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前,為30萬南京人昭雪,她突破內向的一生,值得一讀


夜讀 | 22年前,為30萬南京人昭雪,她突破內向的一生,值得一讀


首先說明,內向的人不是不強大,相反,他們就像種子,爆發力都在裡面,但他們因拘謹而無法將完美的想法用流利的口才當眾表達,因毫無必要的羞澀無法融入場合與人談笑風生因而錯失許多資源和機遇,也的確使他們的圈子乃至未來的道路越來越窄。


尤其是如果在一些無法使所謂的“內向”發揮才能的環境或崗位中,那麼他們或將終其一生都認為自己的生命平凡平庸,毫無建樹,以致滿口的自輕自卑,最後陷入惡循環,最後全世界都相信了他們,正如他們自己所認為的那樣,是個不足取的失敗者。


但,不是這樣的,每個內向者都有他自身特別強大的部分,關鍵是要怎麼樣讓他爆發出力量,讓它從漆黑幽暗的泥土中探出羞怯的頭,最後長成一棵茂盛的參天大樹,讓所有路過的人都嘖嘖稱歎。


內向不是不好,內向的人只需改變一下,那麼你的內向,真的會逆轉成你手中的王炸。


只活了36歲,但卻震驚世界的女人張純如:

如何從羞怯小女孩最終長成世界名女人


夜讀 | 22年前,為30萬南京人昭雪,她突破內向的一生,值得一讀


進入主題前,想先說下這個驚世絕豔的女人張純如,相當一部分人可能都不知道她,但相信所有的人都知道“南京大屠殺”。張純如,就是把南京大屠殺這一世界戰爭史上最黑暗的一幕揭露給全世界的人。


日本到現在都不肯承認1937他們在南京犯下的暴行,對南京人民實施的慘絕人寰的姦淫和殺戮,但張純如蒐集了無數的證據,並把它公佈給了全世界,任憑日本抵賴,但鐵證如山,也只能更見其民族狹隘的道德觀和崩潰的道義觀。


夜讀 | 22年前,為30萬南京人昭雪,她突破內向的一生,值得一讀


張純如的一生就像焰火,只活了短短的36歲,但她卻用超拔的毅力與仁愛的精神,感動了全世界。


在人生的後五年,張純如在美國進行了大大小小的巡迴演講,她為一切所知道的不公平的人和事討公道,她正面駁斥日本大使齊藤邦彥,在全世界人民面前批的對方啞口無言,她以一己之力力戰所有不安好心的顛倒黑白者和信口雌黃者,她是當時所有人追捧的對象,女人滿含熱淚帶頭為她起立鼓掌,男人在她面前自愧弗如,嘆她真有勇氣。


雖然只有36年的人生,但她改變了世界史並直接改變了世界歷史未來的走向。


夜讀 | 22年前,為30萬南京人昭雪,她突破內向的一生,值得一讀


只是很難想象的是,當初的她,只是一個內向孤僻、不愛說話、甚至還被老師通知父母要她去參加會話治療的極為羞怯的小女孩,連她的母親都沒有想到她竟可以當眾演講,而且還能講得那麼滔滔不絕、激情飽滿,而縱觀張純如一生的故事,這一切的化繭成蝶似乎只在那有限的幾年內,在幾個她拼盡力氣去突破的幾個極為至要的關鍵點。


不能免俗,家庭的確是塑造一個人最重要的場所

但如果你不那麼幸運,請給自己勇氣


夜讀 | 22年前,為30萬南京人昭雪,她突破內向的一生,值得一讀


就算很多父母害怕承認家庭對孩子的影響,但家庭的確在孩子的一生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張純如小時內向,而她的父母,無疑在成長道路上給了張純如不少的幫助。


純如父母均畢業於哈佛大學,都是學問一流的研究家和教育家,所以對純如的教育也十分看重。純如幼兒園時,老師找到家長說純如不愛說話。於是母親張盈盈回到家左思右想想出了一個小辦法,純如在家愛講故事,那麼何不讓她把故事畫出來,然後自己再把她的話寫上去。


張盈盈就這麼實行了,待母女倆你一筆我一筆的完成後,張盈盈又把純如的故事集裝訂成一本書,讓她帶到學校交給老師,就這樣,老師為純如在全班同學面前辦了場小小的“作品朗誦會”,讓純如講述自己的故事。純如果然開朗了許多。


夜讀 | 22年前,為30萬南京人昭雪,她突破內向的一生,值得一讀


小學時,一個女生排斥純如,母親張盈盈總會陪在純如身邊,聽她盡情的傾訴,張盈盈後來在書中這麼寫:幸運的是,我完全理解純如的感受,她可以盡情向我傾訴,我們一聊起來就沒完沒了,我相信這有助於緩解她的孤獨感,帶給她力量


純如特別敏感,總是容易受到傷害:“從很早起,我就發現純如是個敏感的孩子,發生在她周圍的事對她的影響比其他普通孩子要多,我也發現,我需要以一種特別溫柔的方式對待她的情緒。


“純如經常告訴我,有人嘲弄她,或是故意找茬,我們時時需要安撫她,勸她換個角度思考問題,我提醒自己,純如是與眾不同的,我需要對她極度耐心。


成長的道路上,父母一直呵護著純如,引導並保護著她敏感自尊的心,而在純如長大後的道路上,純如父母更是給予了她無盡的鼓勵和支持,時時告訴她她很棒,要自信。


純如成名後,在給母親張盈盈的信中曾這麼寫道:“你總是說:別擔心,純如,你會成功的,我知道你會。因為你與眾不同。。。。”“這些話幫我度過了很多年——那些充滿風險,失敗和失意的歲月,你或許當時並未意識到,這些話真的很強大,它改變了我的人生。。。。人總是會在潛意識裡朝著期待的方向努力的。”


一個人從內向變強大的第一步,一定是懂得呵護自己的心以抵抗外來的傷害並自信,而家庭,正是一個人建立自我最開始的地方,但並不是所有的家庭都圓滿,也並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如純如父母般有學識有文化,而且表達有度。那麼就請給自己勇氣,沒人來送傘,那麼就自己找避雨的地方,鼓勵自己並相信自己,並且遠離那些虛偽的逢迎但實際的消耗,風雨過後,一樣會天晴。


主動,還是主動!


改變純如的,還有她的主動,而內向者往往最不會主動。


夜讀 | 22年前,為30萬南京人昭雪,她突破內向的一生,值得一讀


或許是父母一向積極的引導,也可能是純如在所見所聞中自己的領悟。中學之後,純如就變得事事主動了起來,再也不是那個課堂上不參加任何討論不講一句話的姑娘。


她主動報各種感興趣的課外班,主動拜訪校報期望成為編輯,主動成立社團,主動組織人員,主動辦報,她為《大開眼界》雜誌投稿,主動在校園幫忙叫賣,大學時,想去美國最負盛名的《新聞週刊》實習,主動給組委會打電話並請英語老師寫推薦信,而等待期間,又主動到《芝加哥論壇報》和《紐約時報》並說服兩報編輯,讓她擔任校園通訊員,她還主動參選“校園返校節皇后”,為體驗大學生活,主動參加“兄弟姐妹會”,主動為了喜歡的夢想換專業.......


這種主動,讓純如一點點的接觸到了更為廣泛的人群,為自己爭取到了更多優越的機會,為自己積累了更為豐富的寶貴的經驗,以及步入社會的更為有影響力的敲門磚,並一點點擴大了她的社交圈子,提升了她的交往能力和社交自信。


如果沒有當初的這些“主動”,那麼根本不會有後來的純如主動去調查南京大屠殺,主動去找各種資料聯繫各種素昧平生的人,主動為不平發聲,主動為人權而戰,她最開始只是打開了自己的心房,讓自己主動的走出去,到最後,她靠著一步步主動,終於拿下了人生的主動權。


從內向變強大,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當世界不認識你是誰的時候,請主動的去認識世界,因為世界不會在意你成為怎麼樣的人,會不會成功,會不會餓死,但你自己得在意。


找準方向,真誠投入


夜讀 | 22年前,為30萬南京人昭雪,她突破內向的一生,值得一讀


如前所說,純如在職業生涯前期有一段時間是給美國最著名的報紙雜誌兼職做工作,但她很快就認清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當美聯社提出將她正式轉正的時候,她明確自己不喜歡寫那種覺得有價值就要去寫的硬新聞,她更喜歡深度寫作,於是終其一生,她都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不懈的努力著。


她能連續30小時不睡覺,除了吃飯,偶爾的散步、和少量的睡眠時間,她把每一天都投入到嚴謹而繁忙的工作當中,每一本書從選題到結稿都要用時幾年,天南海北找無數的人,查閱無數的資料,寫南京大屠殺時,她的頭髮一團團的掉,失眠,做噩夢,碰到各種阻礙,但她還是義無反顧的堅持下去,甚至稿費預付款不足,她還要同時做兩份工來補貼生活,甚至還送過外賣。


她有一個特點,只要是認為需要,認為值得,那麼她就會堅持到底

勇往直前,她的努力,甚至驚訝到她的父母,如果你讀張盈盈筆下的純如,那麼努力這個詞簡直隨處可見。


不可否認,純如出生優越,她1歲時手中的“資源”,甚至是其他人一輩子也企望不及的,但同樣,她的努力也是,甚至於她的過早死亡,也與她的這種“拼命”不無關係。但努力,的確是一個人改變自己命運的最佳甚或唯一途徑。它能帶給你真知灼見,讓你面對選擇和攻擊時,立定腳跟,站得有底氣


敢於反擊,敢於當第一


夜讀 | 22年前,為30萬南京人昭雪,她突破內向的一生,值得一讀


內向者可能不善言辭,對世事人情知之甚少,又或因其他因素,被欺負與不被尊重通常是常有的事,而且內向的人往往太善於把機會和成功讓給別人,之後還安慰自己雲水禪心,雲淡風輕。


但如果讀過純如的故事,那麼你會發現,如果你想成功,如果你想被公正對待和尊重,那麼你就要學會駁斥反擊,要敢於公開爭第一。


純如從不憚於立即回擊:

日本指責純如誤導和誇大南京大屠殺

純如莊嚴又雄辯:日本篡改歷史分子的否認只會傷害日本自己。

法新社記者就“六名日本學者”集體控訴一事致電純如:

純如義正言辭:這些修正主義者正在進行著第二次屠殺——對歷史的屠殺。

日本出版社幾次妄圖調整純如原稿

純如堅決不同意:不管喜不喜歡,這是他們的歷史。


純如還呼籲美國亞裔要有自己的力量,不要依賴別人。她還說過這樣的話:如果我們不要求我們自己的政府負責任的話,他們會以為,他們可以隨意改寫歷史!


而對於成功,純如從不隱瞞自己的野心和慾望:夢想得到奧林匹克金牌或諾獎有什麼不對嗎?推動自己實現所有潛能有什麼不對嗎?


她特立獨行並喜歡自己的特立獨行,用她自己的話說,生命不是一場賽跑,而是一次追尋。“我知道自己的使命,那就是成為獨立的、不為別人意見所左右的審慎的少數人的一部分,做一個敢於批評的少數派遠比做一個不容置疑的多數派更好”


“我的特立獨行曾給我帶來巨大痛苦,但最終,我因此而成為一個更強大,更完善的人。”


夜讀 | 22年前,為30萬南京人昭雪,她突破內向的一生,值得一讀


從內向到強大,就是敢於反擊,敢於做自己,敢於爭第一,

就是讓所有人都看到、感受到自己的強大。


從內向到強大,或許就是一個過程,先自愛(呵護自己),然後接受自己,肯定自己,自信,主動,爭取,投入,努力,敢於回擊,敢於駁斥,敢於拒絕,最後,敢於成功!


內向沒有不好,你不必外向。但你真的需要內向的強大。



因為人生一世,你值得去努力成為最好的自己。


今日是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不忘歷史,捍衛人類尊嚴,也讓我們銘記這個偉大的女性張純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