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E傳奇(三)——杜立特空襲和錯失珊瑚海

眾所周知,企業號是人類戰爭史中最為著名的一艘戰艦。今天,我將帶領大家,回顧這艘二戰傳奇航母的一生,再重新認識他為反法西斯事業所作出的重要貢獻。

接上篇,企業號在成功空襲了馬紹爾等日佔島嶼後,接到了一項神秘的任務——與大黃蜂號編隊,空襲東京。

杜立特空襲

1941年12月21日在白宮召開的參謀總長聯席會議上,美國總統羅斯福向與會成員指示軍隊應儘快組織針對日本的報復性打擊。

空襲東京的想法由當時負責《反潛法案》的海軍參謀次長——弗蘭西斯·羅爾上校。他曾經幾番視察位於諾福克的海軍機場,發現那裡的跑道塗上了航空母艦甲板上的圖案,用作飛機著艦訓練。

大E傳奇(三)——杜立特空襲和錯失珊瑚海

空襲東京的英雄:杜立特

1942年1月10日,弗蘭西斯·羅爾向時任美國海軍艦隊總司令兼海軍作戰部長厄內斯特·金彙報了這一發現。他認為只要加以訓練,雙引擎的陸基轟炸機完全能夠從航母甲板上起飛,金對羅爾的觀點表示同意,遂任命本已退役的美國陸軍航空兵中校詹姆斯·哈羅德·杜立特負責策劃方案並帶領行動。杜立特退役之後,從事民用飛行事業,是當時著名的飛行員和航空工程師。

執行空襲的轟炸機方面,要求至少能攜帶一枚重達2000磅(910公斤)的炸彈續航2400海里(4400公里),在當時所有的飛機中,最終選中了北美航空公司出產的B-25B米切爾轟炸機。

大E傳奇(三)——杜立特空襲和錯失珊瑚海

美軍新式的B-25轟炸機

B-25在當時屬新款飛機,未曾參與過實戰,這也是杜立特所擔心的一點。但之後B-25的測試顯示了它足以滿足此次空襲的要求。在杜立特首次彙報方案時,他的計劃是空襲結束後,飛機可以飛往前蘇聯,這樣航程就可縮短600海里(1000公里),依據租賃法案,著陸之後這些B-25可暫時移交給蘇聯,機組人員就可返回美國。

為此白宮派專員前往蘇聯密談,卻無果而終。原因在於蘇聯為避免陷入兩線作戰的窘境,便在1941年4月同日本簽訂了《蘇日中立條約》,不想拿同美軍合作來得罪日本。白宮認為,即便蘇聯同意降落,機組人員也有被移交給日方的危險。因此降落蘇聯的方案遭到否決。

方案確定使用B-25轟炸機之後,兩架B-25搬上了停泊在弗吉尼亞州諾福克的大黃蜂號航母甲板,於1942年2月3日毫不費力地從航母上成功起飛。空襲計劃因此迅速得到了批准,第17中型轟炸機大隊前往諾福克,開始從中徵募志願者。之所以選擇第17中型轟炸機大隊是因為首批B-25就是分配到該大隊服役的,截至1941年9月該大隊的全部4箇中隊均已配備了B-25。第17大隊不僅是美國陸軍航空兵中的第一支中型轟炸機大隊,而且機組人員駕馭B-25的經驗也最為豐富。美國參戰後,第17大隊最先是隸屬於陸軍航空兵第8轟炸機軍團。

大E傳奇(三)——杜立特空襲和錯失珊瑚海

最終16架B-25被搬上了大黃蜂號

初期方案中,空襲需要20架轟炸機。因此從第17大隊挑選了24架B-25B米切爾轟炸機,將其運抵中部大陸航空公司進行改造。

具體的改裝包括:

拆除機腹炮塔中的機槍

考慮到可能會遇到比較寒冷的天氣,在機翼前端和機尾安裝除冰器,防止燃油凍結

在頂部機槍周圍加裝通風鋼板

拆除無線電收發器

在投彈艙上方加裝160加侖的摺疊式橡皮油箱,用完裡面的油料後可以將其壓癟摺疊;

在機腹炮塔裡安裝110加侖的金屬副油箱,使B-25的總燃油載重從原先的646加侖提高到1141加侖

考慮到一旦抵達中國上空尚需時間尋找可供降落的機場,燃油仍需多帶一些。所以在飛機尾部的無線電員座艙裝一個60加侖和十個5加侖的小油箱,要求機槍手在飛行過程中不斷將小油箱裡的油料加註到炮塔副油箱裡,然後在小油箱上鑽上孔,再扔出飛機,使小油箱能很快沉入大海,不給日軍留下任何追蹤機群的痕跡

考慮到尾部炮塔的雙管12.7毫米機槍性能並不可靠,時常出現卡殼,決定卸掉尾部機槍以減輕飛機載荷。但為了保護飛機不至於受到來自後方的攻擊,因此在機尾安裝了兩根塗成黑色的木棍,模擬機槍槍管,這種“稻草人”機槍在實戰中還頗有效果:日軍飛行員遠遠看去,難辯真假,倒也不敢輕易從後面發動攻擊

1942年4月1日,16架經過改造的B-25轟炸機和每架5名機組成員,再加上地勤維護人員,總計71名文職和130名作戰人員,從舊金山的阿拉米達登上了大黃蜂號。每架B-25配備了4枚特別定製的500磅(225公斤)炸彈。4枚炸彈中,3枚填裝高爆炸藥,1枚為子母燃燒彈。這種燃燒彈呈長條棒狀,上百根捆綁在一起掛入投彈艙。在投出機艙後,會分散開來,大面積燃燒目標。

大E傳奇(三)——杜立特空襲和錯失珊瑚海

在行動出發後由全體作戰人員合影留念時,杜立特中校頗具深意地在5枚炸彈的尾翼繫上了日本的“友好”獎章——都是在戰前由日本政府授予美軍官兵的獎章。杜立特非常明白地告訴大家,用炸彈順路幫個忙,讓這些個虛偽的獎章統統滾回老家。

4月2日上午10時,大黃蜂帶領的第18機動艦隊駛離阿拉米達。數天後,由大名鼎鼎的“蠻牛”哈爾西中將指揮、以企業號為核心的第16機動艦隊在夏威夷以北海域與第18機動艦隊會合。企業號上的戰鬥機和巡邏機為大黃蜂號和整個艦隊提供空中保護。

第16與第18機動艦隊會合後一併向西航行,全程無線電靜默。4月17日下午補給艦為艦隊補充完燃油之後,與8艘驅逐艦向東後撤,航母和巡洋艦繼續向西,以20節的速度朝日軍控制的海域快步前進。在那裡,16架B-25準備起飛。

大E傳奇(三)——杜立特空襲和錯失珊瑚海

被擊毀的日東丸23號

4月18日清晨7:38,機動艦隊距離日本本土尚有650海里(1200公里)。就在此時,正在該海域遊弋的日軍巡邏船日東丸23號發現了他們,隨即向日本發送無線電預警。納什維爾號將其擊沉,日東丸上除了船長自殺之外,11名船員中5人生還,被救上了納什維爾號。

令杜立特沒有想到的是,艦隊尚未抵達起飛地點,竟如此早地被日軍發現了。因擔心接到警報的日本很可能已出動兵力前來阻擊,艦隊若再往前行就會非常危險。杜立特和大黃蜂號艦長決定,所有B-25立即起飛——比原計劃提前10小時,意味著B-25將多飛310公里。

待16架B-25依次排開發動引擎之後,留給杜立特起飛的滑行距離只有467英尺(142米)。16架B-25在8:20至9:19之間的一個小時之內全部成功起飛。第16架B-25原本只隨同機隊進行觀測和拍攝,因計劃有變,杜立特決定16架B-25全部用於轟炸。對美軍來說,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陸基轟炸機從航母上起飛執行任務。

大E傳奇(三)——杜立特空襲和錯失珊瑚海

B-25從大黃蜂號上起飛

起飛後的B-25陸續飛往日本,航程初期採取2到4架為一組,之後則各自散開,貼近海面低空飛行以躲避日軍雷達。6小時後,16架B-25於東京時間正午時分陸續飛抵日本上空,轟炸了東京的10座軍事和工業目標,橫濱2座,橫須賀、名古屋、神戶和大阪各1座。雖然一部分B-25遇上了防空炮火以及日機的追擊攔截,卻沒有任何B-25被擊落,僅Joyce中尉的10號機輕微受傷,機身被打出了洞。16架轟炸機中,只有4號機因機槍失靈,日機死纏不放,將炸彈扔入東京灣,未能實施轟炸。

大E傳奇(三)——杜立特空襲和錯失珊瑚海

描述了杜立特空襲的電影畫面

在此次空襲中,由於大黃蜂號的甲板上堆滿了B-25轟炸機,導致無法起降其他飛機護航。而企業號的存在讓情況有了很大的改善。因為它的存在,保障了這次行動的順利進行。企業號功不可沒。

大E傳奇(三)——杜立特空襲和錯失珊瑚海

空襲東京時,企業號的艦載機正在巡邏,保護艦隊的安全。

完成了空襲東京的輸送和護航任務,並給“大黃蜂”號補充了艦載機之後,第16特混艦隊立即在海軍中將威廉·F·哈爾西的指揮下啟程趕往南太平洋,準備向埃法特島的海軍陸戰隊基地運送飛機。

錯失珊瑚海

日軍即將入侵莫爾茲比港的情報立刻打亂了這一安排。兩艘姊妹艦立刻調頭駛向珊瑚海,準備和已經先期出發的“列剋星敦”和“約克城”號一道迎戰入侵新幾內亞莫爾茲比港的日軍艦隊。

但是緊趕慢趕,她們還是遲到了1天,珊瑚海海戰已經在1942年5月8日落下了帷幕。未能參加這場人類戰爭史上第一次以航空兵為主角的海戰,無疑是“企業”號的一大憾事,但沒關係,真正的考驗和決戰,就要來了。

在珊瑚海海戰中,美軍損失了列剋星敦號航空母艦,約克城號也受了重創。日軍的祥鳳號航空母艦被擊沉,瑞鶴和翔鶴分別因為損失的飛行員過多,受損嚴重,缺席了中途島海戰。這無疑也是為美軍接下來的行動減輕了壓力,為勝利做好了鋪墊。

大E傳奇(三)——杜立特空襲和錯失珊瑚海

1942年5月7日,日軍的“祥鳳”號輕型航母在珊瑚海戰役中被美軍艦載機擊沉。珊瑚海戰役是歷史上第一次由航空兵進行的大海戰,其間雙方艦艇完全沒有見面。這場戰役開創了太平洋戰場全新的海戰模式。本圖由一架“列剋星敦”號上的艦載機拍攝。

大E傳奇(三)——杜立特空襲和錯失珊瑚海

在珊瑚海海戰中被日軍重創後的列剋星敦號航母,又發生了油氣爆炸。最終不得不被放棄。

這是我企業號傳奇的第三篇,主要講述企業號掩護空襲東京,錯失珊瑚海海戰的故事。在後續的章節中,我會為大家帶來企業號與日軍的戰鬥。下一期將主講企業號在中途島海戰中精彩的表現。喜歡的朋友可以點一個關注,支持一下!!同時,我還有很多其他系列的文章,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