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幼兒園到放學時總是人頭攢動,而養老院門口卻冷冷清清?

似曾相識152846771


因為那裡一座廟,老人家都實心實意的來敬香求財,所以人多。敬老院是敬香回來的人休息了。。


黑五類94060026


你的這個問題有普遍的現實性,但其實也很正常。

為什麼幼兒園門口人頭攢動,是因為現在的學齡前兒童,不管你是城市和農村,基本到了三歲左右,都會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去,很少有還放在家裡散養的,這已經達成了共識。中國的人口基數在那放著呢,所以幼兒園看起來特別熱鬧,人多,再正常不過。

而且國人普遍還有個思想,再窮也不想窮孩子,公辦幼兒園規模有限,一般人不好進去,私立幼兒園收費昂貴,但家長為了孩子有個美好未來,情願自己苦點,也會縮衣節食把孩子送進去,這是無奈。

反觀養老市場,中國目前主要養老形式有三種:居家養老、養老機構、社區服務站。其中居家養老為最主要的養老新形式。最新數據表明,我所在的城市寶雞,60歲以上老人大約60萬人,但大大小小的養老院卻只有五六十家,而且分散在寶雞三區九縣。

由於目前養老機構規模有限,收費相對較高,而且中國大多有養兒防老的心態,如果把老人送進養老院,會被看作不孝,所以一般不是到萬不得已,沒人願意把老人送養老院。一定程度上這和收入無關。

隨著中國老齡化的加速,中國4+2+1的家庭結構,養老問題會愈加突出,希望社會能像關愛孩子一樣,關愛老人的晚年生活。




天涯任我行走


這的確是當前社會現象,幼兒園放學總是人山人海,孩兒們父母爺爺奶奶一大早就在門口等著接自己家的孩子,畢竟孩子們還小,一切感覺都不成熟,對世界認知還是處於萌芽狀態,家人們每天按時幼兒園接自己孩子無可厚非,不可能也不會放心讓自己孩子放學自己回家去舍,怎麼可能嘛,小孩連東南西北都分不清楚,再說回家路上誰能保證孩子安全呢,養老院門口冷冷清清,是因為老人們子女工作或者事業繁忙,平常不能經常照顧自己父母,這要分不同的情況來看待,一些老人是出於志願融入到養老院這個群體裡面,一些人是家人無暇照顧送老人養老院安享晚年,不管哪一種情況下,老人們在獨自的空間多了些人與人之間溝通交流,不至於感到孤單寂寞甚至是枯燥乏味,這也許是老年生活不同人的觀念不一樣吧,我認為以上兩種現象存在生活中是一種自然規律區別看待問題,總結一下,對兒童關愛的同時生活中應該對老年人多一份關心體貼愛護,畢竟他們為自己子女做到了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無私的奉獻把子女撫養成人,這世界最偉大的就是自己父母,值得我們去尊重去孝順。



白雲104577348041


我發現一個值得所有人反思的現象

在今天的社會里

養老院門口空無一人

而幼兒園門口卻家長成群

生命中曾經最關心你的人

現在可能是你生命中最忽略的人

在你小的時候

父母在幼兒園門口等你

而他們老的時候

卻在養老院

在老家盼你…………

現實中有些弟兄姐妹

為了老人的養老問題

滋生矛盾

相互推諉

反目成仇的比比皆是

曾經有很多人問我

如何做

才是對父母最好的回報

方法無需多言

今天我就告訴大家

那就是

你永遠不要去跟你的弟兄姐妹相比

不要去計較他們做的好與不好

你只管問自己

有沒有盡到最大的努力

只要自己努力了盡心了

這便是我們對父母最好的回報

謹記:百善孝為先啊


為你鎖鈊666


養老院裡有幾個人,世上還是親情為重。養老院裡除他親人誰去關心,他們又有幾個親人。而學校裡孩子的親人太多。加上家長的恐懼心理。怕孩子被偷,早上出門晚不歸的心理促使他們拼命。養老院裡的老人誰要,會丟掉麼?五六十年代學校門也根夲見不到一個家長。那個時候誰敢偷孩子。社會要重視了,不能只要富,錢。而忘了為了富無了道德底線。


老來紅47


小孩是新生命的延續,離不開成人的陪伴,從出生開始,就離不開家長的照顧。

生老病死,自然規律,誰也逃不掉,每個人的善心,應該均勻的平分給父母和孩子。

孩子是你所養,你愛。而父母難道不是養你的嗎?反思,就會明白。

生我養我者,父母。給了你全部的愛,甚至包括房產,金錢。現在他們在養老院裡,更需要兒女的照拂,難道就不應該多去看看嗎?

小孩是生命的延續,你的將來,還需仰仗他。對他的關愛勝過了父母。

老人住養老院也是無奈之舉,中國曆來崇尚四世同堂,上有老,下有小,一家齊樂融融。

時代的轉變,也造就了人們理念上的改變,父母在養老院,兒女應多探望,讓父母心裡也得安慰,總之,老人,小孩,都要看顧好。

畢竟都是親蜜的家人。

愛吧,愛孩子,要更愛父母!





陳紅光


因為幼兒園放學時你不接,人販子就會替你接咯,而且是不還的那種。小孩子沒有分辨能力,沒有獨立的思考能力,家長要在孩子成長期給予更多陪伴和關愛,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和接受新知識。

到養老院的老人,一般來說都是有成熟思維的人,有自己的脾氣,一般沒有什麼事,兒女也沒有那麼多時間齊刷刷的站到門口去吧。

當然,人老了也肯定需要陪伴,但各個家庭情況不一樣吧,還是希望社會在這方面加大投入,關愛一下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暗香580


幼兒是父母心中的寶貝, 當下治安不說大家都知道。去接送是為幼兒更安全,不出什麼意外,這是可以理解的。老人在養老院——是屬於要推出門的那種[呲牙],巴不得遠離他。還有誰會去看老人,有去看望的,也是另存原因。比如豐厚的養老金,或者還有家產是其其名下的。 除此以外,‘高老頭’大慨就是前車之鑑了? 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捂臉][捂臉][捂臉][捂臉][捂臉][捂臉][捂臉]


叛道68060960


這話不對,幼兒園放學,家長來接孩孑,當然人多,敬老院,這有探望時,才會有親人來,形成不了人多的場面,兩者不好比!


總裁299


這個就是社會現象,行倒孝,就想小孩子感冒打針💉一家人陪著,老人去打針沒一個在在身邊陪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