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清手握实权,为何斗不过“不务正业”的洪秀全?

yunyaling1987


洪杨运动之所以会以惨败收场,原因便在于定都南京之后,陷入了争权夺利的混乱之中不可收拾。

洪、杨二人之间的矛盾也是到了南京,开始了争权夺利之后,才变得越来越深,以至于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他们之间的争斗则是从一开始称王、封王的时候便已经注定了的,洪秀全自己这个天王才是万岁,可他却给杨秀清封了个“九千岁”的东王,这个时候的洪杨运动才刚刚起步,那将来杨秀清立了功还怎么封?

九千岁和万岁,也就差了一千岁!

等到封无可封的地步了,那么杨秀清自然也就盯上了洪秀全那个位置,这是不可避免的事,除非洪杨运动或者杨秀清中途夭折。

杨秀清的另一个身份也注定了洪、杨二人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杨秀清拥有“天父下凡”附体的特权,洪秀全虽然贵为天王,但却只是天父之子。

在权力上,洪秀全是君,杨秀清是臣。

可是在宗教上,杨秀清是爹,洪秀全是仔。

所以,洪、杨二人一旦起了冲突的话该怎么办?洪秀全仗着自己是君,要治杨秀清这个臣的罪的话,杨秀清就摇摇头、抽抽筋唱一出“天父下凡”的戏码,成了洪秀全的爹的杨秀清便叽里咕噜地骂洪秀全,然后当众打洪秀全的屁股了。

打完了洪秀全的屁股,还要让洪秀全好好听杨秀清的话,这么一来,洪秀全这个天王还有什么威信可言?

洪秀全要重新树立自己的威信,那就不能再让“天父下凡”,也就是不能再让杨秀清借天父之名当自己的爹了。

所以,杨秀清必须死。

那么当时的杨秀清可谓是手握重权,为何却斗不过一个“不务正业”的洪秀全,反倒落了个血溅三尺的下场呢?

洪、杨等人到了南京之后,被金陵盛景所迷,所以停下了脚步,洪秀全这个苦了几十年的落第秀才也觉得自己到了该享享福的时候了,所以将事情甩给下面的人,尤以“九千岁”东王杨秀清为最。

这是发展自己的势力、扩充实力的好机会,杨秀清当然不会错过,他一边揽权以树立自己的威信,一边则时不时借助天父这个身份来打压和削弱洪秀全。

杨秀清不仅打压和削弱洪秀全,他还打压别的王,比如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等人,这也为后来洪秀全拉拢韦昌辉等人来反攻杨秀清埋下了伏笔。

所谓的天父、天兄、天王,这些说白了只能蛊惑和忽悠底下的人,洪、杨等高层当然知道自己是什么货色,所以也不会因为杨秀清有个“天父”的身份而不敢对他下手。

底层的人敬畏洪秀全,也敬畏杨秀清,若非要说他们究竟更敬谁,那便得看他们到底是不是拜上帝教的信徒。

是的话,那或许会更敬畏杨秀清。

不是的话,则会更敬畏洪秀全。

不过,不论他们是或者不是,他们都不能决定什么,他们只会听从自己所在部队的将领的命令。

所以,杨秀清真要到了和洪秀全一决生死的时候,他这个天父身份并不能起到太大的作用。

杨秀清当时虽然手握重权,可是当洪秀全决定抢先对他下手之后,只要洪秀全能够用利益来拉拢受到杨秀清打压的人,那么洪秀全便能够轻而易举地打垮杨秀清。

洪秀全毕竟是天王,他占据了大义,他所拥有的号召力是杨秀清所不能比拟的。

倘若杨秀清能够收敛一下自己的跋扈,先收买和拉拢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等人,然后再图谋取代洪秀全的话,未必不会成功。

只可惜杨秀清的嚣张跋扈把自己推到了几乎所有既得利益者的对立面,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不会受损,乃至于趁机扩大自己的利益,那么韦昌辉等人在洪秀全的一纸诏令之下迅速奔回田径诛杀杨秀清之事便理所当然了。

杨秀清当时之所以会被杀,或多或少和他太过自信有关,既然已经有了取洪而代之的心思,便应该时时刻刻提防和监视着洪秀全,也同样要提防着韦昌辉等人,不让他们有练手的机会,更不应该在韦昌辉等人率兵回天京而毫无察觉,这才让韦昌辉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从而血溅三尺。

韦昌辉杀了杨秀清之后,也想趁机成为昔日的杨秀清,将洪秀全架空而自己把持大权,但是这时候的洪秀全却很清醒,没给他这个机会。

韦昌辉不仅杀了“天父”杨秀清,还滥杀无辜,这就给了洪秀全一个向他发难的借口,于是韦昌辉也只有一死。

洪秀全先借韦昌辉之刀杀杨秀清,再以为杀杨为罪名捕杀韦昌辉,可谓是一石二鸟,再一次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洪秀全在制造了“天京事变”之后,一时间没人能够威胁到他的地位了,所以他便又开始享受起来了。

只不过几年之后的1964年,眼看着要被清军给镇压了,洪秀全两腿一蹬去见杨秀清他们了,将一个烂摊子留给自己15岁的儿子洪天贵福,以至于洪天贵福替他挨了清政府准备用在他身上的凌迟之刑。

洪、杨之辈虽崛起于一时,然而他们的眼光和格局终究太过狭隘,内讧是注定的事,失败也是注定的事。


宁糊涂


在太平天国内部,权力关系十分复杂。主要权力都掌握在杨秀清手中。

定都天京后,洪秀全主要工作有两项:一是监督建造、装修天王府;二是享受后宫960名美女。

作为最高领导人,管理着与清朝对峙的半壁江山,洪秀全所从事的这两项工作,确实可以称得上“不务正业”。

表面上看起来,洪秀全十分享受这两项工作,其实,他的内心具有很多不满。

洪秀全一直在关注太平天国形势的发展,密切注意各路将领的动态。

洪秀全一直在等待机会,等待将杨秀清一招毙命的机会。

天父附身东王,天王高呼万岁

1856年6月,围困天京3年的清军江南大营,终于被太平军攻破。

太平天国上上下下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尤其是东王杨秀清,更是忘乎所以、得意忘形、想入非非。

杨秀清派人告诉洪秀全,天父下凡了,要求天王速速赶到东王府。

到了东王府,洪秀全看到杨秀清端坐在东王宝座上。

杨秀清命令洪秀全:看见天父,如何不下跪?

洪秀全跪下。

杨秀清说:你与东王都是我的儿子,为了打江山,你们劳苦功高。你是万岁,东王岂能是九千岁?

洪秀全大声回答:东王应该万岁。

“天父”杨秀清十分高兴,对洪秀全说:好了,我回上天了。

“天父”回天后,洪秀全回到天王府,虽然心中闷闷不乐,但是,面子上没有丝毫表现。

陈承瑢的密报,让天王洪秀全再也不能无动于衷了。

东王意欲篡位,北王血洗天京

太平天国在天京建都后,杨秀清极其看重陈承瑢,军国大事全部由陈承瑢上传下达。

东王命令陈承瑢到天王府去,要求洪秀全到东王府来。

陈承瑢借此机会,向天王洪秀全告密:东王企图杀死天王。

天王洪秀全担心自己被杀,派人将密诏分别送给北王韦昌辉、燕王秦日纲、以及翼王石达开,命令他们火速返回京城,剿杀东王杨秀清。

三王接到密召后,北王韦昌辉行动最为迅速。

北王韦昌辉亲率3000精锐部队,急行军赶到天京。1856年9月4日,半夜时分,在天京城外,韦昌辉与燕王秦日纲会合。

陈承瑢从城内打开城门,迎接韦昌辉、秦日纲军队进入城内。

在一天中最黑暗的时刻,韦昌辉与秦日纲率领军队,对东王府发动突然袭击。

东王杨秀清及其部下措手不及,伤亡惨重。

韦昌辉杀死东王杨秀清;东王府内上下人等被杀死4000多人。东王府血流成河。

北王韦昌辉大肆绞杀东王府余党,血洗南京城。

短短时间内,东王府相关将士以及百姓被杀死2万多人,血腥味充斥了南京城。

杨秀清手握实权,是太平天国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为什么被“不务正业”的洪秀全派人彻底消灭了呢?

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杨秀清触犯众怒、树敌太多

杨秀清是一个很想干大事的人。干大事必须赏罚分明、赏罚有效。

清朝有一本书《贼情汇纂》,其中记载:

“其(杨秀清)法至严,凡有失利取败,违令私财,重则立斩,轻者责降,不敢徇情,略无姑息。
有功亦破格升迁,赏不逾时,而桀骜不驯之徒,遂群焉俯首,甘心服役,至身临矢石而不惴,膏涂草野而无悔矣。”

严明的赏与罚,即能产生积极的鼓励效果,也会带来心生怨恨的消极后果,尤其在农民起义军中,这样的情况十分鲜明。

杨秀清实行惩罚基本上不分亲疏远近,即使是自己亲近的下属,也不能幸免。

杨秀清实行严厉的赏罚措施,不仅令绝大多数太平军将领,对杨秀清既尊敬又畏惧;就是连杨秀清最信任的部下,对杨秀清都是阳奉阴违、心藏毒怨!

陈宗扬就是典型的代表。

陈宗扬

陈宗扬从金田起义开始,就跟随杨秀清南征北战,一直打到天京,从来没有离开过杨秀清。

陈宗扬建立很多军功。

进入天京后,杨秀清册封陈宗扬为冬官丞相,直接隶属于杨秀清,是东王的嫡系下属,连日常起居都在东王府里。

太平天国规定:

“凡夫妻私犯天条者,男女皆斩。”

杨秀清规定:太平天国内的夫妻必须分居,否则夫妻双方全部斩首。

这一条肯定不公,因为杨秀清本人妻妾上千,却规定别人连正常的夫妻生活都不能过。

陈宗扬的老婆是太平军的女兵,两人偶尔在军营中见面。

年轻的夫妻互相思念,当然正常,即使有时候找机会过上夫妻生活,也能理解。

可是,东王府的保卫军首领陈宗扬,连正常生活的权力也被杨秀清剥夺了。

1854年3月2日凌晨,杨秀清亲自带领侍卫军,将陈宗扬的卧房门强行打开。

杨秀清将陈宗扬夫妻两人从被窝里拽起来,命令士兵将他们捆绑起来,带到十字街口绑到大树上示众。

午时三刻,杨秀清下令将陈宗扬夫妻双双斩首。

以斩杀陈宗扬夫妻为起点,杨秀清对太平军内部偷偷摸摸过夫妻生活的将士们,进行了一次大清洗。

大约366对太平军夫妻被杀害。

杨秀清的严苛军法,一方面震慑了太平军将士,另一方面也让太平军将士非常寒心。

很多将士,包括杨秀清身边的将士,对杨秀清表面敬畏,内心痛恨。

对杨秀清心生仇恨的将士们,都在等待机会报复杨秀清,都在寻找机会报仇雪恨。

可是,杨秀清根本没有提防这些人,因为他已经目中无人,他已经目空一切,他已经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二、杨秀清狂妄自大、有恃无恐

太平天国打破清军的江南大营后,杨秀清依仗功劳,将太平天国的军权、政权与教权牢牢抓在手中。

实际上,杨秀清已经成为太平天国最有权力的统治者。

此时,杨秀清没有把洪秀全放在眼中,其他将领更不在话下。

杨秀清狂妄自大、有恃无恐、目中无人。

自认为威望极高、权势无边,杨秀清为所欲为。

一方面他对太平军中的任何一位将士,想骂就骂、想打就打;

另一方面他毫无顾忌地利用太平军将领为自己办事,对他们丝毫不加防备。

杨秀清对待陈承瑢,明明为自己埋下一个隐患,却一点没想到陈承瑢会给自己带来危险。

陈承瑢

在太平天国内部,陈承瑢大约位居第八位。他善于谋略,获得杨秀清重用。

杨秀清总理国务,委任陈承瑢担当重任,负责将军国大事上传下达。

可是,陈承瑢对杨秀清的专横十分不满。

最著名的就是“燕王秦日纲牧马人事件”。在《金陵癸甲纪事略》一书中详细记载如下:

燕贼牧马某甲坐门前,见东贼同庚叔未起立。东贼叔怒,鞭某甲二百,送燕贼,未及问。又送付玉昆,意欲玉昆加杖。玉昆谓既鞭可勿杖,转相劝慰。东贼叔愈怒,推倒玉昆案,诉于东贼。东贼怒,使翼贼拘玉昆。玉昆闻而辞职。伪佐天侯陈承镕、伪燕王泰日纲闻之,亦相率辞职。东贼大怒,锁发北贼杖日纲一百,杖承镕二百,杖玉昆三百,某甲五马分尸。

大意是:燕王秦日纲的牧马人李甲坐在门前,看见杨秀清同年叔叔没有站起来。

杨秀清叔叔大怒,用鞭子打了李甲200下,然后,把李甲押送到燕王面前,秦日纲没有再次惩罚李甲。

杨秀清叔叔又把李甲押送到黄玉昆,想要黄玉昆杖责李甲。

黄玉昆劝慰杨秀清叔叔。杨秀清叔叔愤怒地推倒黄玉昆的桌案,并且告诉杨秀清。

杨秀清很愤怒,派遣翼王石达开拘捕黄玉昆。

黄玉昆辞职。佐天侯陈承瑢和燕王秦日纲听说了,都去辞职。

杨秀清更加愤怒,命令北王韦昌辉杖责秦日纲100下,杖责陈承瑢200下,杖责黄玉昆300下,最后将李甲五马分尸。

陈承瑢对杨秀清怀恨在心,时刻想着如何报仇雪恨。

但是,杨秀清却认为陈承瑢不敢记恨自己,更不会想到陈承瑢会伺机报复。

杨秀清明白,如果抢占天王宝座,必须有人协助,陈承瑢就是最好的人选。

杨秀清把陈承瑢当成心腹将领,与陈承瑢商议如何杀死洪秀全。

陈承瑢觉得这是最好的报仇机会,于是,将杨秀清的野心与阴谋密报洪秀全;并且打开城门迎接韦昌辉、秦日纲进入城内,与他们共同消灭了杨秀清。

三、洪秀全利用矛盾、座山观虎

表面上看起来,洪秀全似乎忙于后宫美女;实际上,洪秀全经常关注太平军将领之间的关系。

当被逼称呼杨秀清“万岁”的时候,洪秀全心中非常不满。

但是,明显不能反抗,因为,洪秀全误以为杨秀清身边的将领对杨秀清忠心耿耿,他们会尽力保卫杨秀清;

另一方面,洪秀全也知道,仇恨杨秀清的将领都被派到外地打仗去了,京城内没有可用之将。

在这样的情况下,攻击杨秀清无异于以卵击石、自找灭亡。

陈承瑢密报,杨秀清准备杀死洪秀全;同时,陈承瑢自愿为天王去清除奸臣杨秀清。

洪秀全觉得陈承瑢是可靠的;同时也想到陈承瑢的力量不够强大,所以,经过与陈承瑢商议,洪秀全决定命人将密诏送给在外征战的韦昌辉和秦日纲等将领。

洪秀全之所以选择韦昌辉和秦日纲,就是因为韦昌辉和秦日纲与杨秀清具有深仇大恨,韦昌辉和秦日纲对杨秀清恨之入骨、不共戴天。

秦日纲

杨秀清主政太平天国时期,秦日纲受到的迫害很多,为了保住性命、为了东山再起,秦日纲隐忍不发。

与杨秀清一起领导金田首义,秦日纲却多次受到杨秀清打压。

在秦日纲的心中,不平之事越积越多,以致恨不得对杨秀清扒皮食肉。

在“燕王秦日纲牧马人事件”中,杨秀清的叔叔恶意惩罚牧马人李甲,其实就是看不起秦日纲,实质上就是惩罚秦日纲。

但是,杨秀清不但不主持公道,反而杖责秦日纲100下,将秦日纲革爵为奴。

因为秦日纲牧马人事件,连累了陈承瑢、黄玉昆,他们都受到杖责。

当时,秦日纲心理上承受不了,差一点自杀身亡。

在《天父圣旨》卷三书中记载:

农历1856年七月初九,杨秀清假托天父说“秦日纲帮妖,陈承镕帮妖,放火烧朕城了矣,未有救矣。”

从中可以看出,杨秀清一直怀疑秦日纲对自己不利。

杨秀清怀疑秦日纲、打压秦日纲、甚至体罚秦日纲。

农民起义军领袖秦日纲当然也是仇恨杨秀清,并且希望同态复仇、希望以牙还牙,希望寻找机会,将杨秀清置于死地而后快。

秦日纲与杨秀清具有深仇大恨,相反,秦日纲与洪秀全感情很深。

洪秀全认为秦日纲忠、勇、信、义,对自己忠心不二。

事实证明,洪秀全对秦日纲的认识,是完全正确的。

洪秀全命令秦日纲赶回天京、诛杀杨秀清,秦日纲立即行动。在灭门东王府的战斗中,秦日纲率领亲兵作战勇猛、杀人最多。

四、韦昌辉公报私仇、假公济私

在太平天国众多将领中,韦昌辉对于杨秀清仇恨最大,也是隐藏最深的。

在韦昌辉内心中,对杨秀清恨之入骨,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因为韦昌辉受到杨秀清的迫害也是非常深重的。

韦昌辉小时候,家境殷实,读过不少书,这一点遭到杨秀清的忌恨与排挤,只要有机会,杨秀清总会将韦昌辉往死里整。

杀死哥哥

杨秀清小妾的哥哥看中了一块土地,强行占领,而那块土地是韦昌辉哥哥韦昌光的。

韦昌光不让杨秀清妾兄,小妾向杨秀清求情,杨秀清大发雷霆。

杨秀清派人把韦昌光逮捕,本来打算自己将他杀死,转念一想,还是借此机会侮辱一下韦昌辉,更有意思。

杨秀清将五花大绑的韦昌光交给韦昌辉,要求韦昌辉对韦昌光定罪。

明白杨秀清的意图,韦昌辉为了不得罪杨秀清,竟然狠心将自己亲哥哥韦昌光五马分尸。

杀死哥哥后,韦昌辉还向太平军将士宣称:不杀不足以警醒众人。

杀死副将

张子朋殴打士兵,激起众怒,士兵们群情激愤。张子朋是韦昌辉的部下。

有人反映到杨秀清那里,杨秀清不问青红皂白,命人将韦昌辉杖责300下。

韦昌辉被打的不能站立。

韦昌辉副将实在看不下去,便仗义直言:

“怒遣而杖辱之,其后将何堪?”

但是,韦昌辉本人却说:东王“罪责无不公”。

后来,韦昌辉竟然把副将杀死,向杨秀清汇报。

隐忍不发

在韦昌辉的内心,把这些仇恨都记在杨秀清的身上,这些血海深仇迟早是要报的,只是当时杨秀清势力太大,韦昌辉觉得没到报仇的时候。

韦昌辉平时在杨秀清面前,表现得极其恭顺。

杨秀清的马车到了,只要在场,韦昌辉必定亲自走上前去,将杨秀清扶下车,迎接到大厅。

只要杨秀清在场,韦昌辉基本上不说话。

杨秀清话讲完了,韦昌辉一定跪下来称谢:

“非四兄教导,小弟肚肠嫩,几不知此。”

韦昌辉对杨秀清怀有深仇大恨,却长期隐忍不发,一方面是保存自己、等待机会,报仇雪恨;另一方面,韦昌辉自认为读过书、立过功,等待机会诛杀杨秀清,然后,自己乘势而上,取代杨秀清,担任太平天国的最高首领。

血洗南京

1856年9月1日夜,天王洪秀全的密诏送达北王韦昌辉手中。

韦昌辉丝毫没有犹豫,立即集结自己最精锐的将士3000人,从江西前线出发,向天京进发。

9月4日凌晨,在秦日纲、陈承瑢的配合下,韦昌辉突然袭击东王府。

东王杨秀清及其眷属4000多人,全部惨遭屠杀。

随后2个月,韦昌辉血洗南京城,2万多太平军将士栽倒在血泊中。

罗敦融在《太平天国战记》中记载:

“……秀全深自危,啮血书诏,召北王韦昌辉入卫。韦昌辉与秦日纲领精卒,五日驰至,夜深叩水西门,卫不纳,曰:‘无东王令箭,城不启。'韦昌辉怒曰:‘吾奉东书,汝辈敢阻?'卫士惧,乃纳之。至秀清府,守者拒焉。昌辉夺门,卫士殊死战,昌辉大呼奉诏讨贼,顺才释勿罪,渐散去。昌辉逼秀清卧内,系之以献,族其家。”

杨秀清骄横跋扈、树敌太多,纯属自寻死路;

杨秀清狂妄自大、有恃无恐,纯属自绝后路;

洪秀全利用矛盾、借刀杀人,正是技高一筹;

韦昌辉深藏不露、假公济私,正是阴险歹毒。

在复杂纷乱的太平天国内部,杨秀清只凭一己之念、贪图一时之快,被洪秀全打败,只不过是早晚的事情,结局没有悬念。

(图片选自网络)


数学张教员


1854年的一天深夜,正当洪秀全与后宫美女大被同眠之时,杨秀清假借“天父降身”,突然闯入天王府,将洪秀全的所有妻妾从热被窝里叫出来,斥责道:“全宫及清等内殿,一切事宜即俱要选老成椒女为娘娘、王娘掌理内务,以为内助。尔们思之,朕回天矣。”说完扬长而去。

同年七月的一天“早朝”,百官皆准时到东王府听令,而洪秀全的大哥洪仁发因突发事件晚到了一会儿。杨秀清便认为洪仁发不尊敬他,于是下诏命其到东王府请罪,并命人杖责之。

1855年,杨秀清以洪秀全“无辜殴打府内女官”为由,又一次假借“天父降身”,责令洪秀全立即到东王府请罪。

无奈之下上,洪秀全只好离开天王府,孤身来到东王府,聆听“父亲”杨秀清的教诲。其实,这也是洪秀全进入天京11年来唯一的一次走出过天王府。

到了东王府,杨秀清本着“人人平等”的观念,对洪秀全的行为进行了严厉的叱责,并当众打了洪秀全三十大板。

不过,洪秀全很能隐忍,杖刑过后,反而找了一个机会,邀请杨秀清和其他诸王一同饮宴,并在酒桌上当着所有人的面表示,自己会多听东王的教导。

1856年6月,太平军攻破清军的江南和江北大营后,杨秀清以此大功为由,再次假借“天父降身”,来到天王府,并命人叫洪秀全立刻前来听旨,并要求洪秀全封自己为“万岁”,洪秀全只能同意。此事,在《金陵杂记》、《金陵省难纪略》和《李秀成自传》中均有记载。

可以说,当时的军政大权皆在杨秀清之手,几乎太平天国的所有旨意皆出自东王府,而身为天王的洪秀全只不过是个名义上的精神领袖。

因此,基本被架空的洪秀全,这才有了所谓的“不务正业”的说法吧。

1983年,著名学者王庆成访问英国时,曾在伦敦图书馆发现一批太平天国时期的“圣旨”,并无一份出自洪秀全之手,而是出自东王杨秀清和西王萧朝贵。其中,有120份是出自杨秀清之手。例如:最让人奇怪的是我们所熟悉的女状元“傅善祥”却在“圣旨”中写成了“伏善祥”,不知是何缘故?

对此,有些人可能颇为费解,洪秀全为何如此怕杨秀清呢?

因为,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之初,因打砸孔庙,遭到官府镇压,传教的冯云山(后来的南王)也被官府所抓,而洪秀全却侥幸逃脱。

这时,眼看拜上帝会面临分崩离析的局面,刚刚病愈的杨秀清急忙站了出来,假借天父下凡的名义,代天父传旨,鼓舞人心,从而成功发动了“金田起义”,也因此确立了他的领导地位。

但是,洪秀全在创立“拜上帝教”时,却声称“上帝是我父,耶稣是我兄”。然而,杨秀清却称自己是“上帝(天父)”,西王萧朝贵则称自己是“天兄耶稣”,自然杨秀清就成了洪秀全的“父亲”,萧朝贵便成为洪秀全的“兄长”。

因此,便出现了“天父”杨秀清常常对“儿子”洪秀全教诲的一幕。

不过,后来太平天国的发展,正如军师洪仁玕所说:“过去东王在世时,拓土开疆,犹有日辟百里之势,而今进寸退尺,战胜攻取,大逊于曩时!”杨秀清确实是一位军事天才,带领太平军驰骋疆场,开疆拓土,对太平天国的立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数年间,杨秀清由一名贫苦的煤炭工变成了太平天国的二号人物,而他也在权势的面前渐渐迷失了自我,变得为所欲为,嚣张跋扈,几乎将太平天国的高中层人物全部得罪。因此,也为自己的可悲下场,掘了一个大大的坟墓。

虽然,人们多知洪秀全荒淫贪色,其实杨秀清更有过之,但他却不准其他将领与妻子同床共眠。为此,他借“天父附体”之名,曾对北王韦昌辉和燕王秦日纲进行严厉斥责,而秦日纲也遭到他的杖刑。

更为过分的是,他认为将领卢贤拔和陈宗扬与妻子“私自交合”有罪,随将他们捉拿,并将不认罪的陈宗扬斩首示众,而准许“认罪态度”较好的卢贤拔戴罪立功。

有一次,韦昌辉的兄长与杨秀清一个小妾的兄长因为一块土地,发生了争吵。小妾的兄长通过妹妹的关系,添油加醋说了许多韦昌辉兄长的不是。而杨秀清则不分青红皂白,派兵将北王府团团包围,要韦昌辉给个说法。无奈之下,韦昌辉只好含泪将哥哥五马分尸。

1855年,韦昌辉斩首了一批兵变的士兵。杨秀清得知后,认为士兵变乱是因韦昌辉殴打士兵引起的。因此,他命人将韦昌辉当众打了数十大板,致使韦昌辉连日来卧床难起。

还有一次,杨秀清的一位远房族叔路经燕王秦日纲的府邸时,由于燕王府门口的马夫没有向其族叔施礼,族叔便对马夫抽了两百鞭子。但是,族叔仍旧不依不饶,并将马夫押到了掌管刑狱的黄玉昆处要求严惩。

对于此事,黄玉昆认为就是个礼节性的小问题,已经打了两百鞭子,没有必要再行追究。但是,这位族叔却是余怒未消,随后向杨秀清“告状”。杨秀清听后,同样不分青红皂白,大怒之下罢免了石达开岳父黄玉昆的一切职务,还打了三百军棍,并对马夫处以五马分尸之刑。

因此种种,受过“迫害”的洪秀全、韦昌辉、秦日纲以及石达开等人,便欲诛杀有不臣之心杨秀清的想法。

1856年8月底,韦昌辉和秦日纲于夜间带兵突袭了东王府。当时,由于东王府和天王府一样,都由女子充当侍卫和传令官,当然也包括侍寝,并无男兵驻守。所以,东王府很快便被攻破,杨秀清也死于乱军之中。一代豪杰,就此走完了自己传奇而有悲剧的一生。

同时,受诛连被杀者达2万余人,史称“天京事变”,而杨秀清则被史学家罗尔纲称为“天京事变的祸首”。

9月1日,顺着秦淮河水从天京城内漂流出大量尸体。因此,清军判断天京城内发生了重大内讧。随后,清军对天京的攻势越来越激烈,直到城破。

所以,手握实权的杨秀清,不是斗不过“不务正业”的洪秀全,而是失败于个人的“嚣张跋扈、妄逞威风”。


祥子谈历史


并不是杨秀清斗不过洪秀全,而是杨秀清斗不过以洪秀全为首的反杨秀清派系。



杨秀清的确有才,太平天国在他的带领下蒸蒸日上走到了巅峰时期,但这个人恃才傲物,骄狂不可一世。永安建制时,杨秀清受封东王正军师,节制诸王。等到定都天京之后,杨秀清更是身兼政权、军权、教权于一体,成为了太平天国实际的最高负责人。


并且还时不时扮演天父下凡,让太平天国最高元首洪秀全都不得不下跪。连天王都如此,杨秀清又岂会将其他人放在眼里,一旦杨秀清的脾气上来,连军政要员动辄都能打骂,燕王秦日纲的车夫顶撞了杨秀清的族叔,不仅车夫被处死,秦日纲也被杨秀清痛打一百棍。

北王韦昌辉因为下属出错连累自己被东王杨秀清杖打,韦昌辉的亲戚与东王杨秀清的亲戚发生财产争端,韦昌辉的亲戚最终被五马分尸。翼王石达开也曾因为岳父之事得罪了东王杨秀清,被杖责三百。


天父下凡如此好用,杨秀清也越来越喜欢,一旦其他人与他意见相左,连讲道理的功夫都省了,直接来一出天父下凡,连天王洪秀全都得跪接他的旨意,其他人就是再有意见也得忍气吞声。



秀清的权威是树立了起来,但反对他的统一战线也已经悄悄建立,天王府、北王府、燕王府等等都已经联合起来对付东王府。

1856年9月初,接到天王洪秀全密令的北王韦昌辉率领精兵3000赶回了天京,并且在城外会合了燕王秦日纲的兵马,在留守天京的高官陈承瑢的接应下进入天京,众军攻破东王府,不分老幼赶尽杀绝,并在城中大肆屠杀东王杨秀清余部及家属两万人,史称天京事变,不可一世的东王杨秀清结束了他的一生。


龙武骁卫


杨秀清手握实权没错,洪秀全不务正业也不假,洪秀全的确就是个傀儡,时不时还被杨秀清叫到东王府去给杨秀清磕头,口呼万岁。但洪秀全利用诸王之间的矛盾成功将杨秀清诛杀,夷灭其全家,的确是有政治手腕。

洪秀全(1814年—1864年),太平天国复国运动的领袖,原名火秀,族名仁坤,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人,是汉族客家人。

01

不第秀才,改信上帝,最终成了气候

洪秀全生于耕读世家,从七岁开始读私塾,到了二十五岁也没有考上秀才,还一直在参加童生考试。考来考去,就把这孩子考糊涂啦。第三次在广州院试的童生试中落选后,就生了一场大病,一度昏迷。病中幻觉有个老者对他说:奉上天的旨意,让他到人间来斩妖除魔。

从此之后,洪秀全就沉默寡言,举止怪异。但他还是不甘心考试的失败,在六年后的1843年,再次参加了考试,结果还是落选了。此时的洪秀全已经三十岁了,他没有像范进那样,一根筋坚持到底,而是另谋出路。

这时候,他想起来之前在广州应试时,收到的基督徒梁发给他的《劝世良言》,与自己大病时的幻觉结合在一起,就认为自己是受上帝之命下凡捉妖的。

于是,洪秀全就砸了孔子的牌位,改信上帝。虽然他从没有读过《圣经》,但不影响他创办“拜上帝教”。自称是上帝的二儿子,耶稣的弟弟。

遗憾的是,科举考试屡屡失败,严重挫伤了洪秀全底气,他给自己的定位太低,这给以后的发展带来了难以估量的阻力。

02

从传教开始,到金田起义,建立太平天国,定都南京。

洪秀全最初在广州传教,并未取得成功。于是,同好友冯云山一起跑到了广西传教。在广西桂平,吸收了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等二千多人为会员,建立了“拜上帝会”。

1851年,洪秀全就带领信徒发动了金田起义,一路势如破竹,攻占了南京,建立了太平天国,改南京为天京,定为国都。

当初,起义之前,拜上帝会由于打砸孔庙,与政府作对,遭到政府镇压,拜上帝会面临分崩离析的局面。此时,刚刚大病初愈的杨秀清急忙站了出来,假借天父下凡的名义,代天父传旨,鼓舞人心,发动了金田起义,从此也确定了他的领导地位。

杨秀清自称是天父,西王萧朝贵自称是“天兄耶稣”。这样,杨秀清成了洪秀全的父亲,萧朝贵成了洪秀全的兄长。从此开始,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会就开始乱套了,这也算是先天不足吧。

03

天父时常教训天子,也是合情合理的事。

洪秀全是拜上帝会的始作俑者,众信徒还是尊奉他为教主。杨秀清虽然自称天父,但在信徒中尚且不能取代洪秀全。

金田起义后,洪秀全自称天王,封杨秀清为东王,冯云山为南王、萧朝贵为西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

太平天国运动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的政治基础,定都南京后,清政府开始组织力量,在天京外围构筑江北、江南大营,围困天京达三年之久。

1856年,在杨秀清的命令下,太平军连续攻克了江北、江南大营,天京之围暂时得到了缓解。此时,杨秀清声望一时无二,集教权、政权、军权于一身,成为了太平天国实质上的最高统治者。

早在这之前,杨秀清就频繁的使用代天父传旨的特权,教导、训斥洪秀全,洪秀全是敢怒不敢言。从辈分上他要听从天父的,悔不该当初给自己定位不准;从实力上洪秀全已经左右不了杨秀清。

在杨秀清指挥攻破江南大营后,又把洪秀全传到东王府,接受天父的教诲,让他把杨秀清的“九千岁”加封为“万岁”。

此时,杨秀清谋权篡位之心,已经昭然若揭。

04

天京事变,杨秀清被诛杀

内官统领陈承瑢,借杨秀清逼迫洪秀全封其为万岁之事,告发杨秀清要谋权篡位。洪秀全趁机密诏领兵在外的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燕王秦日纲等人返回天京,诛杀杨秀清。

1856年,天京事变爆发,韦昌辉乘夜率领三千兵众突袭了东王府,杨秀清及其家属、部众两万多人,几乎全部被屠杀殆尽。

事变后,洪秀全感怀杨秀清,将自己的第五子洪天佑过继给杨秀清,袭爵幼东王。这简直就是个笑话,直接封自己的儿子为东王还厚道些。

太平天国后期,杨秀清大权独揽,洪秀全就是一个傀儡,几乎所有的圣旨都出自杨秀清之手。但杨秀清的专权,不仅引起了洪秀全的不满,其他诸王对于杨秀清的专权也大为不满。此时,冯云山、萧朝贵已死,地位仅次于洪秀全、杨秀清的北王韦昌辉,对杨秀清表面奉迎,暗地里想夺其权,“阳下之而阴欲夺其权”。

洪秀全成功利用与杨秀清、韦昌辉“三角关系”的权力争斗,除掉了杨秀清。

洪秀全又以韦昌辉、秦日纲屠杀过度,而把二人诛杀。

由此看来,洪秀全虽然四书五经没学好,但代数几何学得到不差。尽管洪秀全不务正业,看似他整天躲在宫里只知道跟女人们寻欢作乐,但其政治手腕到底比杨秀清厉害。

不管考试成绩如何,多读书是有好处的,杨秀清出身烧炭工,没有读过书,看来还是差点火候。


豹眼看历史


杨秀清斗不过洪秀全,其实也很正常。


首先,杨秀清并没有完全控制太平天国的武装力量。

拜上帝教在广西山区发展教众时,分成了以杨秀清为代表的东王派和以萧朝贵为代表的西王派。洪秀全永安建制后,虽然委任杨秀清为九千岁,节制西王以下所有人,但萧朝贵并不服杨秀清。而且萧朝贵又很擅长与会党(比如天地会)搞关系,所以太平军杀出广西后,萧朝贵的实力并不比杨秀清弱。

这里插一句,杨秀清搞“天父附体”后,萧朝贵也搞“天兄附体”,其实就是萧朝贵有意要在神权方面与杨秀清竞争。


萧朝贵在长沙战死以后,太平军中的西王派并不认输,他们依然高举西王的旗帜,在萧战死后的数年,在外继续征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杨秀清瞧不起会党,萧派人马为自保,只能如此)

当然了,杨秀清为了消灭西王派,也费了不少心机,比如太平军的北伐就是他借机消灭西王派的一个小手段。

不过,西王派人数众多,哪里是杨秀清想借刀杀人就能完全铲除的?后来杨秀清独断专行的性格逐步显露,西王派就团结在了北王韦昌辉的身边。他们支持韦昌辉,其实倒不是说韦有多大的实力,或是他们对韦有多么忠心。只是因为他们知道,韦昌辉绝不会倒向杨秀清而已。

所以说,别看杨秀清手握实权,当时太平军内不服他的实力派还是有很多的。如果双方真的火拼,洪秀全手里有很多牌可打。



第二,太平天国是政教合一式的政权,洪秀全的宗教身份注定了主动权掌握在他手上。

太平天国的基础是拜上帝教,天父是所有教徒造反的精神支柱。洪秀全、杨秀清等人不信有什么天父。但大家信,所以天父这个谎言,就不能被戳破。

杨秀清成天装腔作势,假扮天父,洪秀全不敢戳穿,是这个原因。洪秀全百事不通,杨秀清一手操持太平天国军政,却不敢取其代之,也是这个原因。(后来洪秀全给杨秀清平反还是因为这个原因)

这就跟唐僧西天取经一个道理。孙猴子虽然厉害,但取经的人只能是唐僧。孙猴子死了不要紧,只要唐僧还在,那么这个取西经的队伍就还能玩下去。

而唐僧要是死了,那就没得玩了。

这里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假如杨秀清真的急眼杀了洪秀全,那么他的下场会如何?


首先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西王派和北王派肯定会他闹掰。其次,李秀成、陈玉成这类中层将领肯定也不会服杨秀清。

而且最关键的一点是,杨秀清能杀人,其它人能不能杀人呢?

开了这个先例,太平天国的下场,怕是只有分裂一个结果了。

所以说,对一支政教合一的军队,想要完全控制,只能从思想上下手。可洪秀全提起占好了坑,杨秀清就算再有能力,也不能动摇洪秀全的神位。

纵然说,杨秀清可以通过天父附体的方式削弱洪秀全的神性,但他不能直接杀洪,否则洪的神格一旦被摧毁了,整个队伍的信仰基石就会崩塌掉。

面对我洪秀全灭你是整顿队伍,你杨秀清灭我就是谋逆的现状,杨秀清想通过慢慢蚕食加逐步逼宫的方式篡位。可这样做他又犯了篡位大忌。毕竟大家都知道他要篡位,而他的实力又没有碾压其它势力,这个皇位,他还能篡的了?



第三,洪秀全智商一般,但情商高,杨秀清远不是他的对手。

杨秀清斗不过洪秀全最大的失策,就是他过早的暴露了野心。第二大失策,就是他的情商太低,不会拉拢异己势力。

中国自古以来,权臣篡位,必须都要先隐藏自己野心,然后通过打击需要打击的人,拉拢能拉拢的人,团结下面所有的人,把一号人物彻底变成孤家寡人后,再篡位。

这是必须走的路线!否则稍有疏忽,必然是粉身碎骨。

就拿曹操来说,他想篡位,也是在搞死荀彧等士族反对派,让汉臣们彻底歇菜后,才由他儿子篡位。

而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再没权力,也比汉献帝强得多吧?杨秀清权力再大,比曹操还是有差距吧?

事实求是的说,杨秀清当时根本就不具备篡位的条件。然而杨秀清等不了,他的野心过于膨胀。有一次,洪秀全因一宫女服侍不到位,便对其拳打脚踢,发泄私愤,导致其流产。此事被杨秀清知道后,便以天父之名教育了他,当众打了他三十大板。作为太平天国的领袖,洪秀全遭遇这样奇耻大辱,他颜面何存,威信扫扫,心中恨透了杨秀清。

然后杨秀清就过早的被洪秀全盯上了。

当然,被洪秀全盯上也不代表杨秀清就一定会失败。只要他能处理好人际关系,尽量拉拢人心归附,他也有反杀的机会。但杨秀清情商低的毛病在关键时刻,就害死了他。

燕王秦日纲脾气爆,一次杨秀清的马夫冲撞了他,他揍了马夫一顿。马夫接着就跟杨秀清告状,杨秀清知道后,就下旨让秦日纲请罪,羞辱秦日纲,两人就此决裂。

丞相陈承瑢因为替秦日纲说话,结果也被杨秀清一块给整治了。

虽然说,杨秀清的位置,注定了他在执政时必须要高调,必须要招人恨。但他在已经确定要篡位的情况下,还如此高调,这就是他情商低下的表现了。

杨秀清想取代洪秀全,他想的是利用天父附体,让洪秀全和平交权。而洪秀全根本不给他机会,直接就是“王炸”,汇集韦昌辉、秦日纲直接就宰了他。

洪的心机如此之狠,杨秀清岂能不败?


Mer86


这里先来解释下杨秀清的权力到底大不大。

简而意赅的说,杨秀清的权力很大,借助“天父”的身份,其已经完全凌驾于洪秀全之上。

“太平天国”这个政权并非是一个单纯的世俗政权,而是类似于现如今伊朗这样的政教合一的政权,它的统治者既是世俗的国家元首,也是教派的宗教领袖,在太平天国中,洪秀全既是太平天国这个政权的天王,也是拜上帝教的教主。

而按照正常情况来说,洪秀全与杨秀清的关系就是如同伊朗领袖与总统的关系,也就是洪秀全是太平天国最高领袖,总揽政权和教权,而杨秀清只是洪秀全在世俗权力中的代表,他负责替洪秀全总揽太平天国的一切政务。所以按理说杨秀清绝对是位在洪秀全之下的,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



我们都知道,洪秀全自1836年创建拜上帝教时,他在宣传自己教派的时候,就自称他自己是自称是上帝的次子,耶稣的弟弟,而这般宣传也为日后杨秀清的夺权埋下了隐患。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一切都得从杨秀清机缘巧合下做的一件事说起。

1847年2月,冯云山因带领会众捣毁庙宇被捕入狱,此时教会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人心动摇,这时,杨秀清站了出来,他伪装成“神灵附体”的样子,代天父传达圣旨,从而巩固了拜上帝会。冯云山出狱后,他虽然知道杨秀清伪装天父下凡完全就是扯淡,但看这种做法居然深受百姓的信任,也就决定让杨秀清一直扮下去。于是乎,杨秀清在拜上帝会内部,正式取得了“代天父传旨”这样的特殊地位,并一跃成为拜上帝会的领导人物。



“天父”是什么,就是耶稣啊,地位可比洪秀全这位上帝次子的身份要高得多。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一旦杨秀清利用这个天父的身份,他就可以号令整个拜上帝教,乃至整个太平天国。而之后“太平天国”还曾改名为“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国”,洪秀全的天王最次,天父最高,由此可知,天父的地位有多高。

那么就有人问,为何洪秀全他会同意给杨秀清这个地位超然的地位呢?其实当时主要是杨秀清没有反心,还是一个毫无根基的人,因此才给他,再加上当时还有冯云山、萧朝贵压着,所以当时的杨秀清并未利用这个身份来做出什么压制洪秀全的事情。但是后来随着冯云山、萧朝贵的相继战死,再加上杨秀清贵为东王已久,他的势力早已越居其他诸王之上。如此,随着权力越来越大,杨秀清的野心也随之与日俱增,与此同时杨秀清也就开始利用这独一无二的“天父身份”来达到在太平天国唯吾独尊的目的。



此后,杨秀清借着“天父”的身份顺利接管了萧朝贵、冯云山的权力,同时采取各种方式不断的打压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及秦日纲、胡以晃、陈承瑢等中央实权派,将他们排挤出权力核心体系,让他们变成了只是服务于东王府的官员。

同时作为太平天国名义上的最高领袖洪秀全,他自然是杨秀清首要打压的对象,他先是利用天父的身份来无限制的削弱洪秀全对于天国的影响力,比如定都天京时,洪秀全曾主张把四书五经列为禁书,可杨秀清却不同意,他就借着“天父下凡”的名义迫使洪秀全让步,而洪秀全只得同意四书五经在修改后可以刊印流传,如此当时很多时候杨秀清就利用“天父”的身份逼迫着洪秀全答应他想要做的所有事情,而洪秀全也是有苦难言,毕竟他如果否定杨秀清天父的身份,就等于否定自己的身份,因此他只得忍受着杨秀清的逼迫。



而后,杨秀清利用天父的身份在入主天京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就彻底的架空了洪秀全,“凡紧要奏章若无杨逆伪印,洪贼不阅,故一应奏章必先送杨贼处盖印,虽昌辉自奏亦不能径达”(《贼情汇纂》),此时太平天国一切事物都由杨秀清说了算,洪秀全做不了任何主。同时英国麦华陀在访问天京后也曾说:“至于像太平王这样一个人是否真的存在,仍是很值得怀疑的一件事,因为在我们同将军等人所有的通信中,对方刻意向我们大谈东王的意愿,他的权力,他的威严,他的影响,但只是顺便提及他那驰名的主子。东王显然是他们政治和宗教体系中的原动力”,由此可知,在当时杨秀清已是太平天国真正意义上的最高统治者。

当然杨秀清这人虽权利欲极重,但却也是太平天国不可多得的才德兼备的领导者,太平天国在他的带领下,国力可谓是蒸蒸日上,与清国的战争更是连战连捷,大有一统中国的趋势。杨秀清在位期间就严格维持秩序和执行纪律,据《太平天国的政治与宗教》载:“一切人等,无有例外,各有派定的岗位与职责,而全体动作各按轨道,循规蹈距,如同钟表的机件”,在他的安排下,太平天国各个机构运作有条不紊,相互之间配合默契,远不是太平天国后期那样政局混乱,谁都不知道听谁的局面。



同时杨秀清在任免官员时,他择才用人,赏罚有度,《贼情汇纂》载:“其法至严,凡有失利取败,违令私财,重则立斩,轻者责降,不敢徇情,略无姑息。有功亦破格升迁,赏不逾时,而桀骜不驯之徒,遂群焉俯首,甘心服役,至身临矢石而不惴,膏涂草野而无悔矣”,有功就赏,有过就罚,可谓是赏罚分明,因此当时的太平天国内部平稳,外部的战事更是连战连捷。

那说了这么多,为何这么一个手握太平天国最高权力,又是颇有能力的杨秀清,他为何会被一个被架空的洪秀全给击垮了呢?其实原因很简单,他并不是被洪秀全一人击败的,而是被洪秀全、韦昌辉、石达开、秦日纲、陈承瑢等除东王府集团之外的所有太平天国实权派合谋杀死的。如果当时仅凭洪秀全一人,以洪秀全的实力,他绝对斗不过杨秀清的。



当时正是因为韦昌辉、石达开、秦日纲、陈承瑢等这些被杨秀清无限打压实权派的加入,洪秀全才能彻底的击溃杨秀清。说白了,杨秀清会败,不是败给别人,而是败在自己的身上。的确杨秀清是太平天国不可多得的文武双全的领导者,但同时也是一个权利欲极重的领导者,他为了达到完全控制太平天国的目的,他将所有的实权派可是全部得罪光,上至天王洪秀全,下至丞相陈承瑢,都逐一跟他反目成仇,如此当这些群起而攻之的时候,他焉能不败呢?

要我说,杨秀清还是太仁慈,正所谓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既然要打压,那就直接将他们打压到底,可杨秀清确是要打压,但却不完全打压的主,如韦昌辉、石达开、秦日纲等杨秀清都只是将他们赶出天京,而并没有撤他们的职,更甚者还让他们前往地方领兵,你说这不是自己找死吗?如此,杨秀清这般做法是既让他们的恨,又让他们有报复的机会。而后在洪秀全的号召下,他们自然是不会放过这可以名正言顺的搞垮杨秀清的机会。



如此,杨秀清的灭亡也就不远了,杨秀清毕竟只是一个人,但洪秀全的身边却是聚拢着太平天国几乎所有的实权派,以一抵十,甚至是抵百,你说杨秀清怎能斗得过呢?怎能不败呢?


澳古说历史


一、洪杨矛盾由来

洪杨矛盾在太平天国金田起义之前已经埋下。洪秀全离开紫荆山,去广州释放冯去山,这就是失败的开端。拜上帝会失去教主及主要助手,教徒一盘散沙、分崩离析之际,杨秀清在集会上跳起了大神,表演了一出天父下凡的好戏。以天父之口吻向信徒们传达命令。这种附会神的行为,对质朴愚昧的老百姓信徒最具号召力。果然,信徒们信以为真。自此,杨也就取得了在拜上帝会中扮演天父角色的筹码。这在拜上帝会的宗教理论体系中就自然位居上帝二子洪秀全之上的地位。

洪秀全作为拜上帝会的理论创建者,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后来萧朝贵效仿杨秀清也跳起了大神,这次附体的当然不能再是耶和华,而是上帝的儿子、洪秀全的天兄——耶稣基督。萧朝贵之所以效仿背后也是杨秀清搞的鬼,是他的主意。因为萧朝贵的亡妻与杨秀清同族,两人关系密切。此举也可以看出杨的聪明。杨虽然目不识丁,出身烧炭工。但确实聪慧,能力出众。这样洪秀全的地位已经岌岌可危。

为了改变这种地位,洪秀全开始拉笼萧朝贵,最后通过把其妹妹洪宣娇嫁给萧朝贵的方式,暂时扭转了这种局面。

1851年1月11日,在洪三十八岁生日这天(看看人家这生日过的,这生日礼物),上帝会在金田村举行了起义仪式,定国号“太平天国”。洪任“天王”,任命了天国五军主将:中军主将--杨秀清,前军主将--萧朝贵,后军主将--冯云山,右军主将--韦昌辉,左军主将--石达开。当然这也是以后在永安建制,分封诸王时的顺序。此时可见,地位、实力已发生了变化,原本排列第二位的冯云山地位已经下降至第四位。杨的地位跃至第二位,在永安分封诸王时,特在东王后面加上了可以节制诸王的定制。可见杨已然成为第二号人物。

杨地位的上升并没有就此止步。在此后的转战各地中,实际的军事指挥都是杨所指挥的。洪的宗教理论是其所长,但军事指挥并非所长,他也明白这一点。而且杨确实有天生的军事指挥才能,这样洪索性自觉退居幕后,免得向众人暴露更多自己在军事上的无能。

二、骄横丧理智,失败之源

1856年太平军相继攻克了江南、江北大营,北伐也在顺利推进。占据了长江中下游大片富庶地带。可谓一时达到全胜之境。可历史的诡异之处就在于,盛极而衰的命运转折来的太快。从1853年定都天京以来,领导人之间的裂痕越来越大。太平天国以拜上帝会为宗教旗帜组织民众,它是一个宗教性质的国家。如果它仅仅是一个政治团体,杨早就把洪取而代之了,可是杨对于宗教问题缺乏信心,毕竟自己目不识丁,对于基督教也缺乏清楚的认识,理论工作一直是洪之所长。但是不甘居于他人之下的心理却不受自己支配的越发增长。这种想得而不得的心理支配下杨的骄横也日渐增长。

冯云山在路过全州时已经牺牲,洪的妹夫萧朝贵也在攻打长沙时阵亡。现如今只剩下天王---一个久居深宫、不理时政、只知躲在女人堆里享受的宗教领袖;一个北王--韦昌辉;一个年轻而又有威望的翼王--石达开。可是骄横的杨并没有处理好与韦、石二人的关系。尤其是韦昌辉。刚拿下南京时,二人就因为一个秦淮河名妓而发生龌龊。后来,杨又把石达开的岳父杖刑三百。这样原本可以拉笼的两人都因杨的骄横而失去了可能。杨因为自己的任性蛮横、丧失理智而为自己的最终失败埋下了伏笔。


三、万岁事件

8月17日,是东王的生日。万岁事件发生在7月22日。这一天,杨又天父下凡了,把“儿子”洪秀全招致东王府跪在自己脚下训话。“你和杨秀清都是我儿,都有功劳,可是,为何你是万岁,杨是九千岁呢?“洪之好跪伏在地上道:”是,东王打江山功劳甚大,也应该称万岁”。

这就是著名的万岁事件,通过这次天父下凡,杨与洪在太平天国内的称呼变成了对等的了。杨实际上想逼洪禅让。但是这种露骨的逼宫把洪直逼到了死角。如果说以从前洪的行动来看,他确实有优柔寡断的毛病,那么到了这种事关自己地位、尤其是身家性命的非常时刻,恐怕只能豁出去,干他的了。

杨的意图很明显,肯定会在自己生日那天作为称万岁、禅让的日子。好在还有时间。

洪之所以如此痛快的答应杨的万岁称号,也是洪城府之深的表现,是其故意为之。他就是要让杨认为自己是个窝囊废,是个任他拿捏而毫无反抗的木偶、傀儡。而原本精明的杨不知是利令智晕还是自以为胜券在握,净然毫无防备。而此时的洪已经在密谋如何逃脱杨的监视,进一步放松杨的警惕,他一面继续沉迷于女人身边,让外界感觉他只知沉迷女色,另一方面又派出一女性使者秘密联络在外带兵打仗的韦昌辉、石达开。女人出入天王府这一计策果然成功,有着丰富斗争经验的杨居然没有引起任何怀疑。


四、韦昌辉血洗东宫

原本密令是传给韦昌辉和石达开两人的,因为洪也认识到要想诸杀杨,起码要由韦、石二人共同来执行,这样才能在事后巩固自己地位,又不遭到外界质疑。但是石达开所在的武昌要比韦昌辉所在的南昌远得多。另一方面由于敌情不一样,韦昌辉离开战地要容易一些,而石达开则相当困难。这样,没等到石达开,韦昌辉带领三千精兵,分乘二百余船,悄悄抵达天京,二百余船分散在天京各处靠了岸,三千人在深夜时分从各个城门进入天京。而杨净然没有接到任何报告。这又与临战状态下的南京的形势密不可分。在战时状态下,有几十只船靠岸并非什么稀罕事,毕竟南京也要补充粮食和弹药。正是韦昌辉处心积虑的秘密安排,杨已经注定终要命丧黄泉。

当然夜里,东王府遭到血屠。杨氏三兄弟死无葬身之地。杨部属均遭屠杀。

杀疯了的韦昌辉已经丧心病狂,已经失去了控制。

五、原因总结

杨秀清的骄横心理使其放松了应有的警惕是他失败的直接原因。

洪秀全的宗教领袖地位能得到信徒的认可,是他能调动韦昌辉和石达开的力量之源。而这又源于政教合一的太平天国制度设计。

杨秀清没有处理好与与韦昌辉和石达开在日常中的关系,反而激化这种矛盾,进一步孤立了自己,以致众人都认为杨秀清应该诛杀。事后人们对杨秀清应该诛杀这一点是没有任何质疑的,石达开责怪韦昌辉的也只是不应该牵连无辜,杀伐太多。由此可见,杨秀清的灭亡有咎由自取的成份。

再往理论深处分析,可以讲这是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使然。称王夺权,可共患难而不可共富贵,不能形成坚定的领导核心,不能用正确的理论指导革命,而只能用迷信手段来组织和建设国家,反封建而走向了封建化,改朝而不换代,终于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这些都可以说是作为小生产者的农民自身的局限性。


辰晨木


有两个原因:

一、洪秀全过于阴险。虽是老大,却在势弱之时,能弯的下腰。并巧用借刀杀人之计,成功逆袭,灭掉了兵权在握的东王杨秀清。

从表面上看,定都天京后洪秀全的确是不务正业,他除了盖天王府和玩弄女人,好像没做过一件一国之君该做的正事。

实际上,杨秀清多次为天父代言之行径,已使洪看出了杨的野心,洪杀机顿起。但苦于天京城内没有自己的军队。所以,洪除了韬光养晦、等待时机,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再看杨秀清,作为开国元老,先是在教会危机中借“天父下凡”为名,挽救了教会。 此事之后,杨秀清便成为“天父”的合法代言人,拥有无人替代的特殊权利,杨的政治地位,直逼洪秀全。


太平天国建立后,杨秀清已掌握兵权。杨秀清又组织西征北伐。于1856年攻破威胁南京安危的清军江南大营。此时杨秀清的政治生涯已达巅峰。

洪秀全之所以能除掉杨,除了能隐忍,他还发现北王韦昌辉与杨秀清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便巧妙借韦的刀,灭了杨氏一门,接着又灭了韦,可谓机关算尽,心狠手黑!

二、杨秀清过于狂妄,不知收敛,结果多行不义必自毙。

杨假借天父之名,公然向洪为自己和儿子要万岁之名,暴露了自己取而代之的野心。为自己的覆亡埋下了祸笔。

正应了一句话:功高莫盖主,盖主者被诛。从古自今,因功高盖主被灭掉的臣子比比皆是,如韩信、白起等历史名人。功高盖主便已是不得好死,而杨集盖主、欺主为一身,自然会死的更难看了!

杨不光欺主,还欺负同僚与亲信,更是犯了出来混的大忌,所以早晚得还。

从级别上讲,杨秀清和韦昌辉是平级,就好比大家都是局长,都是一把手,谁也管不了谁!可杨秀清却偏偏要管韦昌辉这个平级。因为自己小妾的兄弟与韦昌辉的亲哥哥发生点矛盾,为了显示自己这个东王与众不同,杨秀清便把韦的亲哥绑了,并让韦昌辉定其死罪。你说杨坏不坏?他不杀人,却逼着人家平级的北王,亲手杀死自己的亲哥!韦昌辉那个恨啊,恨不得手刃杨,但迫于杨的势力,只能给亲哥来了个五马分尸。


到最后,还是杨的亲信陈承瑢向洪秀全告的密,说杨秀清准备要弑君篡位了。你说杨是不是个糊涂蛋?!众所周知,亲信是最了解自己,万一反了水,可是要命的!

前面咱们说过,洪秀全本来就有杀杨之心,苦于城内无兵可遣,只能忍气吞声。当洪听说杨秀清要杀自己时,顿时慌了神,急忙将与杨有仇的韦调来听令,借韦的刀,灭杨!

韦昌辉恨杨秀清恨得那是牙痒痒!所以一接到命令,便带领部队秘密进京冲进东王府,见人便杀,可怜杨秀清一家老小,加上卫队两万余人悉数被斩杀,连丫环、老妈子都没放过。一时间,天京城内血流成河。这便是1856年的“天京事变”,从此以后,太平天国由盛转衰,开始走下坡路,直至灭亡。

而洪秀全在灭掉杨秀清后,表面上迫于翼王石达开压境的讨韦大军,迫于群情激昂的天京军民,实则顺己之意,转手就将31岁的韦五马分尸。

可怜韦昌辉,正做着加官进爵的美梦,却稀里糊涂地被人当了枪使,丢了卿卿性命。

综上所述,作为一把手的洪秀全不该一味养虎为患,在太平天国建立后,就该着手削弱杨秀清的势力,最终夺其兵权。而作为臣子的杨秀清,功高欺主,欺同僚,欺亲信,让别人无路可走,最终将自己逼上绝路。还有被当枪使的韦昌辉。

当然,历史不能重来,作为后人的我们,在为人处事中一定要引以为戒,让悲剧不要重演,才是正道!


小熙为人人


历朝历代的社会从君臣到各级的官僚,绝对是上下分明等级森严。这种思想灌输以深入到每个人的心灵深处,假如某人想要以下犯上犯中作乱。特别是改变君臣之间的关系以臣欺君,并不那么容易。比如清王朝的大臣鳌拜和康熙皇帝就是如此。当然历史上也有这种犯上作乱的状况出现,但都是极端个别现象。并不代表人人都会去这样做。某位大臣个人本事再大实权再多,也并不意味着他就可取君主而代之。大平天国的洪秀全和杨秀清是君与臣的关系。洪秀全也不是不务正业,而是那个年代太平天国虽然没有全部取得政权,但也几乎打下了近半壁江山,所以才在天京今天的南京建都称王称帝。当时的洪秀全严然一派皇帝的威风,底下各王也是如此,因此洪秀全除了在宫殿享受作乐之外,不可能领兵去沙场征战。

东王杨秀清是没读过书的一介武夫,虽然如此,但太平天国一路从广西打到南京其功不可没。至此有点飘飘然不可一世,他和天王洪秀全的矛盾,实则就是一种空无实学居功自傲目无一切的矛盾。但他也深知想要真正取代天王并非易事,既使他的实权很大,大到可以压顶也无济于事。但天王和其它各王,也是尽量的装傻充愣忍让他罢了。事实也是如此,假如东王杨秀清不顾一切的把天王推倒,那么其它各王肯定会合力来共同消灭他。这一点杨秀清再无学识,也会明白其中之凶险。人常说物极必反,狡猾的狐狸斗不过好猎手。洪秀全明白不除杨秀清,自已哪有顺心日。更何况其它诸王大多对东王不满。这样一来,只要天王洪秀全下旨,可以说随便使出一计谋就可除掉东王杨秀清。当然太平天国的这种内乱混战,也使其走向了分崩离析,最终导致失败只不过是时间问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