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那個有著“詩王”之稱的男人,卻寫著最簡單的詩篇

文字的魔力總是很神奇。在唐朝,有個詩人總喜歡用平白無奇的寥寥數字來勾畫出通俗易懂的簡單畫面,沒有蕩氣迴腸的熱血俠骨,也沒有百轉曲折的柔情浪漫,卻能讓每個朗讀者產生感同身受的深刻共鳴,

他就是有“詩魔”和“詩王”之稱的白居易

白居易:那個有著“詩王”之稱的男人,卻寫著最簡單的詩篇


白居易是唐朝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因為和好友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又世稱“元白”。他的詩文題材十分廣泛,似乎信手沾來就能題詩,而簡單易懂就是他的一大特色,或許很多人認為詩文應該高雅,但白居易卻認為詩文無分雅俗,能讓讀它的人有所感悟即可,有時候簡單也是一種美,因為能直指人心。

白居易自幼開始學習寫詩,九歲的時候就能寫出好詩文,天賦十分了得。十六歲時候他攜帶詩集拜訪名士顧況,精妙詩句讓顧況讚譽不已,於是他很快就成了長安城裡最閃亮的少年天才,而那首驚豔到顧況的詩就是流芳千古的《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白居易:那個有著“詩王”之稱的男人,卻寫著最簡單的詩篇


白居易的父親是河南一帶的地方官員,生活環境比較貼近社會底層,比較瞭解普通百姓的生活和民間疾苦,而這也對白居易的創作風格有很大影響,畢竟他也會把所作詩文給身邊的人來品讀,要是太複雜了旁人往往看不懂,而白居易卻希望每個人都能讀懂他的詩,讀懂他所有的所思所想,於是他的詩文愈加直白和凝練,當某一天,他發現街邊賣菜的小販都能理解他的詩時,他欣喜若狂。

白居易:那個有著“詩王”之稱的男人,卻寫著最簡單的詩篇


學而優則仕,白居易同樣有一展抱負的渴求,而最直接的方式自然是考取功名,而在唐朝,從科舉裡脫穎而出並非簡單的事情,許多才華橫溢的學子甚至花費了大半輩子也許都未能中舉。貞元十六年,那年白居易二十九歲,他憑藉著出色的天賦和不懈的努力考中了進士,而且還是那一年裡十七名進士裡最年輕的一個,白居易在慈恩寺大雁塔內題下了一句詩來表述他那時自豪無比的激動心情:

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

從這句詩可以看出,白居易的創作風格已經逐漸形成,就是用最簡單的文字來表達最真摯的感情,也許沒有“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那般生動華麗,但也將白居易心中的驕傲和喜悅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讓每個人都能看到他內心的真實想法。

白居易:那個有著“詩王”之稱的男人,卻寫著最簡單的詩篇


古往今來,每個才情過人的偉大詩人都似乎離不開酒,白居易也不例外,而且他不僅喜歡喝酒,還擅長與人分享這種情趣,且來欣賞他的這篇佳作《問劉十九》: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短短二十個字,白居易就描繪出了一幅似乎不喝酒上幾杯就對不住這良辰美景的溫馨畫面,美酒醇香,詩文卻更讓人陶醉,面對如此邀約,莫說飲上一杯,多飲幾杯又何妨。

白居易:那個有著“詩王”之稱的男人,卻寫著最簡單的詩篇


無論是在唐朝,還是追溯古今,白居易都是眾多閃亮詩人裡十分耀眼的一個,那無數篇朗朗上口的詩文讓他在文化歷史長河裡留下了獨特的色調,或許在他的筆下,越簡單的詩文越美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