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門性格率真的子路真的有片言折獄的能力嗎?

《論語》中除了孔子的言行,還有很多孔門弟子的內容,其中性格最突出、最令我難忘的可能就是子路和宰我了,宰我是因為被孔子批評的太多了,而子路則是由於其性格的率直,不論是對孔子見南子的不滿,還是聽聞孔子乘桴浮於海,只有他能隨行的評價後的喜形於色,子路表現出的耿直忠信讓人印象深刻,這種性格,重諾誠信,讓人信服。但《論語.顏淵篇》第十二章所記載的內容被理解為子路能片言折獄,恐怕很難讓人信服。這一章的原文是:

子曰:“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子路無宿諾。


孔門性格率真的子路真的有片言折獄的能力嗎?

“片言可以折獄”,“片言”的意思就是訴訟雙方中一方的言辭,即片面之辭,古時也叫“單辭”。“折”,斷也。“折獄”就是斷案的意思。

“其由也與”與“子路無宿諾”兩句話歷來有很多不同的解釋。我們從不同解釋之間的關係來分析。首先要搞清楚的一點是子路是負責斷案的人,還是提供證據的人。歷來很多版本都認為“子路明決,可以僅聽片面話斷獄”也就是說子路善於明斷是非,僅聽片面之詞即可決斷。這與“斷獄必兼聽雙方,不應單憑片辭”這個普遍認同的道理不符,與理不通,就是說子路是負責斷案的人的說法是解釋不通的。另一種解釋認為“子路忠信,決無誣妄,即聽其一面之辭,亦可憑以斷獄”,子路為人忠信,決不會說謊,所以他的一面之詞就可以作為斷案的依據,所突出的是子路的忠信,子路並不是負責斷案之人,而是提供證詞之人,錢穆先生採納就是這種解釋。


孔門性格率真的子路真的有片言折獄的能力嗎?

另一方面需要明確的是“其由也與”是一句疑問句,還是一句感嘆句,很多版本的註釋標點符號用的是“?”,解釋的時候用的卻是感嘆的語氣。這就引出了“子路無宿諾”一句話的作用。只聽其一面之詞便可斷獄,子路可以嗎?“子路無宿諾”就是回答,子路有諾不留,語出必信,人皆信服,這是孔子的自問自答。如果是感嘆句,“子路無宿諾”一句雖然也是孔子所說,但不一定是與上一句話同時所說,由於都是在感嘆子路的忠信,故《論語》的編撰者將這兩句話放在了一起。


孔門性格率真的子路真的有片言折獄的能力嗎?

還有一種看法認為“子路無宿諾”應該理解為,“子路守信篤,恐臨時有故,故不事前預諾”,這種理解與“子路急於踐言”並不衝突,不輕易許諾,但如果許下諾言,一定要履行,而且不能拖拖拉拉。

本章的譯文是,孔子說:“憑其片面之辭便可以斷案的,怕只有子路(說的話)可以吧!”子路從來沒有拖延不兌現的諾言。


孔門性格率真的子路真的有片言折獄的能力嗎?

周敬王四十年(魯哀公十五年),衛國內亂,子路身為衛國大夫孔悝的蒲邑宰,子路明知城內已混亂,但為了信守自己的職責,在接到同學的預警後,依然冒死衝進衛國國都救援孔悝,混戰中被蒯聵擊殺,結纓遇難,被砍成肉泥。子路最終用自己的死詮釋了對忠信的堅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