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那个有着“诗王”之称的男人,却写着最简单的诗篇

文字的魔力总是很神奇。在唐朝,有个诗人总喜欢用平白无奇的寥寥数字来勾画出通俗易懂的简单画面,没有荡气回肠的热血侠骨,也没有百转曲折的柔情浪漫,却能让每个朗读者产生感同身受的深刻共鸣,

他就是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的白居易

白居易:那个有着“诗王”之称的男人,却写着最简单的诗篇


白居易是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因为和好友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又世称“元白”。他的诗文题材十分广泛,似乎信手沾来就能题诗,而简单易懂就是他的一大特色,或许很多人认为诗文应该高雅,但白居易却认为诗文无分雅俗,能让读它的人有所感悟即可,有时候简单也是一种美,因为能直指人心。

白居易自幼开始学习写诗,九岁的时候就能写出好诗文,天赋十分了得。十六岁时候他携带诗集拜访名士顾况,精妙诗句让顾况赞誉不已,于是他很快就成了长安城里最闪亮的少年天才,而那首惊艳到顾况的诗就是流芳千古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那个有着“诗王”之称的男人,却写着最简单的诗篇


白居易的父亲是河南一带的地方官员,生活环境比较贴近社会底层,比较了解普通百姓的生活和民间疾苦,而这也对白居易的创作风格有很大影响,毕竟他也会把所作诗文给身边的人来品读,要是太复杂了旁人往往看不懂,而白居易却希望每个人都能读懂他的诗,读懂他所有的所思所想,于是他的诗文愈加直白和凝练,当某一天,他发现街边卖菜的小贩都能理解他的诗时,他欣喜若狂。

白居易:那个有着“诗王”之称的男人,却写着最简单的诗篇


学而优则仕,白居易同样有一展抱负的渴求,而最直接的方式自然是考取功名,而在唐朝,从科举里脱颖而出并非简单的事情,许多才华横溢的学子甚至花费了大半辈子也许都未能中举。贞元十六年,那年白居易二十九岁,他凭借着出色的天赋和不懈的努力考中了进士,而且还是那一年里十七名进士里最年轻的一个,白居易在慈恩寺大雁塔内题下了一句诗来表述他那时自豪无比的激动心情:

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从这句诗可以看出,白居易的创作风格已经逐渐形成,就是用最简单的文字来表达最真挚的感情,也许没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那般生动华丽,但也将白居易心中的骄傲和喜悦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让每个人都能看到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白居易:那个有着“诗王”之称的男人,却写着最简单的诗篇


古往今来,每个才情过人的伟大诗人都似乎离不开酒,白居易也不例外,而且他不仅喜欢喝酒,还擅长与人分享这种情趣,且来欣赏他的这篇佳作《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短短二十个字,白居易就描绘出了一幅似乎不喝酒上几杯就对不住这良辰美景的温馨画面,美酒醇香,诗文却更让人陶醉,面对如此邀约,莫说饮上一杯,多饮几杯又何妨。

白居易:那个有着“诗王”之称的男人,却写着最简单的诗篇


无论是在唐朝,还是追溯古今,白居易都是众多闪亮诗人里十分耀眼的一个,那无数篇朗朗上口的诗文让他在文化历史长河里留下了独特的色调,或许在他的笔下,越简单的诗文越美丽。


分享到:


相關文章: