离开。

经历三段婚姻,她从不被爱情所击垮,不被感情所束缚。她拿得起放得下,敢爱敢恨。

《飘》:两个佳人,两种性格,两种价值观,注定两种命运


比起斯佳丽,梅兰妮则是一位始终如一、忠贞不渝的女人。

她自始至终深深爱着阿希礼,时时期盼阿希礼平安归来。

她把女性的本分、相夫教子落到实际行动上。作为母亲,她把所有的爱倾注到孩子的身上;作为妻子,她无怨无悔,从不抱怨。

在塔拉庄园,家园遭到两次北方人的破坏。她第一次拿起阿希礼的刀到楼下帮助斯佳丽保护家园,尽管她虚弱得连刀都拿不动,然后帮助斯佳丽处理尸体;第二次,她毫不退缩地骑上马将他们仅有的值钱的物品藏到树立里,并赶回来帮助斯佳丽灭火,同斯佳丽一起守护家园,等待阿希礼的归来。

梅兰妮的身上所激发的力量离不开阿希礼,正是这种至死不渝、从一而终的婚姻信念,让梅兰妮一次次克服困难,一次次成长,也得到了阿希礼的爱和陪伴。

《飘》:两个佳人,两种性格,两种价值观,注定两种命运


4.一个勇敢独立,一个顺从依附

卡耐基曾说:“经济独立的女性,自身带着创造幸福的能力,她们不需要取悦和依赖男人。”

斯佳丽的精明能干离不开她勇敢独立的精神。

真正的勇敢独立是从回塔拉庄园的途中开始的。当瑞特中途离开时,虽然斯佳丽很害怕,但在战火纷飞中,她只能挺直腰板,独自承担,梅兰妮只能给她精神上的依靠。

随后,她成功战胜了自己无比惧怕的母牛,并将之带回庄园;自己拿着绳子去地里套诸,那是家里的仆人都干不了的事情;她开始翻地,干农活,种棉花;独自勇敢地杀死了入户抢劫的北方人,保护了家园不受破坏。

她用她的勇敢和独立,以不屈服的姿态承担了一般人难以承受的生活重担,带领家人战胜饥饿、保护家园的宿命。

斯佳丽的骨子里是一名现实主义者,同时也是生活的主宰者,她为一代又一代女性树立起了独立自强的丰碑。

《飘》:两个佳人,两种性格,两种价值观,注定两种命运


比起斯佳丽的独立,梅兰妮则缺乏独立,比较顺从依赖他人。

她依附丈夫阿希礼。阿希礼是梅兰妮最大的依靠,她所以的勇敢都是以期待艾希礼回来为基础的。在阿希礼回来后,尽管她憎恨北方,不愿意离开家园去北方生活,但当阿希礼说要带着她去北方谋生时,她没有任何异议地顺从她的丈夫。

她相信并依附斯佳丽。阿希礼离开前,嘱咐斯佳丽照顾梅兰妮。从梅兰妮生孩子到重回塔拉庄园的生活,梅兰妮一直依附着斯佳丽。当听到斯佳丽要把她留给佩蒂姑妈照顾,自己回庄园时,她又害怕又伤心,嚎啕大哭。她喜欢斯佳丽的坚强勇敢,并在她的依附之下,支持斯佳丽做各种事情。

梅兰妮顺从依附的性格,导致她只能服从命运对她的安排,在生活中失去了自我。

《飘》:两个佳人,两种性格,两种价值观,注定两种命运


05.

梅兰妮和斯佳丽,是在一种文明瓦解、新的文明到来时两种表现完全不一样的女性。

梅兰妮是传统文明生活中女性代表,她逆来顺受,安于现状,坚守本分,忠于旧传统,缺乏斗争勇气,最终注定只能循规蹈矩,做一个守本分的妇女,任由命运摆弄。

斯佳丽则是新型女性崛起的代表,她身上充满了斗争精神和自我革新精神,坚强不屈,随机应变,有头脑有勇气,是一个现实主义者,最终改变自己的命运,成功战胜了饥饿,保护了家园。

梅兰妮和斯佳丽都是乱世中的佳人,一个维护传统,失去自我;一个打破传统,生活独立。两种不同的价值观,注定不一样的结局。

你更喜欢哪一种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